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1)
2023(3767)
2022(2970)
2021(3045)
2020(2469)
2019(5988)
2018(5572)
2017(10518)
2016(5458)
2015(6466)
2014(6140)
2013(6342)
2012(6060)
2011(5707)
2010(5424)
2009(5097)
2008(5040)
2007(4192)
2006(3739)
2005(3541)
作者
(14562)
(12316)
(12206)
(11810)
(7898)
(5753)
(5484)
(4838)
(4789)
(4429)
(4167)
(4088)
(4014)
(4011)
(3827)
(3809)
(3700)
(3518)
(3472)
(3164)
(3122)
(2926)
(2833)
(2786)
(2720)
(2651)
(2616)
(2500)
(2460)
(2441)
学科
(28869)
经济(28845)
方法(13035)
管理(12930)
(12403)
数学(12267)
数学方法(12240)
中国(11408)
(9046)
企业(9046)
(8911)
贸易(8905)
(8826)
(6184)
(5645)
关系(5573)
(5417)
(5216)
(4850)
银行(4850)
(4765)
(4711)
金融(4711)
业经(4497)
出口(4309)
出口贸易(4309)
(4309)
(4274)
环境(4199)
(4048)
机构
大学(83843)
学院(79687)
(46859)
经济(46468)
研究(35027)
管理(28957)
中国(28597)
理学(24760)
理学院(24471)
管理学(24331)
管理学院(24171)
(18973)
(18677)
科学(17211)
(17154)
经济学(16879)
研究所(15740)
财经(15579)
经济学院(15231)
(14664)
中心(14316)
北京(12795)
(12272)
财经大学(11929)
科学院(11079)
研究中心(10408)
(10323)
社会(10231)
(9947)
(9761)
基金
项目(52157)
科学(42584)
基金(41998)
研究(39160)
(36997)
国家(36802)
科学基金(30977)
社会(28531)
社会科(27306)
社会科学(27301)
基金项目(20988)
资助(18067)
自然(17823)
自然科(17469)
自然科学(17464)
教育(17411)
自然科学基金(17212)
中国(15779)
(15009)
(14517)
(14316)
国家社会(13853)
编号(13200)
教育部(12717)
重点(12101)
(11567)
成果(11276)
人文(11265)
重大(11148)
社科(10954)
期刊
(47403)
经济(47403)
研究(29118)
中国(16290)
(13460)
管理(11878)
科学(11517)
学报(10414)
经济研究(9457)
(9286)
(9075)
世界(8747)
国际(8691)
财经(8519)
大学(8509)
(8293)
金融(8293)
学学(7904)
(7567)
问题(6928)
农业(6915)
教育(5753)
技术(5465)
(5461)
业经(4635)
技术经济(4302)
(4298)
贸易(4298)
统计(3903)
经济问题(3884)
共检索到126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七国集团(G7)是由西方七个发达国家即美、日、德、英、法、意和加拿大共同组成的的一个松散的论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七国集团越来越朝着引导世界经济发展和各国宏观政策走势的方向发展,原来的“富人俱乐部”正在演变成为“大国论坛”。由于俄罗斯加入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国际社会已经开始讨论中国是否会加入现有的八国集团。七国集团,包括七国集团机制下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成立的二十国集团均加强了与中国的接触。2003年胡锦涛主席应邀赴法国埃维昂参加七国首脑与发展中国家的讨论。从2003年9月份,七国集团已四次与中国进行财政副部级对话。2004年10月,中国财政部部长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江时学  
二十国集团(G20)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国与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扩大。而且,中欧对G20的立场和态度都是积极和肯定的,双方对G20的期待和要求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中欧应在G20内加强合作,合作的内容及方式方法可包括以下5个方面:共同帮助发展中国家;对G20轮值主席国施加更大的影响;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合力推动G20的功能转型;在担任轮值主席国时相互帮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梅波  
20世纪 80年代曾风行一时 ,在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七国集团货币合作在 90年代进入低潮。对 80年代国际货币合作的三个重要领域 :即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外汇市场干预、危机最后贷款人合作效果的政治经济分析表明 ,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合作并没有达到政策制定者预期的效果 ,国际货币合作常常不是有效的 ,有时对各国的宏观经济还有负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冯晓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邹志强  
当前全球能源治理的主体间博弈、理念性冲突、机制性矛盾以及民主化不足等问题使之无法有效应对挑战。近年来G20日益关注全球能源治理议题,为此达成了诸多共识与治理举措,并积极整合全球能源机构。鉴于全球能源治理中的内在矛盾特别是无序而碎片化的治理结构,G20有望发展成为全球能源治理的协调中心,但面临着自身机制性缺陷、技术劣势和诸多外在因素制约,前景并不乐观。作为G20重要成员和2016年G20峰会主办国,中国应更加重视在G20框架下的全球能源治理进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肖前  
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G20)升格为首脑峰会,截至2014年11月,G20峰会在六年中已经举办9次。在此期间,G20机制初步形成,它在继承七国集团/八国集团(G7/G8)核心要素的同时,又有适应新格局、新形势的灵活创新。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经济体和贸易大国,其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从20世纪末对七国集团/八国集团峰会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何良桥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七国集团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引人注目。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协调明显加强,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七国集国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对于我们正确地分析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深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中夏  李良松  
本文详细分析了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证券投资数据。研究表明,中国虽然在国际贸易方面的地位突出,但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本文根据贸易指标和对外证券投资指标数据构造的经济联系紧密指数显示,19个成员国之间可分为美国集团、欧洲集团、英联邦集团和亚太集团,不同集团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同。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国际投资头寸数据都进一步验证了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强,而数据也表明中国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提升。经验分析表明,中国应根据不同集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与这些集团之间的经济联系,重点推动亚太集团的发展;同时,加速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以及进一步开放国内资本...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明  
有观点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七国集团在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地位已有衰落的迹象。这种观点主要从经济实力方面来考察七国集团的权力构成,未能注意到该组织权力构成的其他方面。本文以政治学家卢卡斯提出的三维权力观为分析框架,对七国集团的权力基础进行考察。考察发现,尽管在第一维度即物质强制性权力尤其是经济实力上七国集团有所下降,但在第二维度即议程控制能力与第三维度权力即规范塑造能力方面,七国集团仍享有绝对的优势。对七国集团权力基础的全面了解,有助于中国正确地处理与该组织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世龙  
二十国集团成立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之一,其存在的正当性和作用得到了一定认同。通过广泛对话和协商,二十国集团确立了全球性危机需要全球应对协同解决的信念,并以此为指导采取了具体措施,如提供巨额资金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加强金融监管,改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强化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此外,其决策适当照顾并体现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利于它们在全球金融经济治理和对话中地位的提升。但是,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并不代表世界经济体系结构的变化,也没能够冲击或颠覆现有世界经济运行的三大保障机制,同时,美元霸权依然大行其道。换句话说,二十国集团的出现并没有颠覆美国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韩冰  
二十国集团(G20)是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的首要论坛,在投资领域致力于推动国际投资多边合作,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发展。2016年中国作为G20峰会轮值主席国,为促进全球投资恢复强劲增长,针对国际投资体系呈碎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G20应在自愿基础上共同探索制订非约束性的全球投资指导原则或框架,推动G20机制参与全球投资治理。本文回顾与梳理了G20历次峰会在投资领域取得的成果,剖析了2016年G20中国峰会投资议题提出的动因,探讨了G20在投资议题成果落实与促进G20成员在全球投资治理领域合作亟需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丽贝卡·M·纳尔逊  熊爱宗  
二十国集团(G20)是20个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推进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论坛,于1999年建立,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迅速崛起,目前已成为全球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论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