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1)
- 2023(6232)
- 2022(5179)
- 2021(4899)
- 2020(4084)
- 2019(9148)
- 2018(8784)
- 2017(16549)
- 2016(9181)
- 2015(10608)
- 2014(9784)
- 2013(9870)
- 2012(9424)
- 2011(8641)
- 2010(8594)
- 2009(8000)
- 2008(8041)
- 2007(7462)
- 2006(6853)
- 2005(6296)
- 学科
- 济(28231)
- 经济(28200)
- 管理(25002)
- 业(24717)
- 企(20390)
- 企业(20390)
- 银(16862)
- 银行(16716)
- 制(15891)
- 行(15444)
- 方法(11545)
- 技术(11466)
- 度(11215)
- 制度(11209)
- 学(10720)
- 农(10073)
- 融(9789)
- 金融(9787)
- 数学(9713)
- 数学方法(9578)
- 中国(9557)
- 业务(9336)
- 技术管理(8826)
- 银行制(8075)
- 业经(7341)
- 教育(7029)
- 财(6771)
- 农业(6443)
- 地方(6293)
- 体(5930)
- 机构
- 大学(129375)
- 学院(125601)
- 研究(53457)
- 济(48444)
- 经济(47163)
- 中国(45418)
- 管理(43545)
- 理学(36113)
- 理学院(35616)
- 农(35525)
- 科学(34997)
- 管理学(34766)
- 管理学院(34543)
- 京(29394)
- 所(28957)
- 农业(28530)
- 研究所(26581)
- 业大(24872)
- 中心(24620)
- 江(23018)
- 财(22173)
- 省(20598)
- 银(20042)
- 院(19884)
- 银行(19163)
- 北京(18487)
- 行(17758)
- 州(17660)
- 财经(16864)
- 农业大学(16822)
- 基金
- 项目(86644)
- 科学(66309)
- 基金(61530)
- 研究(57914)
- 家(57289)
- 国家(56798)
- 科学基金(46350)
- 省(35380)
- 社会(34667)
- 社会科(32669)
- 社会科学(32658)
- 自然(32296)
- 基金项目(31761)
- 自然科(31513)
- 自然科学(31496)
- 自然科学基金(30969)
- 划(30086)
- 教育(26767)
- 资助(25795)
- 编号(21421)
- 重点(20961)
- 创(20856)
- 创新(19840)
- 发(19045)
- 计划(18954)
- 部(18489)
- 科技(18012)
- 成果(17610)
- 科研(17563)
- 课题(16958)
共检索到213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恩生 鲍传和 伍昌俊 王树荣 李洪远 杨启超
于2006年11月和2007年8月、9月、11月在巢湖5个采样点分别进行了4次调查,研究了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 Chen)的寄生虫种类、感染率、感染强度、食物组成等指标。结果显示:巢湖的太湖新银鱼感染的寄生虫是双线绦虫,感染率8月份为(57.14±53.45)%,9月份为(66.67±47.76)%,两月平均感染率为(65.22±48.15)%;感染强度8月份为(0.71±0.76)个/尾,9月份为(1.59±1.80)个/尾,两月平均感染强度为(1.46±1.71)个/尾。桡足类是太湖新银鱼的主要食物,在8月份食物中平均个数组成比例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训蒲 龚世园 吴育煊 张建伟 何胜秋
对淤泥湖近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卵巢组织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新银鱼的卵巢发育基本上相同。均属分批产卵类型;只有一个春夏季繁殖群体;当年6月至翌年1月卵巢处于Ⅱ、Ⅲ期,翌年2月末发育到第Ⅳ期,3至5月为生殖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夏德全 曹萤 吴婷婷 杨弘
1996~ 1997年 2年中在太湖 6个水域采集到大银鱼 (Protosalanx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reganius)和寡齿新银鱼 (Neosalanxoligodontis) ,并发现其中有 2个样品的RAPD图谱与其它样品的图谱有很大差异 ,进一步的DNA分析结果表明 ,这 2个样品不属于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其它种银鱼 ,表明太湖中可能存在 5种银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德全 曹萤 吴婷婷 杨弘
利用RAPD 技术对太湖中的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寡齿新银鱼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共在太湖中的6 个采样片采到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样品,在两个采样片得到了寡齿新银鱼的样品。结果表明,太湖中不同水域的三种银鱼没有明显的遗传差异。三种银鱼中,大银鱼的遗传相似性指数显示最大,太湖新银鱼的次之,寡齿新银鱼的最小,说明大银鱼的遗传变异性最小,寡齿新银鱼的最大,太湖新银鱼的遗传变异性界于两者之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鲍传和 刘恩生 伍昌俊 李洪远 杨启超
对2007年8~9月采集的164尾巢湖刀鲚(Coilia ectenes)的食物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历年巢湖鱼类渔获量统计情况,对其渔获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巢湖刀鲚8月份主要摄食枝角类,个数组成比例为(73.28±10.00)%,其次是桡足类占(10.05±6.32)%;9月份刀鲚也以摄食枝角类为主,组成比例(46.18±13.58)%,其次为桡足类占(34.70±11.21)%。同时刀鲚食物中还发现少量微囊藻。刀鲚渔获量由1990年的3728 t上升至2007年的9540 t,平均占总渔获量的比例为(58.05±4.22)%;刀鲚绝大部分个体在80 mm以下,体重在2 g...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碧莲
广西某大型养猴场饲养的野生猕猴(Macaca mulatta)和食蟹猴(M.fascicularis)专供医药和出口作实验动物之用,野生猴从驯养、繁殖到出口,除防制人畜共患病外,还需要经过寄生虫的净化处理.猴只调进场和调出场时都需经过驱虫:用速灭杀丁(溴氰菊酯)0.1%药浴灭虱和螨等外寄生虫,并进行体内药物驱虫,以达到净化体内外寄生虫的目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熊传喜 杨干荣 王宝林
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营养成分分析熊传喜,杨干荣,王宝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目前,某些银鱼已成为我国优质的增殖对象。对银鱼的生物学特性、引种、种群生态以及增殖等方面的研究报告较多,但对银鱼的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价值的研究则较少。本文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恩生
根据2004年9-12月和2005年4月的调查,研究了太湖8种鱼的食物组成。结果表明:优势种鲚主要摄食枝角类、占食物个数比例89.77%±13.69%;太湖新银鱼主要摄食桡足类、占个数比例70.11%±10.57%;鲢、鳙主要摄食微囊藻、占食物体积比例90%以上;鲤食物中水生植物约占体积比例70%;鲫主要摄食微囊藻、占体积比例93.99%±3.34%;翘嘴红、蒙古红主要摄食鲚和小型鱼类。分析认为,随着太湖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重,以蓝藻为主的浮游植物食性鱼产力在快速增加,但实际渔获量以浮游动物食性鱼类为主。如2003年浮游植物食性鱼产力为10 234t、占总鱼产力37.0%。而2004年实际渔获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詹杨桃
湖南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有16种之多,其中危害较大的有血吸虫病(日本裂体吸虫病)、片形吸虫病、姜片吸虫病和类圆线虫病.血吸虫尾蚴引起稻田性皮炎(东毕乌毕吸虫 Ornithobnhazia 也可引起稻田性皮炎);类圆线虫幼虫可在湿土中生活,农民赤足下地种菜时,幼虫可从脚的皮肤中钻入引起脚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世园 易春兵 刘军 张训蒲 杨学芬 何绪刚
从卵细胞粘丝,鳔管长与鳔长比值、鳃膜条宽度与全长比值、产卵群体等4个方面对近太湖新银鱼和太湖新银鱼进行的初步比较,证明近太湖新银鱼与太湖新银鱼均为2个有效种。
关键词:
近太湖新银鱼 太湖新银鱼 种间特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信伟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和寡齿新银鱼(N.oligodontis Chen)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湖泊,为重要经济鱼类。目前,有关银鱼种群生态与生长特性、生物学特性、生殖发育及移植引种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对银鱼鱼休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是对这两种银鱼肌肉及寡齿新银鱼整体的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并初步比较分析的结果。
关键词:
氨基酸 太湖新银鱼 寡齿新银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世园 张训蒲 宋智修 朱子义 杨瑞斌 林建国 杨梓 刘英杰 梁开学 严国璋 正延庆 冯永平
当自然水温分别为13.5~17.2℃、14.5~20.5℃、22.2~23.7℃和23.5~25℃时,近太湖新银鱼胚胎孵化时数依次为137、112、70和62h。受精卵至仔鱼孵出的整个胚胎发育程序可分为5个阶段和20个时期。温度与胚胎孵化时间呈幂函数关系,H=7022.6334T~(-1.4826);积温与胚胎孵化时间亦呈幂函数关系,H=4.4351×10~(-8)A~(2.8811)。
关键词:
近太湖新银鱼 胚胎发育 温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三科 冯宁 袁伟 蒲鹏 李玉柱 马清义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者于1996年对秦岭山区的洋县华阳林场死亡不久的2只大熊猫进行了寄生虫学研究.共找到3种寄生虫:鹿槽盘吸虫(Ogmocotyle sikae)、西氏蛔虫(Ascris schroederi)和大熊猫血蜱新种(Haemaphysalis ailuropoda sp.nov).2只大熊猫均感染有西氏蛔虫,其中一只的感染强度为161条.鹿槽盘吸虫和大熊猫血蜱只在一只大熊猫肠道和皮毛上发现.大熊猫血蜱(H.ailuropoda sp.nov)形态特征体呈黄褐色,无眼.假头基矩形,基突强大,末端稍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龚世园 张红星 汤永安 何胜秋
本文研究了淤泥湖产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春夏季繁殖时期生殖群体的体长、性比、生殖力、卵的特性、产卵场、产卵期等繁殖生物学。并记述了太湖新银鱼的繁殖生态条件等资料。
关键词:
淤泥湖 太湖新银鱼 春夏季繁殖生物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开元 田发荣 崔西右 刘永导 李新荣
沿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大娄山与武凌山之间。东经108°~108°37′,北纬28°12′~29°00′。南北长96.9km,东西宽51.5km,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沟坝地占5%,水域占1%,是典型的山区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7.6℃,无霜期311d,年降水量1167mm,境内有丛林、灌木、草坡等15hm~2,由于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多种寄生虫的发育和繁衍.我们于1989年起对该县猪寄生虫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①粪便检查结果,共获得各种虫卵14种.②猪体解剖共获得寄生虫25种.其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