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2)
2023(8198)
2022(6928)
2021(6313)
2020(4921)
2019(11343)
2018(11163)
2017(20293)
2016(11387)
2015(12992)
2014(13268)
2013(13114)
2012(12613)
2011(11770)
2010(12224)
2009(10997)
2008(11077)
2007(10144)
2006(9485)
2005(8830)
作者
(35794)
(29636)
(29496)
(27906)
(18997)
(14399)
(13557)
(11538)
(11370)
(11010)
(10307)
(10101)
(9897)
(9657)
(9371)
(9032)
(8866)
(8556)
(8505)
(8496)
(7681)
(7428)
(7163)
(6975)
(6852)
(6682)
(6647)
(6566)
(6228)
(5935)
学科
(50573)
经济(50525)
管理(29638)
(27142)
地方(20630)
(19353)
企业(19353)
中国(18271)
(16730)
业经(13052)
农业(11915)
方法(11438)
(11319)
地方经济(11155)
(11137)
环境(9964)
(9387)
(9362)
银行(9347)
(9345)
金融(9343)
(9257)
资源(9155)
(9124)
(9091)
数学(8738)
(8676)
贸易(8662)
数学方法(8616)
(8261)
机构
学院(165431)
大学(159597)
研究(64020)
(62386)
经济(60685)
管理(55967)
中国(49759)
理学(45401)
理学院(44745)
管理学(43857)
管理学院(43545)
科学(41464)
(37485)
(34709)
(32395)
研究所(30946)
(29548)
中心(29169)
(29041)
(25752)
师范(25499)
北京(25013)
业大(24882)
农业(24758)
(24234)
(24109)
(23348)
财经(21707)
技术(20750)
科学院(20636)
基金
项目(100732)
科学(76554)
研究(76517)
基金(66632)
(59176)
国家(58580)
科学基金(47775)
社会(44664)
(42557)
社会科(42093)
社会科学(42081)
(35192)
基金项目(34899)
教育(34050)
编号(33736)
自然(29742)
(28969)
自然科(28739)
自然科学(28729)
自然科学基金(28141)
成果(27832)
资助(26939)
课题(24904)
重点(23652)
发展(22968)
(22543)
(20526)
(20217)
(20211)
创新(19196)
期刊
(86440)
经济(86440)
研究(52494)
中国(46208)
(31056)
学报(26663)
教育(26045)
科学(25017)
(22384)
管理(22133)
农业(21157)
大学(18689)
(18160)
金融(18160)
业经(16992)
学学(16983)
技术(15700)
图书(12454)
资源(12330)
经济研究(12175)
(12026)
问题(11241)
财经(9953)
书馆(9389)
图书馆(9389)
(9041)
(8860)
论坛(8860)
(8709)
科技(8147)
共检索到281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学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世庆  许英明  
川西北高原牧区是我国八大牧区之一,也是全国三大林区之川西林区的主体,还是我国第二大藏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是生态脆弱区域和生态关键区域,其独特的生态地位、生态价值和战略意义,使其成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先行区。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的生态建设,取得许多积极成果,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转型任务:沙化及荒漠化继续向东蔓延,人口压力和牲畜超载依然严峻,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矛盾加剧,生态建设与牧区发展未能有效链接等。川西北高原牧区新一轮生态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政策深化方向是: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构建易于操作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借鉴对口援建方式推进生态建设,继续...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亚男  冯长春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城市湿地对创造城市优良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以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银川市为例,阐述了城市湿地开发保护要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合理进行多方面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指导思想和原则,介绍了针对银川城市湿地特点所设计的挖掘“生态”和“游憩”两大主题的保护利用方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佟宝全  阿荣  
内蒙古牧区能矿资源富集,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要求大规模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地域分工与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解决好这一矛盾,对我国西部生态敏感区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生态敏感的煤炭富集区应基于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这一视角,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其分析思路为:首先,选择典型煤炭资源开发区域,对开发空间与生态空间的空间耦合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空间耦合类型,揭示空间失衡点,并分析空间失衡原因。其次,构建指标体系,构造矩阵,对区域空间供给能力进行分区。最后,综合空间失衡原因、空间供给能力分区以及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需求因素,提出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模式与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小元  畅建霞  张洪波  黄强  
引洮供水工程是以九甸峡水利枢纽为龙头,为改善甘肃省中部地区极度缺水现状而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2010年和2020年水平年洮河下游总需水量分别为47.26×10~8m~3和47.74×10~8m~3,引洮需水量分别为2.14×10~8m~3和6.04×10~8m~3。在分析九甸峡梯级水库群特点的基础上,以尽可能满足引洮水量、洮河下游生产生活需水,以及下游生态用水为目标,建立了该系统的模拟调度模型,并确定了系统结构和调度原则。结合引洮工程实际情况,设定了三种方案,分别考虑2010年一期工程、2020年一期工程和2020年二期工程。通过长系列模拟计算,得出了各方案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模拟计算表明,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满德  江东坡  
近年来,我国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出现一些新趋向和新问题,在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引起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资源配置扭曲和效率损失、农业结构失衡风险增加等问题,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原因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一光  
一、草场资源开发的意义 草类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草场资源是生物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是牧草与气候,这两条在南方都很优越。陆生草本植物主要受湿度、热量条件影响而分布、生长不同。草丛(草坡)植被: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森林连续破坏后偏途演替的次生性植被类型,为旱中生类型,建群种常有芒、野古草、芒萁等、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喜红  
根据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 ,探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汐  郗蒙浩  
矿产资源具有其自然和制度的经济外部性。本文通过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外部性、矿产资源制度外部性和矿产资源外部不经济几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外部性问题,并提出由于我国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对负外部性的承载能力非常低,使得我国处于一种矿产资源亟待开发与生态环境维护的两难状况,这是值得继续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彩玲  
山地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特色鲜明,不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而且大部分山地既是风景区,又是自然保护区,是开展各种旅游与科考活动的极佳场所。长期困扰我国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混乱。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已加大对山地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整顿的力度,促使山地旅游资源开发逐步迈上科学、和谐发展的轨道,其特有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得到初步体现。文章在分析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开发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山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俊  
川西北牧区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不仅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长江、黄河上游及主要支流的源头。该地区肩负着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兼顾发展经济,同时维护民族地区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任。但近年来川西北牧区草原"三化"现象日益严重,草畜矛盾突出,畜牧业的发展面临"无草可牧"的困境。牧草作为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有极佳的生态功能,因此,本文提出了川西北牧区要"以草为本、草业优先"的思路,以实现牧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天才  张友德  
鄂西北龙须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本文从鄂西北山区实际出发,分析了龙须草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在鄂西北发展龙须草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鄂西北龙须草发展的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有邦  
山东是海洋大省 ,海洋环境优越 ,海洋水产资源丰富。海洋水产资源利用合理与否 ,事关“海上山东”建设和全省农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山东海洋水产资源特点、优势、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探讨了其海洋水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战略与对策。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慕农  李德生  
“干瘠山地”泛指土层薄、肥力低、干旱、草木稀疏的山地丘陵。山东省“干瘠山地”面积约46.7万公顷,加上疏、残林“干瘠地”,将达到66.7万公顷。山东省人多地少,“干瘠山地”小地貌多种多样,适宜多种植物生长,仍是宝贵的资源。作者从资源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分析了重建“干瘠山地”植被,综合开发利用资源,做到林牧并举,造林种草与产品综合加工并举的途径,以期达到保护和利用资源与建设优良的生态环境的目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光杰  
在分析评价区内优势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布的基础上,针对市场的需求、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区优势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为临沂地区的工业发展和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