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7)
2023(13379)
2022(11374)
2021(10280)
2020(8211)
2019(18533)
2018(18555)
2017(34401)
2016(18671)
2015(20957)
2014(21322)
2013(21085)
2012(19989)
2011(18471)
2010(19092)
2009(17996)
2008(17746)
2007(16211)
2006(14876)
2005(14280)
作者
(55371)
(46041)
(45982)
(43762)
(29541)
(22047)
(20914)
(17722)
(17671)
(16979)
(16009)
(15504)
(15394)
(14930)
(14620)
(14277)
(13556)
(13371)
(13308)
(13241)
(12093)
(11364)
(11155)
(10684)
(10453)
(10392)
(10330)
(10325)
(9395)
(9076)
学科
(95417)
经济(95299)
管理(57616)
(49262)
(39046)
企业(39046)
地方(28272)
中国(27322)
方法(26113)
(24086)
业经(21786)
数学(21701)
数学方法(21499)
(20764)
(20441)
(18677)
环境(17915)
地方经济(16716)
农业(16383)
(16229)
金融(16225)
(16104)
银行(16084)
(15606)
(14387)
(14323)
(14239)
贸易(14224)
(13621)
(12989)
机构
学院(276614)
大学(272560)
(120896)
经济(118157)
研究(102209)
管理(97441)
理学(80578)
中国(79643)
理学院(79565)
管理学(78351)
管理学院(77827)
(59662)
科学(59125)
(58318)
(52516)
研究所(46353)
(45937)
中心(45703)
财经(43890)
(42295)
(39278)
北京(38980)
(38426)
师范(38093)
经济学(37929)
(36882)
(36830)
业大(35650)
经济学院(33574)
(33300)
基金
项目(168711)
科学(131922)
研究(129510)
基金(118891)
(102269)
国家(101348)
科学基金(86018)
社会(83105)
社会科(78570)
社会科学(78556)
(67455)
基金项目(62018)
教育(58534)
(55509)
编号(53162)
自然(51065)
自然科(49656)
自然科学(49643)
自然科学基金(48725)
资助(47924)
成果(44833)
(42537)
课题(39002)
重点(38921)
(36682)
(35903)
(34961)
发展(34899)
国家社会(34394)
(34332)
期刊
(157984)
经济(157984)
研究(93850)
中国(68036)
(46287)
(41249)
管理(40356)
学报(38311)
科学(36874)
教育(34987)
(31257)
金融(31257)
大学(29859)
学学(27856)
农业(27419)
技术(25670)
业经(24933)
经济研究(24660)
财经(22905)
(19917)
问题(19908)
(15488)
技术经济(14268)
世界(14233)
国际(14149)
(14055)
现代(13317)
资源(12891)
(12871)
论坛(12871)
共检索到459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峥  
通过对岷山地区3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子案例分析,探讨了实施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后农民生计的变化。认为目前这一地区的农民生计存在一定的脆弱性,突出表现在粮食安全、收入来源和能源利用方面。提出应正确看待保护与发展既矛盾又依赖的关系,在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寻找出路的同时,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光磊  
在全国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大背景下,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与经济运行却出现失衡现象。本文以鄂州市为例,重点分析了金融与经济互动中,区域金融运行呈现的与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步的新特点,并据此提出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月琴  刘俊昌  李兰英  郑振华  何拥军  
构建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对促进我国天然林保护事业和天保地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提出了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的原则,包括以市场导向为主,开放合作,系统性,兼顾当前,立足长远,利益激励等,并从协调发展的需要入手,认为关键机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多方参与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伙伴协作机制等。图3表1参6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春龙  孟冬妍  
本文提出了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化与发展取决于复合机制的思想 ,给出了这种复合机制的构成与作用方式 ,认为企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复合机制表现为动力机制、演化机制和反馈机制 ,深入分析了每种机制的作用要素和作用原理 ,指出三种不同机制的耦合决定了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化与发展 ,为实现企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中建  
中原经济区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区内人口众多、农业地位突出,能源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经济水平、城镇化率和工业结构偏低。根据2011年《中原蓝皮书》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小兰  李晓靖  
本文分析了政府在协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时的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决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述杰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集体智慧的结晶 ,也是江泽民同志在新时期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正确处理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实践的产物 ,更是他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成果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理论色彩。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 :第一 ,深刻分析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的方针原则 ;第三 ,缩小地区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水英  
京津冀三地互相毗邻,同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位,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京津冀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地区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何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文章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并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其次,构建了地区生态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和测算模型,提出了促进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措施;最后,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城市群土地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并给出了具体的调控方法,目标是实现京津冀地区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江孝君  杨青山  耿清格  王小艳  刘鉴  
推动生态—经济—社会(EES)系统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核心需求,通过构建EES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ESDA和面板数据模型,测度分析了2000~2016年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行政单元EES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EES系统协调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中度失调型占据发展类型主体,空间上形成"东北高、西南低"的发展格局,高协调区位于长三角及中西部省会等核心城市;(2)EES系统协调发展呈"等级化"特征,协调度由高到低呈"金字塔"型分布,呈"集群化"特征,城市群内城市协调度整体较高;协调度区域差异特征显著,下游优于中上游,沿江城市优于非沿江城市;(3)EES系统协调发展呈现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热点区域H-H型集中,冷点区域L-L型较多,局域关联与冷热点空间格局总体表现出沿海优于内陆、下游优于中上游的分异特征;(4)EES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格局是EES子系统发展、自然区位、战略与政策、空间邻近效应等因素综合驱动形成的结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陆大道  
作者就地区差距的形成、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全面扩大情况下的地区间矛盾、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八五”期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整作了精辟分析;最后阐述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内容;强调重视内地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的差距,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奇钊  
多系统图书馆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建立在一种利益均衡机制上的横向联合,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呈现出多种表象,如何把握本地区多系统图书馆之间的利益均衡,需要建立哪些激励机制和运转机制,同协调之后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密切相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静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唯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当前我国很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是目前"三农问题"中非常迫切并且是极其重要的问题。深入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构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益路径势在必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