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55)
- 2023(2495)
- 2022(2055)
- 2021(1890)
- 2020(1659)
- 2019(3699)
- 2018(3663)
- 2017(7152)
- 2016(3968)
- 2015(3875)
- 2014(3629)
- 2013(3747)
- 2012(3653)
- 2011(3440)
- 2010(3448)
- 2009(3129)
- 2008(3083)
- 2007(2879)
- 2006(2655)
- 2005(2421)
- 学科
- 济(12205)
- 经济(12183)
- 管理(8435)
- 业(7132)
- 学(5939)
- 企(5848)
- 企业(5848)
- 方法(4960)
- 数学(4189)
- 数学方法(4112)
- 中国(3602)
- 农(3266)
- 财(3186)
- 制(2985)
- 业经(2603)
- 环境(2423)
- 和(2312)
- 体(2267)
- 及其(2168)
- 水产(2153)
- 贸(2137)
- 贸易(2136)
- 农业(2124)
- 易(2079)
- 理论(1975)
- 融(1962)
- 金融(1962)
- 地方(1954)
- 动物(1892)
- 银(1882)
- 机构
- 大学(55103)
- 学院(53354)
- 研究(26201)
- 科学(20075)
- 农(18769)
- 济(18398)
- 中国(18306)
- 经济(17945)
- 所(15790)
- 农业(15299)
- 管理(14878)
- 研究所(14757)
- 京(13413)
- 业大(13410)
- 理学(12493)
- 理学院(12277)
- 管理学(11802)
- 管理学院(11747)
- 中心(10819)
- 省(10368)
- 室(10057)
- 院(10023)
- 农业大学(9698)
- 实验(9308)
- 江(9257)
- 实验室(8903)
- 业(8781)
- 北京(8638)
- 科学院(8587)
- 重点(8529)
共检索到84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莉 郭泉水 金江群 刘建锋 李志勇 颜华
以崖柏和侧柏幼苗为对象,研究其叶片在秋冬季节性自然降温过程中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特征,并比较两树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秋冬季节性自然降温过程中,日最低气温由12.50℃降至-13.96℃,崖柏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增强,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基本没有变化,而侧柏的SOD和POD活性同时增强;两树种叶片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但崖柏的增加幅度低于侧柏;两树种叶片MDA含量均极显著增加,但崖柏增加幅度较大。日最低气温与侧柏的SOD、POD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极显著相关,但仅与崖柏的SOD极显著相关,表明在季节性自然...
关键词:
崖柏 侧柏 自然降温 生理生化 反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彤 祝佳媛 李鹏 崔海娇 周志强
以4年生东北红豆杉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室外自然越冬幼苗以及初次室外越冬幼苗在秋冬季节自然降温过程中的多项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了东北红豆杉幼苗适应低温条件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低温导致幼苗细胞膜透性增大。从9月至翌年1月,自然越冬幼苗的相对电导率由44.32%上升至12月的最高点52.98%,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由47.80%上升至12月的最高点62.12%。2)半致死温度下降。自然越冬幼苗和初次越冬幼苗的半致死温度的最低值分别为-37.5和-31.1℃。3)叶绿素含量下降。自然越冬幼苗和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翌年1月份的叶绿素含量相对9月份分别下降了24.7%和38.0%。4)可溶性蛋白质...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自然降温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新平 贺艳萍 武秀娟 任庆福
在太行山石灰岩中山区,以侧柏、油松2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选择地膜、石块等材料覆盖,进行水分胁迫试验,每天3次用TDR测定土壤含水量,记录苗木严重萎蔫时的时间。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盆植侧柏苗各层土壤温度均高于对照,而在生态垫覆盖下均低于对照;两种覆盖处理均能明显增加侧柏苗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且延长侧柏苗存活天数10 d以上;覆盖处理盆植油松苗各层土壤温度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地膜和生态垫覆盖下油松苗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石块覆盖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地膜、生态垫、石块覆盖的油松幼树存活天数明显长于对照,以地膜覆盖延长的时间最多;侧柏苗和油松苗的致死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为6.7%和...
关键词:
侧柏 油松 覆盖 水分胁迫 存活时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方春 邢尚军 马海林 杜振宇 马丙尧
以侧柏为供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强度干旱(对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对容器苗和裸根苗生长、营养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侧柏抗氧化酶活性(POD和SOD)、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逐渐增加。干旱胁迫下,同侧柏裸根苗相比,容器苗显著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减少了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干旱胁迫程度较轻时,侧柏容器苗和裸根苗的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差异不显著。而在重度干旱时,同正常浇水处理相比,侧柏容器苗和裸根苗的相对含水量分别下降了10.43%和18.36%,相对电导率分别提高了28.87%和43.49%...
关键词:
侧柏 容器苗 裸根苗 干旱胁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丽斯 夏冰 孟祥静 王春燕 彭峰 汪仁
以单、复瓣茉莉2年生扦插苗为材料,研究其在2009年南京地区秋冬自然降温过程中低温胁迫所造成的冷害指数变化及多个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的特性。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条件下,单、复瓣茉莉的冷害指数、相对电导率、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脯氨酸含量均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单、复瓣茉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于11月17日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04和12.45U·g-1·min-1,过氧化物酶活性于12月20日达到最大值,复瓣茉莉是单瓣茉莉的3.28倍;两栽培品种的根系活力均呈下降趋势。在本试验多次降温过程中复瓣茉莉的耐寒能力略强于单瓣茉莉,复瓣茉莉抗氧化酶活性表现最为突出...
关键词:
茉莉 自然降温 低温胁迫 抗寒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芙蓉 王进鑫 杨楠 张青 邹朋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铅是最常见的对人体和植物危害最大的重金属之一,它可以通过植物根、茎或叶进入植物体并在其体内积累,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对其生长、生理生化造成不利影响(陈英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晓倩 白应飞 刘广亮 刘广全
【目的】探讨侧柏幼苗对盐生环境的适应性及耐盐机制。【方法】以当年生侧柏幼苗为材料,通过温室土培模拟盐分不同梯度胁迫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100,200mmol/L)NaCl胁迫对侧柏幼苗生物量积累及其不同器官(根、茎、叶)K~+、Na~+、Ca~(2+)、Mg~(2+)吸收、运输与分配的影响。【结果】(1)盐胁迫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侧柏幼苗根系生长,但显著抑制了幼苗生物量的积累。(2)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侧柏幼苗各器官中Na~+含量增加,且Na~+含量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具有相同的分配规律,即根>叶>茎;随着Na~+含量的升高,各器官中K+含量显著减少,Ca2+含量在根和叶中显著升高。(3)各器官中K~+/Na~+、Ca2+/Na+和Mg2+/Na+总体随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叶片和茎部离子比值始终高于根部。(4)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根部到茎部的离子选择性运输系数SK,Na、SCa,Na、SMg,Na逐渐降低;而茎部到叶部的SK,Na、SCa,Na、SMg,Na在低浓度盐胁迫时显著升高,在高浓度盐胁迫下受到抑制。【结论】侧柏幼苗对NaCl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这与根系对Na+的聚积和限制作用以及低浓度盐胁迫下地上部对K+、Ca2+、Mg2+选择性运输能力的提高有关。
关键词:
NaCl胁迫 侧柏幼苗 生物量 矿质离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华芳 张建华 梁建生 尹伟伦
在土壤急性和缓慢干旱处理过程中,用液体闪烁计数器的单光子监测器测定了侧柏( Platycladusorientalis) 和大叶相思( Acacia auriculiformis) 根系超弱发光(UWL) 强度。结果表明,UWL 随土壤干旱持续时间延长、土壤含水量( SWC) 和根系含水量( RWC) 下降而减少,P< 0-001 。土壤缓慢干旱时,植株根系UWL 衰减较急性干旱时缓慢。UWL 与植株水势( Ψ) 在P< 0-1 水平上显著相关。给干旱土壤恢复正常浇水,SWC、Ψ和UWL 均有所恢复,但UWL 的恢复滞后于SWC 和Ψ。结论是根系UWL 作为反应树种抗旱性的生理指标比水势(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桑卓玛 辛福梅 杨小林 赵垦田
【目的】分析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生理指标、光合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寻求香柏幼苗生长的理想水分条件,探讨香柏幼苗生长对水分变化的适应机理。【方法】以香柏3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90%~95%)、轻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中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55%)、重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0%~35%)4个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地径、根质量、茎叶质量、总生物量、根质量比、茎叶质量比、根长等有显著影响,但对株高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香柏 干旱胁迫 生长 光合及生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侠妹 常二梅 纪敬 岳剑云 谢田田 邓楠 史胜青 江泽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阳 沈熙环
侧柏种源试验多年和多地点观测结果表明,种源间在造林成活率、幼林高、径生长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东、南部种源造林成活率比西、北部种源高;在无冻害区,南部种源的生长量大于北部种源。1~7年生间树高生长紧密相关,但在有冻害区,部分北部种源高生长量却大于南部种源,1~7年生间树高生长量相关性减弱。根据有冻害区和无冻害区各种源的生长表现,对部分种源作了评价,并对侧柏造林和用种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侧柏,种源,成活,生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蜜 李秉钧 祝洪祥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以南平森科种苗有限公司提供的一年生福建柏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含量铝胁迫对福建柏幼苗的形态特征、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含量铝胁迫下福建柏幼苗的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含量铝胁迫对福建柏幼苗的形态具有显著影响,铝质量分数为0.1 g·kg~(-1)时福建柏幼苗的株高最大,为61.59 cm,比对照提高4.4%;株高随着铝含量的提高而下降。在铝质量分数为0~0.4 g·kg~(-1)时福建柏幼苗的生物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福建柏幼苗生物量随着铝含量的提高而下降,比对照下降8.9%~13.9%;地径则随着铝含量的升高而下降(不显著)。(2)不同含量铝胁迫下福建柏幼苗的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不一致,铝质量分数为0.1 g·kg~(-1)时福建柏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均达到最大值;当铝质量分数大于0.2 g·kg~(-1)时,福建柏幼苗的超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均随着铝含量的提高而降低;在不同含量铝胁迫3、6、9个月后过氧化氢酶含量均随着铝含量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铝质量分数为0.4 g·kg~(-1)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171.2%、167.7%、141.0%。低含量铝胁迫能促进福建柏幼苗的生长,高含量铝胁迫会抑制福建柏幼苗的生长,其抑制作用随着铝含量的提高而增强。运用隶属函数法对福建柏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最适合福建柏生长的铝质量分数为0.1 g·kg~(-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常健 孙佳成 陈炜 纪敬 江泽平 史胜青
【目的】比较侧柏古树实生树和嫁接树的插穗内源激素、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木质化程度和形态解剖学的区别,为侧柏古树扦插生根过程中取材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来源于2000年和5000年生侧柏的实生树(S5-2000、S5-5000)和嫁接树(G2-S3-2000、G2-S3-5000)的插穗为材料,扦插前取插穗基部韧皮部,利用HPLC法测定激素IAA、GA_3、ABA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切片观察基部木质化程度;并在扦插4个月后观察其根原基发生情况。【结果】扦插前IAA含量在2种实生树中显著高于相应的嫁接树,GA_3含量则未见明显差异,但ABA含量仅在S5-5000中明显高于G2-S3-5000;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未见明显差异;实生树和嫁接树插穗木质化程度未存在差异,也均未见潜伏根原基。扦插4个月后,生根率统计发现实生的S5-2000和S5-5000的分别为10.0%和8.3%,而G2-S3-2000和G2-S3-5000的则均未见生根;嫁接树插穗基部未见不定根原基,而实生树中则有不定根原基形成,起源于形成层和木质部。【结论】通过侧柏古树嫁接的方法可以为古树扦插研究提供充足的材料。其嫁接一代保留了其难生根的特点。侧柏不定根发生属于诱导根原基生根类型,千年以上侧柏插穗基部未见根原基形成。古树高龄遗传背景可能导致嫁接树内源IAA含量较低,影响根原基的诱导,而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水化合物不是古树扦插较难生根的原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雷俊杰 王利宝 李宇昊 简佶沛 张兵 管晶晶 朱宇轩
【目的】探究不同配比施肥对3个川黄柏种源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为川黄柏的科学应用提供适宜的种源与施肥方案。【方法】以1年生3个川黄柏种源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27(313)正交试验设计,对3个种源进行配比施肥试验,测定其生长指标(苗高、地径)和生理特性指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及隶属函数模糊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CK相比,配比施肥能显著促进川黄柏苗高、地径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酶活性(SOD、NR、GS),对抑制丙二醛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效果明显。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种源综合表现最差的均为 CK,其中重庆江津种源在T6(N2P3K1)处理下综合表现最好;湖北恩施种源在T4(N2P1K2)处理下的综合表现最佳;湖南湘西种源在T8(N3P2K1)处理下的综合表现最优。【结论】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施肥可以改善川黄柏幼苗的生理代谢水平,促进苗木生长发育。研究表明3个川黄柏种源中湖北恩施种源综合表现最佳,为优选栽培种源,其次为湖南湘西及重庆江津种源。本试验条件下,生产上适宜重庆江津种源的最佳氮磷钾施入量为尿素6 g·株-1、过磷酸钙5 g·株-1、氯化钾2 g·株-1;湖北恩施种源为尿素6 g·株-1、过磷酸钙1 g·株-1、氯化钾3 g·株-1;湖南湘西种源为尿素8 g·株-1、过磷酸钙3 g·株-1、氯化钾2 g·株-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行博 郑吉联 曲绪奎
在51个不同种源苗期和21个种源7年生幼林基础上,以适应性为主,观测了不同产地种子性状、苗木生长节律以及幼林抗性、生长等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幼林表现南方种源树高大于北方种源,其中尼山种源最高,为最低的2.4倍。侧柏群体变异中的高生长量随温度和降水量增加而增大,东南种源优于西北种源的变异趋势,而西北部种源生长稳定性和适应性比东南部强,据此将侧柏种源划分为七个类群。
关键词:
侧柏 种源试验 地理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