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7)
2023(5385)
2022(4460)
2021(3990)
2020(3274)
2019(7214)
2018(6745)
2017(12657)
2016(7028)
2015(7290)
2014(6862)
2013(6686)
2012(6004)
2011(5175)
2010(5005)
2009(4497)
2008(4418)
2007(3648)
2006(3051)
2005(2437)
作者
(22441)
(18997)
(18832)
(17564)
(12002)
(9472)
(8323)
(7518)
(7193)
(6577)
(6431)
(6189)
(6164)
(6074)
(5942)
(5836)
(5640)
(5616)
(5544)
(5365)
(5053)
(4602)
(4447)
(4374)
(4199)
(4163)
(4159)
(4141)
(3936)
(3871)
学科
(24727)
经济(24697)
(20362)
管理(20245)
(15589)
企业(15589)
方法(12197)
数学(11099)
数学方法(11021)
(8199)
(8163)
(6607)
贸易(6607)
(6459)
(6146)
中国(5965)
业经(5893)
农业(5813)
(5502)
财务(5501)
财务管理(5497)
企业财务(5241)
技术(4777)
环境(4694)
地方(4308)
(4266)
产业(3902)
(3759)
(3663)
银行(3628)
机构
学院(97194)
大学(97010)
(38840)
经济(38272)
管理(36938)
研究(34397)
理学(33313)
理学院(32931)
管理学(32301)
管理学院(32151)
(27201)
科学(24888)
中国(24045)
业大(22182)
农业(21907)
(19580)
(18917)
研究所(17689)
(15804)
中心(15229)
农业大学(15180)
财经(13380)
(13250)
(12820)
(12639)
(12384)
经济学(11936)
北京(11711)
(11465)
科学院(11306)
基金
项目(75892)
科学(58202)
基金(56026)
(53184)
国家(52758)
研究(46379)
科学基金(43551)
自然(30981)
社会(30876)
基金项目(30635)
自然科(30297)
自然科学(30281)
(30014)
自然科学基金(29783)
社会科(29392)
社会科学(29384)
(25699)
资助(21764)
教育(20303)
重点(17517)
计划(17081)
(16205)
编号(16072)
(15876)
科技(15814)
(15789)
科研(15616)
创新(15215)
(15150)
(13671)
期刊
(35047)
经济(35047)
学报(25683)
(23535)
研究(21501)
科学(20567)
大学(17987)
学学(17673)
农业(15489)
中国(15413)
(12489)
管理(11064)
(8592)
业大(8025)
农业大学(6679)
(6593)
经济研究(6536)
业经(6516)
(6436)
金融(6436)
科技(6231)
财经(6201)
林业(6174)
技术(5373)
(5257)
商业(4955)
问题(4953)
资源(4679)
中国农业(4611)
自然(4461)
共检索到127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春华  李昆  崔永忠  谢正伦  杨文生  施永泽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乡土树种川楝1年生苗木进行5种晾晒处理试验,测定不同晾晒处理后根系的相对含水率、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和移植后的成活率,分析探讨川楝苗木水分与苗木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川楝苗木活力与其苗木水分密切相关,在晾晒的过程中苗木失水使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加,根系活力下降,最终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和影响幼林生长情况。在川楝造林时,要做好起苗后的苗木保护工作,尤其是根系的保护,这对于维持苗木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郎建民  宋廷茂  
苗木不同包装和根系处理方法对造林成活率和初期生长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塑料袋包装、稀土处理根系能显著提高樟子松造林效果(其造林成活率为96%;当年高生长量为5.9cm);吸水剂为一种很好的苗木根系处理药剂,它对不同的包装方法有很强的适用性(最低成活率为93%,最高达96.6%).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丽  夏玉芳  杨怡之  
以构树实生苗为研究对象,分别径级0.5~1.0、1.0~1.5和≥1.5 cm的苗木进行留顶、截顶(地上部分留30 cm)和切根+截顶(留主根5 cm,地上部分留30 cm)3种处理。造林成活一年后调查每个处理根系生长状况,通过测定主根、一级侧根、二级侧根和须根(d≤1 mm)的生物量、累计长度和表面积,研究其对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径级0.5~1.0 cm的苗木,留顶效果最好,根系总生物量、累计长度以及表面积分别为71.3 g、758.1 cm、1371.2 cm2,其次是截顶处理,切根+截顶处理效果最差;径级1.0~1.5 cm切根+截顶处理最好,根系总生物量、累计长度以及表面积分别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丽  刘勇  乔栋  冯雪瑾  王凯  鲜李虹  陈佩青  
【目的】了解毛白杨苗木木质化期的灌溉参数对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为生产上科学制定毛白杨苗期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良种“北林雄株1号”为材料,于苗木木质化期设置4个土壤水分梯度(以土壤水势值降至-20、-40、-60、-80 kPa作为灌溉起始阀值),常规灌溉为对照,共5个处理,将经过处理的苗木进行造林试验3个生长季后,研究苗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毛白杨幼树保存率、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造林3个生长季后,木质化期灌溉起始阀值为-40 kPa处理的毛白杨保存率最高,为93%,与对照有显著差异。保存率与苗期茎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存在着显著正相关。2)-40 kPa处理的毛白杨造林1~3生长季的树高增量和胸径增量最大,分别为0.6 m、2.32 m、2.91 m、8.55 mm、54.58 mm、78.79 mm,分别显著高出对照0.47 m、1.40 m、1.29 m、5.55 mm、43.83 mm、48.83 mm。3)木质化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毛白杨苗木在造林3个生长季后的叶片含水率等生理指标没有显著影响。4)苗期木质素含量与幼树的木质素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造林后3个生长季结束时,除-20 kPa处理幼树的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的木质素含量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木质化期对毛白杨苗木进行合理灌溉是有必要的,可在不影响苗木木质化程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后的早期生长;木质化期合理灌溉所造成的木质化程度降低以及生理影响在造林后会得到恢复。在与本试验地条件相似地区培育毛白杨苗木时,木质化期最适宜的灌溉起始阈值为土壤水势-40 kPa。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丽  刘勇  乔栋  冯雪瑾  王凯  鲜李虹  陈佩青  
【目的】了解毛白杨苗木木质化期的灌溉参数对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为生产上科学制定毛白杨苗期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良种“北林雄株1号”为材料,于苗木木质化期设置4个土壤水分梯度(以土壤水势值降至-20、-40、-60、-80 kPa作为灌溉起始阀值),常规灌溉为对照,共5个处理,将经过处理的苗木进行造林试验3个生长季后,研究苗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毛白杨幼树保存率、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造林3个生长季后,木质化期灌溉起始阀值为-40 kPa处理的毛白杨保存率最高,为93%,与对照有显著差异。保存率与苗期茎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存在着显著正相关。2)-40 kPa处理的毛白杨造林1~3生长季的树高增量和胸径增量最大,分别为0.6 m、2.32 m、2.91 m、8.55 mm、54.58 mm、78.79 mm,分别显著高出对照0.47 m、1.40 m、1.29 m、5.55 mm、43.83 mm、48.83 mm。3)木质化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毛白杨苗木在造林3个生长季后的叶片含水率等生理指标没有显著影响。4)苗期木质素含量与幼树的木质素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造林后3个生长季结束时,除-20 kPa处理幼树的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的木质素含量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木质化期对毛白杨苗木进行合理灌溉是有必要的,可在不影响苗木木质化程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后的早期生长;木质化期合理灌溉所造成的木质化程度降低以及生理影响在造林后会得到恢复。在与本试验地条件相似地区培育毛白杨苗木时,木质化期最适宜的灌溉起始阈值为土壤水势-40 kPa。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丽   刘勇   乔栋   冯雪瑾   王凯   鲜李虹   陈佩青   
【目的】了解毛白杨苗木木质化期的灌溉参数对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为生产上科学制定毛白杨苗期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良种“北林雄株1号”为材料,于苗木木质化期设置4个土壤水分梯度(以土壤水势值降至-20、-40、-60、-80 kPa作为灌溉起始阈值),常规灌溉为对照,共5个处理,将经过处理的苗木进行造林试验3个生长季后,研究苗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毛白杨幼树保存率、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造林3个生长季后,木质化期灌溉起始阈值为-40 kPa处理的毛白杨保存率最高,为93%,与对照有显著差异。保存率与苗期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正相关。2)-40 kPa处理的毛白杨造林1~3生长季的树高增量和胸径增量最大,分别为0.60 m、2.32 m、2.91 m、8.55 mm、54.58 mm、78.79 mm,分别显著高出对照0.47 m、1.40 m、1.29 m、5.55 mm、43.83 mm、48.83 mm。3)木质化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毛白杨苗木在造林3个生长季后的叶片含水率等生理指标没有显著影响。4)苗期木质素含量与幼树的木质素含量显著正相关。造林后3个生长季结束时,除-20 kPa处理幼树的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的木质素含量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木质化期对毛白杨苗木进行合理灌溉是有必要的,可在不影响苗木木质化程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后的早期生长;木质化期合理灌溉所造成的木质化程度降低以及生理影响在造林后会得到恢复。在与本试验地条件相似地区培育毛白杨苗木时,木质化期最适宜的灌溉起始阈值为土壤水势-40 kP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勇  
通过对贮藏条件下苗木活力和苗木生理的研究,基本摸清了在低温贮藏条件下,油松、侧柏苗木病原菌感染情况,苗木叶绿素、碳水化合物、水势、RGP、DBB及根系外渗液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得出根系外渗波电导率是评价苗木因贮藏造成根系腐烂而失去活力的简便有效指标。研究还发现,苗木休眠可分为生理休眠和强迫休眠,生理休眠的苗木,在进入完全休眠后,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才能打破休眠,油松是生理休眠苗木,需5℃以下温度35-80天才能解除休眠。强迫休眠的苗木只要遇上适宜的生长环境就能萌发生长,侧柏属强迫休眠苗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伟伦  翟明普  周震庠  
苗木从起苗到造林期间往往因失水而造成苗木质量下降.这种质量下降在形态上难以反映出来.本研究对兴安落叶松苗木失水过程中引起的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水势变化与苗木成活率和放叶早晚有密切相关关系.在苗木失水过程中细胞膜损伤率逐渐增加,细胞外渗液电导率也逐步增加,表明失水引起了膜透性和结构的变化.所以用水势.细胞膜损伤率作为苗木质量的生理指标是可行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国雷  祝燕  李庆梅  刘勇  邹尚庆  黄有龙  
以春季播种、2年生红松苗(S2-0),春季播种、2年后移栽、再培育1年的3年生红松苗(S2-1),春季播种、2年后移栽、再培育2年的4年生红松苗(S2-2)、秋季播种、2年生红松苗(F2-0)为对象,研究不同苗龄间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与S2-0相比,S2-1苗高、地径、FOLR、单株生物量分别增加100%,108.2%,100%和398.4%,单株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368.6%,646.2%和349.3%;S2-0造林成活率仅为67.5%,S2-1比S2-0造林成活率提高20.6%。S2-0移栽2年后,苗木质量提升幅度较移栽1年小;S2-2与S2-1造林成活率、地径生长量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廷茂  郎建民  赵朝中  李志丹  
由于樟子松苗木出圃期间,苗木活力容易降低,人工造林难以成功,从而影响了这一优良树种大量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樟子松(2-1)型苗木越冬贮藏方法和越冬期间苗木水势、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越冬后造林成活率和初期生长量等进行了试验研究,从而筛选出樟了松苗木以原床覆土越冬、早春随起随栽造林效果最佳,只要在出圃期间保护好根系和顶芽,在大兴安岭适生立地条件下人工造林是完全可以成功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娜  曲睿婕  李国雷  孟路  韩冷  郭桂凤  马凤原  王佳茜  
【目的】探究短日照与灌溉处理对华北落叶松苗木生物量和碳分配以及夏季造林成活率的影响,为完善苗木质量调控理论和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自然光照(ND)和10 h短日照(SD)2种光照处理,在7月初将苗木从温室移至户外大棚下进行为期3周的处理,即3种灌溉处理(育苗基质含水量分别降至饱和含水量的40%、60%、80%后再次灌溉至饱和),然后于7月23日进行夏季造林,调查苗木出圃时的形态与生理特征,以及造林2年后苗木田间成活率。【结果】自然光照下苗木的顶芽形成率为26%,短日照处理下可达66%,短日照处理显著促进了华北落叶松苗木的顶芽形成率;短日照处理略促进根系淀粉的贮藏(P=0.068); 40%灌溉处理显著促进苗木生物量向根系分配(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朝英  李昌晓  张晔  
三峡工程建设完工后在坝前高程上形成了垂直落差达30 m的消落带(罗芳丽等,2008)。库区水位大幅度涨落导致消落带内原有物种大部分因不能忍受其生境的剧烈变化而逐渐死亡,其"冬蓄夏排"的反季节水位调度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剧消落带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现象,威胁库区的持久健康发展(王勇等,2005)。目前,筛选适宜的乡土树种重建库区植被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科学方法。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廷茂  张建国  赵朝中  王玉兰  
本文研究了6种药剂处理苗木根系对苗木生根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催根素、苹果酸(1%)、柠檬酸(1%)和KH_2PO_4(1%~3%)对兴安落叶松1-1型苗生根成活有显著促进作用,玉米素(50ppm和100ppm)处理效果并不显著,α萘乙酸(50~500ppm)处理对苗木生根成活有显著抑制作用,高浓度(500ppm)可将苗木全部致死.玉米素和高效催根素对樟子松1-1型苗生根成活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它药剂有抑制作用.6种药剂处理对樟子松1-1型苗当年生长都有不同抑制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芳群  张守攻  王军辉  马建伟  蒋明  王美琴  李悦  
为了解光照处理下不同种源苗木的性状表现,建立高效的黑云杉补光育苗技术体系,用日光灯、日光色镝灯和碘钨灯3种光源对10个引自加拿大的种源容器苗进行了补光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处理可以抑制苗木休眠,促进其持续生长,日光灯午夜补光8h处理135d的种源苗高可达对照的5.47倍。光源对苗木生长、枝条和根系分生有显著影响,日光色镝灯的处理效果最好,日光灯更经济方便。用日光灯补光时,以午夜补光8h的苗木生长最好。苗木性状存在种源与光源的极显著互作效应,说明黑云衫种源在适应光环境上存在较大差异。应重视引种试验的种源选择,在补光育苗中根据种源选择合适光源,以期达到最佳育苗效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左永忠   刘春兰   陆贵巧   刘滨  
用0.62%的保水剂蘸根晒苗6h,油松、侧柏、花椒三个树种苗木成活率达72.5%,而清水处理的成活率仅51.9%;不浸根的成活率41.7%。方差分析表明:用0.62%保水剂处理与清水处理的成活率达显著水平,而它与不浸根的达极显著水平。油松、侧柏、花椒三个树种的成活率中后二者高于前者。抗风干日晒能力,侧柏苗最高,晒6h后栽植成活率汉下降15.8%。油松、花椒苗的成活率下降速度是它的两倍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