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2)
- 2023(7354)
- 2022(5808)
- 2021(5278)
- 2020(4684)
- 2019(10366)
- 2018(10238)
- 2017(20205)
- 2016(10703)
- 2015(11819)
- 2014(11621)
- 2013(11787)
- 2012(10723)
- 2011(9171)
- 2010(9368)
- 2009(9203)
- 2008(9546)
- 2007(8676)
- 2006(7706)
- 2005(7384)
- 学科
- 业(72611)
- 企(67545)
- 企业(67545)
- 济(52750)
- 经济(52672)
- 管理(50418)
- 业经(24442)
- 方法(22592)
- 财(21144)
- 农(19840)
- 务(18085)
- 财务(18081)
- 财务管理(18066)
- 企业财务(17106)
- 数学(15415)
- 数学方法(15356)
- 农业(15000)
- 技术(14486)
- 制(13538)
- 策(12405)
- 中国(12130)
- 企业经济(11816)
- 划(11466)
- 经营(11095)
- 险(11066)
- 保险(10974)
- 和(10371)
- 理论(10210)
- 技术管理(9873)
- 体(9854)
- 机构
- 学院(157497)
- 大学(149208)
- 管理(69996)
- 济(69736)
- 经济(68549)
- 理学(58918)
- 理学院(58462)
- 管理学(57913)
- 管理学院(57617)
- 研究(42828)
- 中国(41320)
- 财(36114)
- 京(31144)
- 财经(28072)
- 江(26127)
- 经(25386)
- 农(25006)
- 科学(23029)
- 州(22914)
- 中心(21600)
- 商学(20745)
- 商学院(20574)
- 财经大学(20537)
- 所(20309)
- 业大(20304)
- 经济学(20287)
- 农业(19471)
- 北京(19460)
- 经济管理(18850)
- 经济学院(18441)
- 基金
- 项目(96609)
- 科学(78668)
- 研究(73027)
- 基金(72168)
- 家(59923)
- 国家(59263)
- 科学基金(54572)
- 社会(49078)
- 社会科(46471)
- 社会科学(46456)
- 省(38942)
- 基金项目(38661)
- 自然(35087)
- 自然科(34348)
- 自然科学(34339)
- 自然科学基金(33822)
- 教育(31581)
- 划(30688)
- 资助(29206)
- 编号(29004)
- 业(28213)
- 创(23872)
- 部(21347)
- 创新(21261)
- 成果(21180)
- 制(20999)
- 发(20706)
- 重点(20470)
- 国家社会(19894)
- 人文(19464)
共检索到245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嵊州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行全市统筹日前,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嵊州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决定自今年5月1日起工份保险实行全市统筹。办法规定,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为嵊州市境内的所有企业和职工。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1998年,国务院提出要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增强基金调剂能力。1998年11月,青海省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要求各地以州、地、市为单位统一缴费比例。2003年2月,省政府明确提出将养老保险费收入直接缴存省级国库,提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维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受到极大挑战,部分省份陆续出现累计结余赤字。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也就是要在尽量长的时间内让基金收入可以覆盖支出。从制度设计角度来看,实现全国统筹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节基金收支是现阶段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根本办法,而推进省级统筹、建立中央调剂制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国统筹的重要"渐进式"改革措施,笔者在客观评价分析上述改革措施实施进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和配套改革措施,包括合理划分政府间基本养老保险中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省以下基金收支责任考核、加强划转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景鹏 胡秋明
文章基于国家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现实背景,建立精算模型,以实现基金收支平衡为前提考察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缴费率是否存在进一步下调空间。研究表明,在保持现行制度参数的情况下,统筹账户财务可持续性难以为继,缴费率不存在下调空间;在优化制度参数的情况下,单一优化某一参数时,基金仍存在较大缺口,同时优化5个参数能显著改善基金财务状况,但缴费率最多只能降低0.59个百分点;在优化制度参数和固化政府补贴责任的情况下,缴费率存在较大的下调空间,可降低3.86~5.36个百分点;如果缴费率以渐进式而非一次性方式下调,将存在更大的下调空间。因此,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量式改革、明确并固化政府补贴责任、合理设计缴费率调整路径是确保统筹账户缴费率持续下调的关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金龙 朱晶晶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对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区域经济均衡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开始,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分别通过中央调剂基金和全国统筹调剂基金在全国范围进行养老基金余缺调剂,有效缩小了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缺口的地域差异。然而,全国统筹调剂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金收缴动机,对基金总量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尽快完善顶层设计,建立中央和地方激励相容的政策体系,提高养老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以确保全国统筹制度有序推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曦 孙禹
本文以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统筹层次变迁为研究起点,针对当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所面临的基金可持续性不足、基金缺口责任划分不明确、征管系统有待优化等障碍,提出推进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全国统筹 责任分担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景鹏 胡秋明
文章基于国家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现实背景,建立精算模型,以实现基金收支平衡为前提考察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缴费率是否存在进一步下调空间。研究表明,在保持现行制度参数的情况下,统筹账户财务可持续性难以为继,缴费率不存在下调空间;在优化制度参数的情况下,单一优化某一参数时,基金仍存在较大缺口,同时优化5个参数能显著改善基金财务状况,但缴费率最多只能降低0.59个百分点;在优化制度参数和固化政府补贴责任的情况下,缴费率存在较大的下调空间,可降低3.865.36个百分点;如果缴费率以渐进式而非一次性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河池市财政局课题组 陈会邦 白华
自2009年起,自治区实现"预算管理,两级调剂"方式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至此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区"六统一"。自治区级统筹使河池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基金收支规模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各市市情不同,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河池市2012~2014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分析,提出完善广西基本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丽华
江苏省泰兴市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积极在机关事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城镇和乡镇工业企业,特别是建筑、化工等高危行业推行工伤保险制度,2006年底,基本实现了工伤保险全覆盖。至今年7月底实现了商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工伤保险基本覆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灿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隽
我国自2004年实施《工伤保险条例》以来,已将一至四级全残人员的工伤待遇纳入到工伤保险统筹中,但其他一些破产企业及参加工伤保险前发生的工伤人员,单位因经济效益等不确定因素,其职工发生工伤致残后得不到及时的赔偿,侵害了这部分人员的权益。2011年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的呼声终于得到了回应。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将游离在统筹外的老工伤人员纳入到基金统筹,使企业能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安心生产,使老工伤人员的待遇有了切实的保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务 汤梅梅 刘震
本文基于"波特假说"理论,在一个标准β条件收敛框架下,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中国工伤保险管制对工业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2011年政府对《工伤保险条例》的修订显著降低了工伤风险高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工伤保险管制对于生产效率没有滞后效应,其中国有企业相对私营和外资所有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受这次修订的影响最大。结果说明:当前工伤保险管制无法达到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与提高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共赢局面,凸显"预防型"管制改革的重要性,这也是工伤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务 汤梅梅 刘震
本文基于"波特假说"理论,在一个标准β条件收敛框架下,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中国工伤保险管制对工业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2011年政府对《工伤保险条例》的修订显著降低了工伤风险高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工伤保险管制对于生产效率没有滞后效应,其中国有企业相对私营和外资所有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受这次修订的影响最大。结果说明:当前工伤保险管制无法达到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与提高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共赢局面,凸显"预防型"管制改革的重要性,这也是工伤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