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310)
2022(3023)
2021(2797)
2020(2551)
2019(5864)
2018(5971)
2017(11492)
2016(6807)
2015(7625)
2014(7878)
2013(7988)
2012(7512)
2011(7053)
2010(7300)
2009(7151)
2008(7345)
2007(6885)
2006(6432)
2005(6004)
2004(5336)
作者
(20202)
(16814)
(16506)
(15989)
(10694)
(8141)
(7579)
(6487)
(6408)
(6292)
(5825)
(5823)
(5648)
(5594)
(5259)
(5096)
(5046)
(4900)
(4749)
(4684)
(4569)
(4106)
(4095)
(4091)
(3930)
(3907)
(3840)
(3719)
(3437)
(3331)
学科
(32882)
经济(32842)
管理(21359)
(18460)
(15865)
企业(15865)
方法(14068)
数学(11826)
数学方法(11711)
(8782)
中国(8249)
(7906)
(7513)
(7193)
业经(6374)
地方(6364)
理论(5976)
(5270)
贸易(5264)
(5145)
银行(5135)
教育(5057)
(5050)
(4936)
(4752)
(4735)
金融(4734)
农业(4733)
(4416)
(4358)
机构
大学(106441)
学院(102492)
(43242)
经济(42246)
管理(37397)
研究(35168)
理学(31105)
理学院(30691)
管理学(30173)
管理学院(29969)
中国(28191)
(22775)
(22338)
科学(20381)
(18812)
(18154)
财经(17318)
中心(16627)
(16069)
师范(15969)
研究所(15963)
(15703)
(15529)
北京(14510)
(14432)
经济学(13548)
业大(13480)
师范大学(12915)
(12758)
财经大学(12652)
基金
项目(58360)
科学(46393)
研究(43339)
基金(43181)
(36929)
国家(36580)
科学基金(31349)
社会(28824)
社会科(27289)
社会科学(27283)
基金项目(22300)
(21816)
教育(20982)
自然(19496)
自然科(19071)
自然科学(19067)
自然科学基金(18728)
(18596)
资助(18331)
编号(17484)
成果(15742)
(14023)
重点(12908)
课题(12599)
教育部(12252)
国家社会(11872)
(11805)
人文(11734)
(11341)
(11213)
期刊
(53367)
经济(53367)
研究(35919)
中国(23443)
(17960)
学报(16076)
科学(15256)
管理(14763)
教育(14573)
(13788)
大学(12395)
学学(11191)
(11186)
金融(11186)
财经(10288)
(8909)
农业(8549)
技术(8286)
理论(7955)
业经(7715)
问题(7530)
经济研究(7523)
实践(7378)
(7378)
价格(6990)
图书(6677)
(6076)
技术经济(5642)
书馆(5466)
图书馆(5466)
共检索到172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思超  朱道林  伦飞  景思琦  吴亮  李晓亮  
研究目的:测算一、二级土地市场上住宅与工业地价比值,并对两者价格差异的内在原因进行解释,为科学探索地价合理水平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嘉兴市住宅与厂房租金的比值为1.2,住宅与工业出让地价比值为2.2,住宅与厂房转让价格比值为3.2;(2)住宅与厂房租金的比值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3)住宅与厂房转让价格的比值不仅受距离影响,还受所处方位的影响。研究结论:(1)容积率、地理区位以及住宅用地中的投资性需求均会对住宅与工业用地价格比值产生影响;(2)工业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思超  朱道林  伦飞  景思琦  吴亮  李晓亮  
研究目的:测算一、二级土地市场上住宅与工业地价比值,并对两者价格差异的内在原因进行解释,为科学探索地价合理水平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嘉兴市住宅与厂房租金的比值为1.2,住宅与工业出让地价比值为2.2,住宅与厂房转让价格比值为3.2;(2)住宅与厂房租金的比值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3)住宅与厂房转让价格的比值不仅受距离影响,还受所处方位的影响。研究结论:(1)容积率、地理区位以及住宅用地中的投资性需求均会对住宅与工业用地价格比值产生影响;(2)工业产品与住宅产品的不同导致了工业与住宅用地利用收益的差异。住宅交易环节中产生的住宅用地价格增值,是住宅用地比工业用地更具投资属性的关键原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松  李超  
我国工业用地低价出让的现象长期存在,即使在"招拍挂出让"与"最低限价"的双重制度约束下,这种局面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那么,现实中如何认知工业与住宅用地价格的"异象"?实践中如何建立比价机制?基于经典地价理论的分析工业与住宅用地价格具有同源、同质性。一是地价的本质与特点相同。作为特殊商品,工业与住宅用地的价格均为特定土地权利下,未来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廖谋华   杨广亮   赵敏强  
中国土地市场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住宅用地出让价格远高于工业用地,并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竞争的理论模型,以需求弹性差异为核心机制,揭示了这种价格差异存在的必要前提条件及行为特征。本文还利用2007—2016年住宅和工业用地成交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模型的结论。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越高、对住房供应的垄断能力越强,价格差异就越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化学  王德起  
本文系统梳理和回顾了地价梯度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实证研究案例,利用2009-2013年土地出让数据,采用特征价格模型研究了环首都经济圈住宅用地价格梯度空间分布互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环首都经济圈各区域到北京市中心的住宅用地价格梯度均为负,呈现出住宅用地价格随着到北京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特征,但各区域地价梯度存在着明显的互异性;到北京市中心的距离和通行能力是影响住宅用地价格梯度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两者对住宅用地价格梯度存在显著的减缓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芳  易媛  
针对中国住宅用地价格节节高升现象,该文首次将人口、经济、金融、土地和住宅供求等地价影响因素纳入同一框架系统研究,基于地价决定机制周期嬗变特征的理论分析,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上海数据进行分周期实证检验,旨在辨识地价上涨核心要素、揭示地价决定的周期嬗变特征并提出地价靶向性调控建议。研究发现:(1)住宅用地从生产要素功能为主发展到资产资本收益功能为主,地价核心影响要素具有时变性,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演替为金融货币因素;(2)地价决定机制随之呈现周期嬗变特征,从真实居住需求主导的供求非均衡定价演变为投资投机需求主导的杠杆收益定价;(3)为完善土地市场化调控机制,地价调控须以资金端为靶向,严控土地市场资金规模和流动性,有效抑制土地投机需求,而不宜简单限制土地价格与住宅销售价格、盲目增加土地供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红岩  李荣百  
利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研究了1990~2004年上海住宅价格和作为上海住宅价格构成部分的土地价格、住宅造价的关系,以及上海住宅市场的市场结构特征。认为上海住宅价格是造成土地价格变动的原因,近几年上海住宅市场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上海住宅价格的决定主要来自于需求方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晓岚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供给有限、需求膨胀造成住房价格不合理的现状和原因,同时剖析了不同需求主体的特点。提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差别价格体系——即对不同的需求主体实行不同的住房价格政策,以从根本上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金亭  谭华清  金缘园  
容积率修正系数编制是土地评估领域探讨的热点之一。提出了先构建容积率、因素总分值与地价关系的地价模型,进而编制分级别的住宅用地容积率修正系数的新方法,并以北海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度明显优于最小二乘法,便于据此编制更精准的分级别容积率修正系数表;该方法引入因素总分值规避了传统区域修正方法的主观任意性问题,便于计算机进行批量快速处理,保证了编制的容积率修正系数的可靠性,在实践中行之有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金亭  谭华清  金缘园  
容积率修正系数编制是土地评估领域探讨的热点之一。提出了先构建容积率、因素总分值与地价关系的地价模型,进而编制分级别的住宅用地容积率修正系数的新方法,并以北海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度明显优于最小二乘法,便于据此编制更精准的分级别容积率修正系数表;该方法引入因素总分值规避了传统区域修正方法的主观任意性问题,便于计算机进行批量快速处理,保证了编制的容积率修正系数的可靠性,在实践中行之有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娟锋  刘洪玉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城市住宅市场与土地市场的联立方程模型,试图解释住宅价格、土地价格的城市间差异。通过收集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105个样本数据,利用OLS和2SLS两种方法估计了城市住宅价格与土地价格方程。实证结果表明住宅市场与土地市场是互动影响的关联资产市场,住宅价格与土地价格之间存在联立性。人口数量、财富水平、建筑成本、住宅预期收益和土地市场化程度是造成中国城市间住宅价格、土地价格差异的决定因素,而平均工资与城市宜人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亮  张立新  朱道林  陈庚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价格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产生的长期综合收益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现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的价格比值在不同城市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且城市内部的价格比值也存在较大波动;相比住宅用地而言,工业用地的出让能够产生更多的长期收益。因此,地方政府在调整工业用地价格时,应综合考虑土地出让收入、税收及就业等社会经济因素,不宜盲目提高工业用地的价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萍  甄辉  
通过选择住宅地价影响因素并设定量化标准、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1997—2004年北京市住宅用地出让数据进行了统计及空间可视化分析,探索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北京市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性。发现北京市住宅地价多中心影响效应显现";生活质量型"较之"生活便利型"基础设施对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更大;地铁与城市快速路对于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互补效应";土地面积对地面单价影响显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超  肖璐  凌爱凡  
本文利用2008—2016年的微观住宅用地出让数据,通过DID模型分析了房产税对我国土地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整体而言,房产税降低了土地价格。不过动态政策效应发现,房产税对土地价格的负向影响仅表现为短期冲击,主要集中于房产税推出后前两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负向影响将逐步消失。进一步分析发现,房产税抑制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降低了土地竞争程度,进而降低了土地价格。异质性分析发现房产税降低了重庆和上海的土地价格,但对两地土地价格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此外,本文还发现重庆房产税推出之后,显著降低了征收房产税的主城九区的土地价格,而对重庆其他区县的土地价格没有显著影响。本文为研究房产税与土地价格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为房产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小帆  
长期以来,我国住宅用地供给向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倾斜,由此形成人口流出区域土地宽松与人口流入区域土地紧缺并存的局面。借助新兴经济地理模型,本文通过结构式估计方法量化分析了与人口流向相悖的住宅用地供给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住宅用地供给的空间分布效率较低,这显著抬升了大城市房价,阻碍人口聚集,并最终降低了我国实际GDP和居民总体福利。分析表明,给定各城市获得的用地指标,如果允许住宅用地供给不足的大城市从供给宽松的中小城市购买部分用地指标,我国经济的空间分布效率将大幅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