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0)
2023(13153)
2022(11577)
2021(10841)
2020(8997)
2019(20721)
2018(20426)
2017(39280)
2016(21574)
2015(24037)
2014(24003)
2013(23631)
2012(21905)
2011(19612)
2010(19448)
2009(17686)
2008(17438)
2007(15196)
2006(13160)
2005(11398)
作者
(64865)
(53989)
(53693)
(51227)
(34399)
(26319)
(24360)
(21346)
(20539)
(19219)
(18555)
(18292)
(17218)
(17070)
(16771)
(16642)
(16454)
(16086)
(15406)
(15390)
(13592)
(13113)
(13102)
(12137)
(12118)
(12050)
(11960)
(11801)
(10971)
(10809)
学科
(82759)
经济(82666)
管理(60554)
(56237)
(47099)
企业(47099)
方法(39066)
数学(33526)
数学方法(33035)
(22774)
(21578)
中国(20643)
(20163)
地方(19001)
业经(17946)
环境(15011)
理论(14504)
农业(14503)
(14378)
贸易(14368)
(14070)
(13931)
(13898)
技术(13354)
(13244)
财务(13178)
财务管理(13153)
(12583)
企业财务(12494)
(11973)
机构
大学(306327)
学院(303960)
管理(117839)
(111562)
经济(108866)
研究(104739)
理学(102715)
理学院(101418)
管理学(99266)
管理学院(98736)
中国(74826)
科学(71073)
(65812)
(55907)
(54222)
业大(50981)
(50546)
研究所(50044)
中心(46961)
农业(44281)
(43509)
(41452)
北京(41276)
财经(41242)
师范(40987)
(38444)
(37499)
(35948)
师范大学(33323)
技术(33081)
基金
项目(217062)
科学(169176)
基金(157164)
研究(151491)
(140274)
国家(139183)
科学基金(117912)
社会(93065)
社会科(88130)
社会科学(88105)
(85337)
基金项目(84591)
自然(80631)
自然科(78726)
自然科学(78702)
自然科学基金(77230)
(72980)
教育(68503)
资助(64500)
编号(60236)
重点(49127)
成果(48394)
(46162)
(45980)
(44640)
科研(42215)
计划(42158)
课题(41840)
创新(41753)
大学(39444)
期刊
(119903)
经济(119903)
研究(84757)
学报(57783)
中国(55231)
科学(51111)
(50414)
大学(41912)
管理(41757)
学学(39673)
(37160)
农业(35099)
教育(32561)
技术(24524)
(22522)
金融(22522)
财经(19328)
业经(19143)
(18733)
经济研究(18316)
图书(16761)
(16374)
科技(16332)
(15759)
问题(15563)
业大(15406)
资源(14908)
理论(14515)
林业(14075)
技术经济(13872)
共检索到431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欧平  周稀  黄萍萍  邓良基  
研究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的相关关系对于养分管理和精准农业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应用GIS技术结合地统计方法,研究川中紫色丘陵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性,探讨坡位、坡度、坡向和坡形4个地形因子及其不同组合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养分均呈现中等变异;②土壤养分因子与高程、坡度、坡形呈负相关;与坡向、平面曲率和剖面曲率呈正相关;③4个地形因子中,坡位、坡度及坡向对土壤养分分布具有强烈影响。坡位-坡度组合下,土壤养分分异与在坡位和坡度单个因子作用下趋于一致,但差异不显著。坡位-坡向组合下,土壤养分分异主要与坡向相关。坡度-坡向组合下,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随坡向变异明显,而速效磷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丰骥  常庆瑞  钟德燕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规律,分析地形因子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为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安塞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坡度、水平曲率、垂直曲率、地形湿度指数和河流动能指数等5个地形因子,分析土壤养分含量与这些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4种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为14.14%~26.84%,块金效应值为16.45%~45.87%。(2)研究区西南部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北部土壤养分含量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建虎  常鸿莉  魏琪  
【目的】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内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为养分精确管理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位于黄土高原的陕西彬县红岩河小流域为例,于2011年结合GPS共采集了121个田间土样,对其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钾)含量进行测定,并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养分含量半方差函数模型及其参数进行了确定,用普通克里格插值(Kriging)绘制了研究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统计分析高程、坡度、坡向、坡形等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并进行了插值结果检验。【结果】陕西彬县红岩河小流域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变异性很弱,有机质、速效磷和有效钾具有强烈的空间变异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尹忠东  苟江涛  李永慈  
以农作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轻度以上侵蚀土地占地率与平耕地、坡耕地、有林地、其它林地、荒草地、其它用地占地率无截距模型,以及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与不同侵蚀强度土地占地率无截距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土地的侵蚀模数、土壤流失率、土壤流失比、土壤流失面积比,不同侵蚀强度土地侵蚀模数、土壤流失比。结果表明:①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及其以上侵蚀土地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397.78t/km2·a、1639.95t/km2·a、5000.00t/km2·a、9119.12t/km·2a,土壤流失比分别为:-7%、6%、34%、67%,在不同小流域变幅为:-3%--23...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宪文  史学正  Coen Ritsema  
对四川紫色土区土壤养分径流和泥沙流失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土壤氮素主要随径流流失 ,主要土内径流和地下径流携带NO3 N所造成 ;土壤磷主要随泥沙流失 ,泥沙中的养分有明显的富集现象 ,但不同流域以及不同雨次的富集系数明显不同 ;同时泥沙N、P的富集系数与泥沙浓度有一定的关联 ,一般是泥沙浓度高 ,N富集系数低 ,P富集系数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廖超林  刘杰  张杨珠  黄运湘  周卫军  
本文在分析土壤各单项肥力要素空间变异基础上,结合Fuzzy综合评价法和GIS技术研究了湘南紫色丘陵耕作区土壤肥力质量空间变异,为该区合理规划、开发土壤资源,科学培肥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选取的8种肥力指标具有一定空间相关性,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磷值的空间异质比(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分别为100.0%、100.0%、87.9%和99.9%,属于空间弱相关,而pH、碱解氮、全磷、全钾的空间异质比分别为33.8%、63.3%、66.1%、73.7%,属中等空间相关;各单项肥力要素空间分布随土地利用变化呈不同的规律性变化。研究区土壤肥力质量偏低,为Ⅱ、Ⅲ和Ⅳ等,分别占整个区域面积的46.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波  朱雪梅  刘倩  徐小婵  黄金龙  徐建洪  
根据川中丘陵区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进行的土地利用调整,对6种土地利用方式(柏树林、梨树-蔬菜复合系统、核桃-油菜复合系统、核桃-花生复合系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全钾含量外,土壤养分含量有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的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柏树林>梨树-蔬菜>核桃-油菜>核桃-花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全氮:柏树林>梨树-蔬菜>核桃-花生>核桃-油菜>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全磷:梨树-蔬菜>核桃-花生>玉米地>核桃林>核桃-油菜>柏树林;土壤全钾:核桃-油菜>柏树林>核桃林>梨树-蔬菜>核桃-花生>玉米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东梅  陈正发  蒋光毅  江东  
土壤可蚀性K值可为当地土壤流失量预测和水土保持措施效应评价提供依据。采用5种土壤可蚀性K值估算方法对紫色丘陵区土壤可蚀性进行比较研究,以筛选出符合该地区紫色土成土和侵蚀特点的土壤可蚀性估算方法,结果表明:1)对相同土壤母质和土地利用类型而言,5种土壤可蚀性估算方法的K值依次为:KEPIC>K修正诺谟>K诺谟>KShirazi>KTorri,5种估算方法K值差异显著,其根本原因在于选择了不同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作为K值估算基础。紫花苜蓿地土壤可蚀性K值最小,说明选用紫花苜蓿等豆科植物作为坡耕地间、套作植物、绿篱建设植物,可有效降低旱坡耕地的土壤侵蚀敏感性。2)对相同土壤母质和土壤类型而言,不同土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东梅  陈晏  
【目的】研究土壤抗冲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原状土冲刷试验及室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的方法,对紫色丘陵区农林混作模式的土壤抗冲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1)容重与土壤抗冲指数呈正相关,总孔隙度与土壤抗冲指数呈负相关。在短历时高强度的冲刷条件下,紫色土的土壤容重越大,孔隙度越小,土壤越紧实,其抗冲性能越强;(2)土壤抗冲指数与细砂粒(0.25~0.05mm)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表现为指数函数关系,说明较粗颗粒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土壤抵抗径流冲刷的能力;(3)>5mm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抗冲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0.25mm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抗冲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越高,土壤结构越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付香  林超文  朱永群  姚莉  张建华  王谢  
为全面掌握氮肥施用对紫色丘陵区稻麦轮作模式下水稻季氮素吸收积累及土壤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机理,本试验采用6水平氮肥(0~300 kg N/hm~2)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氮肥用量对稻麦轮作模式下水稻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及土壤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籽粒产量先增加后趋于平稳,可以用二次方程模拟y=-0.032 x~2+23.50 x+6495,R~2=0.998;氮肥用量与水稻氮素吸收量及土壤氮素表观平衡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0.27x+85.28,R~2=0.990,y=0.730x-85.32,R~2=0.998。施氮量低于112.5 kg/hm2时,水稻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杨满元  付美云  雷玉兰  林仲桂  赵林峰  
土壤微生物直接参与养分循环、有机质分解等诸多生态过程,尤其在陆地生态系统C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ascual et al.,2000;Harris,2003;Schipper et al.,2001)。由于微生物对外界胁迫的反应要比植物和动物敏感,因此,微生物群落的大小、组成和活性在不同的管理措施之间差异明显(Bossio et al.,1995;Panikov,1999)。土壤微生物指标已经用来评价退化生态系统中生物群系与恢复功能之间的联系,并能为退化土地恢复提供有用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伟  陈洪松  王克林  苏以荣  张继光  易爱军  
【目的】研究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系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异特征,并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形因素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网格和线形取样,利用经典统计方法,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和C/N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等养分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含量随着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受施肥影响,耕地土壤的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较高,全钾含量在各土地利用类型间则无明显差异;地形因子对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有显着影响,其中立地因子对速效钾影响较大,高程因子对pH值影响较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平  沈学善  屈会娟  王宏  都栩  王晓黎  黄静玮  
【目的】筛选出川中丘陵区鲜食型和全粉加工型紫色甘薯适宜的种植品种。【方法】于2009-2014年,陆续引进23个紫色甘薯品种(品系),以‘南紫薯008’为对照,研究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结果】鲜食型品种以蒸煮食味优、干物率和淀粉含量适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为主要筛选指标,‘渝紫263、‘南紫薯008’和‘南紫薯014’的食味评分分列前3位,干物率27.52%31.34%,淀粉17.20%22.17%,可溶性糖6.75%10.38%,产量22 59725 312 kg/hm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春燕  林超文  涂仕华  庞良玉  刘刚  黄盖群  
南充市地处四川盆地钙质紫色土丘陵区中部,为四川省的蚕桑主产区。为了深入探讨该区桑园的养分最佳管理技术,选择了75个代表性桑园,按0~20、20~40 cm土层进行土壤采样和养分分析测试,并对0~20 cm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丰缺分级。结果表明,全市桑园土壤肥力水平不高,有机质、全氮、速效磷、有效锌含量普遍偏低;0~20、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分别平均为1.37%和1.11%;全氮含量分别平均为0.73、0.52 g.kg-1,速效磷含量平均分别为12.25、6.82 mg.kg-1,有效锌含量分别平均为7.26、0.53 mg.kg-1。有效硼含量为低,而交换性钙、镁和有效硫含量较丰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左应梅  杨维泽  杨美权  杨绍兵  杨天梅  许宗亮  李纪潮  张金渝  
【目的】探讨珠子参表型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性。【方法】以12个珠子参天然居群为对象,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珠子参的小叶数、茎色、叶形、叶缘等性状在居群间与居群内均有明显变异;7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与居群内也存在广泛变异,居群间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0.28%~69.18%,其中茎粗和复叶柄长在居群间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9.18%和57.49%;12个居群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的居群是香格里拉普达措(PDC1)为53.61%,变异系数最小的居群是尾木尼村(WMN)为27.11%。相关性分析表明,珠子参居群的叶长、复叶柄长与纬度和海拔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小叶柄长与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株高、叶长、小叶柄长与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12个珠子参天然居群可分为4类,但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完全依地理距离而聚类。【结论】珠子参天然居群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且与分布生境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