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2)
- 2023(10298)
- 2022(9260)
- 2021(8728)
- 2020(7336)
- 2019(16978)
- 2018(16990)
- 2017(32355)
- 2016(17910)
- 2015(20244)
- 2014(20115)
- 2013(20013)
- 2012(18280)
- 2011(16294)
- 2010(16195)
- 2009(14371)
- 2008(13851)
- 2007(11742)
- 2006(10071)
- 2005(8570)
- 学科
- 济(66018)
- 经济(65947)
- 管理(47309)
- 业(44815)
- 企(36996)
- 企业(36996)
- 方法(31593)
- 数学(27262)
- 数学方法(26944)
- 学(19088)
- 农(18202)
- 中国(16078)
- 地方(15745)
- 财(15280)
- 业经(14613)
- 农业(12290)
- 贸(11975)
- 贸易(11967)
- 和(11768)
- 易(11570)
- 制(11565)
- 理论(11435)
- 环境(11225)
- 技术(10636)
- 务(9882)
- 财务(9824)
- 财务管理(9810)
- 教育(9661)
- 划(9326)
- 企业财务(9294)
- 机构
- 大学(249681)
- 学院(247642)
- 管理(98993)
- 济(89747)
- 经济(87443)
- 理学(86437)
- 研究(85831)
- 理学院(85396)
- 管理学(83747)
- 管理学院(83323)
- 中国(60234)
- 科学(58679)
- 京(53917)
- 农(45300)
- 所(44340)
- 业大(42286)
- 研究所(41148)
- 财(39150)
- 中心(38223)
- 农业(35593)
- 江(35191)
- 北京(34175)
- 范(33912)
- 师范(33549)
- 财经(32158)
- 院(31976)
- 经(29323)
- 州(28887)
- 师范大学(27439)
- 技术(27425)
- 基金
- 项目(181752)
- 科学(140874)
- 基金(130240)
- 研究(128216)
- 家(116004)
- 国家(115085)
- 科学基金(97237)
- 社会(76942)
- 社会科(72702)
- 社会科学(72683)
- 省(71520)
- 基金项目(70773)
- 自然(66961)
- 自然科(65273)
- 自然科学(65255)
- 自然科学基金(64042)
- 划(61274)
- 教育(57977)
- 资助(53334)
- 编号(52342)
- 重点(41522)
- 成果(41481)
- 发(38781)
- 部(38702)
- 创(37315)
- 课题(36082)
- 科研(35633)
- 计划(35136)
- 创新(34795)
- 大学(33059)
共检索到347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杰 匡萍 王芝娜 张银洁
为了对春剑野生种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再引入生态重建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川东平行岭谷区野生春剑伴生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春剑主要分布在松科与壳斗科针阔混交林、壳斗科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松树林植物群落,伴生植物有40科58属70种,优势种主要是乔木层的马尾松、青冈、巴山松、油松等,灌木层的杜鹃花、马桑、山茶花等,草本层的蕨类和地被层的苔藓。其中,马尾松、杜鹃花、蕨类、苔藓具有较高的重要值,可作为野生春剑栖息地的指示植物。春剑伴生植物种类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和选择性,与其它群落相比,群落3、群落4和群落6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都相对较低,松科和壳斗科植物个...
关键词:
春剑 野生资源 分布现状 川东平行岭谷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阳兵 谢静 邵景安 张双
川东平行岭谷地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研究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1986、2000和2007年的Landsat TM影像,辅以10m分辨率的SPOT影像和野外调查,结合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应指数探讨了平行岭谷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轨迹及其相应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受地形空间分异明显控制;1986~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是建设用地、水体增加,耕地减少,耕地-耕地-建设用地变化迹线占1986~2007年建设用地变化量的66.47%,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以2000年后的耕地转入为主;邻近主城所在地的岭谷条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增加快于相隔...
关键词:
平行岭谷区 土地利用 格局 生态效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俊云 李林立 谢世友 李廷勇 李元庆
以川东平行岭谷区典型岩溶槽谷——北碚槽上为研究区域,通过对8月和11月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性质研究,发现槽上岩溶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电导率、矿化度、SO42-浓度及HCO3-浓度都是8月大于11月,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相对应,也与人类在8月份对土地利用的强度大于在11月份对土地利用的强度相对应。研究区地下水的化学性质与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季节差异具有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为进一步认识岩溶地下水的时间变化规律提供科学数据,也有利于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采取更加合理的措施来治理和保护岩溶地区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崔明 周梦玲 赵晓东 闫伟鹏 武建宏 刘玉国
【目的】研究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岩溶区不同恢复年限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与结构特征,了解岩溶区植被现状,为区域植被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石漠化综合治理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以河南省淅川县岩溶区6种林龄(20、28、35、40、53、70 a)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按照森林群落调查方法调查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计算群落物种重要值、多样性指数、群落结构和群落相似系数。【结果】在18个固定样地10 800 m2区域内,共调查到维管束植物63种,隶属40科58属;随着恢复年限增加,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增加的物种多为单科单属单种。各个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恢复年限增加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总体表现为缓慢上升;乔木层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以P5样地(恢复时间53 a)最大,P1样地(恢复时间20 a)最小;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缓慢上升。Jaccard相似性系数结果表明:不同恢复年限的样地间为极不相似水平,物种组成差异性较高;除密度外,群落平均高度、盖度、胸径等结构在恢复20和70 a以上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玲 李广贺 张旭 张荣社 唐翀鹏
用植物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滇池小河口的天然湿地以及表流和潜流两种人工湿地的植被群落学特征。研究区内调查发现有12种植物群落,包含有植物17种。结果表明:表流人工湿地的群落多样性大于潜流人工湿地,甚至也大于天然湿地;在两种人工湿地中,植物群落中的层次数比较接近;从植被群落结构来看,在物种多样性和shannon-wiener指数方面表现为潜流人工湿地大于表流人工湿地,天然湿地居中。从天然湿地到表流湿地,再到潜流湿地,随着湿地环境水文条件的变化,植物群落组成与分布状况也在变化,表现出从湿地植物向陆生植物演替的趋势。研究表明两种人工湿地中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长势不同...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天然湿地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罗民波 简婷婷 王云龙 张衡 尹艳娥 张海燕 杨杰青
通过近年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基本要素研究,结合东海海洋环境基本要素(水文、营养盐含量、COD_(Mn)、悬浮物浓度等)的变化,阐明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春季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主要由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组成,夏季的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受长江口冲淡水、钱塘江、东海沿岸流等影响,东海近岸海域环境浮游植物数量明显高于东海大陆架海域。冗余度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7年春季,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活性磷酸盐;2015—2017年夏季,对研究海域浮游植物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
关键词:
东海 浮游植物群落 生态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恒斌 郝玉光 丁琼 贾桂霞
沙冬青是西北荒漠地区珍稀常绿阔叶灌木.该文在其分布区内,综合土壤、水分条件,选定宁夏中卫县沙坡头、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内蒙古磴口县、内蒙古乌拉特后旗4个地区作为调查样区,研究了沙冬青植物群落和沙冬青根瘤的特征.结果表明:沙冬青植物群落组成较为丰富;因水分、土壤类型及地形差异,不同样区内沙冬青群落成分、结构有一定变化,水分是沙冬青植物群落的决定性生态因子;沙冬青根瘤的最佳采集时间是在结果期之前,根瘤的外部形态呈现多样性,不同样区根瘤的着生部位有差异;水分是根瘤菌侵染沙冬青根系并形成根瘤的主要限制因子;沙冬青群落其他豆科植物的根瘤与沙冬青根瘤具有相似的外部形态.
关键词:
沙冬青 群落 根瘤 生态因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萍 刘宪斌 李宝华 白明 李彤 王娟娟
2009—2013年选取春末、夏中、秋初3个季节对海河干流浮游植物进行连续5年的调查与监测,系统分析了海河干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优势度、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组成,探讨其变化趋势和主要原因,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分别对各年度间密度和生物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利用马加利夫(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河干流浮游植物隶属8门92属181种。绿藻门在细胞密度和种类组成上都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蓝藻门和硅藻门。主要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四尾栅藻、小球藻、卵囊藻、月牙藻和卡德藻;蓝藻门的微囊藻、胶鞘藻、螺旋藻、颤藻和蓝纤维藻;硅藻门的小环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济红 祁翔 周云 刘燕
为了解梵净山野生黄连种质资源现状,采用民族植物学田野调查法和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梵净山野生鸡爪黄连主要栖息地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梵净山鸡爪黄连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1700 m的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水青冈—箭竹林中,主要伴生种子植物有31科50属54种,蕨类植物3科3属3种;乔木层优势种为亮叶水青冈、枫香、黄肉楠、木姜子等,林冠参差不齐,郁闭度0.2~0.4;灌木层优势种为箭竹、茶树、悬钩子、紫楠、黄肉楠等,盖度30%~60%;草本层优势种类有莎草、冷水花、鸡爪黄连、苦苣苔和毛叶蕨等,地被植物盖度在35%~80%以上。从区系组成的地理成分看,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48.0%,温带属占...
关键词:
鸡爪黄连 分布现状 资源调查 梵净山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海峰 王云龙 廖勇 陈涛 杜秀宁
于2011年7月(投礁前)和2012年7月(投礁后)在象山港人工鱼礁海域进行网采浮游植物调查,采用群落结构特征公式及灰度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以及鱼礁区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关联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投礁前除均匀性指数J'外,对照区浮游植物种类数(4门21属33种)、丰度(56.50×103cells·m-3)及多样性指标(H'=2.85、d Ma=1.02)均比鱼礁区(4门19属30种、40.57×103cells·m-3、H'=2.67、d Ma=0.76)高;投礁后鱼礁区(3门17属27种、275.35×103cells·m-3、H'=1.14、d Ma=0....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生态因子 人工鱼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忠礼 袁兴中 刘红 李波
水位变动是湿地的基本特征之一,对湿地生态系统意义重大。为了解水位变动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的影响,于2010年8月对白夹溪消落带植物群落进行调查,采用TWINSPAN分类法对植物群落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共发现维管植物85种,隶属34科70属;植物群落可划分为18个类型,狗牙根等5种群落为白夹溪消落带代表性植物群落;随着淹水程度的加深,群落组成呈现出由旱生植物到湿生植物的过渡趋势;植物群落香农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生物量指数随水位梯度呈"∧"型变化趋势,辛普森指数呈"∨"型变化趋势。与156m蓄水周期相比,植物物种数量、群落类型及组成、多样性均发生改变。水位变动是消落带新生湿地植物群落...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水位变动 消落带 植物群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蓝良就 黄炎和 李德成 林金石
对未治理的花岗岩侵蚀区恢复9、25、70 a的4个群落(C1、C2、C3、C4)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群落各层次物种组成及数量差异很大,C1以耐旱耐贫瘠的先锋植物为主,C3、C4出现一定量的阔叶树种,其中C3以显齿蛇葡萄为群落重要特征;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保留有第四纪区系成分,属地理分布区,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其次是北温带分布与热带亚洲分布;层间植物、灌木层及整个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Smpson指数及物种丰富度随恢复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ielou均匀度变化小(其变化因垂直层次而异).
关键词:
植物区系 植被恢复 生物多样性 群落演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谞 潘保柱 赵耿楠 朱朋辉 王昊 李荣辉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源区是长江流域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系统的天然屏障,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系统最敏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浮游植物作为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其群落结构对反映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探究长江源区水环境特性和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于2018年3月份与10月份对长江源区10个典型河段的水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10月份各调查河段流速、浊度、水温及电导率等水环境参数均比3月份高;同一月份中,楚玛尔河的浊度、盐度、电导率等水环境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余河段;两个月份各调查河段的pH、溶解氧以及亚硝酸盐氮等指标差异不显著。采样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28属58种,其中以硅藻、绿藻和蓝藻物种数占优,分别占总数的79.3%、10.4%和8.6%。调查期间,长江源区浮游植物密度在6.06×10~4~39.90×10~4 cells·L~(-1)之间,平均生物量为0.59 mg·L~(-1)。浮游植物优势种有美丽颤藻(Oscillatoria formosa)、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e)、脆杆藻(Fragilaria sp.)、针杆藻(Synedra sp.)、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小球藻(Chlorella sp.)等。两个月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值分别为3.06和3.12,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均值为1.17和1.52,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90和0.82。结合水体营养盐指标、浮游植物密度及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水质评价,长江源区水质总体呈无污染或轻度污染状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增文 刘卓玛姐 段而军 冯顺煜
【目的】了解黄土高原半湿润丘陵区不同森林类型林下植物群落的现状,为该区森林植被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地+样方"法,对黄土高原中部半湿润黄土丘陵区(延安)的林下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统计并计算林下植物群落的生活型谱、盖度、优势度及物种多样性。【结果】(1)小叶杨、白桦、油松、油松+小叶杨、油松+白桦林地林下植物生活型谱均以高位芽植物种占绝对优势,白榆、刺槐、沙棘、茶条槭和侧柏林地则以非高位芽植物为主。(2)林下植物(灌木层+草本层)的总盖度大小顺序为小叶杨林、刺槐林(22.22%~22.65%)>油松+小叶杨林、白桦林、白榆林(9.78%~14.11%)>侧柏林、沙棘林、茶条槭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亚强 王海军 刘学勤
选择云南中部5个高原湖泊在雨季和旱季对其水生植被开展了两次系统调查。共采集到水生植物80种,隶属于33科64属。其中湿生植物39种,挺水植物19种,沉水植物12种,漂浮植物7种,浮叶根生植物3种。区系分析表明5个湖泊水生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以世界分布类型为主,热带和温带性质的属分别有22属(占总属数的34.4%)和20属(占总属数的31.3%),表明该植物区系具有比较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对各湖泊沉水植物优势种类和沉水植物群落类型的分析表明耐污种篦齿眼子菜在滇池、星云湖、杞麓湖这3个富营养化湖泊中均占优势。而这些湖泊沉水植物群落类型也较为单一,主要为篦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等单优群丛。环境分析表明...
关键词:
滇中 水生植物 区系 优势种 沉水植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