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7)
2023(2230)
2022(2025)
2021(1975)
2020(1721)
2019(4135)
2018(4045)
2017(7560)
2016(4537)
2015(4977)
2014(4897)
2013(5135)
2012(4847)
2011(4497)
2010(4413)
2009(4227)
2008(4122)
2007(3601)
2006(3245)
2005(2718)
作者
(15156)
(13250)
(12898)
(12390)
(8054)
(6706)
(5834)
(5185)
(4884)
(4847)
(4564)
(4363)
(4328)
(4327)
(4322)
(4050)
(3768)
(3679)
(3677)
(3558)
(3467)
(3301)
(3222)
(2987)
(2911)
(2850)
(2803)
(2798)
(2772)
(2768)
学科
(20763)
经济(20747)
(10586)
管理(9739)
方法(9089)
地方(8640)
数学(8249)
数学方法(8179)
(7418)
企业(7418)
(6598)
(6213)
农业(4864)
地方经济(4755)
中国(4094)
(3978)
业经(3601)
环境(3288)
(3241)
森林(3241)
(3191)
(2960)
贸易(2958)
生态(2786)
(2777)
(2574)
(2327)
资源(2256)
关系(2245)
(2200)
机构
学院(64808)
大学(64259)
研究(26863)
(23799)
经济(23333)
管理(21625)
科学(20341)
理学(18826)
理学院(18488)
中国(18440)
管理学(17886)
管理学院(17793)
(17612)
(15669)
业大(14759)
研究所(14716)
(14254)
农业(13583)
(11917)
中心(11532)
(10279)
(9940)
(9731)
北京(9435)
科学院(9158)
(9129)
师范(9021)
农业大学(8981)
(8949)
(8441)
基金
项目(48685)
科学(36342)
基金(34081)
(33011)
国家(32790)
研究(30371)
科学基金(25603)
(20126)
基金项目(18814)
自然(18743)
自然科(18217)
自然科学(18212)
社会(17926)
自然科学基金(17873)
(16838)
社会科(16803)
社会科学(16795)
资助(14236)
教育(13208)
重点(11978)
计划(11185)
(11064)
科技(10931)
编号(10792)
科研(9833)
(9623)
(9209)
创新(8665)
专项(8367)
成果(8359)
期刊
(27893)
经济(27893)
学报(18189)
(16236)
研究(16091)
科学(15200)
大学(12823)
学学(12536)
中国(11745)
农业(10534)
林业(8561)
(6872)
管理(6776)
(6162)
业大(5470)
资源(5372)
业经(5302)
科技(4567)
(4535)
问题(4382)
(4287)
金融(4287)
教育(4277)
技术(4029)
财经(3905)
农业大学(3642)
自然(3588)
经济研究(3533)
(3303)
科技大(3276)
共检索到95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魏世军  朱维双  王帅  
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对川南地区的人工林,多注重砍伐(养分输出)而忽视养分输入(施肥),导致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养分失衡,以及土壤的酸化和贫瘠化。大气降水是目前该地区林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养分来源。对川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分输入的分析结果表明:pH值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小雨呈酸性,中雨和大雨趋于中性;氮、磷、钾、镁、硅的质量浓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降水中养分质量浓度的大小排序为:钙>氮>钾>镁>磷>硅;川南林区降水中养分的输入量:氮为12.27 kg.hm-2.a-1,磷为0.84 kg.hm-2.a-1,钾为12.27 kg.hm-2.a-1,钙为23.90 kg.hm-2.a-1,镁为2.53 ...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洁  李国平  
利用1972~2002年川渝地区地面气象资料和探空站高空气象资料,计算分析了川渝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分布及近30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探讨了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与地面气温、降水量的关系,特别是夏季大气可降水量与旱涝年、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地面湿度参量拟合出川渝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地面露点温度的统计关系式。通过检验和比较证实所建立的经验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精度和应用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旭刚  郝明德  张春霞  
对典型旱农地区陕西长武县2002和2003年降水输入旱地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土旱塬区2002和2003年通过降水输入的氮素分别为6.72和10.80kg/hm2;氮素输入主要发生在6~9月,占全年输入量的57.8%;降水输入的N主要是NH+4-N,2002年输入的NH+4-N占降水输入总N量的68.5%±11.3%,2003年占63.6%±9.4%。通过降水输入的K在2002和2003年分别为0.959和2.686kg/hm2。NH+4-N,NO-3-N,K和无机N总量与降雨量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且各养分量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懋毅  曹群根  方敏瑜  谢锦忠  
在我国亚热带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主要产区浙、赣两省的三块试验林中对毛竹林内降水的养分输入及其小流域迳流的养分输出进行了连续四年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林内降水中的养分物质浓度及其输入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且与林内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林内降水中各养分物质的浓度及输入量依大小顺序列为K~+>Ca~(2+)>Mg~(2+)>NH_4~+-N>NO_3~--N>PO_4~(3-)。迳流水养分输出量的季节变化动态与迳流水量的季节增减趋势相一致,其养分物质浓度及输出量高低顺序为K~+>Mg~(2+)>速效N>PO_4~(3-)。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兵  郭泉水  阎洪  温远光  
本文以目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全球变化(GlobeChange)为背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手段,从林冠截留、枯落物蓄水、林地土壤拦蓄这三个森林水文生态功能最主要的层次出发,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前后我国森林降水截留功能地理分布规律的差异。203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未来情景依据7个GCM大气环流模型的预测结果,选用树冠降水截留模型和森林综合截留模型,在IDRISI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模拟气候变化对我国森林降水截留规律的可能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闵庆文  袁嘉祖  
森林对于降水的影响是一个在科学界持续百余年的复杂问题, 关于这种影响的错误分析, 可能会导致指导思想的混乱与行动上的失误。因此,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极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论文从对比观测、统计分析和模拟分析3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入手, 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 试图就这一复杂问题进行判断, 得出一些初步认识。结果表明, 不同的研究手段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差距很大, 其中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 各种研究方法均存在着某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更加深入的研究, 不仅应考虑低层大气的物理变化, 还应考虑植被的生物学特征, 如林草的生理特征和生态适应性及土壤水分平衡问题, 特别是随着植被覆盖的变化, 植被的水分消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迎宾  张蓓蓓  徐庆  高德强  王婷  隋明浈  黄雅茹  
【目的】以浙江省绍兴市汤浦水库库区3种淡水湿地森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量级降水后其土壤水氘同位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定量阐明降水对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为揭示降水在该淡水湿地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中的分配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3类淡水湿地森林土壤水氘同位素值在3次不同量级降水后的动态变化,分析比较土壤水与其潜在水源(大气降水、浅层地下水等)的氘同位素值(δD),判断林中土壤水来源;运用二元线性混合模型计算不同量级降水对这3种湿地森林中枯枝落叶层及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结果】绍兴汤浦水库库区淡水湿地森林中的土壤水δD在3次不同量级降水后均介于大气降水δD和浅层地下水δD之间,表明该库区土壤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和浅层地下水;小雨(7.5 mm)后,3个林地0~60 cm土层土壤水δD值较雨前对照略有升高,而60~100 cm深层土壤水δD值变化很小,表明7.5 mm降水可入渗补给到0~60 cm土层;中雨(14.5 mm)后第1天,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0~100 cm土层土壤水δD均值分别降低了9.5‰±4.0‰,9.3‰±4.1‰和7.0‰±2.6‰,中雨后9天内,3个林地各层土壤水δD值随采样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并接近雨前对照,表明降水δD对土壤δD的影响逐渐减小;大雨(35.0 mm)后第1天,3个林地枯枝落叶水和表层(0~20 cm)土壤水δD值接近降水δD值;不同量级降水对3个林地枯枝落叶水的贡献率最大,0~20 cm表层土壤水次之,随着采样天数增加,降水对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皆呈现减小的趋势;降水事件(不同量级降水)是影响雨后土壤水δD以及该次降水对土壤水贡献率的主要因子。【结论】浙江绍兴汤浦水库库区不同类型淡水湿地森林中枯枝落叶层水δD对降水δD的响应最显著,0~20 cm表层土壤水δD的响应次之;单次降水量越大,降水对各层土壤水的影响越明显,贡献率也越大,大雨(降水量>20 mm)影响各层土壤水的时间超过9天;该地区淡水湿地森林对小雨(降水量≤10 mm)和中雨(10 mm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宁馨   毛方杰   杜华强   李雪建   孙佳倩   赵吟吟   郑兆东   腾先锋   叶峰峰  
【目的】模拟并分析浙江省丽水市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时空演变趋势,揭示其对极端降水的响应机制,为丽水市森林固碳潜力时空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样地调查、遥感观测、InTEC模型,模拟3种气候情景(RCP 2.6、RCP 4.5和RCP 8.5)下1979—2079年丽水市森林NEP时空格局,分析极端降水时空特征,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极端降水对NEP的影响。【结果】(1)1979—2015年丽水市极端降水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未来气候情景下除RCP 2.6之外,RCP 4.5和RCP 8.5极端降水量、频率和强度仍持续增加,其中莲都区、缙云县以及景宁畲族自治县等地区极端降水事件上升趋势较强。(2)1979—2015年森林NEP呈增加趋势,增长速度为18.44 g·m-2·a-1。2016—2079年,3种气候情景下森林NEP均呈下降趋势,但碳汇总量呈上升趋势,最大NEP累积达10.97 Pg。(3)1979—2015年极端降水对NEP产生积极影响,2016—2079年除RCP 2.6影响不显著,其他2种情景下极端降水对NEP均产生消极影响,但RCP 8.5情景下极端降水较RCP 4.5对NEP的影响更小。【结论】丽水市森林碳汇能力较强,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仍具有较高的碳汇潜力,然而极端降水对NEP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图5参2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峰源  苏远航  刘滨辉  
【目的】东北地区森林面积广袤,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本文旨在研究昼夜不对称增温的背景下,东北森林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以期为东北地区林业建设与保护提供科学数据与指导。【方法】基于2000-2019年SPOT Vegetation NDVI数据、植被类型空间分布数据以及逐月降水、气温数据,应用趋势分析、Hurst指数、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昼夜不对称增温的背景下东北森林生长季NDVI的时空演变规律,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结果】(1)近20年东北森林生长季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每10年增加0.035,其中混交林增加趋势最大,每10年增加0.037,阔叶林最小。东北森林以改善为主,占总面积55.59%,另有43.84%的森林保持基本不变,仅有0.57%的区域森林属于退化状态。(2)从整个生长季来看,NDVI受最低气温和降水影响显著,与最高气温关系不密切,同时生长季最低气温和降水呈明显增加趋势,最高气温无明显变化,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昼夜不对称增温的背景下,东北森林生长季NDVI增加;不同林型对气候响应不完全相同:3种森林类型中,针叶林生长主要受最低气温影响,阔叶林生长由降水和最低气温共同控制,混交林生长对降水最为敏感。(3)从逐月特征来看,生长季前期(4-5月)NDVI主要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共同影响,旺盛生长期(6-8月)对降水敏感性较高,生长季末期(9-10月)受最低气温和降水共同控制;NDVI对降水、温度敏感性均呈现明显的时滞性特征。(4)利用Hurst指数对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显示东北森林将由改善转为退化,有71.94%的森林将面临退化风险,尤其是中部和北部气候变化剧烈区域。【结论】白天和夜晚升温的不对称性和NDVI对最高、最低气温差异性响应特征,导致白天和夜晚温度对东北森林NDVI近20年变化具有不对称影响;2000-2019年东北森林生长季NDVI呈增加趋势,但未来面临退化风险。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雄  余坤勇  刘健  杨素萍  何平  陈樟昊  
以2010年福建省顺昌地区滑坡资料为基础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福建顺昌地区山体滑坡发生与滑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ROC曲线和Kappa系数,探讨了随机森林模型在我国南方山体滑坡空间预测中的适应性,同时结合平均准确率降低度和平均基尼指数降低度,分析了不同滑坡因子的重要性程度及其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5个样本组建立的随机森林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5个样本模型的滑坡总预判精度为86.88%~93.00%;随机森林模型制作的研究区滑坡危险性空间预测图与实际的滑坡分布情况基本吻合;归一化植被指数、滑坡发生当天降雨量、平面曲率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指数是滑坡形成的内因,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温远光  刘世荣  
通过对大量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功能研究资料的分析,从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三个森林水文生态功能发挥最主要的层次出发,比较分析了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降水截留规律。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包括:寒温带、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寒温带、温带山地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热带东部山地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热带西部山地常绿针叶林;亚热带西部高山常绿针叶林;温带山地落叶与常绿针叶林;温带、亚热带山地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竹林;南亚热带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半落叶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还对充分发挥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科学经营管理水源林和集水区提出了初步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叶  李海防  段文军  唐东明  王绍能  刘兴伟  黄华乾  
从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采用固定样地定位监测法,对漓江流域典型森林群落木荷Schima superba林降水特征及地表径流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荷林在雨季容易产生地表径流,但由于木荷林群落结构良好,地表径流系数仅为0.0167;木荷林地表径流平均滞后时间为70 min,最长滞后时间为330 min。地表径流的产生受前期降水和林地条件的影响,在前期降水较充分的情况下,4.3 mm的降水就能产生地表径流。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呈显著线型相关;降水强度对径流系数的影响也比较明显,降水强度越大径流系数越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葛全胜  赵名茶  张雪芹  郑景云  孙惠南  张丕远  
论文对过去50年中国森林资源和降水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 以期在大尺度上寻找森林资源与降水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 ①建国以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 ②过去50年全国、 林区、 非林区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 干旱化趋势明显; ③对建国后历次森林资源调查(清查)时段内降水差值(以百分数为单位)、 森林覆盖率(以相邻两次变化百分数为单位)变化关系的分析表明, 二者的统计关系并不显著, 即: 过去50年我国森林资源的变化对降水没有显著的影响; ④森林影响降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 该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需进一步实验验证与理论探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跃清  张琪  
论文利用我国西南地区地面降水资料和ISCCP D2云资料,通过SVD、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该区域夏季雨层云、高层云、深对流云与降水量、雨日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南的贵州、重庆地区夏季的雨层云与雨日、雨量具有较好的关系,尤其是与雨日的相关系数高达0.73。除云南中、西部地区外,西南其余地区夏季高层云与雨量、雨日具有较好的关系,且相关系数与雨层云接近,反映此地区发生降水时,一般是雨层云和高层云相伴存在。夏季的深对流云也与雨量、雨日具有较好的关系,由于深对流云常产生阵性强降水,对降水量贡献较大,所以与雨量关系更为显著,其相关系数高达0.86,并且在三种降水性云系中与降水关系最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庆  蒋有绪  刘世荣  安树青  段正峰  
根据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流域皮条河河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并与同期降水中氢氧同位素进行比较,研究了河水和降水氢氧同位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卧龙地区皮条河河水(δD~1δ8O线性关系为:(δD=3.8881δ8O-45.614(R2=0.494,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