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2)
2023(2590)
2022(2170)
2021(2071)
2020(1730)
2019(4051)
2018(4087)
2017(7994)
2016(4281)
2015(4960)
2014(4903)
2013(4730)
2012(4481)
2011(3739)
2010(3494)
2009(3066)
2008(2958)
2007(2402)
2006(1943)
2005(1649)
作者
(10503)
(8716)
(8498)
(7946)
(5529)
(4245)
(4090)
(3364)
(3212)
(3090)
(3070)
(2845)
(2816)
(2655)
(2556)
(2537)
(2521)
(2485)
(2418)
(2395)
(2074)
(2058)
(2022)
(1989)
(1904)
(1899)
(1893)
(1877)
(1863)
(1735)
学科
(14006)
经济(13989)
管理(8718)
(7791)
(6711)
企业(6711)
地方(6243)
(5309)
方法(5026)
业经(4537)
中国(3819)
理论(3796)
文化(3771)
农业(3705)
(3405)
数学(3212)
数学方法(3156)
教育(3039)
产业(2823)
(2796)
(2538)
环境(2510)
市场(2353)
地方经济(2300)
(2254)
贸易(2252)
(2229)
教学(2156)
(2095)
研究(2055)
机构
学院(51961)
大学(51107)
管理(18481)
研究(16153)
理学(15817)
(15613)
理学院(15526)
管理学(15218)
管理学院(15095)
经济(15056)
中国(12124)
(11732)
科学(10764)
(9963)
师范(9918)
(8499)
中心(8365)
师范大学(8057)
(7468)
业大(7330)
(7300)
(7256)
(7248)
北京(7075)
研究所(6622)
(6218)
技术(5917)
农业(5762)
财经(5676)
职业(5410)
基金
项目(36333)
研究(29268)
科学(28187)
基金(24438)
(20562)
国家(20300)
科学基金(17458)
社会(17347)
社会科(16213)
社会科学(16209)
(15481)
基金项目(13906)
编号(13494)
教育(13089)
(12709)
成果(11184)
自然(10924)
自然科(10606)
自然科学(10605)
自然科学基金(10390)
课题(9068)
资助(8799)
(8454)
(8149)
重点(7882)
项目编号(7861)
(7602)
规划(7387)
(7193)
(6977)
期刊
(20371)
经济(20371)
研究(15352)
中国(11283)
教育(9209)
学报(7116)
(7073)
科学(7028)
(6298)
管理(5880)
大学(5572)
图书(5434)
农业(4896)
学学(4833)
技术(4417)
资源(4108)
书馆(4085)
图书馆(4085)
(4057)
业经(3989)
(3360)
金融(3360)
城市(3148)
问题(3075)
(3056)
(3029)
(2958)
论坛(2958)
现代(2741)
财会(2452)
共检索到78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窦国昊  罗娴明  
~~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文举   李亚楠  
<正>在乡村校园空间中,采用“乡村校园+”策略,让乡村校园多元化、差异化发展,赋能乡村校园新业态。新时代不同主题的乡村校园设计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与乡村校园设计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从传统文化元素中提取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内容,
关键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奎   王秀伟  
[目的/意义]生成式AI作为新兴媒介形态,对传统文化传播具有重塑媒介结构和社会情境的双重作用。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媒介呈现与风险治理,对于传统文化的智能媒介传播、中国特色数字文明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意义。[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参与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媒介学、符号学等理论,从媒介呈现、风险因素及风险治理三个维度探讨生成式AI在传统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结论/发现]生成式AI在媒介物质、媒介互动、媒介符号、媒介时间、媒介空间等方面对传统文化传播产生着复杂影响,存在着文化准确性、真实性及完整性不足,文化价值冲突与创造性降低,文化偏见与不平等,侵权与商业化过度等方面风险,这亟待监管机构、服务提供者、文化文物单位、使用者等多主体参与协同治理。[创新/价值]从生成式AI角度审视传统文化传播的理论逻辑,并提出风险因素及多方协同治理的对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罗迪英  
城市记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对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的记录对唤起城市文化记忆有积极作用。在《常州晚报》2015年的报道中,常州城市文化记忆的媒介呈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城市景观记忆的媒介呈现。重大城事记忆的媒介呈现、城市风情记忆的媒介呈现和城市日常生活记忆的媒介呈现。媒体对这些内容有意识的挖掘、精心的策划、多角度的报道与记录可以唤醒市民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有助于重新构建城市文化认同感,提升凝聚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玮  
基于城市记忆视角,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个案,以古代六朝至近代中华民国时段为界,分类梳理古地图、古诗词、古画卷、老照片等图文史料,结合符号学和质性研究方法,从地理和文化空间2个层面,溯源其历史发展过程,探究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凸显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在南京城市发展变迁中担负的城市记忆表征、民族文化传承、市井生活繁衍及地方特色沿袭等重要功能,为传统文化旅游地及城市文化空间的科学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张珂  
岭南槭(Acer tutcheriDuthie)广泛的分布于泛珠三角低山丘陵区,是该地区典型的乡土彩叶树种。其春季新叶与秋冬季叶色艳丽,极具观赏价值,可广泛用于岭南地区城镇绿化。本研究以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七娘山的岭南槭天然群落为对象,对岭南槭群落特征、叶色表现以及观赏期开展研究,探讨影响岭南槭叶色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并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不同天然群落叶色动态变化开展评价,建立岭南槭美景度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岭南槭天然群落物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龚晓婷  陈俊杰  林霞  黄国凡  
厦门大学图书馆提取毕业生的借阅历史、入馆记录、论文题目等,通过创意图文设计与ROR敏捷开发,以"圕·时光"为主题构建了创意网站,用文艺小清新风格的图文讲述了毕业生的图书馆故事,传达了阅读与思考的理念,受到了毕业生的喜爱,毕业生在网上对活动进行了大量的分享和讨论,延伸了活动的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位通  桑宇辰  史睿  
数字人文为历史人物年谱信息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及方法。“编年”与“系地”是历史人物年谱中的重要信息,然而由于年谱的编年体性质,“编年”信息更容易获取和利用,“系地”信息则分布零散杂乱。这种特性导致人文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重“编年”而轻“系地”,经常以时间演变为单一主线,而忽视了对人、时、地等多因素的系统化分析研究。本文以《朱熹年谱长编》为例,通过设计知识重构体系,将“编年”和“系地”信息重组成一维信息,然后基于GIS技术开发年谱可视化平台,实现历史人物年谱中“编年”和“系地”信息的可视化共现。年谱可视化平台克服了年谱编撰重“编年”而轻“系地”的问题,便于人文学者从“编年”和“系地”两个维度分析年谱事件信息。本文提出的知识重构体系为构建年谱通用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为研究群体传记学提供了一种知识重构的方法。图7。表3。参考文献24。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刚  丁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世铎  
本文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对其中所涉及的农村文化进行分析。结论是:现行教材中农村文化所涉及内容应占教材全体文化的56%;并预测出2013—2022年新一周期里,新编或修订版教材中农村文化所涉及内容应占比例约为43%。解决教材中农村文化偏少的主要对策有:按照农村在校小学生数在全体在校小学生数中的比例,并结合未来我国城镇化的水平,调整教材中农村文化内容所占的比例;调整农村文化部分子维度内容的呈现,矫正教材中城市中心的价值偏向;在教材中适当增加"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村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的内容。本研究对我国未来小学品德课教材的编制与修订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邢丽梅  
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界也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新闻媒体行业试图通过搭建多种传播平台,加大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利用,以更好地吸引用户。文章结合当下一些新闻热点,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新闻呈现的趋势和特点。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师健  
宋代出使行记上承晋唐,既有早期行记“纪行”与“传人”的文本特征,又是源于赵宋王朝这个特定政治外交环境的产物。赵宋王朝先后与辽、金、元政权形成对峙,对外关系主要模式从“朝贡体系”转为“对等外交”,宋人的“中国”意识凸显。这种意识与文化认同植根于士人心中,形诸笔端。行记书写中,宋朝是他们心目中的唯一的“中国”,以此为书写视角,宋辽、宋金边界,被视作一种主观、文化的表述,地理的悬隔被赋予了“界隔夷夏”的文化意蕴。基于自身社会文化与伦理情感的影响,宋代士人对“异族”他者的展现,传递着他们敏锐的“夷夏”感知,承载着他们对“以夷变夏”的沉重焦虑与思考,并昭示出宋人以“华夷之辨”为标准的“中国”意识。行记中所呈现出的这种中国历史和文明内部的多元性、丰富性、异质性,给我们重新认识古代中国10至13世纪的文明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廖以臣  
网上商店呈现给消费者信息是为了引导消费者信任网上商店、促成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本文将C2C网上商店呈现给消费者的信息分为事实性信息、承诺性信息和担保性信息,将产品类别分为搜索型产品、体验型产品和信任型产品,通过模拟淘宝网网上商店研究了不同产品类别下C2C网上商店信息内容呈现与消费者在线信任之间的关系。126名男性、76名女性参与了研究。研究结论显示,C2C网上商店的信息内容呈现影响消费者对网上商店的信任,特别是事实性信息对消费者的影响较大;消费者的在线信任受多个方面信息内容呈现的综合影响,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而言,不同类型的信息内容呈现方式对消费者在线信任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于海洋  秦佳  
文章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非物质性",及其与具有"物质性"的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非遗发展的传统思路中因为忽略这种区别与联系因而存在局限性。根据非遗的特性,提出可以采用一种新视角来思考其发展问题,即:通过对非遗价值不同呈现形式的分类,有针对性地将其呈现过程与科技融合从而有效地体现其价值,达到继承与发展非遗的目的,并以常州地区的非遗为例,提出了不同呈现类型的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思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董伶俐  
笔者采用2个组间实验设计,研究呈现框架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并以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为基础,研究消费者知识和促销活动的不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呈现框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显著。相比减法呈现框架,加法呈现框架下消费者知识的调节作用显著;当主体产品进行促销时,无论是在加法框架下还是在减法框架下,消费者购买延保产品的意愿都明显增强。因此企业应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营销策略,以提高新产品的销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