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19)
- 2023(3063)
- 2022(2634)
- 2021(2390)
- 2020(1888)
- 2019(4065)
- 2018(3913)
- 2017(7288)
- 2016(4076)
- 2015(4466)
- 2014(4383)
- 2013(4369)
- 2012(4197)
- 2011(3984)
- 2010(4126)
- 2009(3880)
- 2008(4179)
- 2007(3718)
- 2006(3312)
- 2005(3055)
- 学科
- 济(15811)
- 经济(15789)
- 管理(11757)
- 业(11238)
- 企(10080)
- 企业(10080)
- 方法(6776)
- 学(6368)
- 数学(5072)
- 数学方法(4958)
- 财(4436)
- 理论(4303)
- 和(4164)
- 业经(3908)
- 中国(3754)
- 农(3707)
- 务(3292)
- 财务(3289)
- 财务管理(3286)
- 企业财务(3140)
- 教育(2985)
- 贸(2751)
- 贸易(2751)
- 易(2651)
- 制(2626)
- 农业(2580)
- 环境(2568)
- 融(2369)
- 金融(2368)
- 划(2357)
- 机构
- 大学(67602)
- 学院(65024)
- 研究(23053)
- 济(22838)
- 管理(22653)
- 经济(22361)
- 理学(19815)
- 理学院(19503)
- 管理学(19006)
- 管理学院(18885)
- 中国(16070)
- 科学(15601)
- 京(14558)
- 所(12403)
- 研究所(11527)
- 农(11351)
- 范(11174)
- 财(11129)
- 师范(11077)
- 江(10098)
- 业大(9654)
- 中心(9513)
- 师范大学(9154)
- 财经(9145)
- 农业(9008)
- 北京(8980)
- 经(8315)
- 院(8003)
- 州(7848)
- 经济学(7192)
- 基金
- 项目(41795)
- 科学(33026)
- 基金(31017)
- 研究(29763)
- 家(27761)
- 国家(27531)
- 科学基金(22952)
- 社会(18820)
- 社会科(17702)
- 社会科学(17696)
- 基金项目(16421)
- 省(15355)
- 自然(15297)
- 自然科(14929)
- 自然科学(14920)
- 自然科学基金(14682)
- 教育(13948)
- 划(13891)
- 资助(12191)
- 编号(11868)
- 成果(10797)
- 重点(9794)
- 部(9520)
- 发(8616)
- 创(8606)
- 科研(8150)
- 课题(8120)
- 教育部(8075)
- 创新(7957)
- 计划(7843)
共检索到95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娟
岭南诗评文献在清道光至民国时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一方面是岭南诗歌自明朝以来蓬勃发展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受到岭外诗学批评影响的必然结果。数量可观的岭南诗评文献呈现出重要的文学理论与历史资料价值,不仅记录了岭南诗学批评家们的诗学创作理论,也包含大量的对诗人诗作的品评,亦有功于保存诗坛掌故、岭南民间习俗与风土人情,这些诗评文献为后人在文学及其他多个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
诗评文献 价值 岭南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乔好勤
以苏轼在岭南的著述为例,论述了流寓名人著述的重要地方文献价值,从而提出凡"入籍"流寓名人的著作应该酌情收入地方文献专藏和录入地方文献目录。
关键词:
流寓名人 地方文献 苏轼 岭南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何泽棠
通过孤本《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现存四卷与通行苏诗百家注的对比,总结以赵次公为代表的早期苏诗注家在总结用典之法、释词、阐释诗意及评论等方面的成就,揭示《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
苏轼 赵次公 百家注 十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福标
明末清初岭南诗僧函星创立了海云诗派,其别集《瞎堂诗集》在当时佛教界和文学界都享有盛誉。乾隆年间因澹归案发被毁,道光年间又据原版重雕。考察它的结集与流传的过程,有助于了解岭南佛门盛衰的历史,颇具文献价值。
关键词:
岭南 诗僧 《瞎堂诗集》 流传经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毕明 张旋
价值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那么有必要对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总结,以此制定相应的战略做到有方向性地实现价值管理的最终目标。关于价值管理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为西方管理界最为盛行的一种管理思潮,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最佳模式。文章试图对国内外已有的价值管理理论、实证研究等文献进行梳理与回顾,在评议的基础上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价值管理 价值相关性 企业价值最大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汤兆魁
评《文献计量学》及其他汤兆魁Abstract:Thebook"Bibliometric"compiledandwrittenbyQiuJunpingwaspublishedin1988containingatotlenumberofabout330t...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爽英 傅锋 向婷婷
随着技术竞争的兴起,企业不断加强专利管理,获取竞争优势。专利研究日益从经济学、法学领域拓展到管理学领域—专利管理研究逐渐受到管理学者关注。综述近十年的国内外专利管理文献,归纳出专利战略管理和专利过程管理两个研究主题,评述了专利战略管理中的进攻型战略、防御型战略、盈利型战略的内涵、实施目的和方式,以及专利过程管理中专利申请管理和专利商业化管理。最后,分别对专利战略管理和专利过程管理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一些重要的、迫切的且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以促进专利管理研究。
关键词:
专利管理 专利战略 专利申请 专利商业化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艳霞
《文献价值——理论文献学的价值论解读》的结构完整、内容全面,把价值论应用于文献学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对图书馆工作者和图书馆业务工作具有指导价值,同时也有一定的待完善之处。
关键词:
文献价值 理论文献学 价值论 书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日禾
试论文献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李日禾Abstract:Libraryliteraturehavefunctionsofpreservinghumanknowledgetransmittingscientifieandtechaicalinformatio...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祖祥 俞仲英
本文论述了地方文献的文化价值与作用,探讨如何加大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力度,为弘扬地方文化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以充分发挥地方文献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地方文献 地方文化 文化价值 开发利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权
为使粤诗创作成果流于不坠,历代均有人勉力采辑,于别集之外,纂为总集出版。规模虽不大,却保存了乡邦的文学遗产,也彰显了岭南诗家的实力,增强了粤人的文化自信。自民国以来,陆续有留心乡邦文化建设的人士着力于搜求、整理、出版前贤的诗歌文献,还有部分重要岭南诗集或诗文集经整理后以单行本形式出版。近年广东文化学术界在地方文献汇辑出版方面的重大举措是推出《清代稿钞本》《广州大典》,前者有不少是岭南的诗歌文献,后者集部的相当部分是广府作者的诗集或诗文集。大型丛书《清代诗文集汇编》也收录有岭南的诗歌文献。为发掘、抢救与保护岭南文化遗产,摸查岭南文学家底,全面展示岭南诗人创作成果,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启动国内第一部超大规模的区域诗歌总集《全粤诗》的编纂工程,目标是把迄今存世的所有古近代粤人诗作均汇编入集。
关键词:
粤诗 文献整理 作品编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启宇
盛世修典,典耀千秋。2017年2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杨 孙皓
朝鲜、日本乃至越南等许多国家曾经大量引入汉籍经典,其中以日本最甚,汉籍经典对其民族文化塑造与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汉诗作为中华历史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也成为外国翻译引入的重点,对汉籍东传的途径与特征进行研究能够全面发掘其对于周边国家历史文化构建的整体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双胜
初次分配公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文章通过对近几年初次分配公平内涵、价值、制度变迁及实现途径等切入点,探析这一领域研究成果。文章认为,学界在这一领域取得进步的同时,其规范性、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建设方面须进一步提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博 初楠臣 黎赟 陈颜 沈保荣 薛睿 李子瑞
高铁的开通运营对沿线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变、土地价值提升均产生重大影响。以可达性为切入点,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归纳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高铁对土地价值影响的探索性分析框架:可达性变化—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土地开发与土地利用—土地价值。基于宏观和微观两种尺度,对高铁与土地价值的关系进行全面解析,提出高铁对土地价值影响的内在机制。通过进一步分析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集中体现在受高铁影响区域范围难以界定、缺少对高铁站区及沿线土地价值的量化评估模型、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创新性不足、缺少对典型区域的案例研究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