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55)
- 2023(16590)
- 2022(13844)
- 2021(12611)
- 2020(10982)
- 2019(25181)
- 2018(24598)
- 2017(46869)
- 2016(26407)
- 2015(29142)
- 2014(28893)
- 2013(28955)
- 2012(26758)
- 2011(23934)
- 2010(24430)
- 2009(23135)
- 2008(23572)
- 2007(21557)
- 2006(19087)
- 2005(17318)
- 学科
- 济(112369)
- 经济(112239)
- 业(99102)
- 管理(92116)
- 企(87572)
- 企业(87572)
- 方法(53615)
- 数学(44113)
- 数学方法(43475)
- 财(35702)
- 农(34189)
- 业经(32043)
- 中国(25621)
- 务(25364)
- 财务(25301)
- 财务管理(25255)
- 农业(24011)
- 企业财务(23954)
- 制(23126)
- 学(23066)
- 地方(20741)
- 技术(20026)
- 贸(19826)
- 贸易(19817)
- 理论(19602)
- 易(19238)
- 和(19027)
- 划(18351)
- 策(17663)
- 银(16801)
- 机构
- 学院(387227)
- 大学(385433)
- 济(155534)
- 经济(152401)
- 管理(151475)
- 理学(129715)
- 理学院(128240)
- 研究(127975)
- 管理学(125782)
- 管理学院(125062)
- 中国(99394)
- 科学(83624)
- 京(81429)
- 农(80122)
- 财(73668)
- 所(67955)
- 业大(64830)
- 农业(63659)
- 研究所(61866)
- 江(60942)
- 中心(59119)
- 财经(57917)
- 经(52471)
- 北京(50546)
- 州(47704)
- 范(46945)
- 经济学(46921)
- 师范(46290)
- 院(45231)
- 省(44391)
- 基金
- 项目(256886)
- 科学(201126)
- 基金(187191)
- 研究(177283)
- 家(166680)
- 国家(165264)
- 科学基金(140843)
- 社会(112387)
- 社会科(106580)
- 社会科学(106544)
- 省(102717)
- 基金项目(98976)
- 自然(95393)
- 自然科(93278)
- 自然科学(93245)
- 自然科学基金(91626)
- 划(86105)
- 教育(81490)
- 资助(77447)
- 编号(69043)
- 重点(58474)
- 部(55718)
- 创(55259)
- 成果(54981)
- 发(54690)
- 业(51879)
- 创新(51177)
- 科研(50474)
- 计划(50051)
- 课题(48165)
- 期刊
- 济(174214)
- 经济(174214)
- 研究(105961)
- 中国(73873)
- 农(72820)
- 学报(70157)
- 科学(62518)
- 财(61680)
- 管理(60336)
- 大学(51609)
- 学学(49346)
- 农业(48673)
- 融(34820)
- 金融(34820)
- 技术(34089)
- 教育(33052)
- 业(30010)
- 业经(29532)
- 财经(29325)
- 经济研究(26750)
- 经(25295)
- 问题(23032)
- 技术经济(21791)
- 版(21076)
- 统计(19831)
- 科技(18770)
- 策(18598)
- 业大(18114)
- 商业(18051)
- 财会(17882)
共检索到575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晓霞 孙飞达 石福孙 刘琳 许泽俊 张蔡斌 李飞 廖礼彬 高娟婷
畜群特征、牧户家庭构成和家畜出栏管理是影响传统牧区畜群结构优化管理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于2018年8月在川西北典型牧业县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4县,基于20个乡镇,124个牧户的入户调研,开展畜群特征、牧民家庭构成、出栏管理指标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个典型牧业县除若尔盖之外,其他各县的放牧家畜均是以牦牛为主,牦牛和绵羊的能繁母畜比在壤塘县最高,分别为66.63%和68.26%;在若尔盖县最低,分别为48.23%和51.67%。就繁殖率而言,牦牛和绵羊繁殖率较高的是若尔盖县和壤塘县,分别为46.04%、 63.26和35.51%、63.67%;阿坝县和红原县较低,分别为31.36%、46.21%和40.07%、43.30%。牧户家庭放牧劳动力主要以32~38岁的男性为主,家庭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未受教育和小学学历程度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31.29%和46.51%;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最低,为4.96%。出栏管理方面,除阿坝县绵羊出栏时间为1年多,属于正常范围内以外,其他各县牦牛和绵羊的出栏时间均偏长,出栏率偏低;最大的出栏率是红原县,仅为21.08%。因此在牧区鼓励发展教育,调整畜群结构,加快畜群周转对畜群结构的优化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川西北 畜群结构 优化管理 牧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瑶 尚杰
畜牧业已成为全球人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同时,畜禽粪便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本文在测算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基于脱钩理论分析了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与畜牧业产值之间的脱钩情况,并借助LMDI模型对影响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我国畜牧业CH4和N2O排放量分别由2001年的1 068.40万t和39.37万t变化到2011年的1 041.81万t和40.87万t,肠道发酵是CH4排放的最大贡献者,而粪便管理则是N2O排放的重要诱因;在肠道发酵CH4排放中,排放最多的是牛,其次是山羊和绵羊,最少的是兔子,在粪便管理CH4排放中,排放最多的是猪,最少的是骆驼...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玉新 吕萍 张艳荣
基于对生态脆弱地区牧户的实地调查,通过建立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牧户对生态畜牧业的认知现状及影响认知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牧户对生态畜牧业的认知程度较低,同时政府对生态畜牧业的宣传情况、政府技术推广情况、政府对疫病和药物残留的监管情况、牧户的专业化程度、牧户使用畜牧良种情况、畜牧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等因素对牧户的生态畜牧业认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生态畜牧业 认知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云 李秉龙 耿宁
本文以畜牧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上市企业为样本,在实证测算了畜牧业产业链纵向整合程度(包括前向整合和后向整合)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估计方法进一步分析影响前向和后向整合程度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1)我国畜牧业产业链前向整合程度和后向整合程度都在提高,但是前向整合程度总体上要高于后向整合程度;(2)从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来看,养殖环节前向整合程度在降低,而后向整合程度在上升;饲料环节前向整合程度总体上在逐渐提高;屠宰及肉类加工环节后向整合程度稍有上升;(3)在影响因素方面,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企业政治关联、企业年龄是影响前向整合程度的主要因素;而影响后向整合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
关键词:
畜牧业 纵向整合程度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文胜
现阶段我国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由草原存量和简单劳动的投入量决定,牧户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收入的行为会加大草原环境的负荷,必然导致简单劳动—资源掠夺式生产—牧户生产效率性下降的恶性循环局面。通过增加牧户人力资本存量来提高草原保护利用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牧户人力资本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成吉 王国刚 张勇翔 董海宾
为开展草食畜牧业产业空间转移与影响因素研究,构建分区新型种养关系。基于1980—202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标准差椭圆方法,系统分析草食畜牧业的空间分布模式、转移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并以产业转移特征为基础,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解释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草食畜牧业的空间依赖特征显著,整体趋势自西向东北转移,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重心整体上穿越了农牧分界线,总直线位移距离达505.36 km;空间面板模型显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总体受到生产性土地比重、土地生产能力、人均GDP、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水平等6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地生产能力是推动草食畜牧业由牧区向农区转移的关键因素;此外,不同时期又各有侧重,将长时间序列分解为3个时期,发现机械化、城镇化、水资源利用效率等因素是各时期产业布局的主要驱动力。本研究可为构建合理空间布局、优化要素配置,进而为草食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孔德帅 胡振通 靳乐山
牧民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对于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4个嘎查294个牧民的实地调查数据,描述了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现状,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有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总体较弱,仅有34.0%的牧民明确表示愿意子女继续从事草原畜牧业经营。少数民族、家中有村干部的样本牧民具有较强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年龄越大,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越强。天然草场和劳动力是草原畜牧业的两种主要生产要素,与两者相关的家庭人均草场面积、草场质量状况、家庭人口数和家庭畜牧业从业人数都对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有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秋红
基于对牧户这一微观经济主体的调查数据,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牧户的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差异来初步探索草原地区生态敏感性形成的微观基础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过牧与粗放经营仍是目前牧民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的主要特征。牧户的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不仅受包括家庭规模、家庭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性质、是否兼业、拥有草场资源的数量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了地区自然禀赋、产业结构、草地利用的制度安排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不同状态下,牧户具有不同的畜牧业经营行为表现,进而对草地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尚莉媛 崔姹 赵慧峰
[目的]研究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明晰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促进畜牧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2000—2020年京津冀13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EBM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畜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1)2000—2020年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均值由0.45增长至0.88,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地区之间的碳排放效率差异呈现缩小趋势。(2)2000—2020年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呈现由“低值区集中连片,高值区分散”的格局向“高值区集中连片”的布局过渡的趋势,且相异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减弱。(3)乡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畜牧业碳排放强度分别为本地碳排放效率的主要驱动与抑制因素,城镇化水平和乡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能改善邻近区域碳排放效率值。饲料用量、畜牧业技术进步、畜牧业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效率的阻碍作用逐步显著加强;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政策对其的驱动作用逐步显著加强。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畜牧业产业结构对邻近区域碳排放效率的负向影响逐步显著加强。[结论]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并加强区域合作,推动畜牧业低碳高效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翠珍 胡娜
随着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进程加快,规模化生产布局议题越来越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区域产业布局理论为研究畜牧业规模养殖区域变动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说明了自然禀赋、比较收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等影响规模养殖区域变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以肉羊为例,结合中国肉羊规模养殖区域变动事实和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演示。认为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正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
关键词:
规模化养殖 区域变动 影响因素 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世豪
通过对我国畜牧业科技投资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及变动趋势分析,指出内涵式投资和外延式投资的交替是促使畜牧业科技投资结构升级和优化的主要方式,是科技进步因素作用的结果。并据此提出:要增加畜牧业中技术部门的投资比重,确定畜牧业科技投资的区域重点,形成合理的畜牧业饲料资源结构,提高饲料行业的技术型核心竞争力等新时期优化畜牧业投资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
畜牧业 科技投资结构 科技进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倩 王士权 李秉龙
为了解畜牧业纵向协作的基本特征与制约因素,采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肉羊生产的调研数据,对养羊户精饲料采购和活羊出售环节纵向协作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养羊户外购精饲料主要为满足数量需求,同时受到资金、配比饲料能力、生产惯性和外部服务环境的影响;养羊户选择大型饲料企业合作社购买精饲料,一定程度上为满足质量需求,并受到交易费用和家庭特征的影响;养羊户活羊销售渠道选择受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和交易费用的影响,且加入合作社对不同种类活羊的纵向协作影响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加大贴息贷款与服务水平,对养殖户饲料使用进行技术培训,饲料企业提高和改善服务水平,鼓励规模经营等路径以提高畜牧业纵向协作效率。
关键词:
畜牧业 纵向协作 影响因素 养羊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浩
本文通过构建典型相关模型对我国CPI波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典型相关分析,选取了一组包含农产品价格、货币供给、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指标的变量,同时选取了另一组包含城市CPI和农村CPI的变量;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法得出:农产品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三个变量对CPI波动的影响程度和权重最高,而城乡人均收入和货币供给的增长对CPI的影响程度并不高,农村CPI占整体CPI的权重较大,城市CPI则占比权重较轻,这说明农村CPI对我国CPI的整体波动影响较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佳 肖海峰 杨光
本文运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和C-D生产函数测算了1978—2007年我国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我国畜牧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4.71%;从总体上看,我国畜牧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且畜牧业政策、劳动者质量、规模化程度和科技投入量是影响我国畜牧业TFP变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畜牧业 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