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1)
- 2023(7798)
- 2022(6436)
- 2021(6232)
- 2020(4874)
- 2019(10993)
- 2018(11054)
- 2017(20084)
- 2016(11427)
- 2015(12835)
- 2014(13059)
- 2013(12750)
- 2012(11735)
- 2011(10657)
- 2010(11129)
- 2009(10076)
- 2008(10157)
- 2007(9488)
- 2006(8607)
- 2005(7712)
- 学科
- 农(48661)
- 济(42815)
- 经济(42763)
- 业(34239)
- 农业(32521)
- 管理(22815)
- 业经(17016)
- 中国(14090)
- 地方(13244)
- 企(13151)
- 企业(13151)
- 农业经济(12438)
- 发(11293)
- 制(10876)
- 方法(9550)
- 村(9513)
- 发展(9495)
- 农村(9491)
- 展(9478)
- 财(8601)
- 建设(8477)
- 土地(8282)
- 数学(7673)
- 策(7615)
- 数学方法(7513)
- 体(7476)
- 学(7429)
- 教育(7395)
- 收入(7262)
- 及其(7074)
- 机构
- 学院(155016)
- 大学(147052)
- 济(58298)
- 经济(56566)
- 管理(55179)
- 研究(53157)
- 农(47414)
- 理学(45882)
- 理学院(45329)
- 管理学(44510)
- 管理学院(44206)
- 中国(43333)
- 农业(35492)
- 科学(32109)
- 京(32031)
- 业大(29524)
- 江(27335)
- 中心(26856)
- 所(26849)
- 财(26191)
- 研究所(23552)
- 范(23424)
- 师范(23254)
- 州(21843)
- 农业大学(21760)
- 省(21463)
- 北京(19824)
- 财经(19009)
- 院(18652)
- 技术(18474)
- 基金
- 项目(95704)
- 研究(78541)
- 科学(73355)
- 基金(63783)
- 家(54648)
- 国家(53932)
- 社会(46876)
- 科学基金(45081)
- 社会科(43500)
- 社会科学(43491)
- 省(41401)
- 编号(37426)
- 教育(35217)
- 基金项目(34181)
- 划(32535)
- 成果(30720)
- 农(28156)
- 自然(25888)
- 课题(25475)
- 自然科(25150)
- 自然科学(25148)
- 自然科学基金(24650)
- 资助(24139)
- 发(23297)
- 年(21671)
- 重点(21312)
- 性(20591)
- 部(20395)
- 创(19667)
- 制(19502)
共检索到256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峰玉 陈延辉
林盘是川西平原典型的农村聚落单元,是农耕时代人地关系互动的结果。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的背景下,林盘聚居模式面临调整和更新。结合郫县花牌村林盘聚落点规划实践,从产业布局、总体规划格局、空间环境、建筑风貌与设计等方面进行规划分析,探索保护传统聚落形态、维护地域特色的规划落实途径。最后提出林盘聚落规划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突出产业支撑,聚落定位强调功能复合,延续和传承乡村地域特色等。
关键词:
林盘 聚落 新型农村社区 规划 地域特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良灿 李政 哈洪颖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实质上是组织农民、建设乡村和再造村落共同体的过程。通过利益联结实现社区再造,既是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助推村落重建的实现图景,也是其目标归属。案例村落在坚持农民主体和村庄本位基础上,在村“两委”带动下,通过精英行动、政府扶持、村企联合和农民参与等方式,发展壮大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此为基础,村落社区在经济生活、组织构造、社会关系、治理秩序、村落公共性等层面实现了重建。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通过政府政策扶持、资源资金注入、产权改革、市场驱动和能人带动等实践路径,以外源驱动激发内生活力,在上下资源联动和内外利益共生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使其成为实现农村社区再造的动力源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爱君
近十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大力开展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推进了学习型城市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农村社区也重视老年教育,大力培育老年社区学习共同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可以在推进农村社区共学养老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做好老年社区学共体的培育,提高老年人的共学养老的服务质量,让本地区老年人都能享有共学养老、快乐养老的福祉。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学共体 共学养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珩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研究发现,日本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方面,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模式,即通过村庄合并,组建成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社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使居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通过对我国部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失地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社区环境卫生状况混乱、公共设施缺乏、群众参与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在借鉴日本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在增强村民参与社区管理和决策的意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梦淼 李铁柱
当前正在进行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中国农村社会内在变迁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外在要求和鲜活体现。本文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角度出发,研究城乡空间发展与城乡公共交通之间的关系。将城乡公共交通体系分为"适应型城乡公共交通"及"引导型城乡公共交通",研究它们与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布局之间的互动。本文以南京市高淳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为例,基于社区空间的等级分布,结合现状和未来的空间发展规划,提出了适应型与引导型相互协调发展的城乡公交规划方案。本文的成果可以为新型农村社区及城乡公共交通的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熊长富 周和平 杨腾 王道坤 徐薇
四川省达川地区 (撤区建市后更名为达州市 )是我国开展村民自治示范的重要地区之一 ,它以健康、稳定、规范、有序等突出特点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达川地区的村民自治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 ,在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健康发展 ,从而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达川地区在推进村民自治中创造出来的诸多宝贵经验 ,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启示 ,值得有关部门认真总结和思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黎秋杉 石川幹子 卡比力江·吾买尔
基于自然村落长期的发展演化与生物进化过程的耦合性,从基因遗传视角分析传统聚落在城镇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借助人类聚居学理论、有机更新理论与景观基因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对川西林盘系统的演进特征与空间机理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目前林盘传统聚落正处于衰败与退化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城镇建设对环境景观的直接破坏、基础设施落后造成整体不均衡发展、农村经济重构及多元政策促进林盘形态无序扩张、社会发展与环境变化导致林盘传统功能丧失。1968—2018年,林盘聚落在空间上的演变规律具有整体分散、局部聚集的特点。总体上林盘聚落的边界都呈现扩张的特征,这导致相邻林盘间的距离不断减小,在空间上聚集性增加。通过对林盘特征基因的识别与重构,推导了4种林盘聚落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分别为林盘特色镇、第一产业主导的农村社区、第三产业主导的农村社区以及林盘聚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超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是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也是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并带有强烈的、鲜明的方向性意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具有新思路。为此,在解析新型农村社区主要特征、路径指引与四个双重矛盾的建设难点的基础上,以陕西省L县B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例,提出全新的"1+6"模式。"1"即主体重造,"6"即围绕主体重造必然要求身份重构、产业重转、设施重布、资产重组、服务重塑、组织重建。通过"1+6"模式,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居民实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新型社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诚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聚落功能多元化趋势明显,空间异质性深化,但针对农村聚落功能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从效用价值理论和供需分析视角出发,剖析了农村聚落功能的服务内涵和时空动态特征,提出农村聚落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分类体系,构建了功能评价指标和基于信息熵的综合评价模型,以村为单元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农村聚落功能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案例区西部和北部远离城镇、交通干线地区农业生产功能较强,城镇周边以及沿江地区工、商、文化教育等功能集聚,东北部吕四港地区休闲娱乐和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功能较强;农村聚落功能多元化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多中心"的格局特征,从"中心"向外围地区,随着距离增加,聚落功能...
关键词:
农村聚落 聚落功能 聚落功能评价 启东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远利平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包括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中后期的社区管理阶段。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进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着重解析当前在建乃至后续管理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凸显出的几类涉法问题,包括土地征收与征用、不动产所有权问题;新型农村社区的法律定位问题;新型农村社区中的管理权归属问题;以及新型农村社区中普法教育问题等。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法治 法律素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美群 王紫芹 李阳 甘德欣
以郴州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以宗祠为切入点,分别从宗祠的现状、选址、平面布局、功能及其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郴州乡村聚落的规划设计中如何保护和利用宗祠,使宗祠及其文化得以传承。
关键词:
乡村聚落 宗祠文化 郴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洪名勇 何金福
目前我国正处于着农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农村经济优化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数字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社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愈发提升,本文对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的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面临的新机会以与阻碍进行了分析,并为两者的融合共进相应地提供了发展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新型农村合作社 大数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芬
景观规划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景观规划既要考虑到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又要参考国际上有关国家和地区农村建设先进经验,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以跨学科的视野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价值取向、指标体系、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等问题,尝试在这一领域做初步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景观规划 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银安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政府遵从城镇化、工业化规律,针对城镇化滞后问题,主导、推动城镇化的过程,必须按照新型城镇化的理念、站在新型城市化全局的角度,以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目的,以农民市民化和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坚持就业为先的原则,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尤其是走活土地增值这步棋,并发挥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时要立足现实,不急躁,不折腾,完善配套制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