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2)
- 2023(15964)
- 2022(13348)
- 2021(12332)
- 2020(10592)
- 2019(24090)
- 2018(23629)
- 2017(45071)
- 2016(24287)
- 2015(27304)
- 2014(26697)
- 2013(26816)
- 2012(24758)
- 2011(22274)
- 2010(22385)
- 2009(21324)
- 2008(21666)
- 2007(19572)
- 2006(16719)
- 2005(15444)
- 学科
- 济(108746)
- 经济(108638)
- 业(98877)
- 企(89350)
- 企业(89350)
- 管理(86507)
- 方法(49041)
- 数学(39571)
- 数学方法(39265)
- 财(33561)
- 业经(32234)
- 农(31931)
- 中国(29308)
- 务(24293)
- 财务(24265)
- 财务管理(24229)
- 企业财务(22988)
- 技术(22469)
- 制(22264)
- 农业(21891)
- 贸(21530)
- 贸易(21517)
- 易(21001)
- 和(19018)
- 学(18510)
- 理论(18281)
- 策(17783)
- 划(17506)
- 银(17260)
- 银行(17233)
- 机构
- 学院(353634)
- 大学(350939)
- 济(156134)
- 经济(153397)
- 管理(141054)
- 理学(121043)
- 理学院(119813)
- 管理学(118245)
- 研究(118153)
- 管理学院(117560)
- 中国(93831)
- 京(73786)
- 财(71708)
- 科学(68976)
- 所(59637)
- 农(58993)
- 财经(56969)
- 研究所(53813)
- 中心(53661)
- 江(53048)
- 经(51817)
- 业大(49474)
- 经济学(48108)
- 北京(46847)
- 农业(46445)
- 经济学院(43403)
- 范(42374)
- 财经大学(42090)
- 师范(41992)
- 院(41948)
- 基金
- 项目(228167)
- 科学(182270)
- 基金(168649)
- 研究(167963)
- 家(146320)
- 国家(145072)
- 科学基金(125737)
- 社会(110172)
- 社会科(104558)
- 社会科学(104533)
- 基金项目(88285)
- 省(88249)
- 自然(80031)
- 自然科(78264)
- 自然科学(78239)
- 自然科学基金(77014)
- 教育(76230)
- 划(73641)
- 资助(68573)
- 编号(66108)
- 成果(53113)
- 创(52684)
- 部(51647)
- 重点(51136)
- 发(49271)
- 创新(48473)
- 业(46574)
- 国家社会(46384)
- 课题(45184)
- 教育部(44719)
- 期刊
- 济(172798)
- 经济(172798)
- 研究(105036)
- 中国(69713)
- 财(60075)
- 管理(57042)
- 农(54299)
- 学报(50577)
- 科学(49819)
- 大学(38855)
- 农业(37006)
- 学学(36676)
- 融(33863)
- 金融(33863)
- 教育(33213)
- 技术(32537)
- 财经(29473)
- 经济研究(28680)
- 业经(28660)
- 经(25546)
- 业(23746)
- 问题(22478)
- 技术经济(20964)
- 贸(20118)
- 世界(18398)
- 国际(17619)
- 商业(17047)
- 现代(16689)
- 财会(16653)
- 科技(16645)
共检索到532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跻
本文从创新收益占有理论逆向分析的角度,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代工企业对创新收益占有的可能性。文章通过对创新占有理论和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的分析,得出如果中国代工企业嵌入了市场型、模块型和领导型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中,且拥有占有创新利润所需要的互补性资源,就能够占有创新企业的创新利润的结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文成
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数据,克服从行业和宏观层面上难以说明进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问题,改进Upward etal.(2013)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测算方法,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传统资源对经济发展支撑力度的减弱,基于全球视角激发创新活力,已经成为促进发展的重要选择。为此,应进一步加快全球价值链嵌入步伐,通过优化加工贸易布局、构建自身价值链,来提升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企业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
嵌入全球价值链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分工的主要方式,文章通过图形分析得出我国企业以"贸易型"和"产业型"两种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就业数量、工资水平、技能劳动力需求和女性劳动力就业影响的理论假设,并利用我国的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认为:企业以两种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够显著提高企业雇用劳动力的数量、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工资水平和女性劳动力的雇用数量,但是对雇用高技能劳动力具有不同的影响,"贸易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雇用高技能劳动力影响不显著,"产业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雇用高技能劳动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解生
大量本土企业的全球价值链"低环嵌入"是当今国际分工条件下中国实行开放经济的重要伴随性现象,这类企业的发展前景将主要取决于其自身资源与能力的积累速度。那些能以较快速度积累资源与能力的企业,不仅有望实现价值链环节的纵向攀升,而且能够成功突破"锁定"效应。而能否实现资源与能力的快速积累,既取决于企业战略实施者的胆略、智慧、勇气等在内的自身条件,也取决于政府能否创造更加公平而有效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
本土企业 低环嵌入 发展前景 决定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蒋含明 李婷
危机期间,由于价值链传导中“长鞭效应”的存在,价值链嵌入程度越深的企业将面临越大的出口冲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面临外部冲击时需要通过退出价值链或缩短供应链以降低“长鞭效应”的危机传导呢?企业又该如何降低“长鞭效应”对出口的冲击,提升出口韧性呢?有鉴于此,文章首先建构了一个能够反映外需冲击下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出口韧性产生影响的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模型。接着,通过出口企业风险抵抗能力这一指标的构建来对抵御期及恢复期的不同出口韧性加以区别刻画,并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运用2008—2013年工业企业、海关以及UIBE GVC Index数据库,来对价值链嵌入影响制造企业出口韧性的作用方向及机制加以检验。基准结果表明:由于价值链分工下“长鞭效应”的发挥,随着制造企业嵌入价值链的加深,企业的出口韧性会随之降低。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则进一步表明,价值链长度的缩短以及出口产品多样化水平的提升能够从不同程度显著缓解价值链嵌入加深对企业出口韧性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内生性检验和企业异质性检验的回归结果对于基本结论同样给出了证据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娜 齐欣
基于数量化理论Ⅱ类模型,对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企业成熟度、市场成熟度以及政策完善程度是企业决定采用何种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关键因素。对于自然禀赋丰富、市场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区域,企业倾向于选择一体化生产方式对价值链实现股权控制,以追求价值链收益的最大化;而对于技术依赖度、生产规模和管理风险较高的区域,企业则可以通过外包等非股权方式进入全球价值链并实现风险的最小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丹
文章基于2012—2022年61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利于促进数字产业创新,即随着嵌入位置的攀升,数字产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高收入国家和人力资源优渥国家的作用更明显。从传导机制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可通过促进消费升级与知识溢出,提高数字产业创新水平。进一步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丹
文章基于2012—2022年61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利于促进数字产业创新,即随着嵌入位置的攀升,数字产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高收入国家和人力资源优渥国家的作用更明显。从传导机制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可通过促进消费升级与知识溢出,提高数字产业创新水平。进一步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柳剑平 程胜琳
在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特质、机理、异质性、滞后性与动态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08-2018年中国内地25个省份面板数据,测度中国各省份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1)从全国层面看,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演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存在逐渐减弱的滞后性;(2)从时间层面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时间差异性,伴随着中国自主创新水平提升和环境规制力度加大,以及发达国家逆全球化趋势盛行,近年来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日渐减弱;(3)从地区层面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地区差异性,中西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比东部地区更明显。据此,提出进一步优化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扩大全球价值链溢出效应、缩小不同地区间技术差距等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传超 杨蕙馨
在技术轨道理论的基础上,借助全球专利数据库测度中国在全球创新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和嵌入位置,并结合具体实例研究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模式和"引进来"模式下嵌入全球创新价值链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非核心技术领域和低端环节,全球创新价值链参与度为47.30%,低于美、日、德、法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中国的全球创新价值链嵌入位置与发达国家目前仍存在差距,在"走出去"模式中不能完全掌握发展主动权,在"引进来"模式中存在被锁定在低端环节的现象。中国参与创新领域国际循环受到一定阻力,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创新领域暂且没有形成全方位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应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念为引领,打造畅通、高效、自主的创新领域国内循环,提升中国创造的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把握对外开放主动权,实现更高水平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 胡峰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及其他经济环境的变化,代工企业正面临比较优势的削弱。失去比较优势的中国代工企业未来会转向何方?是在中国国内布局做一定调整,转向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中国内陆?或是转向劳动力价格更低廉的东南亚及南亚国家?还是直接撤回劳动生产率高、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发达国家?本文通过对代工企业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论述比较优势丢失的原因,并对代工企业可能转移的路径做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代工企业 比较优势 空间转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帅民
文章选取2009—2020年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探究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呈“U”型关系;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呈“U”型关系,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关联效应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抑制作用;异质性效应下同样表现出“U”型或倒“U”型非线性影响效应;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及两者交互项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长期冲击效应为正。据此,文章提出,应持续推动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加快重点领域创新、着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提高制造业碳排放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会强 刘冬冬
文章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对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GVC嵌入程度总体降低了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但深度参与GVC和提升GVC嵌入地位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在制造业向GVC高端攀升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越过门槛值,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强化GVC嵌入地位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此外,提升高技术行业嵌入地位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显著,只有提升中低技术行业嵌入地位,才能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文章研究结论对全面开放新格局下,中国制造业如何嵌入GVC以及实现价值链高端攀升和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知识产权 创新能力 专利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帅民
文章选取2009—2020年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探究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呈“U”型关系;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呈“U”型关系,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关联效应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抑制作用;异质性效应下同样表现出“U”型或倒“U”型非线性影响效应;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及两者交互项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长期冲击效应为正。据此,文章提出,应持续推动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加快重点领域创新、着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提高制造业碳排放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会强 刘冬冬
文章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对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GVC嵌入程度总体降低了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但深度参与GVC和提升GVC嵌入地位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在制造业向GVC高端攀升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越过门槛值,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强化GVC嵌入地位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此外,提升高技术行业嵌入地位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显著,只有提升中低技术行业嵌入地位,才能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文章研究结论对全面开放新格局下,中国制造业如何嵌入GVC以及实现价值链高端攀升和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知识产权 创新能力 专利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