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49)
- 2023(15607)
- 2022(12964)
- 2021(11770)
- 2020(9768)
- 2019(22286)
- 2018(22073)
- 2017(42775)
- 2016(22975)
- 2015(25373)
- 2014(24852)
- 2013(24706)
- 2012(22302)
- 2011(19682)
- 2010(19560)
- 2009(18309)
- 2008(18178)
- 2007(16123)
- 2006(14178)
- 2005(12585)
- 学科
- 济(98357)
- 经济(98249)
- 业(95416)
- 企(87667)
- 企业(87667)
- 管理(84380)
- 方法(43143)
- 业经(35805)
- 数学(33637)
- 数学方法(33322)
- 财(30234)
- 农(29360)
- 中国(23685)
- 务(22954)
- 财务(22894)
- 财务管理(22872)
- 技术(22175)
- 企业财务(21695)
- 农业(20978)
- 理论(18634)
- 制(18619)
- 和(18084)
- 划(17545)
- 地方(17321)
- 贸(16449)
- 贸易(16438)
- 策(16407)
- 易(15975)
- 学(15798)
- 产业(14742)
- 机构
- 学院(325220)
- 大学(321074)
- 管理(139427)
- 济(132161)
- 经济(129468)
- 理学(120563)
- 理学院(119405)
- 管理学(117845)
- 管理学院(117244)
- 研究(99158)
- 中国(77177)
- 京(68022)
- 财(60862)
- 科学(60068)
- 农(49339)
- 财经(48682)
- 所(47854)
- 江(47791)
- 业大(46625)
- 中心(45324)
- 经(44303)
- 研究所(43258)
- 北京(42614)
- 范(39203)
- 师范(38897)
- 州(38792)
- 农业(38570)
- 经济学(38155)
- 商学(37722)
- 商学院(37356)
- 基金
- 项目(220228)
- 科学(175598)
- 研究(165470)
- 基金(160538)
- 家(137599)
- 国家(136356)
- 科学基金(120315)
- 社会(105447)
- 社会科(100062)
- 社会科学(100039)
- 省(87358)
- 基金项目(85698)
- 自然(77124)
- 自然科(75403)
- 自然科学(75389)
- 自然科学基金(74108)
- 教育(73923)
- 划(71183)
- 编号(67942)
- 资助(64254)
- 成果(53219)
- 创(50598)
- 重点(47882)
- 部(47667)
- 发(46953)
- 创新(46337)
- 课题(45202)
- 业(43649)
- 国家社会(43196)
- 项目编号(42918)
- 期刊
- 济(147734)
- 经济(147734)
- 研究(94345)
- 中国(60146)
- 管理(56604)
- 财(49597)
- 农(45442)
- 学报(44058)
- 科学(43240)
- 大学(34312)
- 教育(33261)
- 学学(32237)
- 农业(32011)
- 技术(30884)
- 业经(27366)
- 融(26413)
- 金融(26413)
- 财经(23667)
- 经济研究(22715)
- 经(20297)
- 业(19316)
- 技术经济(18870)
- 问题(18585)
- 科技(17232)
- 图书(17177)
- 现代(16667)
- 商业(15850)
- 财会(15584)
- 理论(15518)
- 实践(14066)
共检索到473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铭 杜静 曾娜 田慧敏
数字创业是数字经济繁荣发展的关键环节,其绩效是多层面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文章以科创板上市的21个工业互联网企业为样本,基于“技术—组织—环境”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技术、组织与环境层面的5个前因条件对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创业绩效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单个前因条件并不构成产生高数字创业绩效的必要条件;工业互联网企业高数字创业绩效的前因组态有三条,可以划分为技术-组织-环境三边协同型与技术-组织双轮驱动型两种;非高数字创业绩效的前因组态有三条,与实现高数字创业绩效的两种组态存在非对称性;在一定条件下,前因间存在替代效应。研究结论揭示了中国工业互联网企业实现高数字创业绩效的复杂成因,并能为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创业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柏轩 齐丹蕾
为帮助新创企业突破创新困境、提高企业绩效,本文在精益创业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效果逻辑、稳定调整型资源整合、开拓创造型资源整合、创业共识能力、监测调控能力以及专长配置能力6个前因条件的组态模型。通过组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企业的机会创造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创业认知能力都对实现高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2)高效果逻辑、高开拓创造型资源整合以及高创业认知能力的企业相比其他企业更容易获得高绩效;(3)稳定调整型资源整合方式对实现高企业绩效并不会起到关键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甄德云 沈坤荣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推导税收优惠和创业绩效的潜在关系及影响机制,并使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的376家互联网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是影响创业绩效的关键因素;税收优惠对企业的研发支出产生积极影响,享受的税收优惠越多,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越高;研发占比和研发人员的幸福感在税收优惠和创业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关键词:
税收优惠 创业绩效 互联网创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春苗 王黎萤 蔡纵 余佩玲 谢雯欣
企业工业互联网标准化能力对于提高研发强度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从标准资源编排的视角出发,基于工业互联网标准文本数据,以工业互联网领域310家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标准化能力对于企业数字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标准文本的不同特征反映了企业标准化资源结构化、能力化和杠杆化阶段的不同特征,进而从资源编排的视角发现了企业标准化能力对于数字创新水平的正向影响作用。在作用机制上,企业工业互联网标准化提高了企业研发强度与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了数字创新绩效的提升。研究结果揭示了企业工业互联网标准化能力建设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机制,为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启发与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綦萌 舒子夕 刘洁
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探究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于企业创新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本文建立包含团队断裂带、团队异质性、环境不确定性及企业声誉等要素在内的企业创新影响机制模型。通过对66家电子信息企业样本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究企业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各个条件对于企业创新的协同效应与联动关系。研究发现:高企业创新绩效的驱动路径有三条,路径1强调在高环境不确定性、高企业声誉情境下,低高管团队学术背景异质性及低断裂带距离有利于实现高企业创新绩效;路径2强调在高环境不确定性、高企业声誉情境下,高团队学历异质性与低断裂带强度有利于实现高企业创新绩效;路径3强调在高环境不确定性、低企业声誉情境下,高团队断裂带强度与低团队断裂带距离有利于实现高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结果拓展了社会身份理论在企业创新领域的应用,也为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林琳 陈万明
基于学习视角,构建市场导向、战略试验、创业学习以及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利用190家创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导向和战略试验均对创业学习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导向和战略试验不仅对创新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两者还可以通过创业学习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但是,市场导向对战略试验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说明互联网情境下具有市场导向的创业企业要同时重视通过战略试验所获取的一手数据。
关键词:
市场导向 战略试验 创业学习 创新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杰义 张汞 吴道友
互联网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的创业管理模式,折射出互联网情境下创业行为的不同逻辑。以互联网嵌入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创业导向影响创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对长三角地区334家企业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双元学习在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双元学习的中介作用会受到互联网嵌入的影响。结果揭示了创业导向影响创业绩效的内在机理,拓展了创业情境化研究空间。建议企业培育开拓进取、积极竞争的创业导向并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敏锐地捕捉新知识并有效地积累知识,借助互联网技术促进创新要素的跨领域优化配置。
关键词:
互联网嵌入 创业导向 双元学习 创业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卫峰 吴格倩 肖成英
新创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仅依靠现有知识和资源难以应对外界环境变化,无法弥补自身新生劣势。对新创企业而言,通过互联网嵌入与创业学习提升企业绩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以创业学习为中介变量,探讨不同互联网嵌入方式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基于346家新创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互联网社群嵌入与互联网媒体嵌入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业学习在互联网社群嵌入、互联网媒体嵌入与新创企业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互联网社群嵌入情景下,认知学习对新创企业生存绩效的中介作用更显著,而经验学习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中介作用更显著;在互联网媒体嵌入情景下,实践学习对新创企业生存和成长绩效的中介作用更显著。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蒲晓轩 刘世源 孙武军
基于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研究对“互联网+”能否促进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互联网+”能够显著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且返乡创业者的社会资本能够显著促进“互联网+”积极作用的发挥。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可以从生产、销售和第三方服务三个方面全面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这一作用在中西部返乡创业企业、生存型返乡创业企业以及第二、第三产业的返乡创业企业更为明显。进一步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可以提升返乡创业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拓展返乡创业者的再投资资金来源,并从信息接收和信息输出两个角度缓解创业者信息不对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崔丙群 孟慧瑶 初彦青
立足多视角营销战略研究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使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对比研究,检验外部冲击发生前后环境、组织、管理三个维度的六个条件对企业营销战略风格转变的组态效应,以及不同组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部冲击发生前,三种组态可引发营销战略风格转变:“壮志凌云”憧憬式转变、“居安思危”审慎式转变、“云程发轫”坚定式转变;外部冲击发生后,三种组态可引发营销战略风格转变:“孤注一掷”探索式转变、“内外交困”突围式转变和“踔厉奋发”笃行式转变。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引发高程度营销战略风格转变的不同组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外部冲击发生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外部冲击发生前,“居安思危”审慎式转变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壮志凌云”憧憬式转变和“云程发轫”坚定式转变均不影响企业绩效。而外部冲击发生后,“孤注一掷”探索式转变、“内外交困”突围式转变和“踔厉奋发”笃行式转变三种组态均不能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曹钰华 李晶
为探究数字化情境下创业动态能力前因变量协同作用机制,以江浙沪地区初创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fs QCA和NCA方法,探讨先前经验、社会网络、创业学习和数字技术对创业动态能力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情境下创业动态能力存在多种前因组态,其中高创业机会能力存在数据驱动型、主观能动型、经验基础型3种组态,非高创业机会能力存在数据缺位型、经验缺失型、主动不足型3种组态,高创业资源能力存在数据助力型、传统模式型、主观能动型3种组态,非高创业资源能力存在数据缺位型、学习不足型、网络欠缺型3种组态;另外,数字技术和创业学习是高创业机会能力的重要前因变量,数字技术和网络行为是高创业资源能力的重要前因变量。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数字技术创业和创业动态能力相关研究,对于提升数字技术能力、指导数字创业实践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鸿佳 肖彬 郑秀恋
当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诸多新企业借助创业与供应链融合实现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克服与规模和资源相关的劣势。然而,创业供应链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已有研究缺乏创业供应链对新企业绩效作用机理的深入探讨。新企业绩效的提升面临着资源约束、合作伙伴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构建创业供应链能力、采取恰当的供应链治理机制,已成为企业整合创业资源和治理外部关系的主要手段。本文以104家汽车供应商新企业为样本,应用组态理论和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整合创业供应链能力层面和治理机制层面的5个条件,揭示影响创业供应链新企业绩效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驱动高绩效的组态解有3条,非高绩效的驱动机制有2条,其中高水平的能力与高水平的治理机制在高绩效组态中同时出现,对提升新企业绩效起到组态作用;而在非高绩效组态,能力和治理机制并未同时出现。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高绩效与非高绩效的驱动机制存在的非对称性关系,有助于深化对新企业关键要素替代性与互补性的理解,并为供应链新企业绩效提升提供卓有成效的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武氏玄绒 张文松
在回溯国内外企业成功与失败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200家中国互联网企业为代表,深入研究了影响互联网初创企业成功的主要因素,从中选出有代表性、容易进行客观判断的14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5项因素显著影响中国互联网企业初创成功,其中,领域先驱企业、BAT体系或获得BAT投资等因素对企业具有正向影响;成立后马上获得第一笔投资、"海归"创始人以及市场分散程度等因素具有负向影响。最后,对显著影响因素进行讨论,进而提出关于市场与产品类型选择、互联网产品发展战略以及融资与战略合作关系等方面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正银 郝雅辉 包凤耐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能够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区别于单一视角实证检验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基于整体观视角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资源三个层面构建制造企业衍生平台创新生态价值创造的分析框架,以35家制造企业衍生平台为案例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六个前因条件对衍生平台创新生态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1)单个前因条件不构成引致高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2)存在四条产生高价值创造的组态,可归为企业主导型(H1)、政府-企业推动型(H2)和政府-市场-企业联合驱动型(H3a、H3b);(3)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高价值创造的平台创新生态系统要素组合之间具有替代关系。
关键词:
衍生平台 组态分析 创新生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伍先福 李欣宇
科学揭示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基于2016—2021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对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工业互联网通过增强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等路径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但由于当前工业互联网覆盖规模有限,被动的供应商集中度提高会导致工业互联网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减弱;(2)市场化水平会削弱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3)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与企业创新模式、性质、类型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紧密相关。研究结论可为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及落地提供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