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5)
- 2023(11180)
- 2022(9712)
- 2021(9014)
- 2020(7700)
- 2019(17469)
- 2018(17707)
- 2017(32592)
- 2016(18556)
- 2015(21170)
- 2014(21677)
- 2013(21065)
- 2012(20008)
- 2011(18080)
- 2010(18818)
- 2009(17295)
- 2008(17519)
- 2007(16257)
- 2006(14137)
- 2005(12645)
- 学科
- 济(70460)
- 经济(70376)
- 管理(48954)
- 业(43127)
- 企(33657)
- 企业(33657)
- 方法(30030)
- 数学(25672)
- 数学方法(25330)
- 农(22477)
- 学(20582)
- 中国(19368)
- 财(18440)
- 地方(16521)
- 制(15431)
- 业经(15248)
- 农业(14568)
- 环境(14107)
- 理论(13707)
- 贸(13034)
- 贸易(13030)
- 和(12636)
- 易(12530)
- 银(12090)
- 银行(12035)
- 融(11577)
- 金融(11568)
- 行(11486)
- 体(11059)
- 务(10934)
- 机构
- 学院(269965)
- 大学(267769)
- 济(98530)
- 研究(96520)
- 经济(95939)
- 管理(93657)
- 理学(79063)
- 理学院(77981)
- 管理学(76137)
- 管理学院(75652)
- 中国(72103)
- 科学(64842)
- 京(58914)
- 农(54432)
- 所(52243)
- 财(47963)
- 研究所(47694)
- 江(45255)
- 中心(44537)
- 业大(44487)
- 农业(42935)
- 范(39358)
- 师范(38878)
- 州(37960)
- 财经(37217)
- 北京(37201)
- 院(35038)
- 经(33328)
- 技术(32800)
- 省(32670)
- 基金
- 项目(175657)
- 科学(134343)
- 研究(126922)
- 基金(121837)
- 家(108623)
- 国家(107676)
- 科学基金(88637)
- 社会(74743)
- 省(71563)
- 社会科(70388)
- 社会科学(70364)
- 基金项目(64794)
- 划(60461)
- 教育(59325)
- 自然(58267)
- 自然科(56707)
- 自然科学(56684)
- 自然科学基金(55615)
- 编号(53862)
- 资助(49878)
- 成果(45197)
- 重点(41114)
- 课题(38962)
- 发(38716)
- 部(37352)
- 创(35485)
- 科研(33882)
- 计划(33842)
- 创新(33242)
- 大学(32006)
- 期刊
- 济(117338)
- 经济(117338)
- 研究(77649)
- 中国(57361)
- 学报(50388)
- 农(49557)
- 科学(43201)
- 财(38478)
- 大学(36153)
- 教育(35759)
- 学学(33919)
- 农业(33264)
- 管理(31552)
- 技术(23832)
- 融(23046)
- 金融(23046)
- 业经(20567)
- 业(18019)
- 财经(17723)
- 经济研究(17588)
- 版(15710)
- 问题(15511)
- 经(15175)
- 图书(14966)
- 资源(14094)
- 业大(12790)
- 科技(12734)
- 商业(12149)
- 技术经济(12141)
- 理论(12117)
共检索到410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凤 巩汝龙 田春阳 王越
州城,古东平治所,大运河文化带山东段核心区之一,地处大汶河入东平湖口地带,人、水、地矛盾突出,风景体系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以明清时期州城为研究对象,对古籍舆图和相关文献整理,结合ArcGIS地理配准,从择址、营城、理水和造景四个方面剖析其风景体系营建特征。并进一步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趋避裁成,人与天调”的营建智慧,“避灾适灾,平灾结合”的治理智慧和“协调发展,诗意栖居”的共生智慧。以期为同类运河聚落在推进新型城镇建设、传承地域文脉和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聚落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运河聚落 风景体系 生态智慧 州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江 杨宁 邵圣坤
"蚝宅"是中国岭南沿海地域特有的建筑文化遗产,它以废弃牡蛎壳(蚝壳)作为适应性建筑原材料并对传统的建筑营建技术进行创新,塑造了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生态人居建筑,体现了先民原始、自然的生态观在废弃物再利用层面上的实践。通过田野调研,对"蚝宅"营建过程中所表现出"取材于地"、"取法于天"的生态智慧进行了综述,对"蚝宅"的生态技术和营建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亚鹏 闵忠荣 郭禹哲
传统建筑的发展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沉淀千年的建筑技艺,是人们长期以来顺应、利用和改造自然所积累的科学技术和营建智慧的结晶。通过对江西地区传统建筑的造型、空间和构造设计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其蕴含表达和谐秩序的美学智慧、合理利用自然气候条件的科学智慧和力求创造舒适环境强调务实的适用智慧,以期能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一步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传统建筑 营建智慧 造型 空间 构造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媛
分析国内公立高校财务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合基于智慧校园下财务信息化的意义和发展趋势,构建智慧校园财务信息化体系框架,为解决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资源使用效率低、风险控制缺口等问题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智慧校园 财务信息化 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苗苗 陈琳
智慧教育发展方兴未艾,智慧学习服务应运而生。本研究对智慧学习服务的内涵、特征以及体系框架进行理论探讨:提出了智慧学习服务的内涵,并与数字化学习服务进行比对;探讨了智慧学习服务的特征,包括人性化交互、能力导向的评价、一站式系统化体验的教育层面特征和智能感知、个性预知、流动调整、虚实交融的技术层面特征;构建了智慧学习服务的体系框架,该体系框架包括一个依托、两种终端、三个智库、四类服务和五种身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景达 单君 俞君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催生智慧产业、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的快速发展,智慧高职教育将是大势所趋,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标。智慧高职教育应在把握基本特征与要素的基础上,致力于定位和研判其发展的突破环节,用信息化、智能化对现有的高职教育进行流程再造、整体优化,以对高职教育活动要素带来变革。
关键词:
智慧教育 高职教育 特征路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孝祥 苏逸轩
中国传统城市景观营建智慧是彰显中华文明独特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审美文化表达。广州特殊的地理位置演变出辐射整个岭南的独特景观营建模式,表现出各朝代景观特色与观景偏好,记载了不同时期自然景致与人文思想的碰撞交融。文章对宋朝至清朝时期广州传统城市景观营建变迁展开研究,系统阐释了影响区域城市景观营建的多尺度多维度因素。借鉴审美适应性理论从山水演变、形胜认识、空间布局等方面阐释基于营建主体的广州传统城市景观营建智慧。文章对解读和传承中华城市景观营建传统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意义。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娟 米华全 陆川
智慧党建是信息社会背景下,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开辟的党建工作途径,是党建信息化的升华。智慧党建实质上是技术-平台、信息-环境和党建-模式三个层面统一,具有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优势的党建工作生态系统。电子科技大学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新兴技术开发的“智慧红云”党建系统打造了学习教育新阵地、传播发布新媒体、交流沟通新圈层、组织活动新平台、党建服务大数据等五大核心功能,是智慧党建实践探索的新成果。
关键词:
智慧党建 体系架构 关键技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洁 宋保平
选取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计量地理方法,对区域水利风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结构性、均衡性和组合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陕西省水利旅游空间结构体系。结果表明:水利风景区呈弱凝聚分布态势;空间分布均衡性差,主要分布于关中和陕南,集中在宝鸡、西安、商洛等市;空间分布高密度区域为关中渭河流域,低密度地区为陕北风沙草滩区;空间上呈现两大两小"带状"分布特征;空间体系构成要素包括87处潜力型景区、9处增长型景区、四大水利旅游发展板块、三级水利旅游发展节点和轴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丽君 陈纪南
目前收益质量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收益质量应当包含收益内在信息质量、收益外在报告质量两个方面。收益内在信息质量的特征包括真实性、持续性、变动性、变现性、预测性,收益外在报告质量的特征包括中立性、可理解性、及时性。只有收益内在信息质量和收益外在报告质量都符合要求时,才可称之为高质量的收益。
关键词:
收益 收益质量 特征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荣静
新经济视域下,税务监管逐渐趋严,促使传统税收征管模式改革成为税务治理的内在需求。文章以税务工作流程化、智慧化、自动化为目标,创新构建涵盖核心处理层、数据分析层、基础设施层、辅助应用层以及风险防控层在内的“智慧税务”治理生态体系,进一步通过企业纳税流程应用研究展开深入探索,证明此平台具有实操性。最后从完善“智慧税务”制度保障、深化“智慧税务”数据共享、加大“智慧税务”技术支持、优化“智能税务”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智慧税务”治理生态体系的落地实施,助力新经济下税务高效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立望 黄德海
传统物流体系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智能技术的驱动下,传统物流快速向智慧物流升级。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旨在改变物流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状态,促使各参与主体共同实现价值共创。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以我国最大的智慧物流平台传化网为研究对象,从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的价值主张、基于强化平台竞争的资源整合能力、营造良性物流生态体系的价值实现三个方面对智慧物流的生态体系协同机制进行剖析,并构建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模型。对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智慧物流供应链相关研究具有理论贡献,同时,对物流行业持续改善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方面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立望 黄德海
传统物流体系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智能技术的驱动下,传统物流快速向智慧物流升级。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旨在改变物流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状态,促使各参与主体共同实现价值共创。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以我国最大的智慧物流平台传化网为研究对象,从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的价值主张、基于强化平台竞争的资源整合能力、营造良性物流生态体系的价值实现三个方面对智慧物流的生态体系协同机制进行剖析,并构建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模型。对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智慧物流供应链相关研究具有理论贡献,同时,对物流行业持续改善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方面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永芃 张明
区块链技术可将零散的物流资源全面整合,加速整个智慧物流产业的信息化建设,重塑智慧物流产业中的信息流。同时,区块链系统凭借其分布式网络特征,与智慧物流产业中其他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可全面提升智慧物流业务模式与服务质量。区块链技术赋能下的智慧物流模式具有更多的应用场景,且信息数据安全性与私密性更强,但区块链赋能智慧物流生态体系建设也存在一系列难点:物流企业智慧化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区块链信息共享平台安全难以保障,中小型物流企业转型意愿不足,等等。因此,提出如下建议:要发挥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作用,创建政府主导型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模式;物流企业根据自身模式、明确自身定位;发挥智慧物流行业协会作用,协同好各物流企业,整合物流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关键词:
区块链 智慧物流 业务模式 生态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娟
新零售模式的快速发展,不仅给智慧物流产业带来新商业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尤其是对物流产业链的协同能力要求。我国智慧物流供应链缺乏协同协作致使我国智慧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专业性应用及模式竞争等环节存在较大缺陷,难以适应新零售发展需求。本文基于供应链协同机理,重塑了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框架与具体模式运作,并分别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提出了传统物流企业的智慧化转型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