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3)
2023(11388)
2022(9674)
2021(9025)
2020(7710)
2019(17597)
2018(17550)
2017(34331)
2016(18815)
2015(21137)
2014(20988)
2013(20628)
2012(18775)
2011(16764)
2010(17072)
2009(15987)
2008(15950)
2007(14471)
2006(12209)
2005(10981)
作者
(53270)
(44610)
(44406)
(42642)
(28285)
(21635)
(20481)
(17415)
(16603)
(16144)
(15000)
(14996)
(14238)
(14159)
(13965)
(13952)
(13853)
(13170)
(13056)
(12671)
(11185)
(10985)
(10811)
(10180)
(10064)
(10064)
(10003)
(9986)
(9059)
(8933)
学科
(70493)
经济(70409)
管理(53297)
(51993)
(42764)
企业(42764)
方法(33833)
数学(29427)
数学方法(29057)
(21111)
(20999)
中国(18621)
(15861)
业经(15491)
(14642)
贸易(14638)
(14595)
(14283)
财务(14235)
(14230)
财务管理(14195)
农业(13648)
地方(13181)
企业财务(13170)
理论(13090)
(12113)
银行(12088)
(11436)
(11415)
(11096)
机构
学院(263214)
大学(260461)
(102048)
经济(99656)
管理(98311)
理学(84528)
研究(84464)
理学院(83589)
管理学(81929)
管理学院(81460)
中国(64214)
(54098)
科学(53449)
(48920)
(46457)
(43530)
(40400)
业大(40319)
中心(40059)
研究所(39447)
财经(38823)
农业(36822)
(35072)
(34993)
师范(34596)
北京(33604)
(32429)
经济学(31296)
(30073)
技术(29844)
基金
项目(173359)
科学(134644)
研究(126550)
基金(123169)
(107706)
国家(106816)
科学基金(90591)
社会(77935)
社会科(73743)
社会科学(73718)
(69739)
基金项目(64875)
教育(60132)
自然(58927)
(58216)
自然科(57561)
自然科学(57541)
自然科学基金(56508)
编号(53400)
资助(50912)
成果(43530)
重点(39458)
(37980)
(37092)
课题(36858)
(36415)
创新(33951)
科研(33683)
(33514)
大学(32572)
期刊
(112006)
经济(112006)
研究(72638)
中国(50860)
学报(42987)
(42427)
(41171)
科学(37947)
管理(34526)
大学(31962)
教育(31805)
学学(30093)
农业(28606)
技术(23823)
(23570)
金融(23570)
业经(19930)
财经(19217)
经济研究(18450)
(16489)
(15921)
问题(14480)
(14019)
商业(12827)
技术经济(12727)
图书(12471)
财会(12370)
理论(12055)
(12039)
统计(11771)
共检索到382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方  
嵌入性本质收益与成本的分析可以为打开嵌入性的"概念伞",剖析嵌入效应产生机理提供一个合理化的窗口。通过对嵌入性概念的深层解析,认为嵌入性的收益与成本可以理解为社会资本和社会责任。参照双因素理论,社会责任可分为保健型和激励型两类,分别起到维持和提升社会资本的作用,从而在对立求解的思维范式下,得到收益与成本、资本与责任的有效整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怀斌  毕贺轩  
本文在指出企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现代性局限的基础上,把共主体话语、社会嵌入性和企业组织范式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和论证了在共主体这一广角视域下的"嵌入性企业范式"及其特征,认为该企业范式是一种"经济-社会"系统和多重关系的函数,有经济和非经济属性,受来自企业内外部的正式非正式权力中心调控,有内部的和兼具内外部双重属性的组织要素和标准非标准双模分形结构,同时,也是一种实行经济和非经济战略,有经济社会双重边界和双网机制的网络化企业发展模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平  蒲晓敏  田善武  
互联网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引发了全球性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变革。为顺应环境变化,科技型创业企业与平台企业试行了新的战略路径和新的合作创新范式,即科技型创业企业嵌入平台生态,共享平台资源,推进创新及其市场化,从而实现双方中长期发展目标。创新实践对学术界提出了要求:探寻和研究新范式的特点及机理,为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贡献新认知。对此,本文基于网络嵌入理论,通过对既有合作创新范式的比较分析,首次提出了"嵌入式创新"的新范式,系统阐述了其概念、特征以及运作机理,初步构建了嵌入式创新的理论框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树龙  李靖华  林莉  
在回顾结构洞理论和信任理论的历史溯源和发展历程后,以浙江某办公服务公司与四家企业的合作关系为例,分析信任演变对信息收益三种来源的作用,进而对信息收益的效率和效益产生的影响。对结构洞理论中难以理解的部分做分析,提高了结构洞理论的解释力,并建立了基于信任视角的结构洞占有者信息收益理论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支伟  张伯伟  
本文构建一个具备微观基础的两国模型,刻画了中国同世界其他地区(ROW)之间的价值链分工。通过参数调校,使模型数值解与现实产出及贸易结构相吻合,并以此估算1995-2014年中国和ROW在彼此产出中的收益分配格局,分析决定分工收益的基本因素。研究结果表明,ROW从中国获得的收益份额大致经历了一个"倒V型"变化过程,其收益更多源自中间品出口的数量渗透;中国从ROW获得的收益份额持续提高,且较多地归因于出口中间品在国外价值链中的嵌入度提升。在2006年以后,中国的全球分工地位明显改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主导了中国与ROW之间的收益分配格局,其出口的中间品在外部价值链中的嵌入深度呈强劲上升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支伟  张伯伟  
本文构建一个具备微观基础的两国模型,刻画了中国同世界其他地区(ROW)之间的价值链分工。通过参数调校,使模型数值解与现实产出及贸易结构相吻合,并以此估算1995-2014年中国和ROW在彼此产出中的收益分配格局,分析决定分工收益的基本因素。研究结果表明,ROW从中国获得的收益份额大致经历了一个"倒V型"变化过程,其收益更多源自中间品出口的数量渗透;中国从ROW获得的收益份额持续提高,且较多地归因于出口中间品在国外价值链中的嵌入度提升。在2006年以后,中国的全球分工地位明显改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主导了中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颖  
文章将客户化企业范式理论引入学科服务中,尝试从新视角研究嵌入式学科服务工作。首先分析了客户化企业范式理论的特征及其对于学科服务的启示,随后论述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定位、特征以及嵌入式学科服务体系的组成要素,最后从服务理念建立、服务团队培养、服务平台建设3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嵌入式学科服务支撑机制建设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国民  
本文总结了嵌入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进而系统化、规范化阐述了基于相关性划分的相关性嵌入和无关性嵌入、基于嵌入形态的点状嵌入和网状嵌入、基于专业化分工的模块嵌入和知识网嵌入等发展范式,同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四类区域的嵌入成效进行了比较。最后,以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嵌入为例论及产业嵌入模式应用及其产业区位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国民  
本文总结了嵌入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进而系统化、规范化阐述了基于相关性划分的相关性嵌入和无关性嵌入、基于嵌入形态的点状嵌入和网状嵌入、基于专业化分工的模块嵌入和知识网嵌入等发展范式,同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四类区域的嵌入成效进行了比较。最后,以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嵌入为例论及产业嵌入模式应用及其产业区位选择。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伟  聂鸣  李顺才  
联盟创新网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企业利用网络关系获取收益的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以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讨论联盟企业网络嵌入性收益的影响因素,提出包含发展型组织文化、外部知识保存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结构嵌入性收益和关系嵌入性收益5项要素的理论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以220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知识保存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对网络嵌入性收益有显著正向影响,发展型组织文化对网络嵌入性收益无直接作用,外部知识保存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在发展型文化对网络嵌入性收益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综合理论研究成果,从提升企业网络嵌入性收益的角度,对企业组织文化建设、联盟网络知识管理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凯俊  王雪辉  彭希哲  卢敏  
城市嵌入式养老和乡村互助养老并非割裂,准嵌入性组织是在乡土困境下适宜提供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载体。本文首先对比了浙江省N市B区三个街道的养老模式,将乡村嵌入式养老整合为三个阶段:第一,人口密度较低时通过公共组织提供互助养老是乡村嵌入的初级阶段;第二,人口密度较低时通过准嵌入性组织提供专业服务是乡村嵌入的中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和组织的模糊关系及组织的孱弱;第三,人口密度较高时通过非公共组织提供多元服务是乡村嵌入借鉴城市经验的终极阶段,这一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和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及组织的专业性。其次基于关系合同理论,认为准嵌入性组织的相对优势在于嵌入了多元制度关系,从而为乡村多方合作提供正当性。政治制度逻辑源于组织的公益使命高度契合政府兜底职能,减少了组织乡村行动的争议。商业制度逻辑源于组织能够围绕最初的公益使命,灵活切换公益方式和商业工具,相应的价值回报成为乡贤治村的长效机制。社会制度逻辑源于乡贤和准嵌入性组织联动,填补了中国乡村治理模式“身-群”薄弱的环节,形成了“身-家-群-国”贯通的乡村老龄社会治理逻辑。综合上述结论,本文力图介绍地方经验,即政府引导乡贤创办准嵌入性组织,通过购买服务和合理引导民间面子竞争开展微慈善的方式支持组织发展,实现地方经验转化为中国智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凯俊  王雪辉  彭希哲  卢敏  
城市嵌入式养老和乡村互助养老并非割裂,准嵌入性组织是在乡土困境下适宜提供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载体。本文首先对比了浙江省N市B区三个街道的养老模式,将乡村嵌入式养老整合为三个阶段:第一,人口密度较低时通过公共组织提供互助养老是乡村嵌入的初级阶段;第二,人口密度较低时通过准嵌入性组织提供专业服务是乡村嵌入的中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和组织的模糊关系及组织的孱弱;第三,人口密度较高时通过非公共组织提供多元服务是乡村嵌入借鉴城市经验的终极阶段,这一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和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及组织的专业性。其次基于关系合同理论,认为准嵌入性组织的相对优势在于嵌入了多元制度关系,从而为乡村多方合作提供正当性。政治制度逻辑源于组织的公益使命高度契合政府兜底职能,减少了组织乡村行动的争议。商业制度逻辑源于组织能够围绕最初的公益使命,灵活切换公益方式和商业工具,相应的价值回报成为乡贤治村的长效机制。社会制度逻辑源于乡贤和准嵌入性组织联动,填补了中国乡村治理模式“身-群”薄弱的环节,形成了“身-家-群-国”贯通的乡村老龄社会治理逻辑。综合上述结论,本文力图介绍地方经验,即政府引导乡贤创办准嵌入性组织,通过购买服务和合理引导民间面子竞争开展微慈善的方式支持组织发展,实现地方经验转化为中国智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莉  夏红玉  张强  
信息搜索能力的培养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从实践范式评价信息素养教育学习效果的核心指标。在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背景下,以“探索式学术信息搜索”为主题,开展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采用基于任务的信息搜索能力测试模拟学习者的日常学术信息搜索情境,根据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表现来测量学习者的信息搜索能力。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与后测的测试结果,检验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项目的教学效果。前测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学术信息搜索能力亟待提高,60.39%的学生仅能完成简单学术信息搜索任务;后测结果从实践角度证明此次信息素养教育项目提升了学习者的信息搜索能力,参与本项目的实验组后测平均成绩比对照组高11.79,实践搜索能力平均提升1个等级。本研究从用户信息搜索能力的实践角度对信息素养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为探索提高实践范式下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纲领   李政  
在产教融合制度背景下,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评价的理想范式是“嵌入式”评价。制度嵌入理论视角下,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嵌入式评价有利于深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建设,促进高职教育的过程评价,满足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的需求,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目前,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嵌入式评价尚未成为产教融合的基本理念,评价的范围未在产教融合制度上明确规定,评价的职能未在产教融合平台中充分凸显,评价的机制未在产教融合运行上有效形成。为此,建议重塑产教融合理念,确立行业企业嵌入式评价的职能;健全产教融合制度,规定行业企业嵌入式评价的范围;完善产教融合平台,搭建行业企业嵌入式评价的载体;优化产教融合运作,形成行业企业嵌入式评价的机制,从而有效助力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评价的范式转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辉  
本文对西方学界自1960年代以来对腐败问题研究的大体脉络做了一个提纲挈领式的回顾,试图从中寻找到对腐败研究的各种路径选择与范式转换过程的规律。研究发现,西方社会科学界对腐败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道德论学派,到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再到后功能主义学派,最后提出嵌入性腐败概念这样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它对认识今天中国的腐败现象有所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