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7)
- 2023(13019)
- 2022(11351)
- 2021(10657)
- 2020(9074)
- 2019(20797)
- 2018(20480)
- 2017(39633)
- 2016(21823)
- 2015(24190)
- 2014(23801)
- 2013(23712)
- 2012(21278)
- 2011(19055)
- 2010(18618)
- 2009(17065)
- 2008(16768)
- 2007(14394)
- 2006(12475)
- 2005(10693)
- 学科
- 济(81808)
- 经济(81713)
- 管理(68953)
- 业(67793)
- 企(58945)
- 企业(58945)
- 方法(41350)
- 数学(35773)
- 数学方法(35451)
- 财(25348)
- 农(21746)
- 业经(19285)
- 中国(19166)
- 务(18386)
- 财务(18325)
- 财务管理(18302)
- 学(18231)
- 企业财务(17499)
- 制(15595)
- 贸(15414)
- 贸易(15408)
- 易(14959)
- 地方(14856)
- 农业(14648)
- 技术(14272)
- 和(13440)
- 理论(13320)
- 划(13252)
- 环境(13108)
- 银(11761)
- 机构
- 大学(307348)
- 学院(304950)
- 管理(127039)
- 济(117413)
- 经济(114968)
- 理学(111889)
- 理学院(110722)
- 管理学(108927)
- 管理学院(108408)
- 研究(96583)
- 中国(71035)
- 京(64286)
- 科学(63026)
- 农(54515)
- 财(53184)
- 业大(51011)
- 所(48513)
- 研究所(44796)
- 财经(43829)
- 中心(43762)
- 农业(43286)
- 江(41882)
- 经(40003)
- 北京(39809)
- 范(37429)
- 师范(36949)
- 院(34902)
- 州(34472)
- 商学(33989)
- 经济学(33723)
- 基金
- 项目(218413)
- 科学(170800)
- 基金(159796)
- 研究(152830)
- 家(141302)
- 国家(140132)
- 科学基金(120461)
- 社会(96209)
- 社会科(91226)
- 社会科学(91201)
- 基金项目(86722)
- 省(85324)
- 自然(82131)
- 自然科(80205)
- 自然科学(80180)
- 自然科学基金(78773)
- 划(72092)
- 教育(69654)
- 资助(65301)
- 编号(61383)
- 重点(48336)
- 成果(47544)
- 部(47539)
- 创(45912)
- 发(44718)
- 创新(42733)
- 科研(42698)
- 计划(41094)
- 课题(40864)
- 教育部(40456)
- 期刊
- 济(121082)
- 经济(121082)
- 研究(82745)
- 学报(54744)
- 中国(50672)
- 农(48177)
- 科学(47700)
- 管理(45028)
- 财(41338)
- 大学(40420)
- 学学(38585)
- 农业(33071)
- 教育(27253)
- 技术(23495)
- 融(23220)
- 金融(23220)
- 业经(21203)
- 财经(20780)
- 经济研究(19273)
- 经(17497)
- 业(17379)
- 科技(16213)
- 问题(15876)
- 版(15262)
- 业大(14687)
- 理论(14532)
- 图书(14479)
- 技术经济(14406)
- 商业(14078)
- 实践(13433)
共检索到420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宁家耀 宋增基 王蕾
文章研究表明:董事会与CEO之间的权力博弈是影响CEO报酬和公司绩效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国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与CEO之间的博弈扭曲了CEO报酬机制,损害了CEO报酬对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应当从博弈的制度环境入手矫正上述博弈机制,理顺CEO报酬机制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CEO报酬 讨价还价博弈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爱民 王海静 杨凡
近年来,对赌协议在国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较为关键的步骤是确定未来公司绩效估值,而该值的确定过程就是投融资各方讨价还价的利益博弈过程。文章通过构建投资方与融资方之间关于公司绩效的轮流出价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求解其均衡,得出双方在谈判中的收益主要取决于各自关于对方对公司绩效估值的预期和双方的心理压力。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岳香 洪敏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与公司绩效等指标的回归分析发现,经营者现金报酬与公司绩效、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营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规模虽存在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同时还发现,公司所在行业和地区因素影响经营者报酬水平。
关键词:
国有上市公司 经营者报酬 公司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小宁
中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员工持股的激励效果也被人们所关注。本文根据沪市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 ,考察了企业绩效与经营者报酬和员工持股的相互影响关系。国内一些研究认为 ,经营者报酬和员工持股与企业绩效没有正相关关系 ,然而本文通过数据分析 ,认为持股与不持股的均值差异可以说明经营者持股与员工持股对企业绩效有正的影响。分析也表明 ,经营者报酬和员工持股量与企业绩效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庄贵军 周筱莲
讨价还价是一种最原始,因而也是最古老的商品作价方法。它能够风行至今,足以证明其生命力之强盛。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简单灵活,既能体现卖者的意志,又能体现买者的意志,是最能够真实反映供求关系的。如果全国的商店都变成可以讨价还价的商店,那么结果会怎样呢?那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劲屹
买壳上市是我国证券市场一个重要的特征,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提炼,形成了一个基于动态讨价还价博弈的"壳公司"定价模型,并由此得出买壳上市实质上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过程,而双方得益权重则取决于公司自身的讨价还价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勇华
本文依据价值链价值创造理论,结合合作博弈"核"思想,首先对价值创造、内涵加以界定;分析和探讨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讨价还价能力(α)、市场竞争程度(f)对购买者与供应商形成联盟的合作价值创造与获取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谌新民 刘善敏
本文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经营者的任职状况、报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发现 :经营者的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有显著性弱相关关系 ;报酬水平的激励强度更多的与“横向”“纵向”比较的相对值有关 ;两职兼任的经营者年薪、持股比例与其绩效均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而实行年薪制的经营者呈显著性弱相关性。本研究说明资产规模、行业特性、区域范围、股权结构对经营者年薪、持股比例和经营绩效具有深刻影响 ,完善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激励的方向应是建立多元化的报酬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依山
中国农地改变用途后价值大幅提高,政府、企业和农民三个利益主体对增值进行利益博弈。被征农地应该如何定价,增值应该以什么比例分配给相关利益主体,研究者对此争议很大。文章把农地交易看成一个纯交换经济,探讨了三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首先,找到不同条件下的讨价还价解,分析它们的关系及演化规律;然后,利用边际生产力贡献原理,分析均衡点的效率和公平兼顾的可能性;最后,利用稳定匹配理论探讨博弈双方实现以上均衡点的机制。研究表明:农地定价讨价还价博弈中任何个体的"理性"都会陷入囚徒困境,应该寻找一种定价机制和分配机制来实现个体理性、群体理性和整体理性的完美统一;所创造财富只有按照贡献份额公平分配,生产才有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峰 尚永庆 邓雯婷
在中国的对外油气资源合作过程中,价格谈判是利用海外油气资源的前提,谈判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切身利益,因而讨价还价必不可少。讨价还价是合作博弈理论的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交易双方对价格的谈判,以期达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其实质是参与双方对特定利益的分割分配。谈判破裂点是讨价还价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讨价还价双方的态度和结果产生影响,至少博弈方不可能接受低于破裂点利益时的分配。我们基于讨价还价理论,建立资源需求方和资源供给方的价格谈判模型,分析价格背后隐藏的既定利益分配规律,寻找影响双方合作的关键因素,对其进行情景分析,为我国成功利用海外油气资源寻找切实可行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晓丽
文章探讨了讨价还价能力对技术拥有者的最优授权策略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论表明在横向市场结构中,技术授权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不会影响生产性技术拥有者的最优授权策略,但会提高单位产出费和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下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在纵向市场结构中,上下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会影响非生产性技术拥有者对最优授权方式的选择;如果上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强,双重加价问题的负面效应可能大于技术扩散的正面效应,技术授权可能损害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原毅军 郭钰
煤电价格矛盾是影响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政府部门和学者们一直关注的焦点。而作为市场主体的煤电企业对煤电价格的确定从根本上讲是由双方谈判所决定的。从煤电谈判这一热点事件切入,利用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来分析煤电产业纵向联盟定价问题。结果证明在煤电企业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谈判双方的利润同时受到各方贴现因子、谈判破裂风险概率以及谈判参与者外部选择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关于煤电产业纵向联盟定价的几点政策建议,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电煤价格信息监测体系,完善煤电市场机制以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健全节能市场机制。
关键词:
煤电产业 纵向联盟 定价 讨价还价博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培志 杨依山
文章基于政府、企业和农民三方利益主体在被征农地增值分配中的短、中、长期博弈关系,利用讨价还价理论和动态博弈模型,对农地改变用途后增值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文章首先在界定企业和农民的初始禀赋、风险偏好和效用函数的基础上,求解并对比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下企业和农民的博弈均衡解及其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政府采取功利主义和平等主义原则对企业和农民的讨价还价解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最后对现有征地政策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征地 讨价还价 功利主义 平等主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金德 李帮义 秦爱亮
运用动态博弈,探讨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水泥厂与政府之间关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转移支付问题。结论表明:双方合作主要取决于双方的谈判成本以及水泥厂对政府可接受的、给予前者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转移支付可能值的估计,只要水泥厂基于自身能力、准确评估政府可接受的转移支付数额进行合理报价,政府从其传统处理方法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角度分析并从资金、政策上对报价理解、鼓励和支持,使双方均能获益,就能实现合作。该结论为水泥工业生态化和政府垃圾处理产业化"双赢"提供了有力决策支持。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讨价还价 循环经济 产业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增基 郭桂玺 张宗益
本文选取中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并研究经营者升迁的决定因素对公司绩效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在国有控股的企业中,董事长更多的关注政治激励,总经理更多的关心物质激励,当存在晋升机会时,政治激励、物质激励有一定的替代关系;年轻管理者的对公司绩效的作用往往主观地被低估,任期、政治关联、学历同晋升机会、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上级对高级管理人员经营能力的判断时,应剔除高级管理人员个人特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
经营者报酬 政治激励 公司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