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7)
- 2023(9628)
- 2022(8695)
- 2021(8243)
- 2020(6954)
- 2019(16219)
- 2018(16251)
- 2017(31241)
- 2016(17295)
- 2015(19551)
- 2014(19463)
- 2013(19337)
- 2012(17749)
- 2011(15923)
- 2010(15764)
- 2009(14072)
- 2008(13559)
- 2007(11520)
- 2006(9972)
- 2005(8469)
- 学科
- 济(65756)
- 经济(65686)
- 管理(46683)
- 业(44220)
- 企(36680)
- 企业(36680)
- 方法(31573)
- 数学(27205)
- 数学方法(26890)
- 农(17884)
- 学(16772)
- 地方(15987)
- 中国(15782)
- 财(14947)
- 业经(14443)
- 农业(12175)
- 贸(11578)
- 贸易(11569)
- 理论(11386)
- 和(11245)
- 易(11183)
- 环境(10860)
- 技术(10431)
- 制(10190)
- 务(9550)
- 财务(9493)
- 财务管理(9477)
- 教育(9338)
- 划(9267)
- 企业财务(8972)
- 机构
- 大学(241615)
- 学院(239579)
- 管理(96518)
- 济(88043)
- 经济(85999)
- 理学(84371)
- 理学院(83410)
- 研究(82348)
- 管理学(81816)
- 管理学院(81404)
- 中国(57174)
- 科学(55874)
- 京(51901)
- 农(45054)
- 所(42457)
- 业大(41776)
- 研究所(39339)
- 财(38432)
- 中心(36447)
- 农业(35397)
- 江(34588)
- 北京(32724)
- 范(31868)
- 师范(31559)
- 财经(31528)
- 院(30302)
- 经(28716)
- 州(27880)
- 技术(26345)
- 省(25777)
- 基金
- 项目(175077)
- 科学(134975)
- 基金(124998)
- 研究(123669)
- 家(111537)
- 国家(110643)
- 科学基金(93040)
- 社会(74370)
- 社会科(70293)
- 社会科学(70273)
- 省(69726)
- 基金项目(67924)
- 自然(63703)
- 自然科(62114)
- 自然科学(62095)
- 自然科学基金(60907)
- 划(59008)
- 教育(55703)
- 资助(51456)
- 编号(50309)
- 成果(40153)
- 重点(39393)
- 发(37202)
- 部(37181)
- 创(36329)
- 课题(34580)
- 创新(33858)
- 科研(33852)
- 计划(33754)
- 大学(31828)
共检索到337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娄娜 汪婷 郭雅丹 曾艳 邓立强 唐茜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名山白毫、名山特早芽213和福选9号3个四川川西茶区主栽品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和光合日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呼吸速率,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均有较明显的差异,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比,福选9号、名山白毫品种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表现出较高的光合性能和生产潜力,光合特性优异。各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它们的光补偿点(LCP)均较低[25~50μmo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单虹丽 汪婷 曾艳 郭雅丹 娄娜 唐茜
以国家级绿茶良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测定了名山白毫、名山特早芽213、福选9号3个川西茶区主栽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CMP),以间接鉴定3个主栽品种抗逆能力的强弱。结果表明:福选9号的SOD、CAT、POD活性及Pro含量均显著低于其它品种,且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最高,其抗逆能力最弱;名山白毫的SOD、CAT、POD活性及Pro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分别比对照高:19.96%、41.87%、39.7%、13.34%,且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最低,分别比对照低39.55%和20.83%,其抗逆能力最强...
关键词:
川西茶区 茶树品种 抗逆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安 曾艳 汪婷 郭雅丹 唐茜
对川西茶区4个主栽茶树品种主要生化成分及其适制性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名山白毫和名山213的游离氨基酸总量(3.58±0.52b)%~(3.84±0.39a)%和(3.72±0.09b)%~(3.95±0.88ab)%及20种氨基酸总量27.11~34.66和26.72~33.60 mg/g较高,儿茶素品质指数1518.52~1568.63和1532.73~1597.96也较高,酚氨比4.30~5.76和4.21~5.96较低,具有适制名优绿茶的优良品质;福鼎大白茶次之;福选9号游离氨基酸的总量3.06±0.42b~3.50±0.41b,20种氨基酸总量21.37~27.39 mg/g以及儿...
关键词:
川西茶区 品种 生化特性 适制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骆耀平 潘根生
在3种土壤水分(高湿、中湿和低湿)条件下,研究了新育成品种浙农121、苹云、龙井长叶、浙农113、菊花春、碧云及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等7个茶树品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①浙农121和浙农113两个品种在各种供水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3个参数数值大,光合特性优;高湿条件下,苹云和龙井长叶也表现较优;中湿条件下,苹云与碧云光合特性较优;低湿条件下,福鼎大白茶显示出较好的光合特性。②Tr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高湿与低湿条件下,Pn与细胞间隙CO_2浓度(Ci)呈负相关;中湿条件下,Tr与Ci和Gs与Pn呈显著正相关,Ty与Pn和Gs与Ci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茶属,品种资源,墒情,给水,光合特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袁军 谭晓风 姜志娜 杨巧丽 李泽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3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新品种‘华硕’‘华金’‘华鑫’的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3个油茶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宽大的单峰型,不存在光合午休现象,9:00时达到最大值。②‘华硕’‘华金’‘华鑫’的光补偿点分别是43.81,58.49和54.24μmol.m-2.s-1,光饱和点分别是693.2,638.8和684.85μmol.m-2.s-1,对光强的适应范围大小为‘华硕’>‘华鑫’>‘华金’。③‘华硕’‘华金’‘华鑫’的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35,0.97和0.90 mg.g-1。净光合速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雅丹 汪婷 曾艳 唐茜
通过对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川农黄芽早’独芽和1芽1叶为原料所制黄茶的主要品质成分、香气组分和感官品质进行研究,以了解‘川农黄芽早’的黄茶适制性。结果表明,‘川农黄芽早’独芽所制的黄芽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的含量分别比‘福选9号’独芽所制黄芽茶(CK1)高:4.11%,18.02%,9.17%,18.80%,8.65%,差异显著。1芽1叶制得的黄小茶与‘福选9号’1芽1叶所制黄小茶(CK2)相比,水浸出物高13.46%,氨基酸高25.47%,咖啡碱高10.06%,儿茶素高8.12%,而茶多酚含量低8.78%。香气成分含量比对照高5.61%,检出香气成分共31种,其中6种特有...
关键词:
‘川农黄芽早‘ 黄茶 适制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玉燕 时鹏涛 王运儒 蓝唯 罗清 杜国冬 陆仲烟 温立香
【目的】研究不同茶树品种对Se、Hg、As富集特性,从中筛选出富硒抗As、Hg污染的茶树品种。【方法】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10个不同茶树品种嫩叶和对应土壤中Se、Hg、As含量,分析叶片Se、Hg、As含量的因素。【结果】(1)土壤样品总Se含量为273.6535.7μg/kg,部分土壤达到富硒标准,总Hg、总As含量较低,达到国家土壤一级标准;叶片Se、Hg、As含量范围分别为:16.245.7、2.16.6、5.231.0μg/kg,含量均较低,适宜发展无公害茶叶;(2)叶片Hg富集系数与p H显著正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硒 汞 砷 富集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阚能才
目前,对于野生茶树的起源地主要有几种观点,一是起源于中国,二是起源印度,三是起源于依洛瓦底江发源地,四是大叶种和小叶种茶树分别起源于两个地方的二元说。茶树起源于6000万年之前,本文从四川、重庆地区发现的两片野生茶树的分布状态以及地球板块运动,证明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相撞的4000万年前,野生茶树已经在云贵高原和巴蜀大地存在,云贵高原是野生茶树的起源地。川渝两地的月牙形野生茶树分布,是因为印度板块挤压亚洲板块,形成了青藏高原,并将巴蜀西部向北推移,而形成的川渝野生茶树的月牙形分布。因此,印度现在的野生茶树是从云贵高原向西传播的结果。
关键词:
川渝 野生茶树 分布 起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亮 唐茜 李慧 王馨语
为研究茶树新品种川茶2号的主要生化成分及绿茶的适制性,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川茶2号茶树新品种进行了芽叶性状、营养芽物候期、主要生化成分以及绿茶品质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萌芽较早、茶芽匀齐直立等优良性状,适宜采制名茶原料。分析主要生化品质成分含量,其内含物较丰富,水浸出物含量为(47.89±0.04)%(49.42±0.03)%,氨基酸总量范围为(3.68±0.11)%(6.67±0.12)%,其中,2015年春茶茶氨酸比照福鼎大白高46.58%。茶多酚含量范围为(15.65±0.21)%(18.
关键词:
川茶2号 高氨基酸 生化成分 绿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功敏 唐茜 张淑娟 廖娟 李翃舸 伏三洪 韩楠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浙江引进川西茶区的郁金香、金光、黄金芽、千年雪、四明雪芽五个特色茶树良种的茶树生长势、营养芽物候期、新梢生长势、春梢主要生化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较高,其含量范围分别为(5.53±0.16)%~(9.55±0.32)%、(39.31±0.87)%~(44.99±0.62)%;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含量较低,其含量范围分别为(13.82±0.91)%~(20.03±0.89)%、(2.90±0.10)%~(3.80±0.10)%、(8.21±0.23)%~(13.18±0.37)%;酚氨比为1.45~5.09,远小于8,因此,5个引进特色品种...
关键词:
四川 引进 特色品种 生化成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荟梅 彭传燚 李成林 高柱 侯如燕 宛晓春
【目的】研究茶树对氟吸收、富集规律及其解毒机理。【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结合差速离心方法研究平阳特早、乌牛早和凫早2号氟富集的特性及根和叶片中氟的亚细胞分布,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3个品种茶树根、茎和叶氟含量均随着培养介质氟浓度的增加而升高,0—10 mg.L-1氟处理下,地上部分氟含量大于根部氟含量(转运系数>1),且茶树吸收的氟中56%贮存在地上部分。除对照组外,大部分氟积累在叶片和根系的细胞壁(76.84%—91.58%)和可溶性部分(53.24%—80.35%),氟的添加均增加了氟在3个品种茶树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中的分配比例,减少了其在细胞器中的富集。加氟处理下,平阳特早和乌牛...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氟 富集 亚细胞分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跃斌 蔡利娅 罗理勇 王伟 邓克尼
对龙井、乌牛早、迎霜、萍云11号、福鼎大毫、湘妃翠、茗丰、碧香早等8个茶树品种名优绿茶,采用感官审评、生化成分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方法对其品质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春季以茗丰、萍云11号、迎霜、福鼎大毫名优绿茶品质最好,夏季以湘妃翠、萍云11号、茗丰名优绿茶品质较好.生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春季以福鼎大毫、萍云11号、迎霜、茗丰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83%,2.84%,2.67%,2.66%;儿茶素比值以湘妃翠最低1.477.夏季以湘妃翠、萍云11号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1.82%,1.81%;儿茶素比值以湘妃翠最低2.199;脂溶性色素测定结果还表明,春茶色泽物质组成差...
关键词:
品种 品质特点 名优绿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玫 王家金 包云秀 杨兴荣 李慧 谢瑾 孙雪梅 李友勇 刘本英
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方法,1978年以国家级良种云抗14号和福鼎大白茶为亲本,通过人工授粉,从杂交F1材料中单株选育。1997-2009年在保山和澜沧区试点完成区域适应性试验。结果显示云茶春韵高香、优质、丰产、抗逆性强。栽培资料表明,该品种具有高氨基酸、低茶多酚,发芽早,优质等优良特性。云茶春韵是适制名优绿茶的新品种,可在云南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云茶春韵 茶树 品种 选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