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3)
- 2023(11755)
- 2022(10569)
- 2021(9995)
- 2020(8379)
- 2019(19463)
- 2018(19220)
- 2017(37219)
- 2016(20219)
- 2015(22783)
- 2014(22661)
- 2013(22270)
- 2012(20501)
- 2011(18098)
- 2010(17930)
- 2009(16163)
- 2008(15521)
- 2007(13212)
- 2006(11501)
- 2005(9688)
- 学科
- 济(77154)
- 经济(77060)
- 管理(54137)
- 业(51612)
- 企(43681)
- 企业(43681)
- 方法(36262)
- 数学(29456)
- 数学方法(29110)
- 农(21748)
- 中国(19525)
- 业经(18575)
- 地方(17963)
- 学(17910)
- 财(16668)
- 理论(15279)
- 农业(14778)
- 和(13979)
- 贸(12754)
- 贸易(12744)
- 环境(12337)
- 易(12291)
- 技术(11898)
- 制(11717)
- 教育(11598)
- 划(10936)
- 务(10437)
- 财务(10377)
- 财务管理(10357)
- 企业财务(9712)
- 机构
- 大学(278870)
- 学院(277189)
- 管理(112852)
- 济(101518)
- 经济(99044)
- 理学(98369)
- 理学院(97155)
- 管理学(95479)
- 管理学院(94972)
- 研究(90567)
- 中国(64956)
- 京(60295)
- 科学(59020)
- 财(45175)
- 所(44279)
- 农(42483)
- 业大(41710)
- 中心(41202)
- 范(40906)
- 研究所(40803)
- 师范(40554)
- 江(39390)
- 北京(37950)
- 财经(37086)
- 经(33678)
- 院(33455)
- 农业(33180)
- 师范大学(33159)
- 州(32671)
- 技术(28918)
- 基金
- 项目(197434)
- 科学(155227)
- 研究(145245)
- 基金(142405)
- 家(124279)
- 国家(122943)
- 科学基金(105697)
- 社会(90008)
- 社会科(85068)
- 社会科学(85045)
- 基金项目(77828)
- 省(77486)
- 自然(69809)
- 自然科(68123)
- 自然科学(68108)
- 自然科学基金(66872)
- 教育(66174)
- 划(65221)
- 编号(60342)
- 资助(57497)
- 成果(48438)
- 重点(43405)
- 部(42599)
- 发(41911)
- 课题(40834)
- 创(40824)
- 创新(37866)
- 科研(37572)
- 项目编号(36855)
- 大学(36721)
共检索到392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洁惠 许树辉 周小铧 黄婷婷
南雄珠玑古巷是岭南客家文化的重要节点。本文以南雄珠玑古巷为例,分析其内部旅游空间组织和外部空间联系,归纳其空间组织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珠玑古巷旅游空间组织的"一核心、三中心、三带分布区"空间发展模式和优化方案。
关键词:
旅游空间组织 客家文化 珠玑古巷 南雄市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春燕 罗静
在森林覆盖下的林场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或农村社区的"表露于外"而"备受关注",随着林场禁伐和国营林场的转制改革,林场社区原本在事业单位建制下的"身份优越"和"工资丰厚"越发与现实相悖,也越发坠入贫困的"深渊".基于为期2年的跟踪调查,在梳理薄刀峰林场旅游和社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旅游驱动下的社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薄刀峰林场社区空间形态及其空间组织的演进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旅游已成为薄刀峰林场社区经济发展,尤其是精准扶贫的主要依靠.但由于长期依赖于"打工经济",外出务工依然是薄刀峰林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万源 邱国锋 曾志军 肖明曦
客家文化旅游在"客家热"和文化旅游背景下蓬勃发展。应用文化生态理论,从文化生态角度探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客家文化具有显著的文化生态特性,并在客家文化旅游中凸显。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文化生态视野下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理念:强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概念和环境意识;树立"大景区"意识构建客家文化旅游"大景区";树立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理念发展客家文化生态旅游。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牟红 杨梅
怎样才能形成区域旅游合作的良性发展态势?一方面企业希望区域旅游合作;另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理论上的“雾区”和实际操作中对各自利益保障的担忧。诸如:有哪些合作的利益空间?区域旅游合作能否联动?区域旅游合作如何组织?其中合作各方的利益关系如何处理?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是什么?政府介入区域旅游合作的时机与手段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从实践中总结。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合作联动的空间组织的角度进行研究。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空间结构 旅游整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官卫华 陈雯
在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社会,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反映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参照。20世纪中期以来,纽约、伦敦、东京、芝加哥等国际发达城市随着低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现代服务业已发展成为其经济主体,大大提高了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目前,国内外对现代服务业空间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研究较多,但是鉴于中西方发展模式性差异,尚需结合我国大都市发展的现实,对现代服务业空间组织模式和布局机制作更深入研究。本文对国内外现代服务业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将现代服务业空间组织机理归纳总结为自组织创新网络、市场和制度双驱动、人文和社会因素介入等,然后以南京为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深入分析其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特征,并对上述机理进行了验证,以期为相关产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认为,在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和动力机制研究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维忠
对广东南雄市银杏旅游者的抽样调研发现,银杏已经成为特定地区城乡居民专程探访的旅游客体,其客源市场主要分布在300 km范围之内的大中城市,具有高集中和低稳定特征。银杏旅游市场群体构成以青年学生、教师和各类企业人员为主体,高学历或高收入特征明显,未婚女性群体所占比例最大。在旅游行为方面,银杏游客以休闲放松、观赏银杏景观和拍摄银杏美景为主要动机,自驾游、结伴旅、周末游、大众游等特征明显,重游意向和推荐意愿均与其满意度正相关。
关键词:
银杏旅游 客源市场 游客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春云 张捷 沈山 钟静 周章
旅游区域之间同时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旅游空间竞合是指邻近区域在竞争前提下的有机合作,实现一体化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基于竞合模式的空间组织强调在不同旅游区域之间建立一种稳定和谐、互惠共赢、动态平衡的空间竞合关系。以江苏沿江为例,文章探讨了基于竞合模式的旅游空间组织,并分析了江苏沿江旅游区与其它相邻旅游区域的竞合格局。
关键词:
竞合模式 区域旅游 空间组织 江苏沿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凯 邹欣庆
根据空间感知规律,南京与同位于长江三角洲内、且均受吴越文化影响的上海、无锡、苏州和杭州均有可能产生城市旅游形象替代效应。为了分析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的独特性,将五座城市的城市旅游理念形象、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南京城市级别比上海低,但文化、自然遗产丰富;整体竞争力比无锡高;旅游基础不如苏州,但产品结构与体系较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比杭州好等。(2)旅游视觉形象优势是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3)旅游服务形象评价较高,城市居民形象各具特点等。提出了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特色的构建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兴柱 顾朝林 王群 卢松
从空间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城市旅游流空间动态变化,建立了集空间吸引力、空间竞争力、空间成长力于一体的更为综合的城市旅游客流空间体系。选择南京市为代表性案例区,运用了引力模型、偏离份额分析、Surfer等分析方法,从多维视角研究了南京市旅游客流空间动态变化,研究发现:①不同发展阶段客源市场稳定性和集中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城市客源市场空间分布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②城市间旅游流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旅游客流竞争格局变化明显;③城市内部旅游客流以集聚为主,集聚与扩散并存。
关键词:
城市旅游客流 空间体系 南京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义彬
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迁移和居住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移民文化、中原文化和山地文化相融合的地域文化。客家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教育价值和科研价值,客家文化旅游资源是梅州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旅游发展使客家文化得以开发、传播和发展。促进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必须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深度开发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同时,客家文化的创新对旅游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梅州 客家文化 旅游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万源 李海山
客家文化旅游在我国已悄然兴起,并在客家热的推动下顺应文化旅游的发展潮流而蓬勃发展。通过对客家文化中心———闽粤赣边区客家文化旅游的观察,回顾我国客家文化旅游20多年的发展历史,总结发展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展望发展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冰
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灵魂,梅州素有"世界客都"之称,引发了梅州市政府推动客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思路和政策导向。从3个层面分析了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及开发现状,提出梅州市"一都三品"的开发构想及近期开发的切入点和从旅游者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来开发客家文化旅游产品。最后提出从点、线、面上整合优势资源,突出梅州客家文化与自然生态相互交融的特色。
关键词:
梅州 客家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兆祥 张薇
运用最近邻分析方法研究鄂尔多斯市旅游资源和景区(点)的空间分布状态,发现区域旅游空间布局呈现聚集性特征。以东胜区——成吉思汗陵和树林召镇——响沙湾为核心的空间点集聚性更强的A、B两个簇区为典型研究对象,分析旅游边际效用和旅游活动空间行为模式,提出A、B簇区空间拓展,逐渐形成旅游轴束板块,并以单一目的地旅游模式、线型旅游模式、基营型旅游模式、区域游模式和链型旅游模式等进行旅游活动组织。研究表明,A、B两个簇区必须联动开发,才会更好的带动鄂尔多斯区域旅游整体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滨 刘承良 郝华勇
区域旅游空间组织存在自身演变规律,点状极化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早期组织形式,轴向一体化是其阶段性组织形式,圈状一体化及空间网络化是其理想组织形式。三种组织形式分别对应着区域旅游发展的差异化竞争、一体化协作和网络化开发三阶段。差异化定位、一体化协作、网络化发展分别是各阶段的特点。区域旅游空间组织在网络化过程中,通过对旅游区空间组织进行功能划分,可以明确区域内旅游开发的优化区域、重点区域、限制区域及禁止区域,形成合理的区域旅游空间格局。
关键词:
旅游空间组织 时序 功能区划 空间网络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侯兵 黄震方 陈肖静 范楚晗
随着区域旅游竞合关系的演化,行政驱动对优化区域旅游空间关系的作用渐趋弱化,而地区间的文化影响机制相对稳定,文化资源和文化空间的跨行政区分布是一种普遍的空间现象,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推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区域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要在整合行政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旅游地的公众认知和市场需求,实现区域旅游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围绕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状态、区域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基本条件等设计调研项目,采用社会调查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公众对区域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认知和评价情况。研
关键词:
文化旅游 协同发展 认知分异 南京都市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