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0)
- 2023(4922)
- 2022(4262)
- 2021(4188)
- 2020(3708)
- 2019(8452)
- 2018(8588)
- 2017(16677)
- 2016(9268)
- 2015(10563)
- 2014(10298)
- 2013(10041)
- 2012(9165)
- 2011(8187)
- 2010(8440)
- 2009(7637)
- 2008(7404)
- 2007(6255)
- 2006(5494)
- 2005(4746)
- 学科
- 济(39205)
- 经济(39177)
- 方法(22004)
- 管理(20793)
- 数学(20516)
- 数学方法(20008)
- 业(19630)
- 企(15539)
- 企业(15539)
- 学(10443)
- 农(9596)
- 中国(8087)
- 地方(7594)
- 业经(6571)
- 理论(6490)
- 财(6408)
- 农业(6133)
- 贸(6089)
- 贸易(6084)
- 易(5901)
- 环境(4868)
- 和(4752)
- 制(4712)
- 地方经济(4525)
- 银(4393)
- 银行(4361)
- 融(4295)
- 金融(4295)
- 技术(4280)
- 行(4200)
- 机构
- 学院(128413)
- 大学(127186)
- 济(48868)
- 经济(47910)
- 研究(46910)
- 管理(46864)
- 理学(41043)
- 理学院(40518)
- 管理学(39193)
- 管理学院(38987)
- 中国(34504)
- 科学(34250)
- 农(29606)
- 京(27171)
- 所(26000)
- 业大(24916)
- 研究所(24364)
- 农业(23681)
- 中心(20998)
- 财(20147)
- 江(19055)
- 院(17683)
- 北京(16792)
- 财经(16434)
- 省(16353)
- 范(16082)
- 师范(15761)
- 技术(15688)
- 室(15398)
- 农业大学(15363)
- 基金
- 项目(93929)
- 科学(72105)
- 基金(67661)
- 家(63375)
- 国家(62968)
- 研究(60194)
- 科学基金(51731)
- 省(37974)
- 自然(37546)
- 自然科(36689)
- 自然科学(36681)
- 自然科学基金(36004)
- 社会(35955)
- 基金项目(35498)
- 社会科(34174)
- 社会科学(34164)
- 划(32541)
- 资助(29433)
- 教育(28296)
- 编号(23159)
- 重点(22953)
- 计划(20895)
- 发(20092)
- 部(19467)
- 科研(19252)
- 创(19107)
- 科技(19051)
- 创新(18060)
- 成果(17539)
- 课题(16776)
共检索到181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荛祯 王明 王传华
【目的】探讨氮沉降对长松萝生长、存活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特征,为理解氮沉降增加背景下神农架地区树生地衣群落的演替趋势、科学管理川金丝猴的地衣食物供应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野外对长松萝个体和繁殖体模拟施加不同强度的氮沉降,测定其个体生长速率和繁殖体存活率;同时开展室内试验,测定地衣体对铵态氮和硝酸盐氮吸收速率、地衣体的氮磷含量及其比值以及氮磷代谢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综合分析氮沉降影响长松萝生长、存活的规律及其生理学指标响应机制。【结果】低强度氮沉降(32.99 kgN·hm~(-2)a~(-1))则对长松萝生长与繁殖体存活均有显著不利影响(P≤0.05);与硝态氮相比,长松萝偏向于吸收铵态氮,且吸收量随氮沉降强度增加而增加;长松萝地衣体氮磷比、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氮沉降强度显著正相关(P≤0.05);随氮沉降强度增加,长松萝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结论】低强度氮沉降(32.99 kgN·hm~(-2)a~(-1))抑制长松萝生长和存活。过量氮沉降损伤长松萝地衣健康是多种生理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选择性吸收铵态氮导致的长松萝体内铵态氮的积累、铵态氮积累引起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下降以及铵态氮积累导致地衣磷限制等方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翼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王宣璎 张新娜 程艳霞
【目的】研究模拟氮沉降对采伐迹地上生长季胡桃楸幼苗光合参数与叶性状的影响。【方法】在吉林省舒兰市开原林场以人工更新胡桃楸幼苗为试验材料,以尿素溶液为氮源供体进行叶面喷施,设置对照(CK,0 kg/(a·hm~2))、低氮(LN,50 kg/(a·hm~2))和高氮(HN,100 kg/(a·hm~2))3种氮处理水平,测定胡桃楸幼苗的光合、荧光及叶性状参数,并分析各光合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氮添加处理有效增强了胡桃楸幼苗的光合能力,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最大羧化速率、瞬时羧化速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都显著增大,高氮水平下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单株光合碳同化、光补偿点以及光饱和点也同时增大;(2)氮添加改变了胡桃楸叶片的气孔行为,低氮水平下叶片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3)氮添加改变了胡桃楸的叶面积,高氮水平下小叶数量、小叶面积和单株叶面积都表现出正向响应;(4)叶片的荧光参数随氮添加水平的上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单株光合碳同化与单株叶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其与单位面积上的净光合速率的相关系数。【结论】氮添加对胡桃楸幼苗的光合作用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但不同的光合过程对不同氮添加水平的响应存在差异。相较于单位面积上净光合速率的增加,氮刺激下单株尺度上光合碳同化的增长可能与氮刺激下叶面积的扩展存在更紧密的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显楷 莫江明 李德军 张炜 方运霆
通过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了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林下层3种优势树种光叶山黄皮、黄果厚壳桂和厚壳桂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试验21个月后,氮沉降显著增加了林下层3种植物叶片的全氮含量,但对磷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总体而言,中等强度水平的氮处理(100 kg/(hm2.a))对光叶山黄皮和厚壳桂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以及比叶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黄果厚壳桂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则在低氮处理下(50 kg/(hm2.a))达到最大值,而比叶重在中氮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这说明比叶重对氮沉降的敏感性远滞后于最大净光合速率.然而这些生理指标在高氮处理下普遍表现出了明显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金松 赵秀海 张春雨 李化山 王娜 赵博
本文通过长期原位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暖温带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对外源氮添加的响应过程与机制。从2009至2011年,氮处理水平分别为对照(0 kg/(hm2·a),N0),低氮(50 kg/(hm2·a),N1),中氮(100 kg/(hm2·a),N2)和高氮(150 kg/(hm2·a),N3)。利用土钻法研究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林不同土壤深度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氮沉降降低了人工林和天然林不同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含量下降幅度随氮沉降量的增加而增大,且表层土壤(0~20 cm)下降幅度大于深层土壤(20~40 cm,40~60 cm)。天然林表层土壤有机碳下降幅...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郑丽 孙宗玖 刘慧霞 周磊 周晨烨
以新疆蒿类荒漠建群种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为对象,采用尿素模拟氮沉降,研究了施氮量[0、0.4、0.8、1.2、1.6 g·(m~2·a)~(-1)]和施氮频率(施1次、施3次)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施氮频率对伊犁绢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影响均不显著(P> 0.05),依次为84.75%~89.50%、81.50%~88.50%和16.14~19.17。氮添加显著影响了伊犁绢蒿根长、芽长和幼苗干重(P <0.05)。总之,试验处理范围内氮沉降水平不影响伊犁绢蒿种子萌发出苗,但会抑制其幼苗生长发育,且相同氮添加量下多次施氮会减缓这种抑制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迪 王晓洁 张凯 康峰峰 何念鹏 侯继华
为了解五角枫幼苗的生长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等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以北京(BJ)、山西(SX)、内蒙古(NMG)3个不同种源的五角枫幼苗为研究材料,设计5个氮水平:对照(N0,0 kg/(hm2·a),以N计,下同);低氮(N1,15 kg/(hm2·a));中氮(N2,25 kg/(hm2·a));高氮(N3,50 kg/(hm2·a));过饱和氮(N4,150 kg/(hm2·a))。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五角枫幼苗的基径、苗高、月生长量、生物量及各部分生物量分配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1)模拟氮沉降对山西和内蒙古种源五角枫幼苗基径、北京和内蒙古种源的苗高以及北京和山西种源的苗高月生长量均产生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程 滕明君 穆俊明 胡文杰 杨敬元 晏召贵
对神农架川金丝猴分布区218个样地进行调查,比较川金丝猴未退化生境与退化生境群落特征的差异,并依据未退化生境群落分类构建生境恢复模式群落。结果表明:神农架保护区川金丝猴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生境退化较为严重,落叶阔叶林生境退化较轻;退化生境与未退化生境群落的乔木物种组成大致相同,但灌木种数和食源灌木种数均少于未退化生境;森林砍伐、病虫害危害、生境过度利用是导致生境退化的主要原因;生境群落的郁闭度和乔木平均高随退化程度加重而降低;轻度和中度退化生境的灌木盖度和食源灌木盖度也低于未退化生境;重度退化生境具有最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梨 鲍伟东 胡汉斌 廖明尧 杨敬元 赵本元
为探索人工补加食物对川金丝猴种群发展的作用,于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湖北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群体结构和繁殖情况进行研究。猴群于2007年6月22日开始出现社会单元主雄替代现象,持续至8月10日替代完成。替代前群体共有45只个体,构成3个一雄多雌单元和1个全雄单元;替代后群体数量为43只,减少2只成年雄性,构成4个一雄多雌单元和1个全雄单元,替代后未发生新生小猴消失现象。2006和2007年共新生小猴11只,全部存活。结果揭示人工补加食物降低了投食群个体饥饿死亡的可能性,提高了新生婴猴存活率,人工投食是促进川金丝猴种群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莹 鲍永新 裘子炎 吕茹冰 宋超 宋新章
【目的】分析不同强度氮沉降对毛竹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的影响,为全面认识氮沉降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临安市毛竹林长期试验基地,采用典型选样法,设置12块20 m×20 m样地,包括低氮(30 kg·hm(-2)a(-1))、中氮(60 kg·hm(-2)a(-1))、高氮(90 kg·hm(-2)a(-1))和对照(0 kg·hm(-2)a(-1))4种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样地,处理32个月,探讨模拟氮沉降对1龄和3龄毛竹NSC含量的影响。【结果】可溶性糖和淀粉在N
关键词:
氮沉降 毛竹 非结构性碳 可溶性糖 淀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蕊 王艺 金国庆 周志春 陈爱明 储德裕
以浙北、闽北和赣南3个木荷代表性种源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氮沉降水平下,木荷幼苗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氮和磷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中、低氮沉降水平促进了木荷幼苗叶片的光合能力,降低了呼吸消耗,叶片氮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增高,叶片磷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光合同化物易于积累;而高氮沉降水平时对光合能力的促进作用减小甚至产生危害。(2)木荷不同种源间叶片利用光能的程度差异较大,浙江杭州种源净光合速率较高,利用弱光的能力强,易发生光抑制现象,光合同化物不易积累;福建建瓯种源利用强光能力强,暗呼吸速率较低,同化物最容易积累;江西信丰种源光合能力和暗呼吸速率介于浙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仁洪 胡庭兴 涂利华 刘闯 雒守华 向元彬 戴洪忠 谢财永
通过原位试验,研究华西雨屏区慈竹林凋落叶养分释放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试验设4个施氮水平:对照(CK,0kg·hm-2a-1)、低氮(LN,50kg·hm-2a-1)、中氮(MN,150kg·hm-2a-1)和高氮(HN,300kg·hm-2a-1)。结果表明:1)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P和Mg元素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N元素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K元素则为上升—下降—上升,Ca元素先升后降。各处理C,P,Ca和Mg元素都表现为直接释放,K元素为富集—释放,而N元素CK呈现淋溶—富集—释放,LN,MN和HN却为直接释放。2)氮沉降可促进凋落叶C,N,P,K,Ca,Mg元素的释放,其中MN促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向元彬 黄从德 胡庭兴 涂利华 杨万勤 李仁洪 胡畅
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对巨桉人工林进行为期14个月的模拟氮沉降试验,施氮量为0(CK),5(L),15(M)和30(H)g N·m-2a-1,共4个处理。每月下旬采用红外CO2分析法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并定量对各处理施氮(NH4NO3)。结果表明:华西雨屏区巨桉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土壤呼吸速率均为1月最低,7月最高;施氮处理3个月后,随着施氮浓度增加,氮沉降对土壤呼吸的促进效应明显,如7月份L,M和H处理较CK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8.80%,22.62%和33.17%;氮沉降使该巨桉林分土壤每年向大气释放的CO2量增加了11.93%~30.82%;2008年4,7和10月土壤呼...
关键词:
氮沉降 巨桉 土壤呼吸 华西雨屏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元彬 黄从德 胡庭兴 涂利华 周世兴 肖永翔 高保丹
【目的】研究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量的响应,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通过野外原位试验,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分析系统测定对照(CK,0g/(m~2·a))、低氮(L,5g/(m~2·a))、中氮(m,15g/(m~2·a))和高氮(H,30g/(m~2·a))4个氮沉降水平的土壤呼吸速率,分析土壤呼吸速率与10Cm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关系,以及氮沉降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呈单峰型,在夏季较高,冬季较低。模拟氮沉降处理4次后,各氮沉降处理开始表现出对CO_...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华西雨屏区 氮沉降 土壤呼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素琪 王玉杰 王云琦 张会兰 李云霞 于雷 胡波 刘婕
通过原位喷施,设置对照(CK,0 kgN·hm-2a-1)、低氮(T50,50 kgN·hm-2a-1)、中氮(T100,100 kgN·hm-2a-1)和高氮(T150,150 kgN·hm-2a-1)4个氮沉降处理,研究重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CK,T50,T100和T150氮沉降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4.31±1.14),(3.42±0.74),(2.81±0.38)和(2.49±0.32)μmol·m-2s-1,相对于CK处理,氮沉降处理使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降低(P<...
关键词:
氮沉降 土壤呼吸 Q10值 常绿阔叶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彩霞 焦如珍 董玉红 孙启武 李峰卿 周新华
通过模拟氮沉降试验(设置2种氮形态5种施氮水平(N0、N1、N2、N3、N4分别代表0、20、40、60、80 kg·hm-2·a-1,共10个处理)研究杉木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沉降第1年,高氮处理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较显著,氮处理时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波动较大;沉降1年后,各处理的变化规律稳定,波动较小。12月份各处理间微生物数量和细菌数量变化幅度较小、氮处理对其影响不显著,故不宜在12月采集土样。氮沉降量影响微生物总量,总体而言低氮处理促进微生物生长,最高氮处理抑制微生物生长,NH4+-N2或N3和NO3--N3处理微生物总量最多。不同微生物类群对氮沉降形态和沉降量的响应不同,土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