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9)
2023(9018)
2022(7574)
2021(6644)
2020(5272)
2019(11878)
2018(11662)
2017(21675)
2016(11544)
2015(13013)
2014(13045)
2013(13238)
2012(12960)
2011(12184)
2010(12663)
2009(11530)
2008(11279)
2007(10051)
2006(9459)
2005(8999)
作者
(36987)
(31149)
(30999)
(29532)
(20037)
(15067)
(13940)
(12072)
(11924)
(11128)
(11016)
(10404)
(10326)
(10244)
(9927)
(9533)
(9047)
(9000)
(8904)
(8653)
(8196)
(7780)
(7567)
(7290)
(7200)
(7011)
(6933)
(6718)
(6412)
(6216)
学科
(74140)
经济(74086)
管理(26210)
地方(25728)
(24864)
中国(20840)
方法(17645)
(16982)
(16789)
企业(16789)
地方经济(15777)
(15363)
数学(15144)
数学方法(15049)
业经(14922)
农业(12230)
(11499)
(11079)
金融(11078)
环境(10588)
(10289)
银行(10265)
(10158)
(10137)
(9789)
贸易(9776)
(9255)
(9146)
(8985)
经济学(8352)
机构
学院(176314)
大学(173303)
(81645)
经济(80003)
研究(74905)
管理(58341)
中国(56273)
理学(47882)
理学院(47156)
管理学(46349)
管理学院(46016)
科学(45899)
(40098)
(38527)
研究所(36143)
(35273)
(32740)
中心(32232)
(28637)
(26775)
财经(26714)
(25962)
经济学(25934)
师范(25723)
北京(25591)
农业(25024)
(24617)
业大(24553)
科学院(24256)
(24011)
基金
项目(109500)
科学(85037)
研究(79692)
基金(76899)
(68534)
国家(67960)
科学基金(55877)
社会(50954)
社会科(48270)
社会科学(48262)
(43807)
基金项目(40117)
(36950)
自然(34267)
教育(34213)
自然科(33300)
自然科学(33290)
自然科学基金(32646)
(31745)
编号(31293)
资助(31084)
重点(26159)
成果(25958)
发展(25472)
(25065)
课题(23629)
(22891)
(22016)
国家社会(21390)
创新(20804)
期刊
(107859)
经济(107859)
研究(61949)
中国(42768)
(31619)
学报(28360)
科学(27236)
(24834)
管理(23926)
农业(21461)
大学(20582)
(19923)
金融(19923)
学学(19426)
教育(18890)
经济研究(18040)
业经(16508)
技术(15689)
财经(13862)
问题(13597)
(12178)
(11873)
资源(10430)
世界(10232)
(10140)
技术经济(9907)
国际(9635)
经济问题(8838)
商业(8732)
现代(8494)
共检索到298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黎  
川甘青结合部藏区既是连接内地和西藏的桥梁纽带,又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区、国家安全重点区域,其稳定协调发展对我国社会及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01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统筹川甘青交界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明确川甘青结合部藏区发展不协调的具体方面及现实表现,了解该地区的发展特征。基于此,笔者着重从经济发展方面对川甘青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征作相关研究,从五州内部对比分析和五州与全国及三省对比分析两方面入手,以期全面呈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黎  
川甘青结合部藏区既是连接内地和西藏的桥梁纽带,又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区、国家安全重点区域,其稳定协调发展对我国社会及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01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统筹川甘青交界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明确川甘青结合部藏区发展不协调的具体方面及现实表现,了解该地区的发展特征。基于此,笔者着重从经济发展方面对川甘青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征作相关研究,从五州内部对比分析和五州与全国及三省对比分析两方面入手,以期全面呈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征,以便对川甘青交界地区协调发展不足的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促进"统筹川甘青交界地区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玉  冯健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蔓延,城乡结合部已成为城市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乡结合部在空间形成与演化方面表现出与传统城市,尤其中心城区较为显著的差异性。传统的城市空间研究视角与结论难以准确地解释中国城乡结合部空间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发现,基于居民经济社会特性的生产消费能力、社会网络结构与行为选择特征等对城乡结合部空间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这些空间效应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影响居民的经济行为选择,致使城乡结合部陷入不良发展的泥沼。鉴于此,城乡结合部的治理、改造应充分考虑居民经济行为特征与生产生活需求,并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在促进城乡结合部空间优化的同时,实现城市和谐与品质提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曲玮  
县域是以县为单元的地理空间,而县域经济则是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经济。长期以来,甘肃省的县域经济主体实质上就是农村的自然经济。由于省域经济基础薄弱、投入有限、产业带动能力不强、资源匮乏等多元因素影响,甘肃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壮大。论文系统分析了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旨在厘清甘肃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今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健生  魏静  
我国经济正在步入增长减速、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下,作为西部内陆地区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将会呈现新特征。本文首先梳理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新常态"研究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四川省"十三五"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归纳出"新常态"下四川省经济发展的八个新特征,提出四个方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即优化所有制结构改革以构建增长的微观基础,完善市场体系以建立公平的准入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以创造宽松的政策条件,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以平衡城乡区域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慧智  黄宝荣  
以北京市六郎庄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思想探讨了大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发展特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表明,六郎庄社区的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较弱,在社区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医疗、文体设施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大力提升。六郎庄社区的经济发展乏力,缺乏长远考虑,导致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动力不足。六郎庄社区环境质量状况较差,且呈现恶化的趋势,急待改善。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结合部"居住地治理"模式;构建多层次的产业发展体系,盘活城乡结合部经济;将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体系,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将有效推进城乡结合部可持续发展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思妤  
生态产业是生态经济的产业化形态,它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的客观形势,同时也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产业的发展限定其中,实现产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甘青川藏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指出按照生态产业发展特征与规律该区域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领域,并提出实现路径和组织形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颜彦  
作为我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四川藏区的民族问题与社会问题始终交织在一起,使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复杂。本文分析了藏区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征,提出了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五项基本原则并对藏区财政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林正雨  李晓  何鹏  
以四川藏区32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14年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增长态势较为平稳,2014年生态农业发展综合指数为0.449,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其生态农业综合水平的提升,主要贡献来源于资源环境安全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四川藏区生态农业的发展依然依赖于资源要素的追加投入。在空间变化上,由于农业自然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和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平衡,9个县处于初步实现阶段(0.5<X≤0.7),22个县(市)处于起步阶段(0.3<X≤0.5),石渠县尚处于准备阶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培基  
本文从甘川青交接区域的区域背景和特点出发 ,总结归纳了该地域不同的民族经济地域类型及特点和分布 ,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现状问题 ,提出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基本发展模式和重点开发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杨本锋  唐文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提出了不同的西藏区域经济开发战略。根据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产业集群化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从西藏“三大经济区”的现实出发,当前应采取以拉萨带动日喀则、拉日领跑藏中、藏中辐射全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积极构建藏中核心经济区,推进西藏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春艳  白永平  
甘宁青段经济带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段富集了全带大部分的能源与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观。文章首先确定了甘宁青段黄河经济带的战略地位,指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资源产地与交通枢纽,黄河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屏障和国防安全重镇,然后分析了它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堂高  
滇黔桂结合部包括百色、文山、曲靖和黔西南等四个州市,是资源富集的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它们有各自的发展优势,有合作的基础和必要性,要通过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开展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对接与互动和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合作,争取取得比单打独斗更多的利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熊祖辕,陈智,王致富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analytical comparison,the paper indicates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peed and structure between Sichuan Province and Chongqing Municipal,discusses the apocalypse of Chongq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Sichuan,and forwards relevant measures for Sichuan and Chongqing to faste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nd in han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