- 年份
- 2024(10196)
- 2023(13909)
- 2022(10912)
- 2021(9765)
- 2020(8202)
- 2019(18188)
- 2018(18114)
- 2017(35161)
- 2016(19127)
- 2015(21157)
- 2014(21002)
- 2013(20148)
- 2012(17942)
- 2011(15709)
- 2010(15900)
- 2009(15292)
- 2008(15305)
- 2007(14106)
- 2006(12710)
- 2005(12134)
- 学科
- 业(85666)
- 济(80728)
- 经济(80599)
- 企(78453)
- 企业(78453)
- 管理(74115)
- 业经(32036)
- 方法(30351)
- 财(29399)
- 农(28104)
- 中国(22536)
- 制(22072)
- 数学(21992)
- 数学方法(21817)
- 务(21378)
- 财务(21349)
- 财务管理(21322)
- 企业财务(20206)
- 农业(20026)
- 技术(18014)
- 体(16854)
- 划(15946)
- 策(15577)
- 理论(15083)
- 和(14411)
- 体制(14198)
- 地方(13786)
- 贸(13728)
- 贸易(13720)
- 银(13495)
- 机构
- 学院(270243)
- 大学(264097)
- 济(115759)
- 经济(113565)
- 管理(108290)
- 理学(92178)
- 理学院(91315)
- 管理学(90197)
- 管理学院(89688)
- 研究(85661)
- 中国(68991)
- 财(57803)
- 京(55196)
- 科学(48268)
- 农(45416)
- 财经(44450)
- 江(43736)
- 所(42013)
- 经(40289)
- 中心(39584)
- 业大(37982)
- 研究所(37112)
- 农业(35265)
- 经济学(34921)
- 北京(34176)
- 州(33555)
- 财经大学(32516)
- 范(31854)
- 师范(31561)
- 经济学院(31509)
- 基金
- 项目(172356)
- 科学(138747)
- 研究(130703)
- 基金(126584)
- 家(108299)
- 国家(107264)
- 科学基金(94634)
- 社会(86416)
- 社会科(81946)
- 社会科学(81926)
- 省(68703)
- 基金项目(66968)
- 教育(59501)
- 自然(58606)
- 自然科(57291)
- 自然科学(57278)
- 自然科学基金(56364)
- 划(55933)
- 编号(52661)
- 资助(49277)
- 成果(42453)
- 创(39610)
- 制(38694)
- 重点(38490)
- 业(38412)
- 部(38251)
- 发(37720)
- 国家社会(36333)
- 课题(36261)
- 创新(36153)
- 期刊
- 济(138323)
- 经济(138323)
- 研究(81805)
- 中国(58838)
- 财(49786)
- 管理(47178)
- 农(44016)
- 科学(35931)
- 学报(35728)
- 农业(29789)
- 大学(28941)
- 教育(27911)
- 融(27617)
- 金融(27617)
- 学学(27434)
- 技术(25624)
- 业经(25208)
- 财经(23074)
- 经济研究(21266)
- 经(19959)
- 业(18171)
- 问题(17857)
- 技术经济(15254)
- 财会(14283)
- 现代(14215)
- 贸(13264)
- 世界(13254)
- 商业(13193)
- 会计(12631)
- 版(12385)
共检索到418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昶 邓婵 何琪 周依芳
工业互联网是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基于TOE框架与企业能力理论,构建工业互联网使用驱动因素及赋能机制综合研究模型。结果表明:第一,工业互联网使用的重要驱动因素包括资源就绪、数字能力、业务复杂度与政府支持。资源就绪是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的前提,数字能力是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业务复杂度可以反映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的内在需求,政府支持可为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提供保障。第二,工业互联网通过培育两种核心能力赋能企业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使用对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具有显著赋能效应,集成互联能力通过促进企业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转型,协同融合能力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协同实现智能化转型。结论可为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和智能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申杰 昌忠泽
基于“专精特新”视角,实证检验工业智能化对民营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业智能化可以推动民营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且这种影响在非高新技术企业、老龄化程度较高地区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更加显著。工业智能化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因此,要大力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借力工业智能化助力民营中小企业智能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精准化营销、创新化发展,推动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吉军 谢闻霖 王通达 张晓斌
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有利于推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文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明确了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因果图和系统流图,并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演化和仿真分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技术、组织及环境三个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对中小制造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技术、软件投入、人力资源投入、高管转型意愿、环境压力及政府财政补贴程度对中小制造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影响效果具有滞后性。最后从技术、组织及环境三个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恒梅 李南希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物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会形成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新动能。物联网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智能化设计与智能化生产、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监控、商品仓储运输自动化和售后服务的远程升级等。但从总体看,我国制造业的物联网应用条件尚不成熟,很多企业仍未制定较为明确的工业物联网发展规划。对此,应加快建立相关标准体系,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加强数据信息保护,发挥成功融合企业的典型示范作用,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相关人才培养力度及金融支持力度。
关键词:
物联网 制造业 智能化 信息化 网络安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勇华 孙延明 尹剑峰
基于吸收能力理论视角分析平台数据赋能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作用机理。采用239份来自全国部分地区制造企业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平台数据赋能的3个子维度中,平台连接能力、平台智能能力和平台分析能力均显著正向影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吸收能力分别中介平台连接能力、平台智能能力、平台分析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平台连接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但在平台智能能力、平台分析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平台连接能力通过吸收能力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促进作用,但在平台智能能力、分析能力分别通过吸收能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正向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文辉 陈平
以中国2013~2017年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小企业发展、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非结构化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p)实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中国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融资困境,而中小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方面存在规模匹配、信息不对称程度低、业务激励强等特殊优势,因而能够通过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此外,近年来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倒逼中小银行加速改革创新进程,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意愿和能力。除外部融资渠道的助力外,中国中小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积累,此外政府部门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也尤为重要。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中小企业 中小银行 融资困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项喧 熊伟
基于对相关管理部门及浙江地区上百家中小企业访谈的数据,对浙江中小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了驱动中小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因素和动力,从政府管理机制、企业运行模式、社会激励机制三个维度得出了推进浙江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法与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项喧 熊伟
基于对相关管理部门及浙江地区上百家中小企业访谈的数据,对浙江中小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了驱动中小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因素和动力,从政府管理机制、企业运行模式、社会激励机制三个维度得出了推进浙江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法与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林 陆亮亮
“互联网+”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智能化战略成为制造企业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重塑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选择。以美国GE、德国Siemens、日本Toyota与中国Haier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复杂系统理论进行多案例分析,构建“资源要素-核心能力-系统创新”智能化战略转型综合模型,明确不同国家制造企业因资源、能力和系统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模式,在转型出发点、落脚点以及目标、路径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区别。结论不仅从微观动态层面为理解制造企业智能化战略转型提供了基本信息,也有利于从系统论角度构建制造企业智能化战略转型发展框架,对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清
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日本经济的繁荣。只有建立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合理制定有效的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方式;发挥好《中小企业基本法》的指导促进功能;运用好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融资方式。就可为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提供一个生存发展空间。进而带动国家的经济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法律法规 促进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新波 张明超 王永霞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海尔COSMOPlat为案例研究对象,建构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促进数据化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机理的整合性理论模型。研究发现:(1)“反管理”视角下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数据价值节点、数据价值链条和数据价值网络同在自发现/反发现方面存在对称适配的一致性,也同在由自发现到反发现方面存在深化继承的一致性,因此“反管理”视角下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数据价值节点、数据价值链条和数据价值网络是统一的,这也就注定了组织赋能、结构赋能和场域赋能实现的内在可行性;(2)在数据化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情境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作用遵循由“数据资源行动-数据能力生成-生态价值实现”的机理路径;(3)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整合性实现组织赋能、结构赋能和场域赋能,分别完成数据价值节点部署、数据价值链条培育和数据价值网络架构的生态战略任务,最终由数据价值节点、数据价值链条和数据价值网络所交织而成的价值结构体系反映了数据化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形成;(4)结构赋能的实现建立在组织赋能基础上的进一步纵向价值延伸,场域赋能的实现建立在结构赋能基础上的进一步横向价值拓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晓琴
"互联网+物流"优化整合了现有的流通资源,改变了传统物流模式,在物流行业传统运营管理过程中融入了互联网理念和互联网技术,为物流行业打造出了一个共享、共赢、共利的商业生态圈,有利于提升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率。文章阐述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优势,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造成的影响,同时,深入探讨了"互联网+"时代提升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小企业 物流管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铭辰 刘衡
重塑制造业新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全球制造业强国和先进制造企业共同的战略选择,中国政府和企业紧跟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新浪潮,加快制造模式变革创新。本文将重点选取三一重工、海尔、航天科工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企业做对比研究,分析其数字化转型战略制定和业务实施的成功经验,系统梳理三家企业在自身数字化转型成功后对外赋能的模式路径。研究表明:将数字化转型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转型突破的关键,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企业业务质量和优化运营的重要工具;先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对外赋能需要以聚焦制造业转型需求、服务广大中小企业为重点;通过完善平台建设和生态建设,助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由单一领域向跨领域赋能,目标指向全栈式服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红伟 王莉莉 陈小辉
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促进中小企业生存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的2014—2021年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中小企业生存能力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小企业生存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小企业生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一结论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具有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代理成本节约效应,即数字经济通过优化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和外部融资环境缓解融资约束,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和管理者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降低代理成本,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生存。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和管理效率高的中小企业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德克·盖伦 布卡德·菲尔哈勃 魏玮
文章介绍了德国为适应中小企业的整体经济发展而采取的区域性扶持政策,以及联邦及州一级政府的共同促进措施。为了具体分析各扶持领域的不同扶持项目,文章还介绍了中小企业扶持计划所扶持的领域、扶持的措施、扶持的目的和目标群体。文章认为,德国上百种中小企业扶持项目,加上一千多家经济促进公司,各个级别的项目相互重复并缺乏统一协调,也没有对扶持项目进行评估,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对它们的效率提出疑问。
关键词:
德国 欧盟 中小企业 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