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3)
- 2023(13752)
- 2022(11498)
- 2021(10606)
- 2020(8400)
- 2019(18922)
- 2018(18319)
- 2017(34041)
- 2016(18757)
- 2015(20336)
- 2014(19881)
- 2013(19462)
- 2012(18370)
- 2011(16659)
- 2010(16568)
- 2009(14918)
- 2008(14382)
- 2007(12637)
- 2006(11194)
- 2005(10076)
- 学科
- 济(81744)
- 经济(81675)
- 管理(47443)
- 业(45157)
- 企(32946)
- 企业(32946)
- 地方(27583)
- 方法(27038)
- 农(24908)
- 中国(24813)
- 数学(23755)
- 数学方法(23505)
- 业经(18799)
- 农业(17484)
- 学(16564)
- 财(15533)
- 地方经济(14923)
- 贸(14791)
- 贸易(14779)
- 环境(14689)
- 易(14197)
- 制(12968)
- 融(12924)
- 金融(12922)
- 发(12868)
- 银(12691)
- 银行(12651)
- 技术(12446)
- 行(12214)
- 和(11449)
- 机构
- 学院(257599)
- 大学(253874)
- 济(103186)
- 经济(101001)
- 研究(96213)
- 管理(94239)
- 理学(80680)
- 理学院(79566)
- 管理学(78191)
- 管理学院(77705)
- 中国(71428)
- 科学(62229)
- 京(55694)
- 农(51882)
- 所(49801)
- 研究所(45656)
- 财(44186)
- 江(43796)
- 中心(43740)
- 业大(42788)
- 农业(40791)
- 范(37584)
- 师范(37085)
- 院(35599)
- 财经(34661)
- 北京(34526)
- 州(32559)
- 省(31960)
- 经(31332)
- 经济学(30303)
- 基金
- 项目(179270)
- 科学(140001)
- 研究(128341)
- 基金(126302)
- 家(112764)
- 国家(111729)
- 科学基金(94098)
- 社会(81361)
- 社会科(76964)
- 社会科学(76941)
- 省(73924)
- 基金项目(67971)
- 划(61718)
- 自然(60983)
- 自然科(59449)
- 自然科学(59431)
- 自然科学基金(58292)
- 教育(57321)
- 编号(51602)
- 资助(49510)
- 发(45085)
- 重点(41481)
- 成果(39955)
- 创(37535)
- 部(37432)
- 课题(37313)
- 发展(35248)
- 创新(35134)
- 展(34676)
- 科研(34198)
共检索到393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海龙 李迪华 黄刚
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景观影响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简要阐述水电开发的景观影响评价的相关概念及意义之后,首先阐述了峡谷区域水电开发的景观影响及评价方法,然后以怒江为例,具体探讨了峡谷区域水电开发景观影响评价的过程与结果。通过设计一系列景观测度参数,包括可视域损失、大坝视觉影响范围、高差损失、景点改变、峡谷急流损失等,并利用GIS进行模拟,基于计算结果对水电建设对峡谷整体和局部景观影响以及坝址各段建库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在怒江这样的急流高山峡谷上建坝应该慎而又慎,其决策应参考包含景观影响评价在内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应逐步完善此方面的立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益敏 刘素红 李小文
本文选取坡度、坡向、海拔、土地利用、交通、水资源、土壤质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GIS的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对怒江峡谷区的泸水县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泸水县人居环境适宜区主要以带状形式分布在河流周围,其他区域只有零星分布,与泸水县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相吻合。泸水县人居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人居环境评价值与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系数达到0.89,与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达到0.956。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泸水县各个乡镇的人居环境容量,表明泸水县已难以承载现有的人口。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高山峡谷 泸水县 人居环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雪 李益敏 赵筱青
高山峡谷区由于山高坡陡、生态环境脆弱等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人地矛盾突出,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少,对该区域耕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滇西北高山峡谷区怒江州泸水县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向、海拔、土壤侵蚀、土壤有机质为评价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GIS叠置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以30 m×30 m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对泸水县的耕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泸水县60%以上面积的土地不适宜耕地分布,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和临界适宜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62%、15.16%、18.26%。有10.67%的现有耕地分布在不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益敏
高山峡谷地区山高坡陡,其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人居环境有其特殊性。怒江峡谷区人居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海拔、坡度、坡向、交通、水资源、土地利用等。将指标分级量化后,采用GIS的空间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了定量、定位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表明,怒江峡谷人居环境适宜区域主要以带状形式分布在河流两侧,其他区域只有零星分布;怒江峡谷人居环境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空间分布基本吻合,各县人居环境评价均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性达到0.96,各乡人居环境评价均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性达到0.76。同时分析了怒江峡谷三县各乡镇的人居环境容量,表明其环境难以承载现有人口。
关键词:
GIS 人居环境 人居容量 怒江峡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晖 李志英 白杨 杨树华
本文结合福贡县的生态系统探索高山峡谷区域景观生态规划的研宄方法,以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整体优化为目标,将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和空间模型方法与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Dls)结合,在景观分析、综合以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并提出相应的高山峡谷区域景观生态规划模式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高山峡谷区域 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格局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区,全州45万人口中,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和普米族等少数民族占92%,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1954年8月建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州各族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全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994年同建州前的1953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长3.5倍,工业产值增长60.5倍。农村贫困面由1985年前的80%多,下降到现在的30%左右。全州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我州境内,汹涌澎湃的怒江、澜沧江和独龙江“三江”并流,形成切割很深的高山峡谷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邹秀萍 齐清文 姜莉莉 李晋
怒江流域地处中国云南的边境,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保护的重要地域,但由于人口的增加,粮食需求的扩大及城市的扩展,流域林地生态系统面临着强烈的人类干扰。文中使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用LandsetTM解译获取的怒江流域1985,1995,2000年1∶10万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在GIS空间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动态度和变化转移概率矩阵,系统地研究了怒江流域林地与其他土地覆被类型之间以及不同林地类行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并对造成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定性分析。
关键词:
林地 景观演变 驱动力 怒江流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嘉学 夏淑莲 李培英
怒江峡谷是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生态地质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当地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近期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引发的无序开发已对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高黎贡山片区构成了严重威胁。受多种条件限制,怒江峡谷通过发展传统产业脱贫的空间不大。结合该区实际,本文提出了“遗产旅游+适度利用水能资源+生态移民”的发展模式,以缓解人地关系矛盾,构建遗产地和谐社会。
关键词:
怒江峡谷 世界自然遗产 保护 脱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佳瑞 宗桦 周璐 鲍方 吴晓奕
【目的】以泸定县全域为例,从大尺度的景观格局视角,研究高山峡谷区域乔灌木景观的空间格局,探索海拔与地形差异对此区域乔灌木分布的影响,为高山峡谷区景观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亦可为川藏铁路沿线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泸定县2019年林业调查和研究团队的实调数据,运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分析了泸定县县域乔灌木的主要群落类型、结构及景观格局,探讨了海拔梯度对其物种多样性和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1)泸定县高山峡谷区内乔木景观面积占全县辖区面积的42.43%,灌木景观面积占全县辖区面积22.28%,合计占比64.71%。乔灌木中,乡土物种占有绝对优势,占比高达98.00%。乔木以冷杉、铁杉、川滇高山栎、云杉为优势种,灌木以杜鹃、川滇高山栎、杯腺柳、马桑、高山杜鹃为优势种。2)乔木斑块主要分布于海拔2 100~3 599 m区域,灌木景观则较均衡地分布于海拔5 100 m以下的各个海拔区间。灌木景观的破碎程度高于乔木景观,二者在低海拔河谷沿岸的破碎程度均为最高。3)泸定县乔灌木物种的α多样性较好(SHDI> 1.95),并随海拔梯度的递增呈单峰格局,峰值出现在海拔2 400~2 700 m区间。乔灌木的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由南坡向北坡减少,且平缓河谷地区及险坡处其值也较小。Pearson相关性显示,乔木及灌木的丰富度及α多样性指数均与海拔高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山峡谷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焚风效应,奠定了泸定乔灌木植被整体景观格局,不同海拔区间乔灌木景观格局差异明显,人类活动亦成为了影响中低海拔乔灌木景观空间结构的活跃力量。在川藏铁路的建设与后期修复过程中,应秉承泸定县乔灌木植被原有的景观格局,顺应当地植被演替规律,在保障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上,找到建设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付保红 陈丽晖 朱彤
根据漫湾、大朝山电站移民安置的经验和教训,在云南省高山峡谷区建大型水电站,开发性移民主要应做到:移民安置必须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应尽量外迁农业安置;补偿和开发扶持相结合;正确选择移民安置区;合理确定移民的土地,给移民提供生产基地;统一规划建设适用坚固的住房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为移民发展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和帮助移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立统一有效的移民管理体制,实现依法移民。
关键词:
水电站 开发性移民 高山峡谷区 云南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靳小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睿 杨世瑜
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州境内的怒江峡谷地区,地形陡峭、地质灾害多发、环境闭塞,贫困问题相当严重,但该地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怒江峡谷旅游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又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方法。文章针对怒江峡谷的特殊条件,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探讨旅游扶贫策略。
关键词:
怒江峡谷 贫困 旅游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晖 杨毅忠 朱雪 赵凯
通过对高山峡谷区城镇灾害形成原因及特点的调查分析,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重点设防,有的放矢。探讨采用恢复和维持城市原有山水形态和格局、城市背山大面积山体生态绿化、高危险区的景观要素置换、泥石流景观生态廊道的建设、建立以乡土植被为基础的生境系统、构建有别于车行交通的绿色步行系统网络、构建完善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等七大景观战略布局方式,以期达到区域性和长期性的灾害防治目标。
关键词:
高山峡谷区 城镇 景观生态 安全格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昊民 王娟 田昆 王四海 杨宇明
金沙江中游水电建设因其对流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选择淹没区面积、斑块数、景观多样性、均匀性、聚集度、蔓延度、形状指数、分维数等指数,构建了由10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景观多样性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对金沙江"虎跳峡-旭龙河"段适宜水电建设的龙盘、塔城和其宗3个坝址、5套建设方案淹没区景观层次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江段往下游方向,景观多样性、均匀性、连通性逐渐降低、破碎化程度加剧;各方案对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影响:其宗下坝>其宗上坝>塔城坝>龙盘高坝>龙盘低坝。研究结果为深入评价金沙江中游水利水电开发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提供了借鉴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