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4)
2023(2056)
2022(1566)
2021(1448)
2020(1173)
2019(2565)
2018(2514)
2017(4399)
2016(2267)
2015(2673)
2014(2696)
2013(2751)
2012(2644)
2011(2338)
2010(2308)
2009(1973)
2008(1928)
2007(1936)
2006(1711)
2005(1599)
作者
(8184)
(6860)
(6826)
(6645)
(4403)
(3328)
(3054)
(2779)
(2591)
(2447)
(2408)
(2400)
(2311)
(2216)
(2201)
(2134)
(2119)
(2011)
(1988)
(1942)
(1865)
(1743)
(1725)
(1572)
(1570)
(1554)
(1535)
(1488)
(1469)
(1443)
学科
(11832)
(11071)
经济(11070)
技术(10126)
管理(10021)
(9504)
企业(9504)
技术管理(5574)
方法(4257)
(4201)
数学(3739)
数学方法(3704)
农业(3372)
地方(3326)
中国(2733)
(2718)
业经(2609)
新技术(2496)
高新(2491)
高新技术(2491)
(2005)
(1730)
贸易(1727)
环境(1691)
(1688)
地方经济(1669)
产业(1589)
(1573)
理论(1423)
教学(1422)
机构
学院(36065)
大学(35942)
(15153)
经济(14820)
管理(14437)
研究(13802)
理学(12339)
理学院(12209)
管理学(12030)
管理学院(11946)
中国(9982)
科学(9267)
(8628)
(7789)
(7376)
业大(6943)
研究所(6775)
农业(6752)
中心(6526)
(6519)
技术(6354)
(5875)
(5108)
(5056)
北京(4896)
(4854)
师范(4734)
(4419)
经济管理(4339)
经济学(4336)
基金
项目(26080)
科学(20455)
基金(18522)
研究(18425)
(17057)
国家(16944)
科学基金(14196)
社会(11487)
社会科(10989)
社会科学(10987)
(10812)
基金项目(9894)
自然(9254)
自然科(9061)
自然科学(9061)
(8984)
自然科学基金(8896)
教育(8077)
资助(7068)
编号(6940)
(6494)
创新(6196)
(6136)
重点(6088)
技术(5853)
(5689)
科技(5361)
计划(5304)
(5243)
国家社会(5118)
期刊
(17257)
经济(17257)
中国(10717)
研究(10188)
(7662)
学报(7105)
技术(7039)
科学(6985)
管理(5738)
农业(5369)
大学(5119)
学学(4860)
教育(4736)
技术经济(4189)
科技(4115)
(4084)
(3205)
(3014)
论坛(3014)
(2478)
金融(2478)
业经(2402)
经济研究(2320)
图书(2187)
业大(2127)
职业(2066)
(2046)
问题(1964)
财经(1924)
资源(1800)
共检索到58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欧焕康  
自1986年活蟹暂养出口技术难关攻克以来,梭子蟹的身价倍增,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使拥有丰富梭子蟹资源的浙江省嵊泗成为活蟹出口基地。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渔获物成活率达95%以上的笼捕渔业应运而生。1991年冬汛,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祚增  
我国传统的捕蟹方法,用流刺网、蟹拖网捕捞,成活率低、残肢蟹多,且劳动强度大,已不能适应暂养业发展和国际市场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浙江水产学院渔业生物研究所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1986年开始进行笼捕梭子蟹技术研究,设计了由框架、笼体、入口、饵料装置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白伦  张新峰  HE Pingguo  张健  
蟹笼渔具是东海近海重要的作业方式,安装释放装置是改善蟹笼渔具选择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作者通过海上试验,对比释放口宽度分别为25 mm和30 mm的试验蟹笼、对照蟹笼和张网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渔获,结合渔获方程和SELECT模型分析蟹笼的接触选择性和对张网的相对选择性。试验结果显示,张网渔具所捕获的群体较对照蟹笼更小;对比对照蟹笼渔获分布,分析试验蟹笼的接触选择性,结果显示,50%选择甲宽(l50)和蟹笼的捕捞能力随着释放口宽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选择范围(SR)基本不变。对比张网的渔获分布,获得蟹笼对三疣梭子蟹的相对选择性,结合张网和蟹笼的作业特点,将对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健  王佚兮  裴占文  石建高  初文华  
不断壮大的东海近海笼壶渔业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等甲壳类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实施养护幼蟹的管理措施已成为渔业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共同呼声。本研究通过海上对比试验,分析了放大网目尺寸对蟹笼渔获效率的影响,运用SELECT模型估算了蟹笼对三疣梭子蟹的尺寸选择性,结合混合影响模型探讨了作业时间和可捕群体对选择性分析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蟹笼(网目尺寸32.0 mm)与试验蟹笼(网目尺寸分别为52.3 mm和59.7 mm)的三疣梭子蟹渔获甲宽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SELECT模型拟合结果显示试验蟹笼与对照蟹笼的相对作业强度无显著性差异,网目尺寸分别为52.3 mm和59.7 mm的试验蟹笼对三疣梭子蟹的50%选择甲宽(CW_(50))分别为86.9 mm和90.9 mm,选择范围分别为15.9 mm和9.2 mm。试验蟹笼的CW_(50)远未达到浙江省等当前的最小可捕尺寸规定,表明蟹笼渔业中仅依靠放大网目尺寸可能难以实现幼蟹的有效释放。结果分析显示,在此次试验中作业时间和可捕群体的数量对蟹笼的选择性没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石志洲  
三疣梭子蟹广泛分布于我国近海,而以东海、黄渤海产量较大。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梭子蟹自然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1994~1998年我们在杨岐垦区虾塘进行示范养殖,1998年100亩示范池,共收获梭子蟹6350kg(其中雄蟹2100kg,雌蟹4250kg),产值46.65万元,利税31.65万元,平均亩产63.5kg,投入产出比1:3.1,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牛雪莹   任志明   吴佳颖   母昌考   王春琳  
为了探究三疣梭子蟹受精卵的离体孵化技术及效果,本研究先后开展了受精卵块最适分离液种类及作用条件的筛选、分离液处理不同发育期受精卵离体孵化的差异、分离液处理对受精卵卵膜的结构影响,及分离液处理受精卵对孵化后幼体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离液,在浓度为0.09 g/mL,分离时间30 min时,分离率可达到99%以上;经过分离液处理后的各期受精卵均能孵化出幼体,卵内溞状幼体期离体胚胎孵化率最高,为89.0%±3.3%,未经处理的对照组为70.0%±4.8%;卵裂期离体胚胎孵化率最低,为58.0%±3.9%,对照组为31.0%±2.3%,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孵化率明显提高。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经过分离液处理的受精卵卵膜结构疏松,且厚度降低,符合处理组孵化率增加这一现象,干露、福尔马林溶液胁迫和行为学测试对不同处理组的幼体进行质量评价的结果显示,处理组和对照组幼体活力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实验所获得的分离液可以有效提高三疣梭子蟹受精卵的分离率和孵化率,且不影响幼体质量,可为三疣梭子蟹及其他甲壳动物受精卵的离体孵化提供参考。本研究可为三疣梭子蟹的苗种繁育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也将为基因编辑辅助育种等技术的实施奠定基础。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樊晓旭  王春琳  朱冬发  崔朝霞  宋微微  邵银文  励迪平  
采用热休克法和冷休克法分别对胚胎处于第1极体、第2极体外排期、膜内无节幼体期及膜内蚤状幼体期的三疣梭子蟹亲蟹处理后进行室外水泥池育苗,幼体发育至Ⅲ期仔蟹(CⅢ)时每池随机取样3次,每次取样200只,在解剖镜下辨别雌、雄生殖孔的位置来确定雌性比例。结果显示,膜内无节幼体期热、冷休克处理和膜内蚤状幼体期热、冷休克处理的亲蟹成活率分别为80%、60%、80%和100%,幼体雌性比例分别为(57±0.5)%、(64±0.5)%、(56.5±0.5)%和(65±0.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保全  刘萍  李健  王清印  
本研究采用注射可视嵌入性荧光、剪附肢两种手段对不同期别的三疣梭子蟹进行标记,以研究标记的适用性及对个体生长的影响。对不同发育阶段三疣梭子蟹进行两个部位荧光注射,统计蜕壳后可识别率。结果显示,Ⅱ、Ⅲ期幼蟹适合腹面区域注射,Ⅳ期以后幼蟹适合游泳足基节和头胸甲背面的薄膜关节注射;标记后,经过两次蜕壳,识别率在80%以上,但经3次蜕壳后,识别率较低;根据标记组、未标记组生长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标记对三疣梭子蟹个体生长无显著性影响。Ⅶ期以后的幼蟹,更适合剪附肢法,该法操作简单、识别率高,对个体生长、存活无显著性影响(P>0.05)。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红勇  王海波  赖秋明  
试验结果表明 ,远海梭子蟹在水温 2 8~ 30℃ ,盐度 32~ 34条件下 ,从产卵至孵化需要 2 5 7h ,从第 1期蚤状幼体发育变态为仔蟹苗 (C1)约需 11~ 13d。整个育苗共投放蚤状幼体 4 6 6万尾 ,培育出大眼幼体 10 11万只 ,成活率为 2 1 7% ,培育成仔蟹苗 5 14万只 ,育苗成活率为 11 6 %。文中还对胚胎和幼体发育时间与温度和饵料的关系以及幼体培育成活率等进行了讨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程祖康  金同乐  
梭子蟹是我国沿海的特产,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四年来,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如何提高出口梭子蟹的质量,其中加强收购、加工、等各环节尤为重要。现将近年来这方面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出口梭子蟹切蟹的前提在于所收梭子蟹的质量。梭子蟹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极易变质,故沿海码头渔民售卖的梭子蟹不能作为加工出口的原料蟹。冷藏速冻过两天的梭子蟹肉质也会起—定的变化,用于加工蟹爪极易脱落,故各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冬发  王春琳  李志强  
实验用三疣梭子蟹于2003年3月-2004年6月购自浙江象山石浦港。以成熟卵、精巢、胚胎及状幼体等为材料进行三疣梭子蟹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研究。染色体制片采用组织切片法和气干法,用Olympus显微镜进行观测、摄影,依据Levan等的染色体分类标准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精巢最适宜进行三疣梭子蟹染色体计数,卵内状幼体最适宜做核型分析。三疣梭子蟹染色体的数目是2n=106,n=53。核型分析显示,三疣梭子蟹有20对(第1~20号)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3对(第21~23号)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和30对(第24~53号)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因此,三疣梭子蟹核型为2n=106=40m+6s...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健  马有成  裴占文  邱昱  吴建辉  石建高  
为了解东海近海蟹笼逃逸口类型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逃逸行为的影响,使用红外水下摄像装备,对入笼的三疣梭子蟹在不同行为阶段对安装于侧网靠近笼底一侧的刚性矩形逃逸口(高40mm×宽200mm)和网目逃逸口(由2个位置较低的40mm×60mm和1个位置较高的60mm×60mm破目构成)的行为反应进行观察。根据三疣梭子蟹探索、发现并接近、穿越企图和穿越逃逸口个体连续行为的4个阶段观察结果显示:相比刚性矩形逃逸口,三疣梭子蟹在网目逃逸口实验蟹笼中的探索行为持续时间更长;在笼底探索的个体能定位、发现并接近2种不同类型逃逸口,但发现并接近网目逃逸口时距离入笼的平均时间(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健  邱昱  裴占文  吴建辉  石建高  陈锦辉  
为了检验蟹笼渔具逃逸口对三疣梭子蟹逃逸行为的影响,实验使用红外水下摄像装备观察了三疣梭子蟹对3种不同配置逃逸口(位于侧网底部、开口高度3.2 cm和4.0 cm以及位于侧网顶部、开口高度4.0 cm)的反应行为。水下观察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在笼底的探索行为使其能轻易发现和接近底部逃逸口,而垂直搜索行为能使其发现和接近顶部逃逸口,虽然发现并接近顶部逃逸口所需的时间显著大于底部逃逸口,但平均次数无显著性差异;87%接近逃逸口的个体企图穿越逃逸口,且逃逸口位置对此无显著影响;所有个体均采用侧身姿态穿越逃逸口,甲高是决定个体成功逃逸的关键因素;穿越顶部逃逸口的三疣梭子蟹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调整姿态和位置以更好地匹配逃逸口,但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逃逸口位置对个体逃逸成功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三疣梭子蟹具有较高的个体姿态操纵能力,而笼内个体数量对逃逸成功率具有显著的影响。结合水下观察,研究认为个体在探索行为的活跃程度和浸泡时间会影响逃逸口的性能;考虑到东海近海蟹笼的结构和渔业现状,研究认为在蟹笼侧网靠近底部安装一个逃逸口是目前可行的技术措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胡成建  
小黄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经济鱼类”之一。50、60年代,我国就有许多学者结合日本等国学者的探索,对小黄鱼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其中,把渤、黄、东海的小黄鱼划分为北中南三个群系,可视为三个不同的地理群系,或称三个地理族,即黄渤海族、南黄海族和东海族。关于南黄海族小黄鱼的划分范围,有学者把34°N、32°N作为北中南三个群系的研究分界线,两线间的中部群系为南黄海族,其意如表1;另有学者偏向以“34°N、32°N为研究分界线”,归纳其意如表2,并介绍了“34°N、32°N为研究分界线”中三个群系小黄鱼特点的内容;又有学者划分之意,归纳如表3,也介绍了上述“研究分界线”中的三个群系小黄鱼特点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