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2)
2023(6550)
2022(5617)
2021(5302)
2020(4528)
2019(10617)
2018(10676)
2017(19576)
2016(10628)
2015(11849)
2014(11757)
2013(11669)
2012(10998)
2011(9763)
2010(9818)
2009(9004)
2008(9128)
2007(7857)
2006(7077)
2005(6181)
作者
(30502)
(25689)
(25075)
(24140)
(16720)
(12558)
(11649)
(9998)
(9845)
(9296)
(9258)
(8734)
(8351)
(8053)
(7957)
(7896)
(7682)
(7534)
(7478)
(7357)
(6396)
(6253)
(6152)
(6059)
(5861)
(5689)
(5679)
(5513)
(5140)
(5120)
学科
(44153)
经济(44111)
管理(32736)
(27337)
(23519)
企业(23519)
方法(17758)
数学(14544)
数学方法(14214)
地方(13423)
(12205)
(11347)
(10465)
中国(10089)
(9565)
业经(9366)
(8688)
财务(8668)
财务管理(8649)
理论(8515)
企业财务(8165)
(8026)
环境(7706)
(7696)
银行(7690)
农业(7529)
资源(7520)
(7464)
金融(7461)
(7282)
机构
大学(148722)
学院(147095)
管理(56086)
(54131)
经济(52651)
研究(50715)
理学(47878)
理学院(47179)
管理学(46035)
管理学院(45759)
中国(40797)
(34072)
科学(33854)
(28147)
(27564)
(25773)
中心(24444)
研究所(23486)
(22391)
(21910)
师范(21697)
财经(21670)
业大(21335)
北京(20532)
(19443)
(19305)
(19270)
师范大学(17861)
农业(17585)
(16952)
基金
项目(101591)
科学(80318)
基金(73925)
研究(72515)
(65139)
国家(64651)
科学基金(55930)
社会(45171)
社会科(42720)
社会科学(42706)
(40349)
基金项目(39898)
自然(38173)
自然科(37132)
自然科学(37123)
自然科学基金(36397)
(33623)
教育(32415)
资助(30186)
编号(29484)
成果(23848)
重点(23312)
(21925)
(21603)
课题(20409)
(20082)
科研(19669)
创新(18836)
国家社会(18465)
计划(18379)
期刊
(62300)
经济(62300)
研究(41877)
中国(30946)
(23029)
学报(22945)
科学(21607)
管理(19902)
(17993)
大学(16467)
学学(15108)
教育(14427)
(13438)
金融(13438)
资源(12562)
农业(12425)
技术(12023)
图书(10384)
财经(10017)
业经(9134)
经济研究(8649)
(8552)
(8250)
问题(8041)
统计(7971)
财会(7545)
书馆(7395)
图书馆(7395)
(7389)
现代(7074)
共检索到223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段学军  邹辉  陈维肖  闵敏  
岸线资源由于其所处水陆交互带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国土空间和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引起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而依托于长江黄金水道长江岸线资源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实施其生态价值愈加凸显。从岸线资源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分类出发,构建岸线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以长江岸线为例开展岸线资源经济功能价值和生态功能价值评价,并探索岸线资源分区管控方案,提出空间管控分区对策建议,以期丰富和拓展自然资源理论体系及研究范例,为长江经济带及全国其他地区岸线资源调查评估及管控分区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学军  陈雯  朱红云  王书国  
长江岸线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依据其资源条件,按照一定的区划原则,确定分段岸线使用的适宜性,合理安排港口、工业、城市生活以及生态保护等各项功能,实现岸线水域和陆域利用的合理布局,对长江岸线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功能区划必须坚持可持续开发作用、深水深用与浅水浅用、集约布局与纵深发展结合、上下游及左右岸利用方式协调、开发规模和时序与城市和产业发展适应等五条基本原则,区划过程一般包括4个步骤,即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岸线资源条件、分析岸线利用现状及需求、分析岸线利用适宜性并完成功能分区。提出了基于遥感与GIS的岸线资源条件和利用现状评价思路,引入了构造联表的岸线开发适宜性分析方法,并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振山  齐相贞  
根据对沿江开发有关市、区的深入调查,分析了长江岸线资源开发的四大环境问题:(1)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明显;(2)长江流域结构性污染严重;(3)水运污染几无控制;(4)沿江省市有关的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社会生产模式。指出:在可持续发展下的区域社会生产这个经济“大木桶”里,起到短板约束作用的因素是环境资源,而不是通常倍受关注的资金或管理因素或科学技术;提出了有关整治长江岸线资源开发环境问题的八个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荣华  杨桂山  
根据分形理论,采用网格和面积周长两种分形维数计算方法,以遥感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GIS支持下,计算了长江江苏段5个时相的岸线和岛屿空间分布的分形维数,探讨了其中所隐含的地理含义,认为长江江苏段岸线和江中岛屿都具有分形性质,分维数的变化可以反映它们的稳定程度;比较了不同量测方法、不同标度、不同比例尺下长江江苏段岸线的长度,认为岸线长度的值是不确定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国华   杨赟   张程   陆洋洋  
科学客观地评估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水平,是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岸线资源的基础。基于DPSIR模型构建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序关系分析法和CRITIC法分别计算各指标主客观权重,运用博弈论原理计算指标组合权重,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Moran’s I、冷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对长江江苏段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总体等级为较低风险,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布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和栖霞区,以及苏州沿江区域入海口一带;风险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组团特征,热点区分布于南京与仪征、镇江邻接区域,以及南通崇川区与苏州市辖区的环长江入海口区域,这些区域是未来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管控的重点区域;最后基于风险评估结果,从优化港口码头布局、加大岸线监管力度、加强岸线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管理保护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家柱  
本文应用遥感技术 ,结合地面调查和测量资料 ,建立长江江苏段江岸变迁 ,航道水深变化 ,护岸工程和岸线资源利用等数据库 ,在GIS支持下开展地理信息图谱研究 ,对长江岸线资源和利用现状进行调查评价 ,分析岸线资源利用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提出江苏省长江岸线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诚  甄云鹏  
长江岸线资源利用管理是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以岸线利用类型界定为基础,构筑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变化数据库,通过建立岸线利用变化矩阵、关联岸线利用类型与岸线条件信息,分析沿江开发过程中岸线利用的变化特点、评判其合理性,提出岸线利用的优化建议。实证分析表明:2002年以来,江苏长江岸线利用扩张迅速,其中,北岸地区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南岸地区由工业占用和港口利用共同驱动,总体上,仍呈现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导的特征。港口、仓储、工业等重点类型岸线中,岸线质量等级结构与岸线利用要求的匹配度增加,岸线利用趋于合理化。尽管如此,用于非涉水工业开发的优质岸线仍然较多,港口岸线利用受到挤占,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雅竹  段学军  
长江岸线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突出,划分长江岸线的生态红线对于长江生态保护以及岸线的有序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梳理生态红线的概念和内涵,概述生态红线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从生态敏感性、生态功能重要性、禁止开发区3个方面,建立长江岸线生态红线评价指标体系,最终阐明长江岸线生态红线的划定技术方法和流程。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岸线生态红线一级保护区长度为597.11 km,占长江岸线长度的7.55%,包括荆州、咸宁、安庆等部分岸段。生态红线一级保护区实施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禁止任何开发建设的活动。长江岸线生态红线二级保护区长度为1 171.29 km,占长江岸线总长度的14.81%,包括岳阳、池州、苏州等部分岸段。生态红线二级保护区应严格空间开发活动的强度,确保生态红线功能不降低,红线面积不减小,且不超过资源利用上线。该研究对于岸线科学合理利用和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玮辰  曹有挥  吴威  郭嘉颖  
长江岸线资源是沿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其处于水陆交界地带有着无法替代的生态价值。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相关数据资料汇总分析现代化航运组成之一的集装箱港口岸线利用格局,探究其对生态保护岸段的影响及成因,讨论如何合理组织港口岸线以实现绿色发展。长江集装箱港口岸线规模研究时段内大幅提升,上中下游分别形成各自较为密集的分布区域,集装箱港口更替以小型减量为主并将增量重心向大中型倾斜;港口岸线利用持续增长加速对保护岸段侵占,中小型港口为最主要占用类型,部分既有港口因所在城市大部分可利用岸段位于保护区内而留存;集装箱港口开发利用与保护间关系演变存在阶段性,岸线资源管理缺乏统筹协调,两者间冲突不可避免并已大量发生,但研究时段内港口扩张逐渐放缓、矛盾出现缓和,今后需更细致进行港口开发与岸线保护工作,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传胜  
长江中下游干流相对稳定的岸线变迁特征,形成了其丰富的岸线资源。随着长江产业带建设的启动,岸线资源也将进入大规模开发。但由于岸线资源特有的特征,使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能忽视岸线的保护和河道的治理,历史上的一些经验教训足以说明治理和保护在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岸线变迁的特征,通过对长江干流江苏段的调查研究,认为在目前的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重开发利用、轻治理保护的问题。指出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应树立岸线资源观,贯彻保护利用的总方针。遵循开发与治理,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兼顾的基本原则。大力实施河道整治,保护有效节点,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岸线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传胜  孙小伍  李建海  
内河岸线资源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专门的评价研究在国内外尚不多见。国内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区域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研究方法已经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并引进了GIS手段。论文首先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将岸线评价分为质量分等评价、适宜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3种类型,概括为评价单元的划分、单项指标的评价和综合质量分等3个步骤。之后,论文以自然资源评价的理论方法为指导,通过武汉市域长江干流岸线的建港自然条件评价的实例,系统探索了运用GIS方法评价岸线资源的一般程序,将其分为:数据准备、建立数据库、评价实施、成果输出4个步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红云  杨桂山  万荣荣  马荣华  
城市岸线地区是城市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空间领域,在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农业社会对岸线的利用规模小,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岸线地区成为主要的港口(含公用港口和工业用港口)集聚地段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赋予城市岸线的利用功能不断增加。仅从岸线自然条件及岸线集疏运、城市依托等人文因素出发讨论岸线港口开发适宜性的做法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只有统筹考虑岸线承担的多种功能,才能实现岸线地区经济和生态的双赢。以长江南京段岸线为例,从岸线自然条件和岸线承担的多种功能角度,分析了岸线资源港口开发的适宜性状况,指出岸线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岸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红云  杨桂山  万荣荣  马荣华  段学军  
以长江干流岸线南京段为例,首先从港口布局对岸线资源条件的要求入手,选取岸线稳定性、岸线前沿水深两个主要因子,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划分科学合理的评价单元,对岸线资源进行评价,将其划分为一、二、三级;其次根据岸线承担功能的重要程度及其对港口布局的生态敏感性的大小,将岸线划分为生态敏感岸段、生态较敏感岸段和生态不敏感岸段;最后综合考虑岸线资源条件和生态敏感性,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确定不同岸段港口布局的取向,将其划分为港口优先布局岸段、港口有条件布局岸段、港口从缓布局岸段、禁止港口布局岸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洪全  
海岸线是国家重要的国土资源和特殊的土地资源,是沿海开发的载体。本文以盐城市为例,在对海岸线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找出海岸线利用存在着围垦强度过大、缺乏整体规划、临海产业结构不合理、保护与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海岸线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功能和效益减弱,提出科学围垦、节点开发、防护保护、生态利用、严格管理等海岸线保护利用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飞  陈江龙  朱红云  金志丰  
本文以经典的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分析了岸线资源的自然禀赋、岸线区位条件和岸线产业集聚外部性等表征岸线宜港空间成本-效益因子对岸线级差地租的影响,形成了基于级差地租理论的岸线资源开发价值评价的研究框架。在此框架下,按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和开发与保护目标协调化的原则,以镇江市长江岸线资源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首先甄别出镇江市岸线资源级差地租为零的岸线,并对其余岸线进行了分级评价,将岸线段依据开发价值进行排序,排序靠前的岸线段近期是建设开发和优化配置的重点,而开发价值较低的岸线段则应留待自然经济条件改善后进行开发利用。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镇江市岸线资源利用的时空系列,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