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3)
2023(15038)
2022(12892)
2021(11926)
2020(9813)
2019(22510)
2018(22570)
2017(42824)
2016(23153)
2015(26199)
2014(26507)
2013(26362)
2012(24656)
2011(22613)
2010(22922)
2009(20875)
2008(20305)
2007(18109)
2006(16358)
2005(14556)
作者
(68985)
(57276)
(56805)
(54094)
(36482)
(27387)
(25888)
(22475)
(21899)
(20628)
(19504)
(19467)
(18466)
(18309)
(17666)
(17578)
(16801)
(16537)
(16496)
(16146)
(14450)
(14189)
(13803)
(13231)
(12947)
(12825)
(12791)
(12674)
(11690)
(11236)
学科
(113002)
经济(112902)
管理(63506)
(58456)
(46576)
企业(46576)
方法(40334)
数学(34307)
数学方法(33982)
中国(31102)
地方(31024)
(27939)
业经(24419)
(23581)
(20653)
农业(19200)
(17491)
地方经济(17339)
(17032)
贸易(17015)
环境(16921)
(16664)
(16331)
理论(16160)
(16068)
金融(16066)
(15916)
银行(15877)
(15366)
(15351)
机构
大学(333841)
学院(333296)
(138587)
经济(135503)
管理(128621)
研究(120893)
理学(109410)
理学院(108114)
管理学(106357)
管理学院(105755)
中国(89775)
科学(74079)
(73267)
(61594)
(61207)
研究所(55713)
(54014)
中心(53533)
(50494)
业大(48422)
财经(47890)
北京(47464)
(46475)
师范(46068)
(44083)
(43343)
农业(41611)
(41366)
经济学(41236)
师范大学(37203)
基金
项目(220913)
科学(172264)
研究(164311)
基金(156786)
(136290)
国家(135094)
科学基金(114879)
社会(102239)
社会科(96713)
社会科学(96688)
(87121)
基金项目(83339)
教育(74604)
自然(73175)
(72979)
自然科(71317)
自然科学(71302)
自然科学基金(69965)
编号(67892)
资助(64417)
成果(55834)
(51670)
重点(49775)
课题(47892)
(47846)
(45259)
创新(42209)
发展(41491)
国家社会(41284)
科研(41237)
期刊
(166625)
经济(166625)
研究(106087)
中国(71271)
学报(51007)
(50228)
管理(49673)
科学(48090)
(44215)
教育(42088)
大学(38336)
学学(35625)
农业(34913)
技术(31145)
(31145)
金融(31145)
业经(26575)
经济研究(26361)
财经(23581)
问题(21141)
(20249)
图书(20201)
(17910)
技术经济(17522)
理论(16276)
科技(16082)
现代(15785)
资源(15474)
商业(14953)
世界(14863)
共检索到518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川渝经济开发建设研究》课题组  
川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中国家重点建设的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主体 ,是西部三大经济带 (区 )中西北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西南南贵昆经济区的重要衔接区和战略接替区 ,在中国西部地区与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地位。本文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川渝经济开发建设的发展基础、障碍因素和战略思路 ,提出全面推进川渝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基本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苗苗  
融合川渝经济,形成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西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川渝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探讨了川渝经济区开发建设的模式,并提出了几个突破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世庆  
川渝毗邻地区合作是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川渝合作的切入点。从具有可比性的四个层次对四川省和重庆市进行比较说明: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差距最为突出,川渝毗邻地区四川区县的许多数据仅相当于重庆区县的一半甚至1/3!其原因主要是:川渝毗邻地区实际上是"双核"为特点的成渝经济区中以"重庆核"为中心的经济区,重庆区县自然更具区位优势且分享了重庆大规模基础建设、产业扩散、直辖政策、县直管体制等优势,重庆事实上是省域经济。缩小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差距,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的思路为:四川区县要借势重庆加快发展;重庆要积极拓展腹地;潼南、遂宁、南充合作打造成渝北线枢纽;四川泸州、宜宾等沿江城市与重庆共建组合港;四川要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承红  刘攀  
成渝经济区是四川盆地中部最发达的地区,这一经济区域像一根扁担一样在长江上游乃至西南地区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但这根扁担能挑多重,它的经济增长极作用如何发挥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在比较成渝经济带与三大经济区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找出成渝经济带现在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渝经济区发展之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延华  何维达  
建设绵阳科技城,是国家在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把军工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军民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探索,是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实践。《绵阳科技城发展规划(2011-2015年)》对绵阳科技城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作为成渝经济区西北部中心城市,在建设成渝经济区的背景下,科技城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更大范围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全区域经济和社会较快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登科  杨林  
新的"十四五"规划,提出了诸多发展的目标。尤其是关于区域发展和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相关政策让人重点关注。我国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主要矛盾,如何实现解决这个问题,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成渝地区做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4个主要地区,其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实中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基于此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世庆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的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同时,未来五年,西部总体将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发展阶段。在上述背景下,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深化方向之一(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政策的深化方向),应是借鉴东部的重点推进战略,集中力量培育西部地区的增长极,对“十五”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大地带”战略,进一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区分功能,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等要求,划分“三大战略重点区域”(优势地区、生态脆弱地区、沿边开放地区)重点推进。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发展条件和已有基础均较好的地区,应在国家层面关注和川渝合作中,共建成渝经济区的繁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乔耀海  
文章认为,战后亚洲国家和地区崛起的历史,无一不是依托城市、借助城乡优势互补,增强城市辐射功能,通过大面积开发"灰色区域"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的。我国80年代以来相继形成的若干经济带和经济走廊等,也是对这一"灰色区域"理论的有力佐证。成都、重庆是全国著名的中心城市,其间城镇密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随着成渝高等级公路的建成,将成为优势突出、潜力巨大的经济走廊。文章认为,建设这一经济走廊,要以交通线为纽带,市场为导向,成渝两市为依托,内江市区为中心,以公路沿线县城和开发区为结点,以乡镇和现有大中型企业为基础,一二三产业并举,突出工商业,开辟大市场,搞活大流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四川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突出三个目标,一是加快西部发展高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积极推进向西开放;二是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打造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极;三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与全国同步。实现这三个目标,需要拓展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开辟向西开放的经贸合作渠道;积极推进大交通网络建设;用足用好西部大开发的倾斜政策和优惠政策。在"十二五"时期,四川和重庆要紧密合作,把工作重点放在成渝经济区的建设上,使四川和重庆双双成为西部以至全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领跑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叶乐安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开发开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开发建设给温州经济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总结和述评海峡西岸经济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发建设对温州经济的各种影响,进而提出温州接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路径,这可为温州市以及区内其他非闽城市的相关规划与布局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课题组  张萍  
随着《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正式发布实施及"十二五"时期的到来,四川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将是贯穿未来经济发展的主线。本文对四川省"十一五"时期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需要关注的问题,并对成渝经济区规划下全省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倪鹏飞  
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引领,实现区域绿色发展是区域生态文明观的重要体现,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方法是经济、社会、环境、区域合作等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建设内容的统筹兼顾。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保障区",在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布局中,绿色发展既是科学发展理念又是其重要举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成渝经济区的贯彻与落实。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继瑞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已形成了"三大增长极",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圈,无论从经济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还是从产业规模、利用外资总额来说,上述三个经济区被认为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最好、周边经济带动能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区。这意味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全域全面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要在国务院划定的20.6万平方公里、46个市区县、约9000万人口的成渝经济区范围内,全面推进国家规划的实施;要在成渝经济区范围内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联动、三化统筹;要加快经济区的建设,培育次区域经济增长极,重塑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地理;要把成渝经济区建成现代产业基地;要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改革;要在成渝经济区这个内陆地区,强力推进对外开放,尤其是向西开放,使成渝经济区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基地,重振现代南北丝绸之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课题组  朱力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江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它的发展对金融尤其是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开发性金融在其发展中必有大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