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5)
- 2023(8276)
- 2022(7238)
- 2021(6685)
- 2020(6041)
- 2019(13736)
- 2018(13404)
- 2017(26290)
- 2016(14608)
- 2015(16201)
- 2014(16469)
- 2013(16431)
- 2012(15672)
- 2011(14135)
- 2010(14299)
- 2009(13302)
- 2008(13390)
- 2007(12190)
- 2006(10328)
- 2005(9389)
- 学科
- 济(63396)
- 经济(63345)
- 业(38665)
- 管理(38383)
- 方法(31498)
- 企(30807)
- 企业(30807)
- 数学(28267)
- 数学方法(28011)
- 财(17235)
- 农(16267)
- 中国(15425)
- 学(15222)
- 地方(13475)
- 制(12392)
- 贸(11811)
- 贸易(11807)
- 业经(11551)
- 易(11340)
- 务(11122)
- 财务(11100)
- 财务管理(11068)
- 农业(10627)
- 企业财务(10562)
- 银(10302)
- 银行(10273)
- 融(9851)
- 金融(9849)
- 行(9731)
- 和(8997)
- 机构
- 大学(217268)
- 学院(214818)
- 济(88560)
- 经济(86617)
- 管理(79083)
- 研究(75743)
- 理学(68616)
- 理学院(67686)
- 管理学(66370)
- 管理学院(65961)
- 中国(55882)
- 科学(49214)
- 京(46069)
- 农(41952)
- 财(40532)
- 所(40076)
- 研究所(36730)
- 业大(35228)
- 中心(34776)
- 农业(33470)
- 财经(32795)
- 江(32676)
- 经(29825)
- 范(28657)
- 北京(28605)
- 师范(28298)
- 经济学(28275)
- 院(27186)
- 经济学院(25826)
- 州(25648)
- 基金
- 项目(145696)
- 科学(114189)
- 基金(107018)
- 研究(100662)
- 家(95342)
- 国家(94646)
- 科学基金(79702)
- 社会(63798)
- 社会科(60621)
- 社会科学(60600)
- 基金项目(57367)
- 省(56422)
- 自然(53464)
- 自然科(52245)
- 自然科学(52222)
- 自然科学基金(51308)
- 划(48473)
- 教育(46394)
- 资助(44144)
- 编号(39276)
- 重点(33679)
- 部(32771)
- 成果(31860)
- 发(31296)
- 创(29497)
- 科研(28972)
- 计划(28124)
- 创新(27765)
- 教育部(27449)
- 课题(27370)
共检索到307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正红 董卉卉 陈希 王开运 李宏庆
对崇明岛2005年1∶50000航片进行解译,将GIS的空间分析法与景观格局分析法相结合,并对防护林带群落结构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计算完备度、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疏透度值3项指标,从不同层次上对岛区沿岸防护林结构与功能的空间异质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崇明岛沿岸基干防护林带完备度仅为21%,空间格局分异明显,西岸、南岸林带完备度高于北岸与东岸。景观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已有林带分布不连续,多呈片段状分布,其中西岸、东岸的连续性高于南岸与北岸。群落结构与功能调查发现,受树种及群落配置的影响,很少样地林带疏透度值达到最适,目前林带防风效果并不理想。文中最后从数量、结构以及空间分布3方面对岛区未来沿岸防护林...
关键词:
崇明岛 防护林 结构与功能 空间异质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青叶 李晴 邹春静 张超
选取农田防护林主要模式,调查其结构特征,探讨防护林对所防护的水稻Oryza sativa产量和千粒质量的影响。经统计分析,结合林带疏透度及水稻防护效益,得到每种模式最佳防护区域,找出最佳防护模式,从而优化崇明岛农田防护林模式。结果表明:5种模式农田防护林都能使水稻增产,提高水稻千粒质量,并有利于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同一样地不同树高倍数处产量及千粒质量差异显著,空间数值变化趋势相同;不同模式增产效益有较大区别,5种模式增产效益为:池杉Taxodium ascendens模式>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混交模式>水杉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娟 蔡永立 李静 龚云丽 王亮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中提出了要将崇明岛建成生态岛的发展目标,而保障崇明岛的生态安全,规避生态风险是实现这一目标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崇明岛地处长江的河口和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而且东邻东海,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区域生态风险来源十分复杂。因此,深入分析崇明岛的生态风险源类型、来源和特征,是进一步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和正确制定风险防范对策的基础。通过对崇明历史资料的分析和现状的评价,辨识出26种生态风险源,这些风险源按性质分可分为自然风险源和人为风险源两类,按来源分可分为来自流域、来自周边区域、来自海洋和来自岛屿内部4类;通过对风险源的发生概率、强度分析结果,结合各风...
关键词:
崇明岛 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源 生态策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水海 严水华 商克荣 刘金土 卢梅富
建德市新安江林场是浙江省最早建立的防护林林场,以水源涵养为主,保护新安江水库,结合经营用材林。全场有林地中防护林面积占52%。库区防护林多是原有植被遭人为破坏后经封山育林形成的针阔混交林。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浙江省库区防护林经营利用均仿效用材林经营,极有可能导致全省库区大面积残次林的重现
关键词:
水库岸防护林 森林经营 林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阮俊杰 苏敬华 王卿 王敏
利用2000、2005、2010年航空遥感影像解译的崇明岛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同期社会经济数据,研究政策驱动下的崇明岛城市生态空间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0年,崇明岛生态空间快速增加,后五年较前五年增长幅度更大;除东滩地区外,其余乡镇的生态空间均有增长,后五年的变化幅度较前五年大;崇明岛生态空间格局趋于稳定,后五年的好转趋势优于前五年。崇明生态岛建设政策驱动下的绿色景观规划和管理是岛屿生态空间提升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政策的驱动,生态胁迫对崇明岛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有所减弱,可以看出,政府的干预和调控行为对生态空间的管理和保护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
崇明岛 城市 政策 生态空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晟吕 胡静 李立峰
为更好地推动崇明低碳生态岛的建设,在应用以自下而上的部门法为基础的区域范围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核算方法,全面核算崇明岛能源消费及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的基础上,应用LEAP模型,通过情景分析预测崇明岛中长期能源消费需求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并进一步应用对数平均指数法(LMDI)对影响崇明岛未来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参考情景下,崇明岛能源消费总量从2010年的101万吨标煤增加到2050年的533万吨标煤,净碳足迹从2010年的238万吨CO2e增加到2050年的579万吨CO2e。崇明岛能源消费需求和碳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未来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通过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平 邢献予 王玉涛 邱月 魏忠平 潘文利 范俊岗
为研究辽宁基岩质海岸防护林对枯落物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辽宁省大连市的4种典型海岸防护林(侧柏纯林、刺槐纯林、辽东栎纯林、辽东栎赤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下半分解层、未分解层枯落物及土壤的取样测定枯落物的蓄积量、持水能力及土壤养分,揭示不同林分类型对枯落物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落物的蓄积量及持水能力排序为:辽东栎纯林>辽东栎赤松混交林>侧柏纯林>刺槐纯林,其中辽东栎纯林的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截量分别为23.94t·hm-2,58.61t·hm-2,44.99t·hm-2,辽东栎赤松混交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志权 周毅 陈绶柱 陈远生 张志权
利用营养坯,以扦插方式在苗圃先行育苗,待形成根系及恢复生长后,再移植至海滩,是营造沙质海岸防护林植草带的有效方法,可以获得90%以上的成活率。单叶蔓荆子、蔓茎栓果菊和卤地菊是适于南方沙质海滩迎风方向种植的草种。它们具生长快,易生出不定根和萌生新单株,耐淹埋等沙生植物特性。移植1a后的盖度分别达到100%、53%和43%(种植规格为1m×1m)。4~8月为生长最迅速时期,平均相对生长速率分别为0.635,0.535和0.357g/(g月)。因此,3~4月是最适移植的季节。
关键词:
沙质海岸防护林,植草带建造,广东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旭干 李嘉尧 袁晓 吴昊 成永旭
稻蟹综合种养是崇明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崇明生态岛是亚太地区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但丰富的鸟类资源也对稻蟹种养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本研究首先初步调查了崇明稻蟹种养区域的主要鸟类组成,比较了不同稻蟹种养模式下主要鸟害种类和发生时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两种生态防鸟方式的防鸟效果和投入产出情况。结果表明:(1)崇明稻蟹池塘的常见鸟类有13种,其中鹭类种类最多,为6种;(2)纯养蟹池塘主要危害种类为鹭类,危害时间主要为秋冬季,稻蟹共作池塘的主要危害鸟类为鹭类、麻雀和喜鹊等,麻雀和喜鹊的危害时间主要为水稻播种期、灌浆期和成熟期;(3)尼龙线防护成本较低,适合于纯养蟹池塘,该方法一次性投入...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稻蟹种养 鸟害 生态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海波 张金池 高智慧 陈顺伟 臧廷亮
研究了亚热带基岩海岸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点 ,并用数学方法探讨了它与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关系 ,结果表明 :(1)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相关极显著 ,其数量关系是细菌 >放线菌 >真菌 ,不过真菌所占的比例较泥质海岸高 ;(2 )不同林地土壤微生物差异很大 ,胡柚、桃形李等经济林土壤微生物多 ,马尾松和杨梅成林较少 ;(3)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4)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最后 ,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关系及反映土壤肥力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基岩海岸 防护林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黎燕琼 龚固堂 郑绍伟 陈俊华 谢天资 慕长龙
为了解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的河岸防护林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污染状况,提出能有效降解土壤重金属危害的植被配置模式。本文选择了成都市沙河生态景观防护林带中的乔灌草、乔草、灌草以及单层灌木林和草坪等5种典型植被配置模式林分,测定了Mn、Cr、Co、Ni、Cu、Zn、Cd和As等重金属和全N、全K和全P等主要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分配状况;并对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1 Mn、Zn、Cr和Pb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不同植被配置模式下均有显著性差异(PPb>Ni>Cu>Co;As含量最低。2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成向荣 冯利 虞木奎 刘志龙 张翠 王宗星 葛乐
利用跟踪辐射与冠层结构测量仪(TRAC)研究了杭州湾北岸6种沿海防护林冠层结构及林下光环境特征。结果表明:6种林分以中山杉Taxodium ascendens×mucronatum间隙分数最大,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Hongye',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和美国皂荚Gleditsia triacanthos的平均间隙分数接近,乌桕Sapium sebiferum和女贞Ligustrumlucidum的平均间隙分数相对较小。而各林分叶面积指数特征与间隙分数相反,女贞和乌桕平均叶面积指数(LAI)较高,红叶椿、洋白蜡、美国皂荚和中山杉的叶面积指数接...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沿海防护林 冠层结构 光环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绳祖 张国安 张卫国 李茂田 葛建忠
大河入海河口由于巨量泥沙堆积以及潮汐作用,往往发育着河口沙岛。崇明岛是世界上典型的河口沙岛,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泥沙来源锐减以及河口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给崇明岛周边岸滩沉积环境带来深刻影响。研究依据2015年9月~2018年4月对崇明岛周边14个岸滩断面的表层沉积物采样数据和定点水文观测资料,分析崇明岛周边岸滩沉积环境特征和区域性差异,探讨不同岸滩断面沉积过程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崇明岛岸滩沉积物以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为主,沉积物中值粒径总体表现为南岸>北岸>东滩,平均为48μm。南、北岸岸滩总体表现为坡陡、滩窄,沉积物自西向东逐渐变细的特征,北岸岸滩坡度略缓,南岸崇头至庙镇之间存在局部细颗粒物质沉积区;东部岸滩滩宽、坡缓,整体表现为"北细南粗"的沉积特征。岸滩沉积断面上,上细下粗,高潮滩处粘土组分含量相对较高,水下斜坡和河槽底部粉砂含量较高。南、北支河势演变形成了崇明岛"南坍北涨"沉积环境的分布格局;径、潮流作用对岸滩断面沉积物分布特征影响明显;风浪对崇明东滩浅滩沉积物具有强烈的分选作用;潮滩植被主要影响细颗粒沉积物在潮间带的分布;流域来沙减少对崇明东滩前沿沉积环境趋势影响显著。
关键词:
崇明岛 岸滩 沉积环境 影响机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晓斌
一、防护林体系研究的辩证发展防护林体系研究的辩证发展是林业生产发展和社会实践需要的结果。生态建设的经济化和经济发展的生态化是人类在发展与环境危机中的文明觉醒,其广泛性和深刻性正不断体现在社会的各行业、各层次。在农业由"传统型"向"生态型"迈进的过程中,林业也由"传统林业"走向"综合性林业"、"生态林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敏 阮俊杰 王卿 沙晨燕
基于RS与GIS技术,选取斑块边界密度、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聚合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研究了崇明岛2000-2008年景观格局的组成和动态变化特征,根据崇明岛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分析了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崇明岛景观格局从2000-2008年发生了较大变化,除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外,其余景观类型面积呈增加趋势。全岛景观破碎程度降低,异质性减弱,斑块结合不紧密,景观连通性变差,景观整体趋于不稳定。滩涂发育、气候变化是影响崇明岛景观格局演变的基本因素;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城市化和政策导向则是导致崇明岛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崇明岛 景观格局 驱动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