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7)
- 2023(11698)
- 2022(10167)
- 2021(9693)
- 2020(7917)
- 2019(18374)
- 2018(18115)
- 2017(34537)
- 2016(18739)
- 2015(20889)
- 2014(20493)
- 2013(20134)
- 2012(18254)
- 2011(16290)
- 2010(16143)
- 2009(14561)
- 2008(13829)
- 2007(11929)
- 2006(10269)
- 2005(8694)
- 学科
- 济(70181)
- 经济(70115)
- 管理(52099)
- 业(47034)
- 企(38631)
- 企业(38631)
- 方法(31682)
- 数学(27243)
- 数学方法(26910)
- 农(20385)
- 中国(17714)
- 学(17582)
- 地方(16352)
- 业经(16239)
- 财(16008)
- 环境(15733)
- 农业(13910)
- 和(12528)
- 理论(12312)
- 贸(11911)
- 贸易(11906)
- 易(11526)
- 划(11467)
- 技术(11016)
- 制(10772)
- 务(10341)
- 教育(10296)
- 财务(10280)
- 财务管理(10265)
- 企业财务(9745)
- 机构
- 大学(255805)
- 学院(255641)
- 管理(103218)
- 济(93939)
- 经济(91680)
- 理学(90069)
- 理学院(89029)
- 管理学(87398)
- 管理学院(86967)
- 研究(85497)
- 中国(60886)
- 科学(56621)
- 京(54564)
- 农(42944)
- 所(42556)
- 业大(41712)
- 财(41066)
- 研究所(39423)
- 中心(38268)
- 江(35904)
- 范(34974)
- 师范(34611)
- 北京(34363)
- 农业(33856)
- 财经(33650)
- 院(32176)
- 经(30666)
- 州(29564)
- 技术(28200)
- 师范大学(28013)
- 基金
- 项目(186166)
- 科学(144929)
- 研究(135738)
- 基金(132780)
- 家(116692)
- 国家(115733)
- 科学基金(98542)
- 社会(82647)
- 社会科(78167)
- 社会科学(78143)
- 省(74199)
- 基金项目(71700)
- 自然(65230)
- 自然科(63560)
- 自然科学(63543)
- 划(62382)
- 自然科学基金(62335)
- 教育(61619)
- 编号(56167)
- 资助(53652)
- 成果(44449)
- 重点(42139)
- 发(40344)
- 部(39643)
- 创(38778)
- 课题(38678)
- 创新(36078)
- 科研(35648)
- 计划(34280)
- 项目编号(34261)
共检索到358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匡武 芮明 张彦辉 严云志 吴添天
从湖滨带区域环境条件及氮磷输出强度差异出发,探讨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的特征及效果,选取巢湖西北岸湖滨带生态恢复区与原生灌草区内4个典型断面开展暴雨径流氮磷削减的对比试验,研究暴雨期及暴雨间期4个断面氮磷削减效果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暴雨期,断面2和断面3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效果明显,断面2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69%和60%,断面3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60%和58%;暴雨间期,断面2区域内水体氮磷浓度平均下降67%和63%,断面3则为59%和51%;生态恢复工程去除暴雨径流中氮、磷的效果,与暴雨径流中氮、磷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断面2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效果最佳。
关键词:
巢湖 生态恢复工程 暴雨径流 氮磷削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学勤 邢伟 张晓可
针对巢湖湖滨带水生植物消失的问题,提出浅水区自组织生态修复技术框架,并开展工程示范。该技术框架依据湖泊水生植被恢复的环境条件需求,针对不同区域湖滨带情况,提出合理的修复目标,进而集成系列工程措施,改善湖滨带环境并恢复水生植被。根据该技术框架实施中试工程,恢复湖滨带水生植被面积5万m2,使水生植物多样性增加70%,植被盖度由30%提高到60%。该技术为巢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自组织 生态工程 水生植物 湖滨带 巢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景保 王克林 朱宁 梁成军 刘杰威
通过对湖南省1950~2002年水旱灾情、1954~1998年降水量的统计,结合流域自然条件和水利现状综合分析表明:湖南省山丘区水旱灾害交替演进日趋明显,洞庭湖区外洪内涝交织频繁,农村饮水困难人口数量不断增多。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0%,而4~9月降水量占69%,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这一降水特点是导致水安全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山区有利地形修筑拦蓄小型工程,全方位建设生态环境,挖掘水库群的防洪兴利潜力和提高大型水库的调度水平等措施,调控4~8月的暴雨径流,以减轻水旱灾害,满足供水、发电、航运等方面的需水要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立文 石清峰 李昌哲 张理宏
利用北京西山次生灌木林地上6个小流域的实测降雨径流数据,采用IUH法,分析影响径流的主要因子,并对降雨径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IUH法在小流域上应用效果较好,对径流过程的拟合较为一致;天然次生灌木林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在森林植被覆盖率超过40%时,每增加10%,IUH洪峰可降低4.6%,洪峰滞时可延长9.3%。
关键词:
北京西山,灌木林,小流域,产流量,汇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洪铸 宋春雷 刘学勤 李堃
首先概述了巢湖湖滨带及滨湖区生态系统现状,包括土地利用、理化环境、水生植物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然后对整合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环湖岸线和水向湖滨带修复方案。前者运用混凝土-原位土壤-植被混合护坡系列技术建立稳固的环湖生态岸线,后者运用水位调控技术和基底改善技术恢复湖滨带水生植被。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永晶 刘学勤
2009年6月和11月对巢湖水向湖滨带底栖动物进行群落结构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3种,隶属9科29属,以寡毛类和水生昆虫为主,合计占总种类数的79%。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是506ind./m2和115.34g/m2。巢湖水向湖滨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趋于单一化,敏感种(光滑狭口螺、长角涵螺等)减少或消失,而耐污种(苏氏尾鳃蚓、霍甫水丝蚓、环棱螺、淡水壳菜等)成为优势种。水向湖滨带底质是影响底栖动物分布及现存量的主要因素,堤岸间接影响其组成和分布,淤泥底质中底栖动物密度最高,砾石底质中生物量最高,而较硬的粘土底质中现存量最低。在功能摄食类群方面,巢湖水向湖滨带以直接收集者和过滤收集者为主...
关键词:
巢湖 湖滨带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底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申慧彦 王嘉富 曹承泽 王靖军 李卫华 张瑾
以巢湖北部湖滨带为研究区域,采集潮间带、植物湿地、林地和田地4种类型土地0~20cm表层土壤,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探讨不同土地类型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巢湖北部湖滨带4种土地类型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与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CDOM和FDOM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花楼 蒙吉军 张献忠
在我国广大半干旱区,一方面降水量少,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降水又集中在7、8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探讨暴雨径流资源的合理调控,有助于变灾害性的暴雨径流为宝贵的水资源,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吉林省西部为例,在分析水资源概况及其在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和暴雨的地域分异,及划分暴雨径流资源调控区的基础上,对如何实施吉林省西部暴雨径流资源的调控进行了探讨。文中的调控措施可为其它半干旱区暴雨径流资源的调控提供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毕华兴 朱金兆 张学培
该文研究黄土区以小流域为尺度的暴雨径流泥沙规律,为该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森林水文的较大研究尺度流域综合试验为出发点,在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分类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小流域11个,对这些小流域进行了3~8a的定位观测,获得了131场暴雨产流和产沙资料.在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降雨、土壤入渗、流域产流、汇流及输沙的理论与方法,获得精度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流域径流、泥沙统计模型和数理模型.
关键词:
黄土高原,小流域,降雨-径流-泥沙,模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阳 周驰 曹秀云 周易勇 宋春雷
湖泊陆向湖滨带缓冲磷扩散的机制尚未得到充分地研究。系统分析了2011年4~7月巢湖陆向湖滨带5种野生植物的生长状况与根际土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和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土壤磷的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方程加以描述。与对照相比,艾草和小飞蓬根际土总磷含量明显较低,磷的最大吸附量(Qmax)明显较高,而小蓟和狗尾巴草根际土速效磷含量明显较高,Qmax与磷吸附强度明显较低。植物根与茎长均随季节增加,相应的土壤磷饱和度下降。因此,植物吸收与土壤吸附是陆向湖滨带缓冲磷扩散的重要机制。有机质可通过增加速效磷含量和Qmax值调节土壤磷平衡浓度(EPC0)。小飞蓬和艾草根际土的EPC0值明显较低,磷吸附能力较强。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宣淮翔 安树青 孙庆业 刘梅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研究了巢湖西半湖北岸湖滨带蓝藻堆积处不同深度层次的细菌多样性。利用直接法提取了蓝藻堆积处3个不同深度层次样品(A层0~2 cm、B层2~10 cm、C层10~20 cm)中的细菌总DNA,并进一步构建各层细菌的16S rDNA克隆文库。结果表明,蓝藻堆积处各层细菌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均伴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各层的细菌优势类群主要归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许春 张世涛 李荫玺 付刚
本文分析了抚仙湖水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对抚仙湖东岸海镜—居乐段环境现状的调查,论证了该区段实施污染控制和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工程措施,包括:村庄污染控制、湖滨湿地恢复、湖岸保护和景观修复、天然沙滩恢复、河口拦沙截污、沉水植物保护与恢复。
关键词:
抚仙湖东岸 富营养化 污染控制 生态修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岩 张迎颖 张志勇 徐佳兵 闻学政 刘海琴 宋雪飞 郭文景 周庆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护坡对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削减效果差异。[方法]设置4种类型的护坡(网面护坡、砖面护坡、草面护坡和土面护坡),采用人工进水方式,开展为期15 d的护坡处理降雨径流中试试验。试验于不同时段采集底部出水,监测氮[总氮(T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磷[总磷(TP)、颗粒态磷(PP)]、化学需氧量(COD)、总悬浮物(TSS)等指标。[结果]砖面护坡对径流中PP、TP、NH~+_4-N、COD和TSS的削减效果较好,削减率分别为89.28%、62.87%、74.28%、56.48%和85.00%;网面护坡对径流中NO~-_3-N和TN的削减效果较好,削减率分别为29.24%和38.29%。通过Z_i分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后发现,砖面护坡对污染物削减效果优于其他护坡。砖面和网面护坡的植物和护坡表面构筑物,可以起到延缓径流流速、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的作用。[结论]砖面护坡对污染物的削减优势源于其对颗粒物及其结合污染物的有效拦截;网面护坡对硝态氮和总氮的削减优势,可能源于其较好的微生物生存环境。
关键词:
护坡 水力停留时间 雨水径流 污染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岩 张迎颖 张志勇 徐佳兵 闻学政 刘海琴 宋雪飞 郭文景 周庆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护坡对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削减效果差异。[方法]设置4种类型的护坡(网面护坡、砖面护坡、草面护坡和土面护坡),采用人工进水方式,开展为期15 d的护坡处理降雨径流中试试验。试验于不同时段采集底部出水,监测氮(总氮T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磷(总磷TP、颗粒态磷PP)、化学需氧量(COD)、总悬浮物(TSS)等指标。[结果]砖面护坡对径流中PP、TP、NH_(4)~(+)-N、COD、TSS的削减效果较好,削减率分别为89.28%、62.87%、74.28%、56.48%和85.00%;网面护坡对径流中NO_(3)~(-)-N和TN的削减效果较好,削减率分别为29.24%和38.29%。通过Z分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发现,砖面护坡对污染物去削减效果优于其他护坡。砖面和网面护坡的植物和护坡表面构筑物,可以起到延缓径流流速、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的作用。[结论]砖面护坡对污染物的削减优势源于其对颗粒物及其结合的污染物的有效拦截;网面护坡对硝态氮和总氮的削减优势,可能源于其较好的微生物生存环境。
关键词:
护坡 水力停留时间 雨水径流 污染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可 刘学勤 刘文治
采用样带法研究了巢湖东部水源区湖滨带植物群落的分布规律,从而探索受损湖滨带植被的修复途径。研究表明:巢湖东部水源区湖滨带共有植物47种,隶属于23科、40属。TWINSPAN分类把45个样方划分为12个群丛,结合各样方实际水面以上高程,将其归并为5个群落类型。DCA排序结果表明水分和土壤基质类型是决定湖滨带植物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结合巢湖多年水文数据分析了湖滨带优势物种与水文的关系,并建议竹叶眼子菜作为沉水植物恢复的先锋物种,荇菜作为浮叶植物恢复的先锋物种,苔草、芦苇等植物作为近岸区域恢复的主要物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