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8)
2023(8294)
2022(7263)
2021(7055)
2020(5804)
2019(13120)
2018(12972)
2017(25053)
2016(14119)
2015(15911)
2014(15883)
2013(15629)
2012(15122)
2011(13823)
2010(14440)
2009(13721)
2008(13966)
2007(12895)
2006(12108)
2005(11215)
作者
(44228)
(36803)
(36684)
(35108)
(23777)
(18060)
(16731)
(14320)
(14120)
(13698)
(12607)
(12554)
(12112)
(12013)
(11956)
(11273)
(11150)
(11096)
(10855)
(10763)
(9331)
(9286)
(9042)
(8473)
(8379)
(8324)
(8208)
(8201)
(7758)
(7512)
学科
(54132)
经济(54053)
管理(44685)
(38135)
(30247)
企业(30247)
方法(19152)
(18454)
中国(17533)
数学(15942)
(15643)
数学方法(15502)
(15169)
地方(14229)
环境(13734)
(12658)
农业(12189)
(11560)
业经(11539)
(10568)
贸易(10559)
(10231)
(10050)
(9767)
(9260)
银行(9230)
理论(9214)
及其(9056)
资源(8999)
(8840)
机构
大学(207448)
学院(206782)
(81440)
研究(79501)
经济(79355)
管理(73842)
中国(61901)
理学(61512)
理学院(60715)
管理学(59365)
管理学院(58991)
科学(50864)
(46814)
(43677)
(40688)
(40022)
研究所(39026)
中心(36290)
(34657)
农业(31447)
业大(31065)
北京(30464)
财经(30384)
(29425)
师范(29081)
(28392)
(27580)
(27453)
(27293)
科学院(24187)
基金
项目(129764)
科学(100201)
研究(92868)
基金(92132)
(82583)
国家(81865)
科学基金(67726)
社会(56679)
社会科(53380)
社会科学(53362)
(50365)
基金项目(47186)
自然(45133)
自然科(43887)
自然科学(43869)
(43504)
自然科学基金(43052)
教育(41919)
资助(39821)
编号(37995)
成果(33402)
重点(29970)
(29073)
(28297)
课题(27473)
(25308)
科研(24701)
计划(24290)
(23881)
创新(23739)
期刊
(100795)
经济(100795)
研究(66060)
中国(49185)
(37620)
学报(36886)
科学(33997)
(31250)
管理(29056)
大学(26634)
农业(25095)
教育(24878)
学学(24725)
(22666)
金融(22666)
技术(16551)
业经(15552)
财经(15376)
经济研究(14788)
(13388)
问题(13155)
(13062)
图书(13021)
资源(12387)
(11293)
(10483)
国际(10296)
书馆(9676)
图书馆(9676)
世界(9431)
共检索到339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傅绶宁  
川中丘陵地区位于四川盆地的中部,地处长江以北和沱、涪、嘉(陵)、渠诸江的中下游,它西隔龙泉山与成都平原毗邻,东界华蓥山与川东平行岭谷地区接壤,其行政区范围包括内江、永川、南充地区和自贡市的全部,绵阳地区之大部,宜宾地区之北部,以及乐山、达县地区和成都市的一小部分,共50个县、市,总土地面积约7.7万平方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怀超  
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地是“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农地问题也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问题,更是与农村繁荣、农业稳定和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文章主要阐述了四川丘陵地区农地流转的形式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地适度流转和推进农地业主开发经营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治国  米仁元  
四川省中部丘陵地区,地跨84个县(区),土地总面积12.1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3%,人口630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1%,是我国典型农业为主的地区之一。 一、川中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研究的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成建  
西充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县,是全国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之一。县域人口密集,地块零乱破碎,中低产田多,生态环境潜在风险大。同时,该县也是南充市第七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出的"南西蓬"核心发展区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西充县人地关系存在诸多矛盾,如人多地少的矛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韦潇  李小梅  曾泰儒  张帆  李昌华  李小铃  黄琳凯  游明鸿  闫艳红  
在川中丘陵区遂宁市河沙镇和天保镇,对‘西部之星’、‘WL-525HQ’、‘WL-440HQ’、‘WL-656HQ’和‘昆德拉’5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适应性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川中丘陵地区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WL-525HQ’在两试验地株高、平均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两试验地均以‘WL-525HQ’隶属度最高,分别为0.8和0.9。综上,‘WL-525HQ’表现较好,在川中丘陵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国泽  
川中丘陵地区幅员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在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应是:(1)加强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改善投资环境;(2)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3)拓展居民生活服务业、生产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及金融保险业等第三产业领域;(4)改造现有工业;(5)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霞  豆攀  陈祥  孔凡磊  袁继超  
2016、2019、2020年以四川主推玉米品种‘正红505’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气象因子的差异及其对玉米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川中丘陵地区玉米的播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日均温升高,玉米营养生长期缩短,其间活动积温减少,气象因子对玉米全生育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营养生长阶段;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温度是决定玉米生育期长短的主要气象因子,日均温度和活动积温对各生育时期的贡献率达82.9%,其中吐丝–成熟期达99.9%;籽粒产量同时受温度、光照和降水量的影响,其中光照条件贡献较大(贡献率35.7%~54.1%),日均温和活动积温贡献率25.2%~31.2%,降水量贡献率20.8%~33.1%;气象因子对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率不同,对穗粒数贡献最大的是播种–吐丝阶段的温度,对千粒质量贡献最大的是吐丝–成熟阶段的光照;随播期推迟,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籽粒产量(y)与播期(第一播期后的天数,x)的回归方程为y=–1.16x~(2)+19.87x+7977.34(R~(2)=0.47~(**)),在4月3日左右最高。推断4月上旬是本区玉米高产的适宜播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霞  豆攀  陈祥  孔凡磊  袁继超  
2016、2019、2020年以四川主推玉米品种‘正红505’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气象因子的差异及其对玉米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川中丘陵地区玉米的播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日均温升高,玉米营养生长期缩短,其间活动积温减少,气象因子对玉米全生育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营养生长阶段;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温度是决定玉米生育期长短的主要气象因子,日均温度和活动积温对各生育时期的贡献率达82.9%,其中吐丝–成熟期达99.9%;籽粒产量同时受温度、光照和降水量的影响,其中光照条件贡献较大(贡献率35.7%~54.1%),日均温和活动积温贡献率25.2%~31.2%,降水量贡献率20.8%~33.1%;气象因子对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率不同,对穗粒数贡献最大的是播种–吐丝阶段的温度,对千粒质量贡献最大的是吐丝–成熟阶段的光照;随播期推迟,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籽粒产量(y)与播期(第一播期后的天数,x)的回归方程为y=–1.16x~(2)+19.87x+7977.34(R~(2)=0.47~(**)),在4月3日左右最高。推断4月上旬是本区玉米高产的适宜播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祖辕  倪方平  蒋勇  杨维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易忠君  贺卫峰  
国家"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各地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但土地利用率较低,土地整理成为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的有效手段之一。运用实例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以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为例,对农村居民点规划欠规范、居民宅基地面积超标、零星地块整合不足、土地资源浪费等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改变原有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等各种土地整治措施,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唐彬杰  林先成  肖宏芝  
在掌握较为充分的数据资料前提下,运用分形研究方法及城镇引力模型,对川中丘陵典型小城镇体系——富顺县城镇规模和空间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富顺县各小城镇是围绕富世镇呈强聚集态分布,中心城镇首位度过大,其余城镇规模均较小,缺乏中间城镇的过渡;近半数城镇沿沱江这条地理线分布,整体分布较为均匀,两两城镇间的联系度不高;多数城镇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弱,各小城镇的引力度空间分布呈现组团式聚集状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唐彬杰  林先成  肖宏芝  
在掌握较为充分的数据资料前提下,运用分形研究方法及城镇引力模型,对川中丘陵典型小城镇体系——富顺县城镇规模和空间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富顺县各小城镇是围绕富世镇呈强聚集态分布,中心城镇首位度过大,其余城镇规模均较小,缺乏中间城镇的过渡;近半数城镇沿沱江这条地理线分布,整体分布较为均匀,两两城镇间的联系度不高;多数城镇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弱,各小城镇的引力度空间分布呈现组团式聚集状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重金  
四川盆中丘陵地区位于华莹山和龙泉山之间,南至长江,北抵绵阳、南部、营山一带。跨越6个地(市)42个县(区),总面积9700余万亩,有农业人口3270万人。其间丘陵起伏,田园密布,林地分散,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旱涝风雹灾害频繁,人口密度大,农村经济落后。地处长、沱二江汇合口的泸县是四川盆中丘陵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县,笔者通过对泸县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状况的调查与评价,意在阐明四川盆中丘陵地区林业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型林业的道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秀  
本文通过对四川丘陵地区农业资源特点、利用现状和潜力的分析,提出了该区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略和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廷春  
四川丘陵地区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是 :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丘陵地区人口综合素质 ,为工业与农业良性互动提供战略资源保障 ;加强资金投入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工业与农业的互动发展提供硬件平台 ;加快城市化步伐 ,增强城市综合功能 ,建立农业与工业有效互动的城市体系 ;切实建立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互促互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