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6)
2023(5041)
2022(4255)
2021(4103)
2020(3252)
2019(7315)
2018(6968)
2017(13140)
2016(7373)
2015(7655)
2014(7567)
2013(7401)
2012(7004)
2011(6336)
2010(6157)
2009(5510)
2008(5515)
2007(4842)
2006(4035)
2005(3644)
作者
(23707)
(20221)
(19979)
(19286)
(13032)
(10099)
(9044)
(7715)
(7592)
(7238)
(7227)
(6913)
(6903)
(6634)
(6554)
(6269)
(6040)
(5990)
(5864)
(5793)
(5186)
(5172)
(4800)
(4613)
(4522)
(4512)
(4434)
(4291)
(4254)
(4253)
学科
(26607)
经济(26584)
(16351)
管理(15658)
(12486)
企业(12486)
方法(12129)
数学(10823)
数学方法(10636)
(10543)
地方(7271)
(6950)
(6858)
中国(6634)
业经(5337)
农业(4925)
(4539)
(4224)
金融(4221)
(4196)
财务(4187)
财务管理(4177)
技术(4099)
企业财务(4078)
(4003)
银行(3977)
环境(3881)
(3822)
(3768)
贸易(3766)
机构
大学(102738)
学院(101334)
研究(42577)
(36736)
经济(35892)
管理(33942)
科学(31494)
理学(29689)
理学院(29156)
中国(28791)
管理学(28284)
管理学院(28095)
(24992)
(23911)
(22692)
研究所(22462)
业大(21098)
农业(19524)
中心(17976)
(17100)
(17061)
(16382)
(15875)
(14609)
北京(14397)
师范(14383)
研究院(14029)
财经(13914)
(13743)
科学院(13184)
基金
项目(78610)
科学(60774)
基金(57783)
(55427)
国家(55100)
研究(48635)
科学基金(44856)
自然(32758)
自然科(32033)
自然科学(32023)
自然科学基金(31453)
基金项目(31082)
(30999)
社会(30137)
社会科(28701)
社会科学(28690)
(26735)
资助(23841)
教育(21251)
重点(18950)
计划(17444)
(16663)
编号(16481)
科技(16372)
科研(16159)
(16081)
(15497)
创新(14725)
专项(13531)
(13250)
期刊
(38268)
经济(38268)
学报(26740)
研究(26609)
科学(22535)
(20940)
大学(18784)
学学(18250)
中国(17510)
农业(13917)
(12566)
林业(11101)
管理(11048)
(8282)
业大(7653)
(7530)
金融(7530)
教育(7205)
财经(6745)
科技(6521)
业经(6428)
技术(6329)
(6276)
资源(6078)
经济研究(6045)
(5803)
问题(5767)
农业大学(5320)
统计(4785)
自然(4677)
共检索到144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金亚宁  管增艳  石松林  许倩  贾龙玉  曹吉鑫  陈圣宾  李景吉  王国严  彭培好  
【目的】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川西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 rubescens人工林面积和蓄积量不断增长,已成为川西地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分析道孚县川西云杉人工林与天然林活立木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种间关联性差异,以揭示人工林群落动态变化及演替规律。【方法】采用典型样方法设置12块固定样地,测量每株活立木中心位置坐标、胸径、树高和冠幅等,运用点格局分析中的单变量Ripley’s L(t)函数和双变量Ripley’s L12(t)函数分别分析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群落中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1)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人工林群落内川西云杉种群密度呈下降趋势,而群落物种数逐渐增加;(2)人工林群落中活立木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表现为随机分布,而天然林内活立木空间分布以聚集分布为主;(3)人工林中川西云杉与其他阔叶树种无空间关联性,而天然林群落内主要树种间关联性在小尺度范围上呈不相关,在大尺度上表现为负相关。【结论】经过50 a人工恢复后,川西云杉人工林与天然林在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生态恢复进程较慢。建议采取适当间伐与种植天然林优势树种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改造人工林结构,从而加快人工林向天然林群落演替进程。图3表1参3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志  亢新刚  包昱君  杨鑫霞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云冷杉针叶混交林和近原始云冷杉林是长白山区代表性的森林群落。以这3种典型群落的各1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的O-ring统计,对各样地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群以随机分布为主,从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到云冷杉针叶混交林和近原始云冷杉林,所有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聚集分布减少,而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增多,云杉、冷杉和红松两两间的空间关联性,表现为负相关的现象增多。在小尺度上,椴树呈显著聚集分布,其他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其他树种分布的规律性不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兴良  肖林  宿以明  向成华  邹伯才  
采用固定标准法、标准木法对四川西部林区川西云杉 (Piceabalfouriana)人工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贮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系统植物子室中 ,营养元素总贮量为 12 2 9 5 0 2kg·hm- 2 ,其中乔木层贮量为 949 36 2kg·hm- 2 ,贮量最多 ,占 77 2 2 % ,灌木层、草木层、苔藓层及枯落物层分别为 42 85 6kg·hm- 2 (3 4% )、15 95 1kg·hm- 2 (1 30 % )、15 36 1kg·hm- 2 (1 2 5 % )和 2 0 5 972kg·hm- 2 (16 73% ) ;人工林生态系统 5种大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瑞强  唐景毅  程艳霞  张春雨  陈贝贝  何怀江  夏富才  
为揭示长白山云冷杉林物种共存的维持机制,基于Ripley’s K的双相关函数g(r),分析了5.2 hm2云冷杉林中鱼鳞云杉和臭冷杉的种群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种间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样地中鱼鳞云杉与臭冷杉共8 730株,占样地全部个体数的68.1%,胸高断面积之和占样地全部个体胸高断面积的51.9%,在样地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2个树种的径级结构均呈反"J"型分布。空间格局分析显示:小径级的臭冷杉和鱼鳞云杉均呈聚集分布,尤其是在小尺度上更加明显;而随着径级增大,则呈随机分布,聚集强度也随尺度的增大而降低。臭冷杉的大树和小树在0~50 m尺度上呈负相关,显示这2组个体存在非常激烈的种内竞争。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梦婷  王振锡  王雅佩  李擎  师玉霞  
[目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0周年之际,划分新疆天山云杉林群落类型,定量分析天山云杉林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及采伐干扰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资源恢复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典型天山云杉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方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法(TWINSPAN)对天山云杉林群落进行群落划分,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对其群落类型进行排序,定量分析森林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和采伐干扰因子的关系。[结果](1)TWINSPAN将47个森林群落调查样方划分为14个群落类型;(2)RDA排序结果表明海拔、坡度环境因子及森林采伐干扰因子是影响天山云杉群落格局的主要环境因素;(3)因子分离显示出环境变量对森林群落格局解释率达33.9%,采伐强度对森林群落格局解释率占5%,两者共同解释率为17.9%,未解释的部分占43.2%。未能解释的部分主要包括群落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他干扰等因素造成。[结论]新疆典型天山云杉林林区新疆农业大学实习林场有14个森林群落类型,其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和采伐干扰因子的共同控制,并且二者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森林采伐干扰的强弱是新疆天山云杉林可持续经营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健敏  刘娟  陈晓鸣  温庆忠  段兆尧  赖兴会  
通过对云南省滇中地区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群落结构调查及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干扰较少的云南松天然林具有较为稳定、合理的群落结构,其乔木层优势种群具有较强的自然更新能力和长远的演替潜力,并且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干扰较少的云南松天然林的这些特性均优于干扰较大的云南松天然林,干扰较大的云南松天然林又优于人工林。随着森林起源过程中干扰(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程度的逐渐增加,云南松群落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协调平衡能力及自然修复能力相应下降;而入侵种紫茎泽兰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则相应上升,提示其或可作为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干扰程度和森林健康评价的指示生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子清  陈平留  刘健  余坤勇  廖晓丽  游浩辰  龚从宏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中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研究其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对杉木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在福建顺昌县选择3块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杉木人工纯林的(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分别位于低、中、高海拔),将杉木生长分为2个阶段:幼树(5 cm≤胸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沈林  杨华  亢新刚  岳刚  
探讨不同强度的择伐对天然云冷杉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依据。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的O-ring统计,对天然云冷杉林在3种不同强度(弱度20%、中度30%、强度40%)择伐22年后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树种间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块样地林分整体和主要树种均表现为随机分布,强度择伐林木多呈聚集分布,而弱度、中度择伐树种大多处于随机和均匀分布;主要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表现为弱度择伐的负相关现象多于其它择伐类型。弱度择伐更加有利于天然云冷杉林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满  曾思齐  龙时胜  
青冈栎次生林作为亚热带地区次生林的典型代表之一,研究其林分内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可以更好地开展次生林经营指导工作。通过对9块青冈栎次生林样地的调查,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对其林分内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以完全空间随机模型为零假设时,林分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在0~12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12~25 m尺度呈随机分布,大于25 m尺度趋于均匀分布态势;以异质泊松模型为零假设时,林分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随机分布;2)样地内青冈栎、杜鹃和拟赤杨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尺度增加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甜槠、杉木和檵木基本在所有尺度呈随机分布。3)样地内建群种青冈栎与杉木在所有尺度呈负相关,与其它主要树种在小尺度呈负相关,随着尺度增加变为不相关;所有伴生树种的种间关联性在0~2 m为负相关,在其它尺度上不相关为主。青冈栎次生林的空间分布格局受生境异质性的影响,且空间分布格局和主要树种间的关联性随空间尺度的不同而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建勋  顾万春  姚平  
在全分布区现存云杉(picea asperata)天然林资源和表型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分层抽取10个群 体,每群体30个个体,同步进行表型和同工酶两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利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 类分析对17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云杉种内表型变异丰富,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分别占30% 和70%左右,群体间的变异主要呈纬度为主的梯度变异;同工酶变异的群体遗传学参数表明,云杉群体间的变异占 总变异的31.78%,群体间的分化大,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关系(P=0.106>0.05)。依据天然 群体表型、同工酶水平遗传分化和聚类分析,并结合天然群体地理生态因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良  郑小贤  陆元昌  雷相东  刘晓昕  
为了解决祁连山水源林区青海云杉天然林更新难的经营难题,该文根据实测数据对该地区青海云杉林隙天然更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林区青海云杉林隙中心区更新最好,林隙内次之,林隙外(林冠下)最差,林隙内更新幼树以林隙中心区为核心呈聚集分布;林隙内外光环境对青海云杉的天然更新有影响。提出了"单株择伐-小面积林隙-天然更新"促进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的可行技术,为该区青海云杉水源林更新及经营模式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蒙蒙  杨华  王全军  杨超  
【目的】幼苗幼树空间分布是影响森林群落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对云冷杉不同苗高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并分别研究幼苗幼树与周围小径木和大径木的关联性,以探究云冷杉幼苗空间变化规律和空间结构对幼苗幼树的影响,提出促进云冷杉天然更新措施,为云冷杉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8月在金沟岭林场设置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标准地(0.36 hm~2),应用SADIE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林分不同苗高级云冷杉的分布规律。【结果】云冷杉林分总体直径分布呈反"J"型;色木槭与冷杉直径分布呈增长型,云杉和红松为多峰波动曲线。林分内小径木聚集指数I_a>1,且随机化检验概率P_a<0.025,总体呈聚集分布;大径木P_a值为0.025~0.975,呈随机分布;随林木生长发育,林分空间分布由聚集逐渐趋于随机。冷杉作为主要树种之一,其小径木与大径木空间分布与林分总体空间分布相似;云杉呈随机分布;冷杉幼苗与冷杉大径木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并与云杉呈正相关,其幼苗具有较好的耐荫性;云杉幼苗总体呈空间分离或空间不相关,仅与冷杉大径木呈空间正相关性,云杉与冷杉为良好的伴生树种。苗高Ⅰ、Ⅱ、Ⅲ级冷杉幼苗空间关联性相似,苗高Ⅳ、Ⅴ级的幼树空间关联性相似;苗高Ⅰ、Ⅱ级云杉幼苗空间关联性相似。【结论】林分内,冷杉幼苗株数较多,与大多林木呈空间正相关,有利于冷杉的林下更新。云杉木材质量较好,作为主要目的树种,其大径木及幼苗株数较少,且幼苗幼树与小径木及大径木均呈空间分离,林下云杉更新状况较差,因此,在云杉幼苗时期采取适当的遮蔽措施,幼树时期进行采伐等经营措施,促进云杉幼苗生长,并通过对冷杉株数的合理控制,调整林分空间结构,为其释放生长空间,以增加云杉母树株数,提高产种能力及产量,促进云杉更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喜  何志斌  杜军  杨军军  陈龙飞  
利用EM50土壤水分监测仪,在样地尺度上,测定了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林、无间伐和间伐强度为20%的人工林地生长季节的土壤水分,对比分析间伐对人工林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间伐人工林林地表层(1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间伐强度为20%的人工林和天然林,间伐导致了人工林林地表层土壤水分下降;而对于深层土壤含水量而言,间伐措施又显著提高了深层60 cm处的土壤含水量。与天然林地土壤含水量相比,无间伐人工林深层60 cm和8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仅为天然林的49.7%和52.1%,深层土壤已经出现旱化现象,间伐措施能够减缓这种旱化现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飞  曲美学  兰航宇  段文标  陈立新  春雪  汪永英  韩冬荟  
【目的】以云冷杉红松林(Spruce-fir-Korean pine forest)为研究对象,探究林隙干扰后优势种群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业调查的基本数据,利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优势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利用χ~2检验和联结系数AC两种方法对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1)红松Pinus koraiensis在空间尺度为0~1.9 m时呈现随机分布,在≥1.9 m时为聚集分布。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在所有尺度上均表现为聚集分布,紫椴Tilia amurensis在尺度为0~35 m时呈现聚集分布,在> 35 m时为随机分布。2)红松与臭冷杉在所有尺度上均为聚集分布,红松与其他优势种群多为离散分布,红松与其他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表现为无关。臭冷杉与白桦、紫椴在空间格局上主要为聚集分布,种间关联性为极显著负相关,表现为强烈的竞争关系。臭冷杉与红皮云杉在小尺度表现为离散分布,大尺度上为随机分布,种间关联性为不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其间的依赖性不强。白桦、红皮云杉和紫椴3种优势种群之间的空间格局主要为聚集分布,红皮云杉与白桦、紫椴与红皮云杉之间的种间关联性为显著负相关,白桦与紫椴之间为显著正相关。【结论】2个树种中优势度较高的树种的胸径决定了其空间格局的聚集程度以及种间关联性的显著程度,即平均胸径大的树种与其他树种表现为空间上离散,平均胸径小的树种之间表现为空间上聚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春华  
通过对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chungii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系统调查,进行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生态系统群落特征及生长过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群落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林相整齐,林分结构简单,为同龄林,郁闭度较大,林下凋落物具有明显的未分解层(L层)、半分解层(F层)和已分解层(Y层)。而福建青冈天然林多为萌芽次生林,林相不整齐,为异龄林,林冠具有成层性,林下植被生物量大。福建青冈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生长过程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胸径生长峰值出现在25年生时,而天然林则在24年生;10年生前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均比较缓慢,但人工林树高生长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