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5)
- 2023(10245)
- 2022(8868)
- 2021(8192)
- 2020(7082)
- 2019(16536)
- 2018(16575)
- 2017(32220)
- 2016(17933)
- 2015(20560)
- 2014(21187)
- 2013(21110)
- 2012(19936)
- 2011(18035)
- 2010(18448)
- 2009(17529)
- 2008(18076)
- 2007(16925)
- 2006(15109)
- 2005(13940)
- 学科
- 济(75459)
- 经济(75349)
- 管理(56734)
- 业(50546)
- 企(41467)
- 企业(41467)
- 方法(32276)
- 数学(28042)
- 数学方法(27712)
- 财(23166)
- 农(23125)
- 中国(20774)
- 制(20278)
- 业经(16774)
- 地方(15349)
- 学(14967)
- 贸(14066)
- 贸易(14060)
- 农业(13967)
- 务(13706)
- 易(13655)
- 财务(13654)
- 财务管理(13611)
- 银(13391)
- 银行(13366)
- 体(13111)
- 企业财务(12833)
- 行(12675)
- 融(12307)
- 金融(12303)
- 机构
- 大学(265126)
- 学院(263489)
- 济(110456)
- 经济(107849)
- 管理(98153)
- 研究(90363)
- 理学(82250)
- 理学院(81303)
- 管理学(79950)
- 管理学院(79430)
- 中国(71410)
- 京(57035)
- 财(56174)
- 科学(53437)
- 所(46869)
- 农(45311)
- 江(44233)
- 中心(42711)
- 财经(42631)
- 研究所(41416)
- 经(38322)
- 业大(38165)
- 北京(36451)
- 农业(35252)
- 范(34611)
- 师范(34300)
- 州(34262)
- 经济学(34181)
- 院(32193)
- 财经大学(31218)
- 基金
- 项目(162363)
- 科学(126691)
- 研究(121838)
- 基金(115925)
- 家(99704)
- 国家(98849)
- 科学基金(83883)
- 社会(76339)
- 社会科(72200)
- 社会科学(72176)
- 省(64147)
- 基金项目(61179)
- 教育(56910)
- 划(53547)
- 自然(52531)
- 自然科(51218)
- 自然科学(51202)
- 编号(50978)
- 自然科学基金(50282)
- 资助(47813)
- 成果(43470)
- 部(37122)
- 重点(36964)
- 课题(36035)
- 发(34931)
- 制(34411)
- 创(33184)
- 性(31801)
- 教育部(31794)
- 创新(31184)
共检索到420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松 李超
我国工业用地低价出让的现象长期存在,即使在"招拍挂出让"与"最低限价"的双重制度约束下,这种局面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那么,现实中如何认知工业与住宅用地价格的"异象"?实践中如何建立比价机制?基于经典地价理论的分析工业与住宅用地价格具有同源、同质性。一是地价的本质与特点相同。作为特殊商品,工业与住宅用地的价格均为特定土地权利下,未来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思超 朱道林 伦飞 景思琦 吴亮 李晓亮
研究目的:测算一、二级土地市场上住宅与工业地价比值,并对两者价格差异的内在原因进行解释,为科学探索地价合理水平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嘉兴市住宅与厂房租金的比值为1.2,住宅与工业出让地价比值为2.2,住宅与厂房转让价格比值为3.2;(2)住宅与厂房租金的比值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3)住宅与厂房转让价格的比值不仅受距离影响,还受所处方位的影响。研究结论:(1)容积率、地理区位以及住宅用地中的投资性需求均会对住宅与工业用地价格比值产生影响;(2)工业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思超 朱道林 伦飞 景思琦 吴亮 李晓亮
研究目的:测算一、二级土地市场上住宅与工业地价比值,并对两者价格差异的内在原因进行解释,为科学探索地价合理水平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嘉兴市住宅与厂房租金的比值为1.2,住宅与工业出让地价比值为2.2,住宅与厂房转让价格比值为3.2;(2)住宅与厂房租金的比值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3)住宅与厂房转让价格的比值不仅受距离影响,还受所处方位的影响。研究结论:(1)容积率、地理区位以及住宅用地中的投资性需求均会对住宅与工业用地价格比值产生影响;(2)工业产品与住宅产品的不同导致了工业与住宅用地利用收益的差异。住宅交易环节中产生的住宅用地价格增值,是住宅用地比工业用地更具投资属性的关键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炳锋 介鸽
土地作为国家公产承载着社会公共利益的功能,因而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问题涉及社会公众基本的居住权益,必须审慎对待。现有物权法"自动续期"的规定并不等于无偿续期、无限续期,土地有偿使用的趋势不会改变,续期问题的核心是平衡地上权人与土地所有权人的权益,而续至地上建筑物初始价值功能的自然丧失能够很好地平衡这一对权益。
关键词:
建设用地使用权 地上权 国家公产 续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爱良
201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提出"要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这是对房产作为城镇居民重要财产权的充分肯定和严格保护。70年使用权的规定需要改革"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爱良
201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提出"要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这是对房产作为城镇居民重要财产权的充分肯定和严格保护。70年使用权的规定需要改革"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超 肖璐 凌爱凡
本文利用2008—2016年的微观住宅用地出让数据,通过DID模型分析了房产税对我国土地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整体而言,房产税降低了土地价格。不过动态政策效应发现,房产税对土地价格的负向影响仅表现为短期冲击,主要集中于房产税推出后前两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负向影响将逐步消失。进一步分析发现,房产税抑制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降低了土地竞争程度,进而降低了土地价格。异质性分析发现房产税降低了重庆和上海的土地价格,但对两地土地价格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此外,本文还发现重庆房产税推出之后,显著降低了征收房产税的主城九区的土地价格,而对重庆其他区县的土地价格没有显著影响。本文为研究房产税与土地价格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为房产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房产税 土地价格 土地出让 双重差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砺 王佑辉
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并借助HP滤波法,分析了我国住宅地价增长率从1998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2季度的周期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住宅地价增长率波动的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且波动幅度日益加强。接着利用ARCH类模型分析了住宅地价增长率的波动特征,发现住宅地价增长率具有显著的集簇性,没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并具有与股票市场恰好相反的杠杆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立兵 金雪婷 吴群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用地一直以较低廉的成本和较大的规模支撑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工业用地供应规模过大、价格偏低、用地粗放、用地结构失衡等问题,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要扭转这一局面,就要建立有效的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比价的实质是价格间的比率,其基础仍然由供求关系决定。一方面,土地价格由市场竞争内生形成,且由于供给弹性较小,主要受需求端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郝婧妍 刘艳军
收缩城市的经济社会问题逐渐凸显,住宅市场发展呈现出消极态势,房价变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论文以典型收缩城市——黑龙江省鹤岗市为例,基于住宅小区、夜间灯光、POI数据,利用Kriging插值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结合鹤岗市空间增长与收缩情况分析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鹤岗市住宅价格呈圈层模式分布,核心—外围分异程度强。高水平住宅价格小区集聚在核心区内且分布规模小,中高值圈层扩散态势弱;外围工矿型辖区收缩情况相对严重,住宅价格水平低且波动小。(2)城市发展状态与住宅价格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不同收缩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居民收入水平、人口减少与老龄化、保障房建设规模等宏观因素差异影响着住宅价格总体空间分异格局。(3)城市内部区域的增长或收缩状态影响微观设施的作用效果。发展中心的区位优势对增长型区域住宅价格的正向作用更强,高水平公共服务对核心区和城市北部收缩区域住宅价格的增长有明显积极效应,企业工厂的分布对增长型区域住宅价格的负向影响更突出,各因素相互联系、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住宅价格空间分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洋 李强 王少剑 秦静
构建包含20个评价因子、4个影响因素和4个预期修正因素在内的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基于评价因子和预期修正,分别得出单户住宅档次与水平、小区建设档次与水平、区位与生活便利性、周边景观与环境等4个影响因素强度的得分,并分析其空间分异格局。以2012年扬州市1305个小区的平均住宅单价为因变量,4个基本影响因素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探索所有住宅及各子市场价格分异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4个影响因素强度格局明显不同,住宅自身因素的格局呈现中心低外围高的圈层式分异,而外部作用因素强度呈现中心高外围低、西高东低的扇型与圈层相结合式空间分异格局;②扬州市总体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小区建设档次与水平,不同类型住宅子市场的价格影响因素各不相同;③扬州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力是特定住宅类型与档次建设的区位指向、特定收入阶层的空间集聚、公共物品投资的空间差异、城市居住用地扩展与城市更新的区位指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姚玲珍 张小勇
某种程度上,房地产市场也可视作资本市场,存在某些类似于证券市场的"异象"。以上海住宅市场为例:P/E接近国际警戒线,二者正相关性不明显;家庭购房能力与房价差距不断扩大,但房价上涨势头并未因此受阻等等。本文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对这些"异象"进行微观层面的解释。通过对1992年以来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交易者的信息反应偏差、市场反馈机制以及噪音交易等导致了上海住宅市场的诸多"异象"。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异象 信息反应偏差 噪音交易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化学 王德起
本文系统梳理和回顾了地价梯度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实证研究案例,利用2009-2013年土地出让数据,采用特征价格模型研究了环首都经济圈住宅用地价格梯度空间分布互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环首都经济圈各区域到北京市中心的住宅用地价格梯度均为负,呈现出住宅用地价格随着到北京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特征,但各区域地价梯度存在着明显的互异性;到北京市中心的距离和通行能力是影响住宅用地价格梯度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两者对住宅用地价格梯度存在显著的减缓作用。
关键词:
环首都经济圈 特征价格模型 地价梯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芳 易媛
针对中国住宅用地价格节节高升现象,该文首次将人口、经济、金融、土地和住宅供求等地价影响因素纳入同一框架系统研究,基于地价决定机制周期嬗变特征的理论分析,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上海数据进行分周期实证检验,旨在辨识地价上涨核心要素、揭示地价决定的周期嬗变特征并提出地价靶向性调控建议。研究发现:(1)住宅用地从生产要素功能为主发展到资产资本收益功能为主,地价核心影响要素具有时变性,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演替为金融货币因素;(2)地价决定机制随之呈现周期嬗变特征,从真实居住需求主导的供求非均衡定价演变为投资投机需求主导的杠杆收益定价;(3)为完善土地市场化调控机制,地价调控须以资金端为靶向,严控土地市场资金规模和流动性,有效抑制土地投机需求,而不宜简单限制土地价格与住宅销售价格、盲目增加土地供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洪强 李小雪 张英婕
基于上海市1688个出租房屋样本,首先分析了区域内租金价格的空间分异特征,再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对影响租金价格的因素进行探究。结果显示:(1)上海市住宅租金价格呈现以南京路为核心向四周圈层式递减的趋势;(2)租金价格具有高度的空间正相关,高、低租金聚类区域空间分异明显;(3)卫生间数量对房屋出租价格的影响最显著,交通位势对房屋出租价格的影响次之,居室数量和中心位势对房屋出租价格的影响差别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