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22)
- 2023(4742)
- 2022(3897)
- 2021(3739)
- 2020(3163)
- 2019(7069)
- 2018(6967)
- 2017(13119)
- 2016(7612)
- 2015(8213)
- 2014(8317)
- 2013(8356)
- 2012(7986)
- 2011(7458)
- 2010(7554)
- 2009(6798)
- 2008(7060)
- 2007(6205)
- 2006(5491)
- 2005(4949)
- 学科
- 济(27781)
- 经济(27742)
- 管理(20536)
- 业(18649)
- 企(14831)
- 企业(14831)
- 方法(12837)
- 学(11497)
- 数学(10949)
- 数学方法(10769)
- 农(7188)
- 中国(7156)
- 财(6857)
- 资源(6679)
- 和(5856)
- 制(5511)
- 业经(5388)
- 环境(5292)
- 理论(5108)
- 农业(5009)
- 地方(4956)
- 融(4875)
- 金融(4874)
- 银(4785)
- 银行(4757)
- 务(4570)
- 行(4566)
- 财务(4558)
- 财务管理(4549)
- 技术(4462)
- 机构
- 大学(116231)
- 学院(113729)
- 研究(46133)
- 济(40887)
- 经济(39948)
- 管理(38869)
- 理学(33678)
- 科学(33482)
- 中国(33247)
- 理学院(33114)
- 管理学(32264)
- 管理学院(32040)
- 所(26314)
- 农(26189)
- 京(25811)
- 研究所(24724)
- 农业(21131)
- 业大(20287)
- 中心(19655)
- 财(19307)
- 江(17681)
- 范(16929)
- 师范(16683)
- 院(16666)
- 北京(16054)
- 财经(15835)
- 科学院(15101)
- 省(14500)
- 经(14492)
- 室(14272)
- 基金
- 项目(82050)
- 科学(63673)
- 基金(60547)
- 家(56869)
- 国家(56482)
- 研究(52882)
- 科学基金(45917)
- 自然(32906)
- 社会(32421)
- 自然科(31992)
- 自然科学(31976)
- 基金项目(31890)
- 自然科学基金(31417)
- 省(30733)
- 社会科(30689)
- 社会科学(30675)
- 划(27980)
- 资助(25245)
- 教育(23952)
- 重点(19984)
- 编号(19570)
- 部(18264)
- 计划(17794)
- 发(17706)
- 科研(16495)
- 创(16299)
- 成果(16280)
- 科技(15777)
- 创新(15428)
- 性(14805)
共检索到165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洪亮 徐开达 朱增军 王伟定 周永东
根据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与2011年冬季(2月)对岱衢洋进行的共4个航次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鱼类资源状况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捕获的38种鱼分别隶属于1门2纲8目21科31属;暖温性鱼类无论在种类数量还是生物量与尾数密度方面均居主导地位;凤鲚四季均为该海域的优势种;在时间分布上,生物量与资源尾数密度均以夏季为最高,而冬季则恰好相反,且该两季的生物量与资源尾数密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另外,在空间分布上,生物量与尾数密度四季总体上均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生物量与平均底层温度呈二次曲线相关(P<0.01);春、秋两季的M...
关键词:
鱼类 资源量指数 优势种 多样性 岱衢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海林 仲霞铭 汤建华 熊瑛 吴磊 施金金 吴福权 冒红
根据20062007年1周年江苏近海单拖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鱼类群落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共调查鱼类100种,四季共有种30种。暖温性种类占64%,暖水性种类占21%,冷温性种类占15%,仅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为四季均出现的冷温性种。夏季因沙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暴发导致个别站位渔获量为0,因此H'、J和D值均为0。以生物量计算的多样性指数(H')呈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的特征;均匀度指数(J)秋季>春季>冬季>夏季;丰富度指数(D)冬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亚情 吴志祥 杨川 兰国玉
【目的】橡胶林是海南重要的森林植被之一,探究海南岛橡胶林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子,为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法对海南岛橡胶林旱季和雨季的土壤细菌的α、β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1)共检测到细菌41门、108纲、247目、465科、876属。细菌群落中,优势菌门依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3.28%)、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9.27%)、绿弯菌门(Chloroflexi)(13.63%)、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2.41%)。2)橡胶林雨季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旱季,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PCoA分析表明,不同季节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差异显著(P=0.001),PERMANOVA分析结果表明,季节变化解释了细菌群落组成差异的2.48%(R~2=0.024 8,P=0.001)。3)细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细菌α多样性与pH值、全钾(TK)、有效钾(AK)、温度(Tem)、土壤含水量(WC)、降雨(Pre)显著相关(pH:R~2=0.43,P
关键词:
橡胶林 土壤细菌 多样性 季节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二艳 周立志 方建民
选择长江安庆段滩地的自然沼泽湿地以及人工干预形成的疏林、幼树林、6年生林和成熟林5个不同生境类型,采用样带法开展鸟类群落调查,研究生境变化对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调查共记录到66种鸟,隶属于12目31科,其中水鸟有15种,占全部鸟类种数的22.73%。食性集团以食虫鸟和杂食鸟种数居多,分别占总鸟类种数的45.6%和31.3%。沼泽湿地鸟类总种数和密度均最高,幼树林最低,其中,各生境鸟类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林龄的增加,3种树林生境鸟类多样性指数增大,疏林全年鸟类多样性仅次于成熟林,但以沼泽湿地的最高。全年鸟类多样性在各生境中存在极显著差异。全部生境鸟类多样性以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且在各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楚国忠
浙江省北部马尾松人工林春季鸟种丰富度最高(47种),秋季最少(31种),冬、夏季分别为35种和36种。留鸟种类秋季最多(67.7%),春季的迁徒鸟种类最多(57.4%)。冬、春、夏、秋,鸟类平均密度分别为56.87、56.81、47.25及49.35只/10km2。春季留鸟的平均密度最高(43.10只/10hm2),依次是夏、秋、冬季,分别为41.47、39.05和36.76只/10hm2。冬季的迁徙鸟平均密度相对较高(20.11只/10hm2),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最低(5.49只/10hm2)。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表明,春季的迁徙鸟种类明显多于其他各季节,秋季的迁徙鸟种类明显少于其他季节。...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鸟类群落,季节变化,浙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泽良 李萍芳 薛涛 向书琴 向国红
【目的】研究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季节变化特征。【方法】利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季节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细菌的16S rDNA基因V3~V4区片段和真菌18S rDNA基因V4区片段进行了测序。【结果】①不同季节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随季节变化趋势一致,玉米根际、非根际土壤电导率随季节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大致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不同季节玉米根际土壤电导率均显著高于非根际(P冬季>秋季>夏季,不同季节玉米根际土壤电导率均显著低于非根际(P0.05);土壤pH与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和全磷与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玉米土壤根际和非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并且根际和非根际细菌群落产生明显的分离效应。
关键词:
玉米 根际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程济生 俞连福
根据1991年和2000年冬季在黄海中南部和东海中北部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黄、东海底层鱼类群落的资源状况、重要种类的生态优势度与结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量指数明显下降,个体小型化使生物资源密度显著上升;重要种类成分发生演替,优势度有较大变化;物种丰富度指数(D)下降极其显著,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也有所下降,但不显著。
关键词:
底层鱼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 黄东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贺婉路 刘鹏飞 詹政军 徐东坡 任泷 匡箴 景丽
石臼湖是长江下游唯一的自然通江湖泊,为掌握其鱼类资源状况,本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采用多目刺网和定制串联笼壶采集石臼湖渔获物,分析了石臼湖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共采集到鱼类36种,隶属于6目7科28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9.44%;鱼类物种组成以定居性、杂食性、中上层鱼类为主,小型鱼类达25种,占总物种数的69.44%。似鱎(Toxabramis swinhonis)、刀鲚(Coilia nasus)和鲫(Carassius auratus)为石臼湖鱼类全年优势种;除全年优势种外,季节特有优势种有春季的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夏季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Hemiculter leucisculus)、秋季的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冬季的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鱼类相对密度、相对生物量有较大的季节变化,但其变化趋势一致,均按照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由高到低排列。Margalef丰富度指数R的变动范围为2.28~3.17,基于个体数量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N、Pielou均匀度指数J′N变动范围分别为1.24~2.14、0.14~0.34,基于生物量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W、Pielou均匀度指数J′W变动范围分别为1.64~2.51、0.21~0.49,各指数除H′W在夏秋季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数夏季都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研究结果表明,石臼湖鱼类种类较少,多样性偏低。本研究补充了通江湖泊鱼类群落研究的基础资料,对长江中下游鱼类多样性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有年 邢彦峰 周士龙 关伟 孟海玲 师光禄
为了明确有机观光桃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季节动态,对有机观光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有机观光桃园节肢动物群落与各亚群落的多样性各不相同。7月份节肢动物群落和植食性亚群落各种多样性指数均明显(P<0.05)高于其他月份。8月份捕食性与寄生性节肢动物亚群落的各种多样性指数均明显(P<0.05)高于其他月份。8月份节肢动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性较好(P<0.05)。节肢动物群落不同营养层之间的参数相关性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均表现为显著(P<0.05)相关。因此,加强有机观光桃园前期的综合管理,根据测报并结合往年害虫发生的状况,在害虫优势种发生的初期,采用释放天敌,使用...
关键词:
有机观光桃园 节肢动物 多样性 动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家旭 左涛 左明 王安东 王俊 牛明香
基于2020年黄河口须子网生计渔业和生物组成周年监测数据,开展黄河口潮间带渔业生物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研究,评价须子网生产对黄河口渔业资源补充的影响。结果显示,黄河口潮间带的渔业生物种类丰富,共鉴定记录61种生物,以鱼类和甲壳类居多。生物多样性和优势种组成均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多样性水平以夏季7-8月较高,秋季10-11月较低;5-9月、10-11月组群分别具有较高的种类组成相似度。各类群的数量组成中,4-7月是螺类、8月是螺类和鱼类、9月是鱼类、10-11月是蟹类数量居多。鱼类是各调查月总渔获的优势类群,其中,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鮻(Liza haematocheila)为各调查月份都出现的优势种。个体大小–频数百分比分布显示,黄河口潮间带是小型渔业生物以及多种幼鱼分布的重要区域。4-9月,渔获物的主体均由个体重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亚洲 程家骅 李圣法
根据1991年1月和2004~2006年1月东海北部水域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从物种和同功能种团两个层面分析了东海北部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特征的变化。同功能种团是生态系统中起着相似生态作用、并占据相近或相似生态位的若干物种集合体,本研究结合各鱼种的摄食习性和活动能力差异,将该水域内的鱼类划分为8个同功能种团,分别为浮游动物食性种团、浮游/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游泳动物食性种团、杂食性种团、活动能力强的游泳动物食性种团、软骨鱼类种团、活动能力弱的游泳动物食性种团。结果显示,冬季东海北部鱼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同功能种团多样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经过十余年后,尽管该群落的物...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萌 印春生 厉成伟 钟胜财 于克锋 方淑波
为探讨上海南汇东滩湿地围垦后海三棱藨草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应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藨草密集区与光滩区4个季度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相关的土壤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藨草密集区与光滩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差异显著(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捷 李新辉 贾晓平 李跃飞 何美峰 谭细畅 王超 蒋万祥
2005-2008年对珠江下游西江江段6个采样点进行鱼类多样性调查,共采集鱼类96种,隶属于13目29科75属,辐斑虫纹东方鲀(Takifugu vermicularis)、南方波鱼(Rasbora steineri)、西江鲇(Silurus gilberti)等8种为西江新记录鱼类。西江鱼类群落多度大于1%的种类有17种,前5位依次是鲮(Cirrhina molitorella)、(Hmiculter leucisxulu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
关键词:
西江 鱼类群落 多样性 个体生态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梅春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昝肖肖
根据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胶州湾中部海域进行的逐月定点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秋、冬季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该海域秋、冬季共捕获鱼类50种,隶属8目,28科,42属;秋、冬季鱼类的相对资源量存在明显的月间变化,平均网获质量为每网865.29~5173.71g,平均网获尾数为每网111~717ind。秋、冬季优势种组成有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主要由暖温性和暖水性的季节洄游种变为地域性的暖温性和冷温性种,仅六丝钝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为秋、冬季的共有优势种。种类丰富度指数(R)变化范围为2.08~3.25,多样性指数(H′)变...
关键词:
胶州湾 鱼类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普泽 宋聃 张尹哲 李俊锋 刘家寿 叶少文
为了解博斯腾湖鱼类资源现状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于2019年5月(春季)、7-8月(夏季)、10月(秋季),采用分裂波束回声探测仪(Simrad EY60,120 kHz)开展全湖水声学探测,并对水环境指标进行现场测量。结果显示,博斯腾湖鱼类密度在夏季最高,平均值为(8 783±2 611) ind./hm~2;春季和秋季间无显著性差异,平均值分别为(709±141)、(743±499) ind./hm~2。根据目标强度与体长关系经验公式推算,春季、夏季和秋季鱼类的平均体长分别为8.8、4.0和5.1 cm。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博斯腾湖鱼类密度与水温和电导率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透明度显著负相关(P<0.05)。随机森林模型的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电导率是鱼类密度重要的预测因子,其次为溶解氧、盐度和水温等。推测鱼类密度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变化、食物来源、繁殖习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环境因子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鱼类的生态环境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