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85)
2023(17448)
2022(14522)
2021(13466)
2020(11374)
2019(26286)
2018(25625)
2017(49076)
2016(26313)
2015(29619)
2014(29499)
2013(29504)
2012(27636)
2011(25009)
2010(25327)
2009(23962)
2008(23372)
2007(20996)
2006(18591)
2005(16989)
作者
(74613)
(62932)
(62324)
(59675)
(39877)
(30247)
(28686)
(24245)
(23848)
(22340)
(21391)
(21149)
(20040)
(19999)
(19684)
(19542)
(18584)
(18343)
(18147)
(18056)
(15741)
(15281)
(15118)
(14353)
(14182)
(14098)
(13978)
(13805)
(12693)
(12551)
学科
(111416)
经济(111277)
(76025)
管理(75127)
(59517)
企业(59517)
方法(45857)
数学(40629)
数学方法(40281)
(38625)
中国(37471)
(33817)
(30605)
金融(30600)
(29662)
银行(29628)
(29178)
(28533)
业经(26103)
农业(25618)
地方(23565)
(22169)
贸易(22152)
(21564)
(20850)
(20847)
财务(20802)
财务管理(20754)
企业财务(19779)
(19264)
机构
大学(376369)
学院(374966)
(163366)
经济(159937)
管理(139244)
研究(132255)
理学(118880)
理学院(117513)
管理学(115736)
管理学院(115016)
中国(108528)
(79404)
(79037)
科学(76435)
(66435)
(65758)
中心(62845)
财经(61784)
研究所(59868)
(56913)
(56141)
业大(53124)
经济学(52300)
农业(50657)
北京(50388)
(48716)
师范(48274)
经济学院(47194)
(47141)
财经大学(45913)
基金
项目(244263)
科学(193008)
研究(181104)
基金(179517)
(155743)
国家(154411)
科学基金(131827)
社会(118085)
社会科(111839)
社会科学(111812)
基金项目(94428)
(93689)
教育(82541)
自然(82112)
自然科(80190)
自然科学(80168)
(78840)
自然科学基金(78815)
资助(72930)
编号(72246)
成果(60376)
(55764)
重点(55118)
(53189)
(51080)
课题(50532)
国家社会(50016)
(48772)
教育部(48217)
(47989)
期刊
(183511)
经济(183511)
研究(116456)
中国(80066)
(64283)
(62978)
学报(57756)
科学(54006)
(51887)
金融(51887)
管理(49719)
大学(44695)
农业(42326)
学学(42001)
教育(37310)
财经(31623)
技术(30168)
业经(29523)
经济研究(29317)
(27194)
问题(24478)
(21344)
(21026)
(19076)
国际(18981)
世界(18922)
技术经济(17732)
理论(17650)
现代(16199)
统计(16161)
共检索到580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泉民  
合作金融是农民融通资金的一种体制内金融机构,其资金来源及运用不仅影响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合作社性质。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资本呈现出以外源供给为主体的机制偏差:社内资金不足,以银行为核心的社外资金占据了主导地位,由此制约了合作社"质"的完善而沦为"合借社"、"承转机关"。只有通过多种举措如放宽合作金融的业务市场准入限制、增加储蓄和社股金、延伸社员群体、盈余及公积金的有效积储、建立风险防范和风险补偿机制等,才能谋求信用社成为一种有效率的组织而"自有"、"自立"。这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促进农民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泉民  
20世纪前半期,为挽救行将崩溃的农村经济,国民政府推行了以乡村合作运动为中心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促使了合作社大量快速设立。但是合作社发展受到了来自于财政金融体制的制约,根源在于政府有效制度供给能力不足及制度建设协调性缺失。实际上,同时作用于乡村的各种制度共同组成了社会的"制度系统"(如与合作社相关的行政、财政金融、土地等制度),制度间耦合关系决定了任何一项制度都必须与其他制度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此外,制度供给还要与政府的"社会动员"相结合,以形成政府力量与乡村民众之间的"共振"。否则,社会经济变迁极有可能会陷入"头重脚轻"的困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缪德刚  
20世纪20年代末期,资金短缺使得中国农村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有鉴于此,1932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试办通过信用合作社向农村提供贷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档案材料显示,该行制定的信用合作社规章中,包含信用合作社内部的监督机制,以及银行对信用合作社的约束机制,这为银行规避了农村贷款的风险。虽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通过信用合作社向农村贷款的时间不长,但取得了值得肯定的业绩。这项实践所带来的启示是:在农村金融体系欠缺的情况下,培育信用共同体是推动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配置资金的策略之一;农村金融服务应切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金融制度改进是持续性的,不仅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经济、制度环境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连刚  陈天庆  文枚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农民合作社通过发挥自身经济功能可推动乡村发展,并不断向社会领域拓展和延伸,已成为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通过分析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基于嵌入性视角提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三重路径,即资本嵌入、政治嵌入和文化嵌入,提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即规范合作社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完善激励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BenoIt Tremblay Daniel Cté  
本文探讨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西方信用合作社在全球化和金融机构并购浪潮中所面临的战略抉择 :合作制还是商业化 ;以个案分析的方式指出了各信用社在融资层面的不同做法 ,以及由此导致在合作制观念上的思路分歧和实践。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荣  刘婷  
利用合作社社员微观调查数据,对合作社社员资本供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社员生产规模越大,向合作社进行资本供给的意愿越强。第二,风险厌恶对社员资本供给意愿存在制约作用。第三,合作社领办主体身份和合作社声誉等级对社员资本供给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生产大户领办合作社有助于吸引社员资本供给;组织声誉等级越高,社员资本供给意愿也越强。第四,能够参与合作社重要事务决策的社员相对更愿意向合作社进行资本供给。第五,对所在合作社发展前景及社长能力持正面评价有助于提升社员资本供给意愿。第六,政府扶持不会削弱社员资本供给激励,相反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鄢小兵  
本文从目前我国农信社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出发,从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三个方面对农信社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创新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学萍  易法海  
文章分别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网点设置与人员配备制度以及具体的融资制度安排逐一进行了历史回顾。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融资制度变迁是一种典型的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结果却没有达到政府的预期目标;受初始产权制度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也没有得到纠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熊学萍  易法海  
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融资制度包括融资制度的载体与具体的融资制度安排。本文分别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网点设置与人员配备制度以及具体的融资制度安排逐一进行了历史回顾。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融资制度变迁是一种典型的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结果却没有达到政府的预期目标;受初始产权制度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也没有得到纠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学萍  易法海  
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融资制度包括融资制度的载体与具体的融资制度安排。本文分别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网点设置与人员配备制度以及具体的融资制度安排逐一进行了历史回顾。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融资制度变迁是一种典型的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结果却没有达到政府的预期目标;受初始产权制度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也没有得到纠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进  赵秋倩  
多元合作共治下农民合作社日益成为乡村社会中不可忽略的治理主体,不论是在政府强力推动下,抑或自主嵌入乡村社会与其他治理主体联合,均体现出组织形态变迁中新事物的内在生命力。在质性研究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对合作社在农村基层治理存续进行了实践检视、合法性基础的描述以及对现实启示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其集经济实力、组织认同、权威基础于一体,为农村市场转型、农业分工制度建设提供组织动力,对乡村治理新模式构建、村社协作共治具有现实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进  赵秋倩  
多元合作共治下农民合作社日益成为乡村社会中不可忽略的治理主体,不论是在政府强力推动下,抑或自主嵌入乡村社会与其他治理主体联合,均体现出组织形态变迁中新事物的内在生命力。在质性研究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对合作社在农村基层治理存续进行了实践检视、合法性基础的描述以及对现实启示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其集经济实力、组织认同、权威基础于一体,为农村市场转型、农业分工制度建设提供组织动力,对乡村治理新模式构建、村社协作共治具有现实价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本文基于 2 0年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进程和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从合作制、农村金融体制、农村信用社组织模式、行业管理体制、业务多目标冲突、历史包袱、破产约束失灵与道德风险、政府行为等八个方面入手 ,综论改革的基本思路。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第一 ,产权改革是关键性的 ;第二 ,农村金融建设必须坚持多样化 ,兼顾竞争和盈利 ;第三 ,规模经济是农村信用社应追求的首要经营目标 ;第四 ,要结合体制改革解决“历史包袱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忠富  
本文认为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多流于形式 ,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主  要是农村信用社与入股社员的信息不对称 ,农村信用社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基层社  与县联社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 ,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与信用社经营机制的异化 ,也导致了抗  风险能力的低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