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72)
- 2023(7050)
- 2022(5902)
- 2021(5209)
- 2020(4370)
- 2019(9813)
- 2018(9643)
- 2017(18741)
- 2016(10005)
- 2015(10917)
- 2014(11139)
- 2013(11130)
- 2012(10583)
- 2011(9715)
- 2010(9952)
- 2009(9193)
- 2008(8900)
- 2007(8139)
- 2006(7247)
- 2005(6631)
- 学科
- 济(66753)
- 经济(66711)
- 管理(27800)
- 业(23958)
- 方法(23211)
- 数学(20770)
- 数学方法(20580)
- 企(20127)
- 企业(20127)
- 地方(16787)
- 贸(12630)
- 贸易(12627)
- 学(12448)
- 易(12323)
- 地方经济(12230)
- 中国(12020)
- 财(11063)
- 业经(10692)
- 农(9585)
- 出(9177)
- 环境(8472)
- 制(8153)
- 口(7599)
- 出口(7588)
- 出口贸易(7588)
- 融(7574)
- 金融(7574)
- 和(7412)
- 经济学(7362)
- 务(6987)
- 机构
- 大学(151845)
- 学院(151328)
- 济(74925)
- 经济(73587)
- 研究(56219)
- 管理(55836)
- 理学(47544)
- 理学院(46997)
- 管理学(46274)
- 管理学院(45995)
- 中国(41670)
- 科学(33213)
- 财(31891)
- 京(31335)
- 所(29048)
- 研究所(26358)
- 财经(25643)
- 经济学(24786)
- 中心(24471)
- 农(23630)
- 经(23228)
- 江(22542)
- 经济学院(21983)
- 业大(21053)
- 院(20218)
- 北京(19714)
- 财经大学(18948)
- 农业(18410)
- 范(18181)
- 师范(17996)
- 基金
- 项目(98869)
- 科学(77747)
- 基金(72600)
- 研究(69333)
- 家(63687)
- 国家(63230)
- 科学基金(53811)
- 社会(46672)
- 社会科(44440)
- 社会科学(44425)
- 省(38287)
- 基金项目(37625)
- 自然(34038)
- 自然科(33256)
- 自然科学(33244)
- 自然科学基金(32639)
- 划(31748)
- 资助(30809)
- 教育(30730)
- 编号(25118)
- 重点(22664)
- 发(22250)
- 部(22081)
- 国家社会(20180)
- 成果(20050)
- 创(19560)
- 科研(18850)
- 性(18822)
- 教育部(18790)
- 创新(18531)
共检索到232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山西省管理会计专家团队入企服务课题三组 辛茂荀
峨口铁矿露天转地下项目于2012年开始一期工程建设,2017年10月竣工。现在面临是否继续二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以及如何进行二期工程项目建设营运的问题。根据峨口铁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采矿自营生产方案、采矿外委生产方案和停建方案。为了保障峨口铁矿露天转地下二期项目投资的有效性,本文采用不同方法对这三种方案进行经济评价,结果显示,峨口铁矿露天转地下采选项目外委生产方案优于其他两种方案,建议2018年开工建设露转地二期工程,并新建尾矿库,以与一期工程衔接,实现峨口铁矿的可持续运营。
关键词:
峨口铁矿 露天转地下 经济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平 汤万金 胡聃
露天煤矿的开采会对当地生态环境系统造成极大的损害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在矿区开发过程中制定完善的生产建设、生态恢复重建规划来促进生态环境管理 ,这需要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科学的评价 ,并分析寻找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同时能够对各类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的、可操作性较强的生态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为正确的制订矿区生态重建规划、生产建设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理论保障和技术手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成久 孙雨桐 李海福 方颢霖 于英臣 刘宇欣
矿区是当前退化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土壤是生态系统恢复的先决条件,因此明确矿区的土壤基础特性是科学制定矿区生态系统恢复策略的依据。以抚顺西露天矿生态恢复区为研究对象,参考《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选取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等8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矿区土壤展开综合评价,并通过半方差函数对土壤综合养分系数进行拟合,得到最佳的理论模型及其相应的参数,运用Kriging插值法绘制各层次土壤综合养分分布图。结果表明:抚顺西露天矿排弃物综合养分质量处于Ⅱ级,人工客土综合养分质量处于Ⅱ级,生态恢复区0~10cm层次土壤综合养分质量处于Ⅲ~Ⅴ级,平均为Ⅳ级;10~20cm层次土壤综合养分质量处于Ⅱ~Ⅳ级,平均为Ⅲ级;20~30cm层次土壤综合养分质量处于Ⅱ~Ⅳ级,平均为Ⅲ级,土壤养分质量的限制性因子主要为有效氮和有效磷。生态恢复区各层次土壤综合养分系数符合高斯模型,块金系数均小于25%,其空间上大体呈由北帮和南帮向东、西两个方向递减蔓延式分布,南帮部分地区出现养分突变。除20~30cm层次外,矿区各层次土壤养分质量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北帮>南帮>西帮>东帮,这种分布规律是恢复年限、恢复措施、土壤基质及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将为后期的矿区生态恢复策略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青霞 白中科 吉谦 柴书杰
凡是以开采矿产资源为主的地区都要面临资源枯竭后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本文以正处于生产鼎盛期的全国大型露天煤矿——平朔矿为例,针对其与农村生态经济紧密相关的特点,分析农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矿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重建的三方面模式:一是通过工业生态经济链发展提供资金,减少污染。二是要建立基于矿区复垦地的小杂粮生产、林木培育、牧草种植、中草药种植的多元农业生态经济园区。三是矿区农村生态经济重建,需要通过股份制联合开发复垦土地,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并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等。
关键词:
农村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既胜 陈佩妍 蒋顺德
露天采矿产生的水土流失、次生地质灾害等生态负效应强度受矿山所处的地理环境控制。金沙江流域露天矿区众多,地形复杂,采矿后产生的生态负效应易受脆弱的地理环境放大,因此对流域内露天矿区进行开采条件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RS、GIS等空间技术,在ArcGIS环境下建立了金沙江流域(云南段)露天矿区的空间数据库,以其中的10个典型露天矿区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分析了这些露天矿区的地理环境后,选取了地貌、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及流域位置等作为评价指标,对典型露天矿区进行开采条件的生态适宜性评价。评价方法涉及专家打分、灰色关联法等。研究得出流域内10个典型露天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翠红 黄启为 张杨珠 周卫军 黄运湘 王开运
为系统了解露天蔬菜基地蔬菜—土壤—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科学指导蔬菜生产,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田间采样方法,对长沙市郊东岸乡一露天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的 6类蔬菜108个样品中,硝酸盐的含量以菜薹类最高,平均含量为2 924 mg/kg ;其次是绿叶类和白菜类,平均含量为2 227 mg/kg;而瓜类、豆类、茄果类最低,平均含量为480 mg/kg.蔬菜硝酸盐污染达严重至高度污染水平的超标率,菜薹类、白菜类和空心菜等绿叶类蔬菜分别为34%~100%,23%~46%,25%~57%;而瓜类、豆类、茄果类硝酸盐污染较轻,达轻度污染水平的仅占5...
关键词:
蔬菜 土壤 地下水 硝酸盐 污染 长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段海峰 刘艳敏 程建忠
本文以外部性理论、环境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比较各种环境经济政策的优劣,提出对露天矿山排岩进行征税的设想。针对矿山排岩的特点,建议采用以总量征税、多因子征税和超标惩罚性征税为基准的征税模式,并选取矿山排岩占地面积为征税因子。
关键词:
矿山 环境保护 排岩征税 征税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帅 白中科 张继栋
研究目的:探索山西省露天采矿用地方式改革的特征、机制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研究方法:文献分析、经济学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山西露天采矿用地方式改革的不足主要是试点范围的局限性,复垦—还地周期的笼统性以及补偿方式的单一性;进一步促进改革的对策是将露天矿外排土场纳入试点范围、创新用地改革补偿制度、规范土地复垦工作等方面。研究结论(:1)传统方式下的采矿用地,土地资源配置未达到帕累托最优,采矿用地方式改革势在必行;(2)从供地方式、审批制度、补偿方式和退出机制4个方面对露天采矿用地方式进行改革,可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政府、企业与农民三方共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瑞 罗东坤 郭义远
系统分析了油田调整改造项目经济性的评价方法。在综合分析油田调整改造项目的技术措施后,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油田调整改造项目经济性评价模型,并深入探讨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及最佳改造时间的选择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应用表明了采用本文模型评价油田调整改造项目的经济性得到的评价结果真实而可靠。
关键词:
油田改造 经济评价 参数预测 现金流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伟 杨艳 黄晨波 胡韫频
结合节能项目特性,在财务评价基础上总结提炼六项经济评价指标;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节能项目综合评价体系;以样本项目的三个节能方案进行多方案经济性分析比较,结果证明了评价体系可行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岸杨
根据露天矿车辆安排问题的特征,分析并确定相关约束条件,建立线性约束条件下总运量最小的数学规划模型。鉴于问题规模较大时求解的复杂性,提出新的内嵌单纯形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算例表明所提算法能在较短时间内(约20 s)取得较好的效果,运行结果证明模型和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成久 刘宇欣 李海福 孙雨桐 于英臣
抚顺西露天矿是我国东北部最重要的煤炭产地,煤炭的大规模开采与使用,致使区域景观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严重影响周边景观安全。以抚顺西露天矿区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2014,2018年3期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借助ArcGIS软件对3期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识别地类。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破碎度指数对2010~2018年矿区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抚顺西露天矿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近年抚顺西露天矿区每年变化速率达到12.8%,景观变化速度快,斑块稳定性差;抚顺西露天矿区景观结构转移频繁,各景观类型面积差距缩小,建设用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还林效果明显;景观破碎度指数小幅降低,从2010年0.0676降到2018年0.0585;以景观生态学理论构建抚顺西露天矿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运用多指标综合质量评价法,选取斑块综合质量较高的7个斑块作为生态源地,生态源地面积共10.28km~2,占研究区总面积4.6%。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通过ArcGIS中距离分析功能计算得到各源地之间的最小累积耗费距离表面,识别出最小成本路径为生态廊道,共21条,通过山脊线与廊道相交,确定19个生态节点。研究结果将对抚顺西露天矿区生态恢复和生态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前进 白中科 郝晋珉 周孝
本文选用1985年和2005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借助MAPGIS软件,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数模型,分析了安太堡露天煤矿1985~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动态度为2.07%;(;2)安太堡露天煤矿20年来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增减在空间上存在快速的变化,通过统计分析显示,灌木林地、工业用地、裸土地增加迅速,而旱地、未成林地大幅度减少;(3)安太堡露天煤矿空间动态演变特点为空间扰动剧烈、地类变化明显、空间变化持续时间长。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