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60)
2023(2733)
2022(2321)
2021(2072)
2020(1858)
2019(4216)
2018(4038)
2017(7025)
2016(4230)
2015(4846)
2014(4639)
2013(4823)
2012(4689)
2011(4306)
2010(4153)
2009(3803)
2008(3765)
2007(3418)
2006(3160)
2005(2855)
作者
(17627)
(14808)
(14470)
(13807)
(9463)
(7397)
(6473)
(5837)
(5834)
(5227)
(5221)
(5197)
(5164)
(4996)
(4945)
(4723)
(4610)
(4552)
(4526)
(4364)
(4070)
(3866)
(3743)
(3500)
(3496)
(3337)
(3308)
(3298)
(3202)
(3193)
学科
(13182)
经济(13153)
管理(8915)
(8171)
(8098)
(6466)
企业(6466)
方法(6105)
数学(5285)
数学方法(5169)
(4770)
(3603)
中国(3554)
水产(3365)
(2708)
收入(2664)
动物(2640)
及其(2598)
业经(2508)
农业(2419)
(2270)
贸易(2269)
(2214)
(2207)
理论(2198)
环境(2190)
动物学(2137)
地方(2121)
国民(2020)
(1984)
机构
大学(65006)
学院(62794)
研究(31744)
科学(25397)
(24150)
中国(21951)
(20339)
农业(19963)
经济(19840)
(19809)
研究所(18635)
管理(17082)
业大(16819)
(15538)
理学(14376)
理学院(14120)
管理学(13556)
管理学院(13478)
(13418)
(13173)
中心(12741)
实验(12661)
(12379)
农业大学(12351)
实验室(12118)
(11616)
重点(11525)
(11266)
研究院(10376)
科学院(10363)
基金
项目(47288)
(34512)
国家(34280)
科学(33878)
基金(33046)
科学基金(25430)
研究(25051)
自然(20494)
自然科(19962)
自然科学(19946)
自然科学基金(19610)
(18838)
(17845)
基金项目(16825)
资助(15063)
计划(13775)
科技(13723)
社会(13134)
重点(12300)
社会科(12267)
社会科学(12261)
专项(10859)
教育(10851)
(10559)
科研(10554)
(10440)
(9941)
(9481)
(9455)
创新(9062)
期刊
学报(24172)
(22420)
经济(22420)
(20976)
科学(17985)
研究(16852)
大学(16095)
学学(15633)
中国(15390)
农业(14325)
(8194)
业大(7713)
管理(7390)
(6875)
农业大学(6311)
林业(6154)
(5138)
教育(5067)
中国农业(4352)
自然(4349)
科技(4317)
(4249)
金融(4249)
技术(3916)
经济研究(3892)
自然科(3732)
自然科学(3732)
水产(3687)
财经(3678)
科技大(3290)
共检索到99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冰  马金妍  王开运  巩晋楠  张超  刘为华  
应用开顶式生长室(OTCs)模拟增温试验,研究了上海市崇明岛东滩湿地围垦区芦苇的生长、繁殖和生物量分配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株高显著增加,但对茎粗的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相比,升温显著增加了叶长、叶宽、叶面积;但却显著减少了叶面积比率(LAR)和比叶面积(SLA),对叶长/叶宽,叶质比(LMR)无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升温使开花个体数、开花率、花序高、花颈长、花数以及种子数量均显著减少,对芦苇的繁殖起到抑制作用。此外,升温时地上部分各层生物量显著增加,而且从下到上增加程度逐渐增大;根、茎、叶的生物量显著增加;花的生物量显著减少。升温对根各层生物量影响不同,上层生物量显著增加,中层显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淑慧  祁秋艳  仲启铖  张超  王开运  
采用开顶式气室法(Open-top Chamber,OTC)模拟升温,分别于升温1a和升温2a后,测定崇明东滩围垦湿地代表植物——芦苇快速生长期叶片的光响应进程,分析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表观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光合参数对升温时间的累积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升温1a后,Pmax、LSP显著增加,Rd、LCP显著降低,表现出正效应,而升温2a后结果相反;升温条件下AQY的年际差异不显著;非线性拟合芦苇叶片光合-光响应(Pn-PAR)曲线,结果显示其在升温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发生上调和下移现象;蒸腾速率(Tr)对升温表现增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剑虹  王江涛  欧强  仲启铖  王开运  姜楠  李艳  
2009~2013年对崇明东滩围垦区芦苇湿地10cm和30cm两个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水分、温度和相关微气象因子进行了为期5a的原位同步连续监测,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湿地土壤盐分动态。结果如下:(1)在年际动态方面,10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在5a间逐年递减,年均降低8.10%,30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在前4a逐年递减,年均降低6.06%,但2013年较2012年上升了16.34%。各个年份10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均值皆显著低于30cm土层,且年均值的差异逐年递增。(2)在季节动态方面,各年份内,两个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多表现为春、夏、秋升高,冬季下降的趋势,也多在秋季和冬季分别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江涛  仲启铖  欧强  周剑虹  张超  王开运  
利用涡度相关法,观测了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2013年生长季的CO2通量,并分析了CO2通量动态特征及相关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湿地2013年生长季累积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达-1 033.257g/m2,表现为明显的CO2的"汇"。各月NEE平均日动态虽有差异,但均表现为典型的"U"型曲线;各月均表现为吸收CO2,其中7月份月累积NEE值最小,为-274.928g/m2,而9月份最大,为-67.440g/m2;就生态系统呼吸(Reco)占生态系统总第一性生产力(GPP)的比例(Z值)而言,4月份最小,而9月份最大。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日间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d...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华  王昊彬  余华光  谭渝峰  由文辉  
为了研究不同盐度梯度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生态适应性及其生长的限制因子,对崇明盐度梯度下的3个滩涂湿地生长的芦苇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盐度下芦苇种群的生态化学计量学之间的差异,及土壤与芦苇元素、元素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崇明滩涂湿地土壤C、N、P含量和C/N、C/P、N/P平均值分别是15.01、0.69、0.86g/kg,22.09、21.87、0.96。芦苇的C、N、P含量及C/N、C/P、N/P平均值分别为413.17、10.75、2.53g/kg,41.49、293.58、7.29。(2)随着崇明滩涂湿地土壤盐度增加,土壤的C...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彬  王琴  张海燕  
以博斯腾湖芦苇湿地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博斯腾湖三大苇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水质特征及影响湿地芦苇生物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⑴苇区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土壤有效氮含量平均为142.59mg/kg,速效磷含量平均为40.11mg/kg,有机质含量平均为7.81%,能够满足芦苇生长要求。⑵黄水苇区湿地土壤总盐含量及水中全盐含量分别为0.93%和3.04mg/L,其与芦苇生物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三苇区水中COD量和pH值对芦苇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⑶芦苇的株高、茎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纯增  许源  顾海英  
低碳农业园区建设是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段,低碳农业园区发展决策需要绩效评估的支持。而目前关于该类园区绩效评估尚属亟待研究的新课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在弄清了东滩低碳农业园区基本运作现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低碳农业园区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AHP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然后利用东滩低碳农业园区的数据,并结合与常碳农业的比较,评估了该园区的建设绩效。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能够很好地评估该园区的绩效水平,反映了其绩效结构。虽然该园区建设的社会效益等方面若干指标急需改善,但其经济效益、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综合低碳效应非常明显,发展潜力很大。因此,低碳农业园区具有很好的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况润元  周云轩  李行  田波  
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鸟类生境适宜性空间模糊评价模型,解决了隶属函数的空间化问题,扩展了模糊数学方法在自然保护区空间地理事物评价中的应用。通过评价几种鸟类的生境适宜性,结果表明:大多数鸟类在海三棱藨草外带和光滩适宜性最好,由此向内陆或水域方向适宜性降低,这一显著变化与崇明东滩环境演化趋势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鸟类生活习性的差异,不同鸟类的空间适宜性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已有的保护区功能区划未能充分考虑当前鸟类生境适宜性情况,生境适宜性的评价结果可以为崇明东滩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提供技术性指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小勤  戴雪荣  顾成军  
2002年4月至2003年4月,通过对崇明东滩南部、中部和北部的标志桩观测以及实地观测分析,发现崇明东滩在一年中不同季节冲淤变化过程存在很大差异:春季到夏季,南部以冲刷为主,中部和北部以淤积为主;夏季到秋季,南部和中部以淤积为主,北部表现为冲刷;秋季到冬季,南部、中部和北部都以冲刷为主;头一年冬季到次年春季,南部和北部以淤积为主,中部则表现为冲刷。在同一观测路线上,不同季节高、中、低潮滩冲淤也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沉积物粒度、水体含沙量等指标的测试,并借助潮差等资料,探究了影响潮滩季节性沉积的因素,发现潮滩季节性沉积与潮滩基础地貌、水体含沙量、水动力、潮流等有密切关系;但在不同部位不同季节,各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传红  韩金  程虎  韩建刚  
全球变暖及人为活动加速影响下,重金属对湿地生态系统反硝化(Den)的影响研究备受关注,但目前有关不同覆被类型下低剂量重金属的效应评估还很不充分。以崇明东滩湿地为例,采集光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3种覆被下的土壤样品,外源添加不同剂量(0、0.05、0.1、0.3、0.5、1.0、3.0和5.0 mg·kg~(-1))的Cd,借助~(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观测土壤Den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芦苇覆被下土壤Den速率(9.2±0.3μg·kg~(-1)·h~(-1))>互花米草(4.7±0.5μg·kg~(-1)·h~(-1))。Cd的添加导致两种植被下土壤Den速率均显著降低(P<0.05)。这表明,低剂量Cd的存在并未改变NO_3~--N对Den过程的主导。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蒋宏宇  李长慧  孙熠  梁德飞  
分别在高寒矿区渣山阳坡、山顶平地和阴坡,以常见恢复植物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植物繁殖体、叶片和茎秆的生物量及氮磷含量,分析渣山坡向变化对恢复植物生物量繁殖分配和养分繁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渣山阳坡、平地到阴坡,恢复植物生物量繁殖分配和氮、磷繁殖分配均逐渐降低,且不同物种的下降幅度不一致,表现为在阳坡和平地上老芒麦和冷地早熟禾的生物量和氮繁殖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小花碱茅,而在阴坡上小花碱茅更高;随着繁殖体氮含量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生物量和氮繁殖分配显著升高;磷繁殖分配随繁殖体磷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植物个体大小与生物量和养分繁殖分配显著正相关。未来高寒矿区渣山恢复中,需根据渣山坡向差异以及恢复植物繁殖分配权衡选择适宜恢复物种,以提升恢复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夏春燕  黄慧敏  夏虹  宋海燕  陶建平  
[目的]探究紫耳箭竹种群(Fargesia decurvata J. L. Lu)在不同林型下的生长和繁殖特征,探讨长寿命一次性开花结实的竹类克隆繁殖和有性繁殖的权衡特性。[方法]以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典型林型:落叶阔叶林(De)、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De+Ev)和常绿阔叶林(Ev)下的灌木层优势种紫耳箭竹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林型下紫耳箭竹种群在营养生长期和果期的形态可塑性、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特性以及繁殖特征。[结果]表明:(1)相较于营养生长期,果期紫耳箭竹单株叶片数在De和De+Ev中显著减少,在Ev中没有显著变化;隔离者长度、隔离者节间数、隔离者直径、隔离者节间均长在De和De+Ev中均降低,在Ev中均增加;果期De中的紫耳箭竹单株小穗数高于De+Ev和Ev。(2)从营养生长期向果期过渡过程中,De和De+Ev中的紫耳箭竹分株叶片生物量和分配比例急剧下降,其余构件的生物量和分配比例无明显变化;Ev中各构件生物量除叶片外均显著增加,分配比例则在枝中显著增加,在叶片和根中显著降低;秆和枝作为支撑器官在3个林型中均占据很大的生物量分配。(3)在营养生长期,3个林型中的紫耳箭竹均产生竹笋进行克隆生长,且De+Ev中的竹笋数显著高于Ev,Ev的单位面积竹苗数显著低于其余2种林型,秆组织密度显著低于果期。在果期均不产生竹笋只产生种子,且单株结实率和生殖分配都很低。[结论]紫耳箭竹种群的形态特征、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特性在不同生活史阶段不同,且在不同林型间也存在差异;克隆生长与有性繁殖间存在明显的权衡,随着有性繁殖的进行,克隆生长能力随之变弱并逐渐消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卿  
近20余a来,互花米草在我国沿海及河口滩涂快速扩散,已成为我国海岸盐沼中最重要的入侵植物。上海崇明东滩是我国长江口的国际重要湿地,目前受到了互花米草入侵的严重威胁。自1995年在崇明东滩首次发现互花米草以来,互花米草的分布面积已超过1 600hm2。总结了近几年在崇明东滩进行的互花米草相关研究,旨在对互花米草的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互花米草主要分布在崇明东滩的东部及北部,决定其入侵动态与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于:(1)互花米草对沿海滩涂环境具有良好适应与耐受能力;(2)人为引种大大加快了互花米草的扩张速度;(3)崇明东滩湿地的水分盐度条件特征导致互花米草主要分布在崇明东滩的东部与北部。根据互花...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衡  陈渊戈  叶锦玉  靳少非  张胜茂  康伟  阮超  吴祖立  
根据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长江口东滩湿地东北水域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生境下采集的鱼类样本数据,分析了该两种盐沼植被生境下鱼的种类分布等差异。结果表明:共采集到鱼类15种(类),隶属5科;其中,芦苇生境发现8种(类)鱼类,海三棱藨草生境发现11种(类)。虎鱼科鱼类最多,占种(类)数的73%;鲤科、胎鳉科、鲻科和鮨科各仅发现1种。本次调查未采集到鱼卵,仔鱼数量比例占35.1%,稚鱼比例为56.4%,幼鱼比例为6.4%,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欢  陈锦辉  吴建辉  钟俊生  韩梦婷  赵晨  
2018年6月(夏)和9月(秋),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水域的14个站位点的表层,运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口径1.3 m,网目0.5 mm)水平船拖10 min采集仔稚鱼,实时采集水柱环境参数包括温度(SST)、盐度(SSS)、浊度(TUR)、深度(DEP)和叶绿素a(SSC),探讨该水域仔稚鱼的分布和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8网次共采集到仔稚鱼10 925尾。其中淡水型鱼类22种(42%),河口型(半咸水)鱼类19种(37%),沿岸型鱼类7种(13%)和近海型鱼类4种(8%)。鲤科为14种(27%);虾虎鱼科12种(23%);鳀科及银鱼科均为5种(10%)。以大于5%为优势种,凤鲚占总渔获量的21.51%、刀鲚(18.11%)、贝氏?(16.34%)、银飘鱼(10.82%)和斑尾刺虾虎鱼(9.38%)。在采集的所有仔稚鱼中,前弯曲期仔鱼数量最多,约占总数量的76.49%,弯曲期仔鱼11.94%,后弯曲期仔鱼8.01%,稚鱼3.43%,卵黄囊仔鱼仅出现在6月,占总渔获量的0.13%。前弯曲期仔鱼与弯曲期仔鱼的密度随着季节的更替呈下降趋势,后弯曲期仔鱼密度呈上升趋势。夏季仔稚鱼的物种数、个体总数及密度都比秋季多。研究表明,长江口崇明东滩鱼类可以分为两支,淡水种生态群落和半咸水生态群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