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8)
- 2023(15057)
- 2022(12283)
- 2021(11036)
- 2020(9477)
- 2019(21960)
- 2018(21769)
- 2017(41065)
- 2016(22667)
- 2015(25915)
- 2014(26182)
- 2013(25823)
- 2012(24013)
- 2011(21794)
- 2010(22171)
- 2009(20977)
- 2008(20991)
- 2007(19055)
- 2006(16710)
- 2005(15139)
- 学科
- 济(102944)
- 经济(102829)
- 管理(63579)
- 业(61062)
- 企(49757)
- 企业(49757)
- 方法(49034)
- 数学(42992)
- 数学方法(42410)
- 农(29837)
- 中国(27623)
- 财(25546)
- 学(22973)
- 业经(22903)
- 农业(19994)
- 制(19293)
- 地方(19231)
- 理论(17753)
- 贸(16724)
- 贸易(16717)
- 易(16160)
- 银(15427)
- 融(15378)
- 银行(15374)
- 金融(15370)
- 务(15031)
- 财务(14976)
- 财务管理(14933)
- 行(14668)
- 和(14401)
- 机构
- 大学(339377)
- 学院(335860)
- 济(135279)
- 经济(132340)
- 管理(124616)
- 研究(116624)
- 理学(107287)
- 理学院(106061)
- 管理学(103696)
- 管理学院(103097)
- 中国(87520)
- 科学(73320)
- 京(72779)
- 农(63905)
- 财(63612)
- 所(60645)
- 研究所(55033)
- 中心(53380)
- 业大(53337)
- 江(52219)
- 农业(50416)
- 财经(50186)
- 北京(45831)
- 经(45532)
- 范(44815)
- 师范(44237)
- 经济学(42391)
- 院(41748)
- 州(41091)
- 经济学院(38261)
- 基金
- 项目(222481)
- 科学(174032)
- 基金(161024)
- 研究(158185)
- 家(142199)
- 国家(141034)
- 科学基金(119385)
- 社会(99698)
- 社会科(94262)
- 社会科学(94233)
- 省(87569)
- 基金项目(83358)
- 自然(77929)
- 自然科(76212)
- 自然科学(76185)
- 教育(74847)
- 自然科学基金(74818)
- 划(74240)
- 资助(67770)
- 编号(63942)
- 成果(53301)
- 重点(50993)
- 部(49208)
- 发(47438)
- 课题(45691)
- 创(45331)
- 科研(43165)
- 创新(42293)
- 教育部(41823)
- 大学(41478)
共检索到504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萍 李仙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打破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我国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根据城乡一体化的驱动来源不同可分为内生和外生型两种模式,外生型中当地经济与外生产业互动和融合程度较差则为嵌入型城乡模式。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嵌入型城乡模式运行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娥芳
本文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来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2009年湖北省各省辖市、州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湖北各省辖市城乡一体化水平差异明显,且与城市综合发展实力不完全一致;各省辖市城乡一体化水平分布差异与区域经济差异格局、公共和社会福利水平差异格局等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性;各省辖市城乡一体化水平与二元经济结构、人口的城市化率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因此,为缩小各地城乡发展差异,实现一体化发展,既要缩小城乡差异,又要尽力促进各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 评价指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合林 刘颖
为了探求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土地市场制度的关系,本文运用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两者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能带动土地市场的发展;并且对城乡一体化总指标及各子指标与土地市场化水平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城乡人均收入比、城乡恩格尔系数比等与土地市场制度存在诸多互为因果的关系,最后给出实证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合林 刘颖
为了探求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土地市场制度的关系,本文运用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两者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能带动土地市场的发展;并且对城乡一体化总指标及各子指标与土地市场化水平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城乡人均收入比、城乡恩格尔系数比等与土地市场制度存在诸多互为因果的关系,最后给出实证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唐菡悄 阮成武
立足新发展阶段教育政策的价值逻辑,从机会获取、过程投入和质量结果三个维度,构建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差异系数”概念和方法,运用决策学的层次分析法和统计学的主成分分析法,建构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省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证实统计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学段差异、地区差异和内部分化,表现为小学城乡一体化程度低、中西部地区塌陷明显、质量结果差异更突出。基于此,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应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宏观政策调控和省级政府统筹,将政策重点转向过程投入的城乡一体化,把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质量结果差距作为关键环节。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城乡一体化 发展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春玲 马跃如 熊曦
城乡一体化是新阶段推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而找准城乡一体化的影响因素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水平提升的关键。文章从城乡发展水平、城乡均衡水平、城乡协调水平三个层面选取13个指标衡量城乡一体化水平,结合湖南的实际情况和数据,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影响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关键因素。研究认为:从长期看,城乡发展水平拉动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效应比城乡均衡水平和城乡协调水平的拉动效应要大,但短期内,城乡均衡水平和城乡协调水平对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拉动效应比城乡发展水平的拉动效应要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玲 何怀金 韩玉梅 熊健杰 卢锦运
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对城乡教育资源进行一体化配置已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取得共识,然而由于缺少科学可行的执行依据,在具体实施时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研究在城乡教育资源存量差异的假设前提下,构建了县(区)域内城乡一体化教育资源配置模型,按此模型对我国西部F县2009-2010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作模拟计算,并与该县2009年、2010年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县(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具有显著效果,基本达成了为城乡资源配置提供科学模型和为考核政府教育投入绩效提供科学依据的研究初衷。
关键词:
教育资源 一体化 配置 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旭 徐慧琳 刘刚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估计揭示了多中心集聚对企业全球生产链地位的影响以及市场一体化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多中心集聚对企业全球生产链地位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特征,在区分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和所有权属性之后,该结论保持稳健。测算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较多省份的多中心集聚对全球生产链地位的积极影响尚未发挥。机制分析显示,空间功能分工和技术效率进步是多中心集聚影响企业全球生产链地位的有效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有助于增强多中心集聚带来的全球生产链地位提升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文哲 郑小碧
重点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传统城市化道路越来越受到内外发展环境的制约而困难重重,改革与发展中心镇日益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路径。在充分阐述中心镇作为城乡一体化战略节点的内涵及其战略意义的基础上,文章理论和实证地研究了中心镇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特征和空间模式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心镇推进城乡一体化主要经历了初始阶段、成长阶段及成熟阶段三个发展时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心镇自身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以及政府政策重点与导向等各不相同,中心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从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态来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中心镇空间模式主要包括了产业平台集散驱动型和城镇功能优化带动型两种。最后,提出了分阶段分层次的中心镇改革发展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沛 熊林平 王辉 孙庆文
目的:揭示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后,影响乡镇卫生院患者次均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控制农村居民医药费用的增长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的患者次均费用,并采用SAS 9.1统计软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统计描述。结果:(1)90%的门诊费用都控制在100元以内;(2)2010和2011年次均费用维持在60元以内,但如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次均费用不降反升,门诊人次有所增加;(3)农村慢性病患者有增长趋势,且趋于年轻化。结论:应加强乡镇卫生院医疗建设,并做好对广大农村居民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工作。
关键词:
门诊费用 乡镇卫生院 影响因素 次均费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尚宸 徐玉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融入理论引领,挖掘育人理念,在秉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统一、生活化叙事与权威性阐释相统一、区域性资源与时代化特质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着力构建“课程化”“活动化”“立体化”的教学实践路向,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提质增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家强 唐代盛 蒋华
本文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内涵和基本框架进行了重新思考,以武汉市洪山区的城乡一体化实践为例,系统分析了洪山的城乡一体化现实基础,认为洪山区具备发展科教产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基本框架 选择与定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芳
本文创建能源-经济-环境(3E)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对中国3E系统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0—2007年间,3E系统协调度平均为0.6860,处于弱协调状态;能源与经济处于轻度不协调等级;能源与环境属弱协调等级;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平均为0.4866,呈中度不协调状态。3E系统处在动态调整之中,系统总的协调发展趋势趋向好转,但距离稳定的优质协调发展目标还有较长距离。应通过建立3E协调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完善绿色资本市场、建立国家级新能源基地等来进一步改善3E协调状况。
关键词:
3E系统 协调发展 主成分分析 协调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自铎
一、城乡一体化是现实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农村有着密切的经济关系。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相互关系联结的内容和形式并不相同。从中国的历史看,城乡间的经济关系可划分为下面三个历程。早期,城市的经济功能主要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此时的城市并不从事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属道地消费型。城里闲居的官僚贵族地主的奢侈优厚物质生活来源,无论是农产品还是手工业品都从乡村获得。城乡间的经济关系,城市是统治与剥削,乡村则是无偿供给。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城市经济作用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传勇
本文采用一阶差分广义矩的估计方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流动性增加、对农村的投资力度加大以及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提升等都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农村劳动力的投入增加、农村税收加重、农村存款快于贷款增长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抑制作用,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