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6)
2023(13264)
2022(10674)
2021(9422)
2020(7601)
2019(17259)
2018(17169)
2017(31825)
2016(17466)
2015(19534)
2014(19639)
2013(19091)
2012(18089)
2011(16529)
2010(17004)
2009(15590)
2008(15612)
2007(14436)
2006(13349)
2005(12600)
作者
(54134)
(44778)
(44606)
(42364)
(28714)
(21561)
(20209)
(17395)
(17378)
(16236)
(15422)
(15002)
(14903)
(14691)
(14414)
(13826)
(13377)
(13199)
(12983)
(12910)
(11611)
(11352)
(11183)
(10510)
(10257)
(10190)
(10156)
(9991)
(9320)
(9215)
学科
(74558)
经济(74472)
管理(46773)
(45244)
(35314)
企业(35314)
中国(27432)
(23789)
地方(22938)
方法(20081)
业经(19926)
(17446)
(16667)
农业(16064)
数学(15764)
数学方法(15468)
(15468)
(14641)
银行(14597)
(14245)
(14238)
金融(14238)
(14089)
理论(12904)
(12719)
贸易(12704)
(12484)
(12198)
地方经济(11967)
技术(11541)
机构
学院(249699)
大学(248677)
研究(99118)
(98377)
经济(95943)
管理(86351)
中国(74997)
理学(71473)
理学院(70515)
管理学(68987)
管理学院(68512)
科学(61584)
(56662)
(52541)
(50014)
研究所(47296)
(46852)
中心(43675)
(42430)
农业(39076)
业大(38134)
北京(36734)
(36684)
(36309)
师范(36194)
财经(35008)
(33836)
(33335)
(31541)
技术(30698)
基金
项目(158492)
科学(122812)
研究(116469)
基金(110398)
(98606)
国家(97719)
科学基金(80899)
社会(71393)
社会科(67367)
社会科学(67347)
(64093)
基金项目(56168)
(54240)
教育(53157)
自然(51027)
自然科(49810)
自然科学(49793)
自然科学基金(48883)
编号(48091)
资助(45072)
成果(41312)
(40499)
重点(37119)
课题(36338)
(33239)
(32581)
发展(32227)
(31666)
创新(30433)
科研(29402)
期刊
(125933)
经济(125933)
研究(81854)
中国(65962)
(48913)
学报(44592)
科学(40073)
教育(37995)
管理(37349)
(35430)
大学(33104)
农业(32809)
学学(30651)
(28053)
金融(28053)
技术(22970)
业经(22106)
经济研究(20039)
(17915)
财经(17515)
问题(16063)
(15255)
图书(14534)
(13080)
(12983)
(12552)
论坛(12552)
世界(12484)
国际(12314)
科技(12158)
共检索到417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廖元和  蒲坤明  
作为长江上游的核心区域,川渝黔一体化发展的本质就是长江上游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有两个方面:在成渝城市群基础上形成世界级城市群、形成世界级主导产业和企业集团。其战略意义有五个方面:极大缓解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愿望之间的矛盾、率先促进长江上游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助于加快实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发展目标、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和建成上游生态屏障、使我国有一个长远和稳固的战略后方基地。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包含五个方面:交通通信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监管和生产要素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人口流动时身份规定一体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振  
上海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要在全球城市的战略愿景下,突出构建以功能区布局和都市圈建设为带动的一体化框架,形成具有上海特点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体制机制,实现更高层次的城乡共同繁荣。但是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面临着市权下放不够、部门各自为政、统筹推进乏力等瓶颈制约。为此,要全面推进郊区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激活郊区内生活力,全面改善郊区发展环境,全面增强郊区经济实力,把城乡发展一体化更多建立在强区强镇基础之上。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蒋永穆  李想  
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如何尽快构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既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面临的重要现实议题。成渝地区战略互补区的选取对于耦合动力机制、破解现实困局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改进的城市经济联系空间引力模型、经济联系隶属度与网络空间结构分析成渝地区城市与临省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发现川渝黔经济一体化对于双城经济圈的支撑作用强于西三角经济区,贵州对于成渝地区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根据上述结论,从政策机制、产业发展、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董金社  
本文所要介绍和讨论的自中心发展理论是在对增长极理论,地域职能一体化理论和依附论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边缘落后地区发展的理论。而地方经济一体化战略则是自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武岩  胡必亮  
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对于加快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并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个基本论断抓住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要害,指明了我国破解"三农"问题的努力方向。世界上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的发展经验也清楚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滕祥河  林彩云  文传浩  
优化完善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布局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区域重大战略具有空间形态上突出摆脱行政区划束缚、影响效应上强化引领辐射作用、任务导向上存在特定主题、推进思路上制定顶层战略规划以及组织领导上设立中央统筹机制等典型特征。对标典型区域重大战略,现阶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缺少区域重大战略所具有的功能特征和必备条件。要真正担负起区域重大战略的角色,可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跨区域一体化为突破口,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主题,规划建设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构想是立足于流域分工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遵循长江上游“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前提下的科学发展模式,也契合了成渝地区跨区域合作历程的一种历史发展趋势,同时在创新发展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联结、助力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发展载体等方面上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和现实可能条件。实现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需要提升昆明城市功能定位、打造贵州绿色发展的战略腹地、优化宜居宜业宜城的新发展空间、推进内联外通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服务体系和开展跨域生态环境空间一体化大保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植惠  
知识基因理论的由来、基本内容及发展刘植惠(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重庆400013)AbstractKnowledgeiscloselyrelatedtoinformationandinteligenceasacommonsocialphenomenon...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守荣  刘明明  
结合我国建筑企业在境外本土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一体化战略的建筑企业本土化发展模式,并分析其动因,进而提出基于一体化战略的本土化发展措施,为我国建筑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积极"走出去"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守荣  刘明明  
结合我国建筑企业在境外本土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一体化战略的建筑企业本土化发展模式,并分析其动因,进而提出基于一体化战略的本土化发展措施,为我国建筑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积极"走出去"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曙光  张涵  
战略创业是指企业通过同时搜寻机会和建立优势来获得企业绩效的活动。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其在战略创业时期都会面临一定困难和阻碍。虽然小企业在机会搜寻方面占优,但其知识储备有限和缺乏市场领导力,从而抑制其从追求的机会中建立竞争优势和获取价值。而大企业更擅长建立竞争优势,但是他们过于强调现有自身业务的发展效率,往往忽略了寻求外部机会。而协同创新是不同企业通过共享思想、知识、技术、机会来实现共同创新活动。本文基于网络、学习、资源三个视角,阐述协同创新如何促进这两种类型的企业克服自身短板,实现使得保持小企业的创造力和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妍  
文章阐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商贸流通的重要性,分析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影响商贸流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完善商贸流通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商贸流通的扶持及指导力度;加强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及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城乡商贸公共信息平台;构建平等的制度体系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葆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一体化是银行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现代金融制度的显著特征之一。作者从历史分析的角度出发,指出银企一体化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并对当前我国银企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进行了重声、剖析,进而提出我国银企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基本措施及基本步骤。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创琳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应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财政专业委员会,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彻底根治雾霾,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实行人地指标同步转移,构建自下而上的四级建设用地一体化统筹调剂体系;建立"点对点、园对园"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对接机制,培育一批特色微中心。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创琳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应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财政专业委员会,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彻底根治雾霾,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实行人地指标同步转移,构建自下而上的四级建设用地一体化统筹调剂体系;建立"点对点、园对园"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对接机制,培育一批特色微中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妍  
文章阐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商贸流通的重要性,分析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影响商贸流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完善商贸流通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商贸流通的扶持及指导力度;加强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及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城乡商贸公共信息平台;构建平等的制度体系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