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2)
- 2023(10325)
- 2022(9192)
- 2021(8661)
- 2020(7336)
- 2019(17189)
- 2018(17046)
- 2017(32769)
- 2016(18253)
- 2015(20567)
- 2014(20413)
- 2013(20324)
- 2012(18672)
- 2011(16691)
- 2010(16418)
- 2009(14798)
- 2008(14222)
- 2007(12187)
- 2006(10614)
- 2005(9110)
- 学科
- 济(67015)
- 经济(66933)
- 管理(50158)
- 业(46736)
- 企(39322)
- 企业(39322)
- 方法(32891)
- 数学(28276)
- 数学方法(27917)
- 学(18931)
- 农(17709)
- 财(16910)
- 中国(16793)
- 业经(14857)
- 地方(14188)
- 农业(12013)
- 理论(11937)
- 和(11773)
- 制(11587)
- 贸(11471)
- 贸易(11465)
- 易(11109)
- 环境(11069)
- 技术(10745)
- 务(10726)
- 财务(10661)
- 财务管理(10638)
- 企业财务(10103)
- 教育(9766)
- 划(9575)
- 机构
- 大学(255456)
- 学院(251734)
- 管理(99541)
- 济(91708)
- 经济(89516)
- 研究(87818)
- 理学(86864)
- 理学院(85829)
- 管理学(84129)
- 管理学院(83729)
- 中国(62520)
- 科学(60392)
- 京(55458)
- 农(48471)
- 所(45945)
- 业大(43935)
- 研究所(42498)
- 财(40633)
- 中心(38982)
- 农业(38649)
- 江(35792)
- 北京(34994)
- 范(33379)
- 财经(32938)
- 师范(32908)
- 院(32301)
- 经(30048)
- 州(29395)
- 技术(28736)
- 省(26972)
- 基金
- 项目(182204)
- 科学(141042)
- 基金(131196)
- 研究(127394)
- 家(117257)
- 国家(116321)
- 科学基金(98021)
- 社会(76084)
- 省(71947)
- 社会科(71842)
- 社会科学(71818)
- 基金项目(70411)
- 自然(68017)
- 自然科(66367)
- 自然科学(66346)
- 自然科学基金(65143)
- 划(61703)
- 教育(57737)
- 资助(54332)
- 编号(51568)
- 成果(41554)
- 重点(41261)
- 部(38749)
- 发(38558)
- 创(37737)
- 计划(36052)
- 科研(35959)
- 课题(35672)
- 创新(35198)
- 大学(33205)
共检索到359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费世民 彭镇华 杨冬生 周金星 何亚平 王鹏 陈秀明 蒋俊明
研究川西南山地区两个高山栲低密度种群的种子雨模式、种子雨过程中地表种子库动态和种群的幼苗状况,讨论种子产量、种子存留和种子对成苗的贡献。结果表明:1)种子雨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但种子下落的高峰期存在样地间差异;2)该地区高山栲的种子产量很低,种子雨散落的密度不大(2.3~2.8个·m-2)。3)在种子雨过程中,地表种子库各组成的动态不同,霉烂种子和萌发种子为零,完好种子和虫蛀种子有轻微的波动,完好种子的存留密度为0.13个·m-2;和它们相反,地表的壳斗和败育种子存在积累效应。4)动物捕食是地表种子损失的主要原因,两种群分别占91.3%和97.83%,地表种子的存留率仅为8.7%和2.17%。...
关键词:
高山栲 种子雨 土壤种子库 川西南地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万里 荆涛 Joni Kujansuu 罗菊春 孙波 王广发
该文对长白山地区阔叶树种核桃楸的种子雨和种子库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胡桃楸种子雨过程从每年 8月 2 2~ 2 5日到 9月 2 4~ 2 8日 ,其中 9月 10~ 17日是集中落果期 ,落果数量占总数的 6 1.1% .啮齿动物的搬运和啃食是造成胡桃楸种子库亏损的主要因素 ,动物搬运果实的数量达到总量的 85 .8% .胡桃楸种子的自然萌发率降低 ,仅为 0 .5 4% .其果实大而重 ,种子雨传播距离很近 ,多集中在母树周围
关键词:
胡桃楸 长白山 种子雨 种子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泽群 刘金良 杨婷婷 张顺祥 赵忠 王迪海
【目的】揭示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侧柏人工林种子雨和种子库的组成、质量、散布规律,为侧柏人工林恢复和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省永寿县槐坪林场选择未经抚育、经间伐抚育(强度约30%)的侧柏人工林和刺槐-侧柏混交林各设置3块固定样地,于2012-08-10每隔7d收集1次种子雨,2012-11及2013-08分别收集土壤种子库,采用种子萌发试验测定种子活力,并调查样地内天然更新的幼苗密度。【结果】研究区未经抚育的侧柏人工林种子雨从08-10开始,8月末至9月初达到高峰期,10-12结束;2012-11土壤种子库中完整种子占47.18%,萌发率为17.30%;2013-08土壤种子库中完整种子...
关键词:
渭北黄土高原 侧柏人工林 种子雨 种子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查同刚 孙向阳 王登芝 阎海平
在 2 0 0 0年 9月至 11月 ,对北京西山地区人工侧柏林种子雨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种子雨历时 4 6d ,总雨量 2 13粒 /m2 ,输入种子库雨量 18粒 /m2 ,最大雨强每天 15~ 2 0粒 /m2 .根据种子雨雨量、雨强及影响因素的差异 ,种子雨过程可分为起始、高峰和末期三个时期 .林内种子雨分布比较均匀 ,林缘种子雨随距离增大迅速降低 ,重力和风力是影响种子雨散布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北京西山 人工林 种子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瑞杰 巩合德 雷晨雨 冯德枫 张春华 孙永玉
【目的】研究不同地理种源间高山栲种子性状特征及其与地理、气候因素间的变化规律,探究高山栲种群的生态地理分布规律,为高山栲优良种源的早期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高山栲主要自然分布区域内9个地理种源的高山栲种子为研究对象,在每个地理种源内选取15棵健康的母株,去除壳斗后每株选取10粒正常、饱满的种子,测定种子的种高、种宽、种形指数、单粒鲜质量、单粒干质量和千粒质量等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在9个高山栲地理分布区域内,种子质量性状的稳定性显著低于种子形状指标(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红雨 邹林林 朱清芳
种子作为木本植物或灌木树种的主体,在群落更新中起着重要作用。充足的良好种源是物种天然更新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而一个物种的种源多少是由种子生产、种子雨密度、种子库动态决定(Simpson,1989)。种子雨是种子靠自身的重力和借助外界力量(风力等)散布到地表的过程,是群落更新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植物生命史动态过程不
关键词:
蒙古扁桃 种子雨 土壤种子库 海拔梯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佩华
本试验对马铃薯+玉米间套作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阿里洋芋’、‘西薯1号’、‘抗青9-1’间套作较其净作增产分别达72%、43%、17.7%,叶绿素含量增加,晚疫病发病率分别降低58%、48%、53.8%,病情指数分别降低35%、39%、73.3%,间套作较净作对马铃薯品质影响较小,马铃薯田间自然环境(光照强度、风速、温度、湿度、寒意、热力指数、露点温度、湿球温度)有较大改善,玉米产量减产。试验结果表明在川西南海拔1800~2000 m的山地区可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高产高效间套作种植模式,对于当前改善和发展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铃薯 间套作 产量 品质 晚疫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总 刘勇 田祖为 贾宏炎 赵蕊蕊 安宁
【目的】研究红锥母树种子雨、土壤种子库及幼苗更新的动态,以期探究其更新制约因素及机制。【方法】采用样线法布置种子雨收集器,分别收集2017、2018年的红锥种子雨和落叶,统计分析不同散种期的种子雨密度、质量、总量及落叶量。同时在母树林下的土壤中设置小样方,对枯落物层、0~5 cm腐殖层和5~10 cm土层取样,统计计算土壤种子库密度和完整种子数量,并在室内测定种子千粒质量和发芽能力。2018年5月,在母树的各取样点附近设样方,调查幼苗的更新情况。【结果】1)红锥种子雨从9月中旬持续至12月下旬,集中散种期为10—11月。2017年为种子大年:种子产量高,种子雨密度为(480. 97±11. 61)粒·m~(-2);种子质量好,完整种子数(433. 86±12. 65)粒·m~(-2),占种子雨总量90. 20%±1. 09%。2018年为种子小年:产种量低,种子雨密度为(126. 37±12. 04)粒·m~(-2);种子质量差,完整种子数(45. 54±11. 47)粒·m~(-2),约占种子雨总量36. 04%±0. 95%。2) 2018年4月的土壤种子库主要源于2017年的种子雨,种子库平均密度为(360. 09±10. 43)粒·m~(-2),完整种子数(215. 13±10. 04)粒·m~(-2),占种子库总量的59. 74%±8. 56%。经室内发芽试验测定,种子库中完整种子的发芽率平均为28. 53%±7. 50%。自然萌发前,约(61. 38±18. 57)粒·m~(-2)种子具有发芽能力;将种子埋于林下土壤保存至2019年4月时,发芽率降为2. 85%±0. 86%,约(8. 59±1. 90)粒·m~(-2)种子具发芽力。种子库中63. 79%±3. 55%的种子分布于枯落物层。3)红锥当年生幼苗的更新频度平均为16%,林下更新的78株幼苗仅11株存活。其中,阳坡的母树更新幼苗数量明显大于阴坡,阳坡的幼苗出现频度为40%,阴坡的为0。【结论】红锥种子雨扩散动态与落叶散落过程一致,其种子库垂直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其中大部分种子落入枯落物层;种子发芽率及当年生幼苗存活率低,即使在种子大年后仍难以实现幼苗的建成。因此,种子发芽率低及枯落物阻隔等是导致红锥更新不良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红锥 种子雨 土壤种子库 母树 幼苗更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嘉 费世民 何亚平 蒋俊明 陈秀明 郭志华 涂代伦
调查四川省攀枝花市原始云南松林中的65个林窗,研究林窗的面积、年龄和开阔度对云南松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窗干扰有利于云南松天然更新;小林窗中云南松幼苗更新密度最大,大林窗中云南松幼树及成树的密度较大;幼苗和幼树在幼年林窗中密度较大,而成树在老年林窗中密度最大;云南松幼苗密度随开阔度的提高而降低,幼树和成树的密度则增加;开阔度越大云南松个体也越大,但在开阔度低于0.6的林窗中,云南松更新困难;林窗和非林窗下云南松的重要值均排第1位,表明未来该研究区仍以云南松为优势种。
关键词:
林窗更新 云南松 林窗开阔度 川西南山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大兰 张丽楠 黄仲华 陈继红 朱小龙
【目的】研究林窗大小对小叶栲和栲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在重庆丰都县世坪林场小叶栲和栲树群落内收集饱满成熟种子,并于2011-12在马尾松大林窗(>100m2)、中林窗(>50~≤100m2)、小林窗(>25~≤50m2)中心和林冠下开展小叶栲和栲树种子埋藏试验,统计并比较各处理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及存活幼苗的高度。【结果】小叶栲和栲树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均表现为大林窗优于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小叶栲和栲树在大林窗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种子萌发率的1.7,1.9,2.5倍和1.6,1.3,1.3倍;2种种子在大林窗时的出苗率较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分别增加75.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济明
在茂兰喀斯特森林山顶地段设置固定样地,定期观察植物的开花结实、种子雨、种子库的结构、组成及其萌发。结果表明:900m2样地内共有种子植物36种,其中21种已进入繁殖阶段,每年产生成熟种子520.9粒·m-2。种子雨量大,每年达910.3粒·m-2,其中对群落有用的成熟有效种子314.7粒·m-2。在天然萌发开始时的种子库中,有大量现存植物的活力种子,群落更新潜力很好。在天然情况下,1月上旬到5月中旬种子库中活力种子萌发。在天然萌发季节,900m2样地内每年共萌发出18种苗(7245株),当年存活幼苗2970株,群落更新良好。裸子植物华南五针松、短叶黄杉和翠柏在喀斯特山顶地段有良好的适应性,能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安玖 郭世刚 杨旭 陈昆
年轮宽度和气候要素的相关或响应分析已大量应用在气候-树木生长的相互作用研究中。以川西南区瓦屋山自然保护区速生树种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的71个样芯,探讨了温度和降雨与柳杉早材、晩材年表的关系,结果表明早材径向生长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早材年轮指数序列与当年4月的平均温度、4月平均最高温度、上年9、10月平均最高温度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当年7月平均温度以及上年11月最低温度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晚材年轮序列与当年10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柳杉早材年轮的生长过程中气温"滞后效应"表现明显,特别是在上个生长季的9~10月,最高温度的变化对柳杉当年生长季节形成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向涛 高洋 苗彦军 孙磊 赵玉红 张泽生 刘金卫
【目的】研究围栏和退化对西藏邦杰塘高山嵩草草甸土壤种子库的影响,并探讨土壤种子库在地上植被群落构建中的作用,为高寒地区退化草甸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幼苗萌发法,研究在围栏、退化条件下,西藏邦杰塘高寒草甸地上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土壤种子库中物种种类、种子数量等特征及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围栏样地的地上植被群落中共出现18个物种,多年生禾本科、莎草科植物占主要地位;退化样地地上植被群落中共出现15个物种,以杂草类植物占据优势,其大多属于菊科、蔷薇科、毛茛科和龙胆科等。退化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达5 489.4粒/m2,显著(P<0.05)高于围栏样地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亚平 费世民 徐嘉 陈秀明 蒋俊明 涂代伦
树冠偏倚是树冠外部形态受生物学和非生物学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该文研究了川西南山地阳性树种云南松的偏冠现象及其影响因素.云南松边界木偏冠现象普遍存在,树冠偏倚程度大于0.5的个体达到了95%(偏冠率1)和93%(偏冠率2).自然地理条件下,云南松边界木偏冠方向和方位可能有关,树冠偏向南方的边界木近80%,与地形和光照等非生物环境有关.云南松边界木偏冠程度受云南松自身特征的影响,偏冠率1和胸径、年龄、侧树间距、后树间距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和树高、枝下高间关系不显著.云南松偏冠受邻体树木分布影响,偏冠率2和侧树距离有关,和胸径、年龄、树高、枝下高、后树距离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云南松树冠偏倚程度受多种...
关键词:
偏冠 云南松 树冠形态 邻体干扰 边界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乐乐 许晴 许中旗 李强 张兴锐
为了了解冀北山地退化植被——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灌丛的生态恢复潜力,采用种子萌发法对其可萌发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群落类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绣线菊灌丛种子库的种子密度为4 013.33粒/m2,低于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4 646.67粒/m2),但高于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灌丛(1 713.33粒/m2)和天然次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746.67粒/m2);绣线菊灌丛土壤种子库以草本植物为主,没有发现乔木和灌木种子。各群落类型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有随土壤深度的增加以及坡位的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