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2)
- 2023(10640)
- 2022(9348)
- 2021(8882)
- 2020(7481)
- 2019(17116)
- 2018(17289)
- 2017(33061)
- 2016(18059)
- 2015(20362)
- 2014(20260)
- 2013(20047)
- 2012(18220)
- 2011(16339)
- 2010(16100)
- 2009(14368)
- 2008(13754)
- 2007(11838)
- 2006(10301)
- 2005(8863)
- 学科
- 济(70629)
- 经济(70560)
- 管理(54343)
- 业(50840)
- 企(42322)
- 企业(42322)
- 方法(34170)
- 数学(29570)
- 数学方法(29250)
- 农(19326)
- 中国(17437)
- 学(17240)
- 技术(16795)
- 财(16143)
- 业经(15738)
- 地方(15551)
- 环境(15268)
- 农业(13287)
- 和(12448)
- 理论(12214)
- 贸(12172)
- 贸易(12166)
- 易(11713)
- 划(11224)
- 制(10548)
- 务(10218)
- 财务(10154)
- 财务管理(10136)
- 教育(9772)
- 企业财务(9601)
- 机构
- 大学(252313)
- 学院(250981)
- 管理(103954)
- 济(95651)
- 经济(93475)
- 理学(90855)
- 理学院(89832)
- 管理学(88272)
- 管理学院(87825)
- 研究(82923)
- 中国(59196)
- 科学(54429)
- 京(54056)
- 所(41358)
- 财(40720)
- 农(40643)
- 业大(40383)
- 研究所(38225)
- 中心(37449)
- 江(35216)
- 北京(34008)
- 范(33811)
- 师范(33512)
- 财经(33311)
- 农业(31868)
- 院(30527)
- 经(30410)
- 州(28980)
- 技术(28104)
- 经济学(27465)
- 基金
- 项目(181328)
- 科学(142014)
- 研究(132064)
- 基金(130660)
- 家(114154)
- 国家(113255)
- 科学基金(97331)
- 社会(81242)
- 社会科(76966)
- 社会科学(76942)
- 省(71742)
- 基金项目(70776)
- 自然(64595)
- 自然科(62993)
- 自然科学(62980)
- 自然科学基金(61825)
- 划(59956)
- 教育(59950)
- 编号(54086)
- 资助(53179)
- 成果(42312)
- 重点(40524)
- 部(39310)
- 发(38540)
- 创(38194)
- 课题(36616)
- 创新(35586)
- 科研(34663)
- 教育部(33310)
- 大学(33236)
- 期刊
- 济(101937)
- 经济(101937)
- 研究(69980)
- 中国(45281)
- 学报(41365)
- 科学(38276)
- 管理(36699)
- 农(35940)
- 大学(31021)
- 学学(29156)
- 财(29054)
- 教育(28759)
- 农业(26067)
- 技术(24114)
- 业经(16999)
- 融(16729)
- 金融(16729)
- 经济研究(15180)
- 财经(15088)
- 图书(14940)
- 科技(14935)
- 技术经济(13575)
- 业(13245)
- 资源(13213)
- 问题(13039)
- 理论(12872)
- 经(12668)
- 实践(12116)
- 践(12116)
- 现代(11552)
共检索到353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春雷 李阳 周驰 周易勇
针对巢湖直立堤岸生态系统受损的现状,研发了适合于巢湖迎风面的直立堤岸基底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考虑到直立堤岸迎风面风浪较大且淘蚀严重的特点,首先对传统的生态混凝土配方进行改良,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生态混凝土的物化性能,使其具备高透水性、高稳固性、植生性等诸多优点。同时,以巢湖湖滨带现场调查与野外模拟实验结果为依据,确定巢湖湖滨带最适的基底类型为灰壤(植入深度10cm),并适当添加铁盐和铝盐;确定最适的植被类型为飞蓬草。在此基础上,确定生态混凝土最适配比为江砂∶碎石∶水泥=10∶3∶2,进而集成研发了生态混凝土-原位土壤-植被混合护坡技术。该技术应用到迎风面的直立堤岸后,植被覆盖率超过70%,土壤...
关键词:
巢湖 直立堤岸 生态修复 基底改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洪铸 宋春雷 刘学勤 李堃
首先概述了巢湖湖滨带及滨湖区生态系统现状,包括土地利用、理化环境、水生植物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然后对整合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环湖岸线和水向湖滨带修复方案。前者运用混凝土-原位土壤-植被混合护坡系列技术建立稳固的环湖生态岸线,后者运用水位调控技术和基底改善技术恢复湖滨带水生植被。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学勤 邢伟 张晓可
针对巢湖湖滨带水生植物消失的问题,提出浅水区自组织生态修复技术框架,并开展工程示范。该技术框架依据湖泊水生植被恢复的环境条件需求,针对不同区域湖滨带情况,提出合理的修复目标,进而集成系列工程措施,改善湖滨带环境并恢复水生植被。根据该技术框架实施中试工程,恢复湖滨带水生植被面积5万m2,使水生植物多样性增加70%,植被盖度由30%提高到60%。该技术为巢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自组织 生态工程 水生植物 湖滨带 巢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志聪 吴卫菊 左明 李敦海
运用物种间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etrailis生态位重叠计算公式分析了3月份巢湖东区和西区的24种优势浮游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值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并以这两个参数为基础研究浮游植物物种间生态关系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巢湖东区星形冠盘藻、啮蚀隐藻、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等10个种的生态位较宽,均大于3,而巢湖西区生态位较宽的主要有星形冠盘藻、啮蚀隐藻、卵形隐藻等9个种;研究结果还表明以生态位变动幅度大的种类作为水质指示种有更可靠的生态学意义,因此确定了以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水华鱼腥藻和星杆藻sp.这3种藻作为巢湖水体区域污染状态的指示种。生态位重叠表明在巢湖东区蛋白核小球藻的发展速度最...
关键词:
巢湖 浮游植物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可 刘学勤 刘文治
采用样带法研究了巢湖东部水源区湖滨带植物群落的分布规律,从而探索受损湖滨带植被的修复途径。研究表明:巢湖东部水源区湖滨带共有植物47种,隶属于23科、40属。TWINSPAN分类把45个样方划分为12个群丛,结合各样方实际水面以上高程,将其归并为5个群落类型。DCA排序结果表明水分和土壤基质类型是决定湖滨带植物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结合巢湖多年水文数据分析了湖滨带优势物种与水文的关系,并建议竹叶眼子菜作为沉水植物恢复的先锋物种,荇菜作为浮叶植物恢复的先锋物种,苔草、芦苇等植物作为近岸区域恢复的主要物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宣淮翔 安树青 孙庆业 刘梅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研究了巢湖西半湖北岸湖滨带蓝藻堆积处不同深度层次的细菌多样性。利用直接法提取了蓝藻堆积处3个不同深度层次样品(A层0~2 cm、B层2~10 cm、C层10~20 cm)中的细菌总DNA,并进一步构建各层细菌的16S rDNA克隆文库。结果表明,蓝藻堆积处各层细菌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均伴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各层的细菌优势类群主要归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木易 何翔
健康的流域生态系统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探讨流域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风险驱动机制有助于生态系统状况诊断与风险来源认识,为有效制定生态风险管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应用空间信息技术平台及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基于县域行政单元的快速城市化阶段巢湖流域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风险驱动力。研究表明:(1)2000~2013年,巢湖流域土地景观类型变化表现出农地、林地、水体景观面积下降,建设用地景观面积显著增加的趋势;流域景观水平上多样性和均匀度呈下降、优势度呈上升趋势,景观空间异质性下降;(2)近15 a来,巢湖流域9个行政单元内生态风险均呈上升趋势,生态风险整体恶化,需加强对流域生态风险上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志明 高俊峰 闫人华
水生态功能区被认为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修复的基本单元,以其为基础进行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对于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修复等都有重要的意义。选取巢湖环湖带,采用物质量的方法,对其12种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价,其中陆域生态系统4种,水域生态系统8种。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差异明显,南部和东北部较高,西北部和东南部较低;而研究区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西部较高,东部较低;(2)生态服务功能总量较高的区域,其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并不一定高;(3)环湖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管理和恢复既要考虑生态服务功能总量的大小,也要考虑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的大小,依据实际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卫东 曹玉红
生态敏感性极高的滨湖区正面临着人类开发带来的环境威胁。旨在通过滨湖区空间管制,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避免和减少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问题,实现滨湖区持续、健康发展。应用模糊评价与GIS空间分析方法,首先从生态环境敏感性、经济发展潜力两大方面出发,构建了包括2项I级指标、9项Ⅱ级指标和32项Ⅲ级指标的滨湖区空间管制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GIS空间分析模块,以500m网格为基本评价单元,分别进行滨湖区的生态敏感性、经济发展潜力以及二者的叠加评价。结果显示:滨湖区从单元上可确定4类开发功能取向(适宜、较适宜、限制、禁止建设),从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要求下,从满足生产、生活和生态的需要,宜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鸿斌 周凌燕
针对目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标准值难以确定以及权重确立存在较强主观性的问题,以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为例,分析其生态环境影响特点并结合相关数据,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理论基础,从压力、状态、响应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借助灰靶模型对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施工期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定量评价,以增强不同评价单元之间的可比性,并选取常用的综合指数法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肥西县、包河区、肥东县、巢湖市和庐江县的靶心度总得分分别为0. 779 0,0. 761 0,0. 616 1,0. 688 8,0. 600 1,对应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分别为良、良、一般、一般和较差;(2)对于压力层靶心度高,而状态层、响应层靶心度相对较低的肥西县,对排放的废弃物进行积极治理、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相较于状态层、响应层靶心度,包河区、肥东县、巢湖市、庐江县压力层靶心度低,所以应尽可能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和时间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匡武 芮明 张彦辉 严云志 吴添天
从湖滨带区域环境条件及氮磷输出强度差异出发,探讨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的特征及效果,选取巢湖西北岸湖滨带生态恢复区与原生灌草区内4个典型断面开展暴雨径流氮磷削减的对比试验,研究暴雨期及暴雨间期4个断面氮磷削减效果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暴雨期,断面2和断面3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效果明显,断面2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69%和60%,断面3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60%和58%;暴雨间期,断面2区域内水体氮磷浓度平均下降67%和63%,断面3则为59%和51%;生态恢复工程去除暴雨径流中氮、磷的效果,与暴雨径流中氮、磷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断面2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效果最佳。
关键词:
巢湖 生态恢复工程 暴雨径流 氮磷削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飞 陈龙乾 张宇 吴沛瑶 张红梅 王秉义
基于巢湖水陆交错带1995、2000、2007和2013年4期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参考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测算研究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在综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和相关研究基础上采用等距离缓冲带法,对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的梯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梯度变化在不同时期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的缓冲带内都有1~2个贡献率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2)在研究期内各缓冲带生态服务价值处于基本平稳的状态,其中缓冲带1到缓冲带2的变化幅度较大;(3)从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来看,缓冲带1的生态服务价值始终最高,外层的缓冲带5和缓冲带6由低等级到中等级平稳过度,缓冲带3和缓冲带4则始终处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超 翟建青 陶辉 刘波 苏布达 姜彤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导致水资源量变化,显著影响流域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利用DEM、土壤数据库、3期土地利用数据及流域周边6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4—2000年气象、流域出口断面裕溪闸水文站1964—1989年水文资料,依托德国PIK研究所HBV-D模型建立巢湖流域降水径流关系,分析流域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量影响:①利用HBV-D模型模拟流域降水径流关系,率定后系统相对误差控制在3%左右,纳希效率系数达约83%,适合巢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水文效应研究;②分析得出单位面积的农业用地、居民用地和水域影响径流深大小分别为-0.134469、0.074908和-0.001524 4 mm/km...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传辉 郭振亚 高超 谢超峰
以1989年、1999年、2009年3期6景Landsat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分层分类、监督分类与人工目视纠错相结合的方法对巢湖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信息进行分层提取,运用Fragstats软件分析流域内20a间的景观格局变化,并研究其变化规律特征。结果表明:(1)巢湖流域1989~2009年建设用地增加38 380hm2,动态度高达18%,耕地面积减少34 230hm2,水体面积相对稳定,常绿林地增加40 350hm2,落叶林地减少6 760hm2,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农田和其他用地类型的转入。(2)近20a间流域斑块个数(NP)与斑块密度(PD)呈现直线下降,下降率均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伦来 王玮琦 潘星星
选择实验法是当前国内外用于分析资源环境价值的前沿方法,可以用来估算居民心中公共物品的经济价值。目前我国少有学者将该方法应用于湖泊水资源价值评估。论文尝试将选择实验法引入湖泊水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中,以安徽巢湖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建立多项对数模型(Multinomial Logit)和混合对数模型(Mixed Logit)对巢湖水资源非市场价值进行测算。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居民的支付意愿普遍高于农村居民;2三个属性中,城乡居民对湖泊自然景观的关注度最高,其次是长江水引入量,最后是水体富营养化;3基于多项对数
关键词:
湖泊水资源 非市场价值 选择实验法 巢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