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0)
- 2023(12464)
- 2022(9533)
- 2021(8468)
- 2020(6241)
- 2019(13717)
- 2018(12892)
- 2017(24330)
- 2016(12932)
- 2015(13794)
- 2014(13435)
- 2013(12982)
- 2012(12044)
- 2011(11138)
- 2010(11059)
- 2009(10156)
- 2008(9989)
- 2007(9020)
- 2006(7908)
- 2005(6667)
- 学科
- 济(52670)
- 经济(52599)
- 业(39313)
- 管理(34507)
- 农(28350)
- 企(27643)
- 企业(27643)
- 业经(20388)
- 农业(19381)
- 方法(17453)
- 中国(15840)
- 财(14953)
- 数学(14544)
- 数学方法(14313)
- 制(12555)
- 学(11290)
- 地方(10698)
- 产业(10398)
- 银(9926)
- 银行(9908)
- 融(9720)
- 金融(9718)
- 行(9561)
- 信息(9404)
- 发(8976)
- 贸(8947)
- 贸易(8944)
- 总论(8855)
- 信息产业(8774)
- 易(8729)
- 机构
- 学院(189466)
- 大学(186190)
- 济(73828)
- 经济(72212)
- 管理(69043)
- 研究(64757)
- 理学(60336)
- 理学院(59578)
- 管理学(58479)
- 管理学院(58096)
- 中国(47646)
- 科学(39709)
- 农(37531)
- 京(37232)
- 财(35812)
- 所(31436)
- 中心(30182)
- 财经(28895)
- 研究所(28890)
- 业大(28707)
- 江(28257)
- 农业(28219)
- 范(27261)
- 师范(26997)
- 经(26429)
- 经济学(23891)
- 院(23539)
- 州(22966)
- 北京(22382)
- 经济学院(21751)
- 基金
- 项目(134157)
- 科学(107099)
- 研究(101263)
- 基金(98225)
- 家(86265)
- 国家(85424)
- 科学基金(72945)
- 社会(67530)
- 社会科(63701)
- 社会科学(63682)
- 省(52815)
- 基金项目(51392)
- 教育(45452)
- 划(44369)
- 自然(43929)
- 自然科(42937)
- 自然科学(42923)
- 自然科学基金(42160)
- 编号(40957)
- 资助(36803)
- 成果(34282)
- 重点(30664)
- 发(30236)
- 部(29485)
- 国家社会(29113)
- 创(28759)
- 课题(28464)
- 性(27663)
- 制(27116)
- 创新(26722)
共检索到271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宇阳
推进乡村数字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效率的重要路径。从嵌入性视角出发,在数字治理技术供给乡村社会的过程中,还需要合理的认知、行政、文化以及关系的嵌入。然而,由于数字鸿沟下农民数字认知不足、“数字锦标赛”下的“数字政绩”激励、“外生性”数字治理的地方排斥、“数字脱域”下“基层-农民”关系脱嵌等原因,当前我国乡村数字治理存在一定的认知嵌入不足、行政嵌入过度、文化嵌入缺位以及关系嵌入弱化等多重困境。应该有序推进数字治理、普及乡村数字教育,改善乡村数字治理考核体系,促进乡村本土治理文化内容融入数字治理,多途径增进乡村数字治理中的“基层-农民”关系,以此塑造良好的嵌入性环境,真正实现有效乡村数字治理。
关键词:
嵌入性 乡村治理 数字治理 数字乡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连刚 陈天庆 文枚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农民合作社通过发挥自身经济功能可推动乡村发展,并不断向社会领域拓展和延伸,已成为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通过分析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基于嵌入性视角提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三重路径,即资本嵌入、政治嵌入和文化嵌入,提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即规范合作社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完善激励机制。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民合作社 嵌入性 路径优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倩 马英
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背景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数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越来越多数字化程序的运用,给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乡村治理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组成,其效能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治理的综合实力。因此,研究数字化技术如何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辨析数字化乡村治理的概念,分析现阶段数字技术在推进乡村治理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乡村治理效率的对策,完善现阶段数字乡村治理体系,为实现智慧化乡村治理目标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数字化 公共服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映雪
项目化的资源配置和供给是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通过实践考察发现,乡村振兴项目化运作存在项目竞争与政绩工程、项目导向与政府错位、项目逐利与执行变通、项目实施的基层矛盾与精英俘获等多重困境。而困境产生的根源是由于乡村振兴项目有限性与需求广泛性的张力、项目分配中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不足、科层制与项目制的双重规制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做好项目整体规划与分配、提高项目利益协调能力、强化项目监督、优化科层制与项目制的关系是破解乡村振兴项目化运作困境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项目化运作 基层治理 项目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冬冬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乡村治理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弘扬与发挥乡贤文化在乡民教化、乡村服务和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成为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以新乡贤文化为视角,对乡贤文化及其属性进行解读,分析总结新时期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并从四个方面提出新乡贤视角下乡村治理的实施路径,以此促进乡风文明和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
新乡贤文化 乡村治理 现实困境 实现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嵘均 喻包庆
在当下中国,随着以“技治主义”为核心的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乡村社会治理逐步显现数字治理与乡村礼俗社会运行二者之间衔接不畅的问题。这一现实反映出,以技术理性为核心、以现代性为导向的数字治理与以价值理性为核心、以传统习俗为准绳的乡村礼俗社会二者之间存在着潜在张力。这一潜在的张力,在乡村治理实践中表现为由于二者在自身所要求的制度规范、过程适应以及价值耦合等方面的差异性而产生的抵牾、摩擦乃至排斥,但这并不表明数字治理和乡村礼俗社会之间是不可调谐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又是可以相互融合并达成相互依存的同一体。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过程中,既要适切地评估数字治理嵌入乡村礼俗社会后技术理性作用、正式制度运行、过程衔接顺畅以及价值理性耦合等方面的治理效能,又要重视和运用好乡村礼俗社会固有的非正式制度、礼俗秩序以及乡土人情等文化传承禀赋的治理价值,并在价值取向、治理边界以及运行秩序等方面进行调谐,逐步构建二者相融相合、相互依存的乡村治理体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嵘均 喻包庆
在当下中国,随着以“技治主义”为核心的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乡村社会治理逐步显现数字治理与乡村礼俗社会运行二者之间衔接不畅的问题。这一现实反映出,以技术理性为核心、以现代性为导向的数字治理与以价值理性为核心、以传统习俗为准绳的乡村礼俗社会二者之间存在着潜在张力。这一潜在的张力,在乡村治理实践中表现为由于二者在自身所要求的制度规范、过程适应以及价值耦合等方面的差异性而产生的抵牾、摩擦乃至排斥,但这并不表明数字治理和乡村礼俗社会之间是不可调谐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又是可以相互融合并达成相互依存的同一体。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过程中,既要适切地评估数字治理嵌入乡村礼俗社会后技术理性作用、正式制度运行、过程衔接顺畅以及价值理性耦合等方面的治理效能,又要重视和运用好乡村礼俗社会固有的非正式制度、礼俗秩序以及乡土人情等文化传承禀赋的治理价值,并在价值取向、治理边界以及运行秩序等方面进行调谐,逐步构建二者相融相合、相互依存的乡村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袁宇阳 张文明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应用直播平台进行农产品直播带货已然成为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从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在乡村直播带货的过程中,以信任、互惠规范和社会关系网络为主的社会资本是促使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的重要基础,而社会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则是促进乡村直播带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当前乡村直播带货呈现出社会资本生产与再生产困难的问题:其一,农民之间缺乏社会资本,难以产生有利于直播带货的合作行为;其二,过于依赖政府官员和明星主播,缺乏直播带货的内生动力;其三,线上农产品销售模式信任不足,难以与线下农产品销售模式竞争;其四,缺乏丰富的互惠规范,难以吸引消费者进行二次购买;其五,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不足,无法建立乡村与消费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破解乡村直播带货困境的关键在于激活社会资本,探索有利于乡村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措施。因此,应建立乡村直播带货合作组织,培养乡村本土直播人才,设立全程直播流程,丰富乡村直播带货的互惠规范,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以此促进消费者与乡村之间信任、互惠规范以及关系网络的形成,并不断再生产社会资本,从而实现乡村直播带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乡村 直播带货 信任 互惠规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浩华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空心化趋势日益严峻,传统养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在农村地区获得广泛实践,成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中农村互助养老面临着乡土文化韧性、社会关系脱嵌、政策法规缺位、多元协同困境等发展瓶颈。嵌入性理论强调的“社会行为需要镶嵌于社会链接网络之中”为互助养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为此,以嵌入性理论为背景,通过认知嵌入、关系嵌入、制度嵌入、结构嵌入探讨互助养老在农村地区的可及性,破解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瓶颈,进而提出农村互助养老高质量发展的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卢义桦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进程加速,数字技术不断融合乡村生活,并形塑乡村社会形态。文章从乡村振兴的整体性视角出发,聚焦数字技术嵌入乡村社会并形塑共同体形态的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阐释数字技术助力乡村社会共同体重建的现实困境,并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基层治理、数字素养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刁晓辉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乡村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构建一条充满活力、和谐有效的乡村治理之路,可以更加有效地建设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快速实现乡村治理阶段性目标。在我国治理内容体系中,乡村治理是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解决“新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当前在乡村治理工作中仍存在多种困境,使治理过程变得复杂、困难。为提高乡村治理效用,满足当前乡村发展需要,应采取改进措施,探索现代化乡村治理优化路径,为乡村提供更好的治理前景。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贤宇 李清泽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是具有多重功能和多元价值的绿色宝库。森林“四库”视域下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推动乡村“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促进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人民福祉需求有效协同、破解乡村“生态共富”发展关键性难题、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整体效能提升,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目前,中国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依然面临着林水多元价值挖掘阻力制约、森林经济价值有效转化阻碍、森林食品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森林碳汇发展水平滞后等现实困境,掣肘着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据此,提出了构筑“绿色水库”、发挥林水协同发展“乘数效应”,践行“两山”理念、创新森林生态资源多层次富民机制,树立“大食物观”、促进森林食品高质量多元化供给,聚焦“双碳”目标、推进森林碳汇内生性可持续发展等对策建议,以协同发力破解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题,助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迈上新台阶。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海林 张艳
老旧小区环境治理是当前我国基层治理的热点话题。嵌入式治理通过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手段和治理机制四个维度镶嵌于社区,充分满足居民的现实需求,从根本上解决老旧小区环境问题。通过对老旧小区的实地考察,发现老旧小区环境存在治理目标与居民需求“脱嵌”、与社区实际情况“脱嵌”等普遍性问题。嵌入式治理为解决环境治理“脱嵌”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嵌入式治理视角下,治理主体从单向行动走向互嵌、治理内容由表及里、治理手段双管齐下、治理机制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社区环境治理模式,实现社区环境的嵌入式治理。
关键词:
嵌入式治理 老旧小区 环境治理 嵌入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旋迪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空巢”现象愈发突出的背景下,在农村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必然趋势。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养老服务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社会工作嵌入农村养老服务,能有效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但由于独特功能隐匿、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原因,社会工作嵌入农村养老服务陷入困境。通过优化从业人才结构、构筑保障机制,才能有效推进社会工作嵌入农村养老服务,进而为农村养老服务作出贡献。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农村 养老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京波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化,数字乡村治理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振兴战略的驱动力量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实践形式。近年来,许多地方开始探索数字乡村治理的实现路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因为数字化乡村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存在数字治理模式强制嫁接、数字治理形式主义、数字治理对乡村性侵蚀、乡村内部数字鸿沟等问题。因此,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数字乡村治理;规避“技术规训”风险,回归服务村民本位;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性有效融合,构建“有温度”的治理体系;弥合数字鸿沟,提升乡村治理的包容性。从而将数字技术逻辑与乡村治理情境相结合,推动乡村治理的转型与创新。
关键词:
数字赋能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