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3)
2023(9169)
2022(8241)
2021(7744)
2020(6530)
2019(15106)
2018(15150)
2017(29556)
2016(16068)
2015(18188)
2014(18176)
2013(17970)
2012(16336)
2011(14622)
2010(14297)
2009(12938)
2008(12365)
2007(10440)
2006(9004)
2005(7610)
作者
(46040)
(38031)
(37818)
(36037)
(24195)
(18200)
(17195)
(15099)
(14491)
(13426)
(13166)
(12662)
(11880)
(11878)
(11744)
(11448)
(11447)
(11342)
(10772)
(10708)
(9487)
(9177)
(9064)
(8593)
(8541)
(8443)
(8423)
(8290)
(7547)
(7511)
学科
(61570)
经济(61500)
管理(45590)
(44484)
(36570)
企业(36570)
方法(30741)
数学(26627)
数学方法(26330)
(17226)
中国(16054)
(14824)
(14203)
业经(13725)
地方(12755)
农业(11996)
理论(11213)
(10553)
(10429)
贸易(10425)
技术(10216)
(10105)
(9899)
环境(9841)
财务(9841)
财务管理(9827)
(9605)
教育(9427)
企业财务(9328)
(8773)
机构
大学(225316)
学院(223086)
管理(93552)
(84898)
经济(82950)
理学(82206)
理学院(81310)
管理学(79890)
管理学院(79496)
研究(72332)
中国(51718)
(48002)
科学(46676)
(36914)
(35689)
业大(34956)
(34667)
研究所(32923)
中心(32464)
财经(30526)
北京(30334)
(30249)
(29811)
师范(29554)
(27853)
农业(27159)
(26672)
(25235)
经济学(24229)
师范大学(24112)
基金
项目(161114)
科学(126503)
研究(117968)
基金(116734)
(101520)
国家(100681)
科学基金(86906)
社会(72462)
社会科(68618)
社会科学(68599)
基金项目(63120)
(62821)
自然(57863)
自然科(56501)
自然科学(56488)
自然科学基金(55452)
教育(53759)
(53098)
编号(48709)
资助(47935)
成果(38878)
重点(35472)
(35078)
(33699)
(33459)
课题(32835)
创新(31084)
科研(30911)
项目编号(30250)
大学(30074)
期刊
(88345)
经济(88345)
研究(63740)
中国(38028)
学报(36055)
科学(33359)
管理(33085)
(31182)
大学(27117)
(26024)
教育(25791)
学学(25376)
农业(22362)
技术(19271)
(15651)
金融(15651)
业经(14770)
财经(13861)
图书(13620)
经济研究(13589)
理论(12367)
科技(11777)
实践(11656)
(11656)
(11627)
问题(11460)
(10956)
技术经济(10737)
情报(10466)
现代(10134)
共检索到309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丹  陈蕴生  韩信  陈刚  
对地震荷载作用下岩体力学特性、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及安全评价两个方面的发展、应用及特点进行了综述,着重论述了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拟静力法、Newmark法、数值模拟法、模型试验研究方法以及概率分析、可靠性数学分析等其他研究方法的应用及特点。同时提出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爱忠  邵生俊  
【目的】分析黄土地区复杂边坡局部及整体的稳定性,为该地区边坡的稳定加固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引入单元安全度概念,基于摩尔库伦准则得到单元安全系数,结合有限差分法数值模型编制相应的外部计算模块,分析西气东输二期工程某黄土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计算得到了复杂边坡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分布,进而对边坡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的判断表明,在动力荷载作用下,边坡局部出现了先于整体的屈服,在坡体上沿和边坡坡体凸出部位出现了拉伸破坏。【结论】通过强度折减法得到边坡的整体安全系数,利用其对单元安全度方法合理性的验证表明,单元安全度方法在评价复杂边坡稳定性时优于其他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杰  解明曙  张洪江  
根据土力学原理,采用实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三峡库区花岗岩山地林木固持土壤、稳定坡面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内摩擦角是决定坡面稳定的重要因素,经实验得出内摩擦角与土层深度显著相关,林地土体的内摩擦角大于农耕地的内摩擦角;土体抗剪强度与土层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土层越深其抗剪强度越大,林地土体的抗剪强度大于农耕地的抗剪强度.由典型坡面实地测量,得到坡面平均坡度值为:农耕地28.7°,林地38.7°.林地比农耕地高10°,反映出林木在保持水土、稳定坡面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秀萍  陈丽华  宋维峰  高振林  张超波  
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该文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坡度和坡长对刺槐林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刺槐林边坡的最大主应力等值线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边坡顶部的拉应力范围较素土边坡减小;随坡度和坡长增加,边坡顶部的拉应力值和拉应力范围增加,坡脚处的剪应力增加。②随坡度增加,坡脚剪应力集中带的最大剪应力值增加,边坡顶部的应力水平变化梯度增加。③随坡长增加,边坡顶部应力水平变化梯度较大的范围增加。④根系可以将边坡的应力向土层深部传递,弱化根系层应力,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建勇  党进谦  陈艳霞  吴志刚  
黄土高边坡土体的稳定主要受坡体含水量的控制,如果能提前根据含水量的变化预测边坡的安全系数和安全状态,就能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减少或避免由边坡失稳造成的损失。在搜集黄土高边坡工程典型实例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根据边坡的几何、物理、力学参数构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黄土高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并由资料拟合出黄土强度参数与含水量的关系式,由此提出了利用观测含水量预测关中地区高边坡稳定性的系统模型。最后以关中地区某一高边坡为例,简要介绍了该模型的使用。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值和期望值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当含水量超过13.4%时该边坡失稳,与实际情况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尹小玲  李贵才  刘堃  钟愉佳  
人为干扰导致的城市河流退化在地理科学和水文学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针对城市河流形态及演变过程的研究成为退化河流生态修复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国内相关基础理论的系统梳理相对缺乏。本文回顾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城市河流形态及稳定性演变的研究成果,从研究内容和方法两方面对不同城市化阶段河流形态及稳定性变化的特征和原因进行总结,同时评述了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局限。本文认为,城市化进程改变了河流自然演化过程,破坏了河流原有形态及稳定性,其中,沉积和径流体系变化是其根本原因。为了更好地运用河流演变机理进行河流修复,学者们发展了河流分类体系,主要包括形态导向法、过程导向法和综合分类法,重点从河流退化的地貌形态、沉积和径流变化过程、河流演变的时间周期等方面概述各分类体系的优缺点,阐述具有预测功能的河流分类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通过梳理城市河流演变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中国城市河流修复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现实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建霞  张燕  胡小松  吴继红  廖小军  
花色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可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但花色苷结构不稳定。由于花色苷稳定性影响因子多、降解机制复杂,深入开展花色苷的降解机制和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了影响花色苷稳定的主要因子、花色苷的不同降解机制以及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展花色苷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何珊琼  孟赐福  黄张婷  姜培坤  邬奇峰  沈菁  
植硅体碳(phytolith-occluded organic carbon,phyt oc)是一个重要的长期(数千年)陆地碳组分,从而成为陆地土壤长期固碳的重要机制之一。植硅体碳的稳定性对全球陆地土壤碳库贡献比植硅体碳储量要大得多。综述了土壤植硅体碳的形成机制与特征,研究植硅体碳稳定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影响植硅体碳稳定性的因素:不同植被类型产生的植硅体碳的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长环境下同一植被类型的植硅体碳稳定性也存在差异;古土壤中的植硅体碳稳定性大于幼年中的土壤;植物植硅体的形态组合能够响应土壤盐碱浓度及ph值的变化;湿度和降水等影响植硅体的数量、大小、形态组合以及碳、氧同位素;大气二氧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汪呈  徐伟  常智慧  
运动场草坪的核心功能是为其承载的运动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运动表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延长他们的运动生涯。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提高运动场草坪坪床稳定性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包括根际层中沙粒的选择及加固材料的使用、混合草坪系统建植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的草坪养护管理等。文章同时还探讨了当前运动场坪床稳定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运动场坪床加固方面的研究仍有较大差距,还需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伟  李露  赵鹏志  夏祥友  王恩姮  
【目的】探究黑土区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规律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进一步对比耕地与林地团聚体破坏机制差异,为退耕还林以及其他植被恢复途径提高黑土区土地生产力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典型黑土区长期耕作的坡耕地和樟子松坡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坡位(坡上、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下)和不同粒级(2~5 mm、1~2 mm、0.5~1 mm、0.25~0.5 mm、1 mm土壤团聚体中含量较高,且林地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耕地。耕地团聚体破坏率显著高于林地,以>1 mm粒级团聚体破坏率的表现最为显著,坡上、坡中和坡中下2~5 mm团聚体破坏率显著高于同坡位其他粒径团聚体。团聚体碳含量和团聚体氮含量分别与团聚体破坏率呈负相关和正相关趋势,但均未达显著水平,而综合指标C/N和ANR,以及单因素铵态氮均与黑土团聚体破坏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当耕地团聚体破坏率超过40%时,ANR、C/N均处于较低的水平。【结论】坡耕地与坡林地之间,由于养分归还方式与土壤侵蚀环境的不同,导致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规律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差异。坡地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受团聚体内部有机碳氮的共同作用,与微生物代谢密切相关的综合性指标C/N和ANR,以及被微生物优先利用的铵态氮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较其他指标更为显著,可在微生物活性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建生  张万军  刘昌明  杨永辉  
“岩土二元结构体”边坡失稳现象由于其物质组成、形成年代、地质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与其他岩土边坡失稳有不同的表现.为探讨降雨诱发“岩土二元结构体”边坡失稳的机理及保证边坡稳定的对策,采用自记雨量计、时域反射仪(TDR)、翻斗式自记流量测定仪对“岩土二元结构”小流域的降雨特性、坡地岩土水分的动态变化以及裂隙岩体渗流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降雨特性、坡地岩土前期水分含量以及坡地的地质结构特性是影响降雨入渗补给渗流及降雨诱发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在强降雨条件下,距坡地表层50 cm深度的土壤层与岩体层结合部位存在暂时饱和区,该饱和区通过对滑动面的浸泡软化,可以促使滑坡体的滑动;降雨入渗补给裂隙...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言志信  李亚鹏  龙哲  翟聚云  靳飞飞  
针对地震作用下全长黏结锚杆锚固岩质边坡锚杆-砂浆界面上和砂浆-岩体界面上,即两锚固界面上的剪切作用,利用FLAC3D软件分别采用实体单元和接触面单元建立含软弱层锚固顺层岩质边坡数值模型,探究了水平向简谐波作用下两锚固界面上的剪切作用和锚杆轴力分布以及它们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实体单元和接触面单元相结合的建模方式可行,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和脱黏破坏均可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反映,两锚固界面上的剪应力和锚杆轴力的分布不均匀,软弱层处剪应力为零而轴力最大;随地震动持续输入,两锚固界面剪应力和锚杆轴力呈递增之势,锚固界面发生脱黏破坏并向锚杆两端发展,远离中性点的锚固界面得以调用,峰值剪应力向锚杆两端转移。揭示了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层锚固顺层岩质边坡破坏机理,对岩土锚固的研究和设计施工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创国  张宏  夏浩军  
应用ANASYS对紫坪铺水利工程4条引水隧洞拟定的3种开挖顺序进行了模拟施工过程的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分析计算,探讨了引水隧洞施工期围岩稳定性与支护结构安全性的相互影响,评价了各个支护手段的支护效果,得出了合理的施工开挖程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佳鑫   夏栋   艾尚进   舒倩   马悦阳   刘芳   闫书星  
以湖北省宜昌市内恢复年限为1、3、5、18a的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边坡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Le Bissonnais法分析快速湿润(FW)、慢速湿润(SW)和机械扰动(WS)等3种处理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可蚀性。结果表明:SW处理下土壤团聚体以≥5.00 mm粒径为主,WS处理下土壤以≥5.00 mm粒径团聚体的占比最高,但其值低于SW处理的,FW处理下<0.25 mm的土壤团聚体粒径占比最高,说明土壤团聚体经FW处理后破碎程度大,SW处理后破碎程度小;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值均表现为SW处理中的最高,FW处理中的最低,而土壤可蚀性值(K)则与其相反,同一恢复年限的边坡土壤的相对消散指数均大于其相对机械破碎指数,说明快速湿润引起的消散作用是土壤团聚体破碎的主要机制;SW和WS处理下已恢复18 a的边坡土壤的粒径≥2.00 mm的团聚体占比最高,<0.25 mm的占比最低,MWD和GMD值最大,K值最小。可见,大暴雨冲刷可能会导致植被混凝土边坡土壤结构不稳定并发生侵蚀,且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植被混凝土边坡土壤结构逐渐趋于稳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鹏  李宁  霍润科  
已建工程的长期稳定性问题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服务年限与安全性。由于近年来部分水资源的水质逐步恶化,而水质的恶化对岸坡工程安全性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研究借助多孔介质渗流方程、污染物离子交换化学作用的浓度扩散方程、酸性污染物对土体抗剪强度的损伤演化方程,建立了酸性化学污染物运移与腐蚀对堤坝边坡长期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方法,并运用二维有限元分析了某河道污染物排泄口附近堤坝边坡的污染物随时间运移过程与稳定安全系数随污染物迁移程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由于酸性污染物的腐蚀作用,使堤坝边坡的安全系数减小明显,10年间下降了约10%。说明在污染源附近的重要堤坝边坡的长期稳定性不容忽视,应在实际工程中加强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