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4)
2023(5595)
2022(4825)
2021(4568)
2020(3918)
2019(8632)
2018(8366)
2017(15531)
2016(8861)
2015(9378)
2014(9448)
2013(9377)
2012(8906)
2011(8235)
2010(8333)
2009(7768)
2008(7706)
2007(6856)
2006(6109)
2005(5593)
作者
(27836)
(23483)
(23249)
(22358)
(15234)
(11716)
(10509)
(9187)
(9019)
(8651)
(8473)
(8196)
(8112)
(7596)
(7578)
(7357)
(7210)
(7195)
(7137)
(6821)
(6058)
(6028)
(5653)
(5555)
(5385)
(5366)
(5271)
(5257)
(4964)
(4912)
学科
(33427)
经济(33403)
管理(20870)
(18502)
(14962)
(13464)
企业(13464)
方法(13072)
(10197)
数学(10068)
数学方法(9945)
环境(9824)
地方(9797)
中国(7642)
农业(7286)
业经(7135)
生态(6763)
(6753)
理论(6738)
资源(5774)
(5575)
(5538)
(5336)
(5093)
金融(5092)
技术(5083)
(4867)
贸易(4865)
(4818)
银行(4796)
机构
学院(128488)
大学(126820)
研究(49250)
(43982)
管理(43475)
经济(42874)
理学(36994)
理学院(36365)
科学(35617)
管理学(35512)
管理学院(35264)
中国(34354)
(28833)
(28529)
(26802)
(26254)
研究所(25000)
业大(23121)
农业(22829)
中心(22174)
(20805)
师范(20483)
(20348)
(17972)
(17945)
北京(16932)
(16907)
师范大学(16576)
财经(16542)
科学院(15784)
基金
项目(90093)
科学(69544)
基金(63971)
研究(61156)
(58627)
国家(58140)
科学基金(47824)
(38189)
社会(37836)
社会科(35757)
社会科学(35745)
基金项目(34759)
自然(32819)
自然科(31844)
自然科学(31828)
(31391)
自然科学基金(31264)
教育(27212)
资助(26648)
编号(22979)
重点(21441)
(20740)
(18670)
计划(18645)
成果(18331)
(18104)
科研(17622)
课题(17432)
创新(17002)
(16905)
期刊
(52902)
经济(52902)
研究(31632)
学报(28120)
(25469)
中国(24331)
科学(23624)
大学(19185)
学学(18280)
农业(17936)
(14544)
管理(13652)
教育(12544)
(9974)
金融(9974)
(9853)
业经(9572)
资源(9167)
(7833)
财经(7776)
技术(7768)
林业(7581)
业大(7385)
(7371)
经济研究(7000)
问题(6793)
科技(6689)
(6654)
(6397)
旅游(6397)
共检索到187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溥发鼎  
岷江上游按行政区划包括汶川、茂汶、理县、黑水、松潘 5县 ,是羌族的集中分布区 ,藏、回兄弟民族聚居区 ,区内广漠的森林 ,本是岷江流域得天独厚的大自然保护屏障 ,然而这些林地多分布在高山峡谷坡面上 ,由于长期过伐 ,森林的蓄水保水性能降低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泥石流、滑坡增加 ,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自 1 998年森林禁伐后 ,为该区生态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西部大开发中 ,区内的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有了好的机遇 ,但仍是一项长期繁重的任务。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滔  刘建虎  张春霖  郑永华  冯兴无  
为分析三峡蓄水后长江上游支流浮游生物的种群结构特征,2012年11月—2013年3月对长江三峡库区支流抱龙河的长江断面、窄门子断面、葡萄坝断面和纸厂断面进行了浮游生物的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24科35属125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为88种,分属10科18属,占总种数的70.4%;浮游动物3门12科19属56种,其中轮虫种类最多,为29种,占总种数的51.8%。长江口、窄门子、葡萄坝和纸厂四个断面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3.17、3.40、2.36、4.34。通过4个断面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可以看出,葡萄坝段的水质有轻度污染,其余段水质清洁。从四个断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金月  王石英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全球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岷江上游因地质构造复杂、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异常脆弱和灵敏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选取证据权重法(WOE)进行滑坡脆弱性评价,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水力侵蚀、景观破坏与污染脆弱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区各生态主题脆弱性的空间叠加分析;探讨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在不同影响因子作用下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滑坡脆弱性、水力侵蚀脆弱性、景观破坏与污染脆弱性均以轻微度为主,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80.43%、71.89%、75.55%;各生态环境主题脆弱性综合分析表明,54.70%的区域至少面临一种生态问题,面临两种及以上环境问题的区域占15.43%,同时面临三种环境问题的占1.35%。研究结果探讨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子,对岷江流域乃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应持续关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建  丁晶  艾南山  
岷江上游流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之一 ,由于地质变化频繁、高差显著、气候干旱 ,加上人为活动影响 ,生态脆弱性的表现十分明显。通过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因素及成因机制的分析 ,构建了由土地生产力、地表起伏度、干燥度指数、土壤侵蚀强度、草场退化荒漠化率、物种消失率等 14个指标组成的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本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全国和四川省情况及奋斗目标 ,建立了Ⅰ到Ⅲ级的评价标准体系 ;利用模糊数学聚类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计算 ,得出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为第Ⅲ级 ,即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结论。评价结果符合岷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飞  张富斌  常涛  林鹏程  刘焕章  
根据2016~2018年任河上游4次鱼类资源调查数据,对该地区的鱼类物种组成、分布格局、物种多样性和群聚结构等进行了分析。调查期间,18个调查样点共采集鱼类36种,其中土著鱼类34种,外来鱼类2种。34种土著鱼类隶属于3目9科30属,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多鳞白甲鱼(Scaphesthes macrolepis)1种,重庆市重点保护鱼类有汉水扁尾薄鳅(Leptobotia hansuiensis)和峨眉后平鳅(Metahomaloptera omeiensis) 2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易危(VU)鱼类有多鳞白甲鱼、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和细体拟鲿(Pseudobagrus pratti) 3种。尖头大吻鱥(Phoxinus oxycephalus)、嘉陵颌须鮈(Gnathopogon herzensteini)、宽鳍鱲(Zacco platypus)和峨眉后平鳅等小型山溪急流性鱼类在调查水域分布较为广泛,同时也是鱼类群聚中的主要优势种类。鱼类物种多样性整体呈现出随河流梯度向下游延伸而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历史调查资料相比,任河上游鱼类资源明显衰退,主要表现为物种数量减少、部分种类分布范围缩小和小型化趋势加剧等。为促进任河上游鱼类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建议严格控制水电开发强度、加强渔政管理和实施生态修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辛斌  刘绍平  熊飞  陈大庆  杨如恒  池成贵  穆天荣  
根据2000~2005年长江上游干流宜宾、巴南和万州3个江段三层流刺网的监测资料,分析了春禁前后3年渔获物结构和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对长江上游春禁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春禁前后3年共监测到鱼类51种,隶属于3目18科(亚科)36属,以鲤科鱼类为主,占60.8%。春禁后,渔获物主要种类优势度有所下降,部分江段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表现出一定上升趋势,3个江段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和Wilhm改进指数有一定升高,表明种类丰富度有所提高,群落结构趋于复杂,春季禁渔有一定效果。春禁前后渔获物种类的波动,可能与这些种类种群数量少,难以采到有关;春禁后主要种类平均体长、体重仍表现出下降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延琼  陈国阶  樊宏  
岷江上游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省西北部。该地区既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成都平原的水源生命线。但几十年来 ,该区域植被的大量砍伐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引起了一系列生态失调问题 ,被列为南方山地典型脆弱生态环境区。在分析岷江上游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其形成的自然因素 :地质条件的不稳定性、地貌状况和地面组成物质的脆弱性以及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和人为因素 :土地的过度垦殖、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草场的过度放牧等 ,提出了改善该区脆弱生态环境的对策。结果表明 ,科学利用与发展林草植被 ,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加大坡耕地的坡改梯力度 ,合理利用土地、重视干旱河谷的治理、聚落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世梁  傅伯杰  刘国华  马克明  
退耕还林因地域的差异存在不同的问题。长江上游山区本质属于受干扰山地系统,生态恢复需从多尺度和多角度入手。作为一个契机,退耕还林对生态恢复的作用在持续性和生态性上存在着矛盾和统一,同时也存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针对岷江上游区域,在分析了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对比,讨论了人工林种植后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抚育较好的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质量指数增加,人工林需要加强人为的干预,并根据在该区域的社会经济调查,指出了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承苍  罗秀陵  
以成都市区为中心的成都平原及其毗邻的岷江上游地区, 共同组成了中国西部唯一的一片“森林-水田农业生态区”, 也是中国西部最发达的经济区。近50 年来, 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成都平原缺水, 天气变得干而热, 岷江上游森林植被萎缩, 干旱河谷扩大, 水量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等等。在考察中发现了以下事实: 成都市区近60 年来, 降水量减少25% ; 地下水位由1-3m 下降到10-20m ; 都江堰供水区年缺水量达12亿m 3。而岷江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则由40年代的39.5% 下降到目前的29.6% ; 干旱河谷扩大到流域面积的1/5,其中有30% 的面积已出现荒漠化; 岷江干流8...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莉  张征云  宋文华  宋兵魁  
为了维持并提高中新生态城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对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区域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发现生态城共有动植物469种,其中动物332种,植物137种。生物空间分布不均,动植物主要分布在生境较好的湿地,动物以昆虫、鸟类种类相对较多,盐生植物资源丰富。建议采取突出原生态的保护和修复、重视水环境修复和控制土壤盐度的措施,保证城市绿地的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福丽  张继梅  王海荣  
文章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森林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基于实地调研获取的一手数据,进一步分析了黑龙江省公众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认知程度及其成因。研究表明,公众对于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公众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成员工作情况对其认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公众的认知程度,建议发挥好家庭和学校在普及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的积极作用,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和丰富科普手段,以促进黑龙江省旅游业逐步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福丽  张继梅  王海荣  
文章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森林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基于实地调研获取的一手数据,进一步分析了黑龙江省公众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认知程度及其成因。研究表明,公众对于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公众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成员工作情况对其认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公众的认知程度,建议发挥好家庭和学校在普及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的积极作用,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和丰富科普手段,以促进黑龙江省旅游业逐步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邹远超  唐成  谢伟  严杰  李荣云  叶志祥  吴金明  黄先全  段辛斌  危起伟  
为探究“十年禁渔”前沱江中游江段鱼类资源和物种多样性,于2017—2020年对该江段鱼类资源进行了8次调查,并对鱼类种类组成、生态类型、群落相似度、种群优势度、生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稳定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87种,隶属于5目14科52属。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8种,外来物种6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20.69%和6.90%。鱼类群落以底层、缓流型、产沉性卵、杂食性鱼类为主。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显示,蛇、鲤等中小型鱼类为优势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700~3.742、0.873~0.968、5.374~11.323、0.737~0.887,表明沱江中游鱼类群落分布均匀。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在一定的相似性水平上,沱江中游江段鱼类的群落类型基本可分为3组,莲花山、麻柳坝工业园与铁路沟可以聚为一组,万古庙、五里店水电站、资州大桥、银山镇、二水厂与西林渡口聚为一组,沱桥独立成组。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西林渡口和沱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性相对较高,其余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均受到中度干扰。研究表明,与历史资料相比,沱江中游鱼类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鱼类占比减少,鱼类个体呈现小型化和低龄化。本研究补充了沱江中游鱼类资源现状的基础数据,以期为该江段鱼类资源管理与“十年禁渔”生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卓  宋策  闫文龙  朱来福  
2016年5~6月对汉江上游平川段11个采样点开展鱼类多样性及水环境因子调查,共采集鱼类29种,隶属于3目5科25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21种,物种占比72.41%),其次为鳅科(5种,物种占比17.24%)。汉江上游平川段鱼类鱼种多样性水平分布呈现中间段低两端段高的特点,鱼类多样性垂直分布符合随海拔升高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的规律。采用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分析了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水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格局的影响。NMDS结果显示该河段各个站点鱼类群落分布并未出现明显的聚类特征。CCA分析结果表明水环境因子中电导率,五日生化需氧量,pH和硫酸盐浓度对平川段鱼类群落结构有极显著的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红艳  陈大庆  刘绍平  段辛斌  
测定了采自3个地理位置(宜宾、江津、思南)共45尾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结果显示:在所有个体913 bp序列中检测到22个变异位点,45尾个体中发现26种单倍型。中华沙鳅的平均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较低(0.00365),而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较高(0.986)。中性检验Fu′sFs值为-9.49536(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