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3)
2023(3872)
2022(3180)
2021(2799)
2020(2205)
2019(4879)
2018(4838)
2017(8716)
2016(4925)
2015(5192)
2014(4997)
2013(4940)
2012(4684)
2011(4159)
2010(4182)
2009(3780)
2008(3780)
2007(3319)
2006(2934)
2005(2676)
作者
(16346)
(13590)
(13494)
(12626)
(8606)
(6688)
(6162)
(5448)
(5065)
(4715)
(4698)
(4629)
(4371)
(4359)
(4311)
(4184)
(4168)
(4052)
(3946)
(3847)
(3612)
(3380)
(3334)
(3159)
(3073)
(3066)
(3015)
(2947)
(2827)
(2786)
学科
(14208)
经济(14183)
管理(12444)
(10312)
(8208)
企业(8208)
环境(6869)
(6597)
方法(5250)
(4825)
数学(4421)
数学方法(4321)
(4245)
中国(4138)
(4060)
(3525)
业经(3492)
(3336)
(3320)
(3314)
金融(3314)
银行(3313)
(3215)
规划(3201)
农业(3150)
资源(3130)
环境规划(3119)
税收(3103)
(3089)
(3069)
机构
大学(68063)
学院(67451)
研究(28031)
(23058)
经济(22429)
管理(22201)
中国(20855)
科学(20180)
理学(19047)
理学院(18758)
管理学(18247)
管理学院(18139)
(17774)
(15687)
(14811)
研究所(14753)
农业(14357)
业大(13633)
中心(13200)
(11157)
(10675)
(10521)
(9750)
(9656)
师范(9575)
(9296)
北京(9268)
农业大学(9019)
科学院(8889)
财经(8802)
基金
项目(50599)
科学(38880)
基金(36396)
(34856)
国家(34606)
研究(32535)
科学基金(27822)
(19896)
社会(19772)
自然(19727)
基金项目(19547)
自然科(19252)
自然科学(19246)
自然科学基金(18880)
社会科(18651)
社会科学(18639)
(17875)
资助(14192)
教育(14017)
重点(12406)
编号(11803)
计划(11709)
(11505)
科技(11034)
(10531)
(10427)
科研(10355)
创新(10001)
成果(9679)
专项(9189)
期刊
(24145)
经济(24145)
研究(17199)
学报(17029)
(16137)
科学(13688)
中国(13675)
大学(11757)
学学(11309)
农业(11062)
(7747)
管理(7456)
(6876)
教育(6559)
(6289)
金融(6289)
业大(4792)
资源(4403)
林业(4385)
科技(4305)
(4250)
技术(4079)
农业大学(3761)
财经(3681)
经济研究(3457)
业经(3445)
(3138)
世界(3126)
自然(3081)
中国农业(3059)
共检索到99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晓晓  黄炎和  林金石  葛宏力  蒋芳市  李慧  王娇  罗松  王翊肖  
以南方花岗岩崩岗崩壁不同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染色示踪和Photoshop CS5图像提取技术,记录水平方向上土壤剖面的染色面积和最大染色深度,以分析崩岗崩壁不同土层的水分运动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红土层持水性能高于砂土层和碎屑层,但水分的侧向运移速率低于其他2个土层;在水平方向上1030 cm内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随深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经过24 h染色入渗试验后,砂土层水平方向上09 cm和碎屑层013 cm内的染色面积均超过80%;红土层优先流现象明显,剖面染色比例小,亮蓝染色剖面呈条带状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燕  易军  刘目兴  张君  李胜龙  
利用田间染色示踪和室内样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江汉平原不同水耕年限稻田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期望为制定合理的稻田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新稻田(水耕17a)与老稻田(水耕大于100a)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引发土壤剖面内不同水分运动特征。新稻田垂直渗漏较老稻田明显,表现为新稻田有更大的染色深度。老稻田染色区域主要集中在耕作层,染色面积为48.52%;犁底层和底土层染色面积较小,仅为3.17%和0.2%。除耕作层外,新稻田其他土层染色面积均大于老稻田,且优先流特征较老稻田明显。老稻田侧向水分运动较新稻田强烈,其侧流剖面的染色面积(15.35%)显著高于新稻田(8.45%),老稻田侧向水流主要发生在犁底层以上。为减少稻田水分渗漏损失,老稻田可以通过减少农田-田埂-沟渠过渡区侧渗实现,而新稻田可采取少量多次的灌溉原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丽华  王勤  张经廷  马贞玉  梁双波  贾秀领  
以漫灌方式为对照,研究了井渠结合灌区微灌不同灌水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耗水特征的影响,为该区节水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设置了4个微灌处理(灌水量分别为90,135,180,225 mm)和1个漫灌对照处理。结果表明,在该年型下微灌总灌水量180 mm即可达到小麦高产,在该灌水量下穗数较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适中;漫灌对照处理灌水量虽多,但产量并无优势。耗水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灌水量超过135 mm后耗水量增幅明显,并且灌水量超过180 mm,其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下降。灌水量达到180 mm即可得到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并且在该灌水量范围内作物生长较快,干物质积累量较高。较少或较多的灌溉量均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涛  张建丰  张江辉  
【目的】探究不同土壤容重条件下深层坑渗灌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方法】以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为基础,建立深层坑渗灌的数值模拟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单元法进行数值求解,用5种不同土壤容重的试验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容重不同的5种土壤在不同时刻湿润锋的模型值均略小于实测值;非边界上土壤含水量模型值的相对误差为1.98%,边界上土壤含水量模型值的相对误差为10.97%,且上边界的模型值普遍偏小,下边界的计算值普遍偏大;基于研究资料建立了土壤含水量的上、下边界修正方程。【结论】该模型结合修正方程,可以作为一种预测深层坑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及其含水量分布的有效方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剑光  蒋艳琳  张林  王昱斌  张涛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郭焱  杨天燕  
为了解江鳕(Lota lota)细胞遗传学数据信息,采用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空气干燥制片法,测定江鳕染色体核型,并观察江鳕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江鳕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12m+18sm+14st+4t,染色体总臂数NF=78,未发现随体、次缢痕和异型性染色体。染色体相对最大长度为6.83±0.31,最小为2.06±0.17。江鳕主要形态特征为体圆长形,后部侧扁,颏部正中具颏须1枚,侧线后部侧中位且常不完全,背鳍两个,腹鳍喉位;其鳍式为背鳍D.i~iii-10~13,i~ii-65~92,胸鳍P.i-16~17,腹鳍V.0-7,臀鳍A.0-64~84;鳔一室,脊椎骨总数为58~67,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8~12。通过与鳕科其他鱼类染色体核型比较结合形态学特征分析,推断江鳕在进化上属于较为特化的类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山  柳学周  史宝  徐永江  李荣  吕永军  宋雪松  王滨  姜燕  
为详细了解黄条染色体带型的形态特征,实验采用体内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的方法,取黄条全部头肾细胞经低渗处理、卡诺氏液固定、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分裂相。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分别研究和探讨其中期染色体多种带型(C带核型、G带核型和Ag-NORs)的显带特征和形态特征。黄条的带型研究结果显示:(1)C带特征为48条染色体均有大小不一的C带,其中第2、4、5、16、18和19对染色体具有端部C带,其余均为着丝粒C带,无居间带和整体呈C带阳性深染染色体;计算异染色质含量约31.53%;(2)Ag-NORs带特征为第5对染色体末端具有Ag-NORs,为端部AgNORs;银染显现间期核中核仁的数目为1~2个,显现出2个核仁的细胞数目较多,达到60%;(3)G带特征为同源染色体G带带纹大小和位置基本吻合,非同源染色体G带带纹大小和带纹的位置不尽相同。每条染色体都有数量不等的深染带和浅染带,无整条染色体显示深染G带或浅染G带,24对染色体中在条带的数量、大小、位置、染色深浅等方面未发现完全相同的染色体G带。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条种质判定、染色体组学研究和遗传育种等提供基础资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毅辉  焦宗垚  陈永乐  朱新平  陈昆慈  谢刚  赵建  
对珠江卷口鱼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珠江干流西江的肇庆、郁南、桂平以及其上游柳江的柳州采集野生卷口鱼450余尾,全长165~236 mm,体重167.84~586.25 g。随机选取试验鱼进行观察、解剖、测量和拍照。发现卷口鱼具有形态多样性。在体型上,一种体高较高,为高背型,主要来自桂平极其下游;另一种为平背型,主要来自柳州及上游。在体色上,腹部颜色变异较大。腹部颜色有乳白色、黄色和棕黑色三种。无雌雄异型现象。卷口鱼口下位,内卷;咽齿较发达,鳞中等大,侧线鳞式37~46,5~8/5~6-A。胃不发达,肠长为体长的1.36~1.51倍。肋骨14,脊椎骨38-40。以肾脏为材料,用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小云  李明云  方礼豹  王卫民  
为了寻求一种简便且实用的鱼类染色体倍性检测方法,本研究对二倍体与四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18个可量性状和5个鳍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2种核型的泥鳅的可量性状比例存在诸多差异(如体长/头长、体长/吻长、体长/尾柄高、头长/体高、头长/吻长、头长/尾柄高、眼后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等)。判别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所有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的比例变量的最高区分准确率为93.4%,而仅利用头长/尾柄高和头长/吻长的比例组合区分的准确度为91.3%。因此,头长/尾柄高和头长/吻长的比例差异可作为区分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的主要形态标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政铧   陈文祥   李灿娥   章智   张越   蒋芳市   葛宏力   黄炎和   林金石  
【目的】研究游离氧化铁对崩岗不同土层土壤胀缩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无荷膨胀试验、线性收缩试验和计算土壤胶体扩散双电层中滑动层厚度,分析游离氧化铁对崩岗不同土层土壤胀缩特性的影响。【结果】游离氧化铁含量与崩岗土壤无荷膨胀率呈线性递增关系(P<0.01),与土壤线性收缩率呈线性递减关系(P<0.05);在电解质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崩岗土壤滑动层厚度随着游离氧化铁含量的提高而增大;游离氧化铁含量不同的红土层、砂土层的土壤滑动层厚度与无荷膨胀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线性收缩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游离氧化铁含量影响土壤滑动层厚度,进而影响土壤的胀缩性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艳红  郑健  贾生海  康燕霞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沼液浓度(原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4、1∶6、1∶8、CK)和穴孔直径(3、5、7 Cm)对沼液穴灌土壤水分运移交汇入渗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同入渗时间内,累积入渗量随沼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相同沼液浓度条件下,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随穴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土壤水分入渗速率随入渗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穴孔直径及入渗位置,沼液浓度越大,土壤入渗速率越小;在相同入渗位置,随穴孔直径的增加,土壤入渗速率逐渐增加;KostiaKov入渗模型准确描述了累积入渗量随入渗时间增加而增加的关系,且模型拟合系数R2均大于0.99;沼液浓度相同时,土壤含水率为22%等值线以上的面积随着穴孔直径的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妍妍  柳学周  刘新富  徐永江  孙中之  兰功刚  
采用体内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法制备圆斑星鲽染色体,研究其染色体C-带、Ag-NORs带及G-带的显带特征。结果发现,圆斑星鲽具有46条染色体,核型为2n=46t,染色体臂数为NF=46,所检个体全部为二倍体,未发现存在异型性染色体和随体染色体的现象。带型研究表明,C-带特征为46条染色体均有大小不一的C-带,其中第22对染色体整体呈阳性深染,第19对染色体具有端部C-带,其余均为着丝粒C-带;计算其异染色质含量为30%;Ag-NORs带型特征为具有1对Ag-NORs,位于2号染色体的长臂末端,为端部Ag-NORs;G-带特征为具有38条深染带,21条浅染带。研究结果为圆斑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春英  刘良国  杨品红  王文彬  陈英丽  
以采自湖南省吉首市峒河的吉首光唇鱼(Acrossocheilus jishouensis)为材料,对其形态学特征和染色体组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可数性状和可量比例性状上,吉首光唇鱼与光唇鱼属其它鱼类区别不大,其鉴别特征主要有:幼鱼体表两侧具6条清晰垂直条纹和一纵条纹,成鱼条纹逐渐模糊甚至消失;下唇两侧瓣间隙极小;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柔软不加粗,后缘光滑;背鳍及臀鳍鳍条间膜具清晰的黑色条纹;肠道短而简单,仅两道弯曲。说明吉首光唇鱼为一有效物种。染色体标本制作采用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研究结果表明,吉首光唇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50,核型公式为2N=14M+16SM+12S...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冠华  沈荣开  
在田块尺度条件下的层状土壤中,土壤水力特性及土壤水分变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可以看作是一维随机空间函数的实现。利用AR(1),MVAR(1)和NNM等3种随机生成模型分别生成饱和水力传导度、孔隙大小分布参数和容水度的随机样本,在此基础上利用随机模拟法对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进行了随机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参数的空间变异对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土壤参数的方差越大,对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越大;土壤参数的空间变异尺度越大,对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越大;随机模拟计算所得的水分变量的一阶矩与大尺度模型计算结果甚相一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羽松  李双喜  丁树文  蔡崇法  夏栋  刘丹露  
崩岗是鄂东南地区极其严重的土壤侵蚀类型,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选择鄂东南通城县花岗岩崩岗不同层次土壤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崩岗剖面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蚀性、渗透性及水稳性,并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其与土壤性质之间的拟合关系。结果表明:鄂东南通城县崩岗土层表土层、红土层、斑纹层以及碎屑层的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由表土层至碎屑层呈减小的趋势,土壤可蚀性K值由表土层至碎屑层呈增加的趋势,水稳性指数则呈现减小的趋势,渗透性则表现为红土层小而表土层和碎屑层大的规律。同时,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崩岗剖面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蚀性、渗透性以及水稳性之间关系密切,抗蚀性与土体性质之间的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凤兰  张志毅  张民侠  
为进一步确认经秋水仙碱诱导出的毛新杨(PopulustomentosaCarr.×PopulusbolleanaLauche)大花粉在毛新杨雌花上授粉后所得到的后代个体TBT-7是三倍体杨树,对TBT-7及其父、母本(TB11,TB01)、对照(TBD)和三倍体欧洲山杨(Astria)分别进行叶片面积、厚度和气孔长度等项特征的比较。结果表明TBT-7的多倍体巨大性是显著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