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5)
2023(7337)
2022(6124)
2021(5439)
2020(4287)
2019(9885)
2018(9612)
2017(17543)
2016(9778)
2015(10974)
2014(10913)
2013(10858)
2012(10747)
2011(10098)
2010(10209)
2009(9423)
2008(9164)
2007(8432)
2006(7874)
2005(7529)
作者
(33051)
(27328)
(27303)
(25685)
(17669)
(13335)
(12177)
(10737)
(10644)
(9910)
(9551)
(9221)
(9117)
(9083)
(9034)
(8563)
(8251)
(8135)
(8060)
(8014)
(7168)
(7043)
(6953)
(6477)
(6321)
(6319)
(6275)
(6048)
(5837)
(5556)
学科
(46448)
经济(46403)
(23087)
管理(22387)
地方(17301)
中国(17147)
(16298)
企业(16298)
(13941)
方法(12063)
业经(11348)
(11021)
数学(9921)
地方经济(9912)
数学方法(9812)
农业(9738)
(9396)
(9193)
金融(9192)
(8849)
银行(8807)
(8692)
(8002)
(7845)
贸易(7834)
(7666)
环境(7545)
(7473)
发展(7049)
(7023)
机构
学院(143449)
大学(141797)
研究(62619)
(57455)
经济(56098)
中国(46864)
管理(46222)
科学(41032)
理学(37846)
理学院(37292)
管理学(36496)
管理学院(36259)
(35095)
(34827)
(33164)
研究所(31853)
农业(27645)
中心(26735)
(25624)
(25026)
业大(24852)
(23066)
(22700)
北京(21754)
(20916)
师范(20538)
(20064)
科学院(19652)
财经(18916)
技术(18491)
基金
项目(91496)
科学(69735)
研究(63752)
基金(62718)
(57781)
国家(57243)
科学基金(46055)
社会(38277)
(38107)
社会科(36106)
社会科学(36098)
(32499)
基金项目(32073)
自然(30267)
自然科(29499)
自然科学(29488)
自然科学基金(28959)
教育(28209)
(27007)
资助(26738)
编号(25027)
重点(22045)
成果(21024)
发展(20960)
(20562)
课题(19996)
计划(19013)
(18867)
(18788)
科技(18004)
期刊
(75153)
经济(75153)
研究(47793)
中国(39015)
(33477)
学报(29775)
科学(25834)
农业(23297)
大学(21368)
学学(20164)
管理(19925)
教育(19718)
(18147)
(17168)
金融(17168)
业经(13547)
技术(12514)
(12222)
经济研究(12200)
问题(9479)
财经(9470)
业大(8513)
(8255)
世界(7825)
科技(7517)
(7456)
(7246)
农业大学(7177)
国际(7103)
图书(7031)
共检索到244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海志  朱丽岩  郑家声  
根据性腺发育的组织切片观察,岩虫(Marphysa sanguinea)性腺发育可分为增生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4个阶段。通过连续两年每月对岩虫性腺组织切片观察可以确定,在山东省乳山海区的岩虫性腺发育为1年1个周期。12月至翌年6月为增生期;7~8月为成熟期;7月下旬至8月为排放期;9~11月为休止期,其中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繁殖盛期。岩虫的性腺起源于体腔腹面生殖上皮。生殖细胞发生时不出现滋养细胞。除休止期外,生殖细胞持续发生,成熟时多次排放。雄性生殖细胞形成合胞体(syncytium),精子为原始类型。雌性生殖细胞不形成合胞体,卵母细胞在发育的早期阶段,卵黄发生期间从卵巢(生殖上皮)排入...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宁军号  常亚青  宋坚  胡盼  经晨晨  
为了探讨偏顶蛤的繁殖规律,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每月采集大连海区野生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样品1次,测定采样点水温,采用组织学方法分析其性腺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偏顶蛤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时期。偏顶蛤卵子的发生可分为卵原细胞期、生长初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成熟期。雄性生殖细胞的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等时期,精原细胞分为A型和B型2种类型。该海区偏顶蛤性腺指数和肥满度最低值均出现在1月,分别为17.54%和18.23%;二者最高值均出现在8月,分别为32.25%和3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志华  单乐州  柴雪良  应雪萍  杨星星  张永普  方军  王如才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和肥满度进行了周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文蛤的性腺发育具有典型双壳贝类特征,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时期,并对上述5期的宏观肉眼观察特征及微观切片观察特征进行了描述。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性腺发育过程以1年为1个周期,成熟排放期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水温21.8~31.0℃,繁殖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水温为25.0~30.0℃。月平均肥满度最高为6月份的8.84%,最低为1月份的3.21%。论文还讨论了1龄文蛤性腺发育、文蛤性腺成熟和排放与积温的关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毕进红  李琪  张志新  于红  赵城南  田金玲  孔昊明  
为阐明脉红螺的繁殖生物学特性,于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对中国山东荣成靖海湾的脉红螺(Rapana venosa)的生殖周期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组织学观察表明,脉红螺全年只有1个生殖周期,且雌雄配子同步发育,其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形成期,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恢复期。配子发生始于9月,大部分个体在5月至6月成熟,排放的高峰期为7月。条件指数和平均卵径随配子发生而增大,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产卵后减少。雌雄比例整体符合自然界性比为1∶1的自然规律。环境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和叶绿素a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而盐度无明显季节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与叶绿素a含量显著正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汉平  魏开金  姚红  麦家柏  林加敬  熊邦喜  
养殖鲥鱼经生态和激素调控,大多数在4、5龄性腺发育成熟,雌鱼最小成熟为4龄,雄鱼为3龄。秋季,完成第一次性成熟并产卵的鲥鱼,卵巢逐步由第Ⅵ期退化至第Ⅱ期。冬季卵巢中老一代卵母细胞基本退化吸收完毕,新生的卵母细胞均处于原生质生长期,卵巢处于第Ⅱ期。春季的 2- 3月,体内开始积累脂肪。后期,新生的卵母细胞开始积累卵黄,4月卵巢处于 Ⅱ-Ⅲ期。夏季卵巢发育迅速,5月份进入第Ⅳ期初,7月中旬大部分卵巢发育至Ⅳ期末甚至Ⅴ期,6月全部达到第Ⅴ期。而精巢6-7月初已全部为第Ⅴ期。因此,精卵巢的发育在繁殖前存在不同步现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津方  魏青山  
1989年2月至1990年1月研究了武汉南褶纹冠蚌的性腺发育和繁殖周期。性腺发育分5期:(1)增殖期,(2)形成期,(3)成熟期,(4)产卵期,(5)休止期或吸收期。繁殖期从秋季9月延续至次年4月,秋季、春季产卵个体各约占60×10~(-2)、30×10~(-2);产卵水温10—27℃,成熟个体产卵3—4次。该蚌体长5cm时开始性别分化,体长约10cm时性成熟,雌雄性比为1.03:1,在研究的446只样本中发现1只雌雄同体个体。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鹏  李云航  尹飞  施兆鸿  彭士明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人工养殖银鲳的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2月龄,养殖银鲳精巢处于第Ⅰ期;3~4月龄发育至第Ⅱ期;5月龄时发育至第Ⅲ期;6月龄时发育到第Ⅳ期;在7月龄时即能达到性成熟;在越冬的8~10月龄退化至第Ⅲ期,之后又开始重新发育,并在11~12月龄达到成熟。卵巢在3~4月龄时发育至第Ⅰ期;5月份发育至第Ⅱ期;6月龄发育到第Ⅲ期;7~8月龄的越冬时期卵巢退至第Ⅱ期;越冬之后的9~10月龄时卵巢继续发育,并在11~12月龄时达到性成熟。银鲳精巢和卵巢发育都为不完全同步型,且精巢发育较卵巢快。本研究为银鲳性腺发育及人工繁育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华元渝  杨州  陈亚芬  钱林峰  王立新  顾美华  
1996~1998年,作者从长江下游扬中段采捕暗纹东方鱼屯亲鱼,经暂养促熟处理(微流水刺激、投喂鲜活饵料、不定期注射适量的LHRH-A2),雌鱼的性腺可发育到Ⅳ期末,对外源激素能引起正常的排卵反应。同时观察了Ⅲ、Ⅳ、Ⅴ期性腺发育的特点。催产药物为LHRH-A2和PG,三针注射,雌鱼剂量为35mgPG+60μgLHRH-A2/kg,雄鱼剂量减半。在水温18~22℃的条件下,效应时间为10~36小时;在21~22℃时,胚胎发育时间为139~210小时。1997~1998年的平均受精率为834%,平均孵化率为78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邵艳卿  张炯明  方军  肖国强  滕爽爽  柴雪良  
为了探讨斧文蛤(Meretrix lamarkii Deshayes)的繁殖规律和胚胎发育过程,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每月采集样品,采用组织学方法对浙南海区移养的斧文蛤性腺发育、生殖周期和性成熟率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室内人工育苗试验对其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该地区斧文蛤的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雌雄性比约为1:1,性腺发育时间基本同步,均始于2月,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发育,大部分个体在6月至7月发育成熟,7月下旬至8月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庞智予  刘锦龙  张瑜  赵真慧  柳森  赖晓芳  于飞  高焕  
为探讨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的影响,本研究挑选体质量为(0.71±0.05) g、体长为(3.62±0.28) cm的脊尾白虾,在水温23~25℃、盐度22~24、pH 7.8~8.1、光照强度为1000 lx的养殖条件下,测定其在5种光照周期(全光照L、16L︰8D、12L︰12D、8L︰16D、全黑暗D,L表示光照时长,D表示黑暗时长)下的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存活率方面,全黑暗组最高[(86.67±5.77)%],其次为12L︰12D组[(83.33±8.82)%],再次为8L︰16D组[(80.00±3.33)%],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特定生长率方面,8L︰16D组的特定生长率为(2.49±0.20)%/d,显著高于全黑暗组(P<0.05);8L︰16D组卵巢成熟率为(42.93±4.57)%,显著高于全黑暗组(P<0.05);8L︰16D组卵巢相对长度在实验第30天时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8L︰16D组血淋巴蛋白质和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全光照组、16L︰8D组和全黑暗组(P0.05);8L︰16D组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全光照组和全黑暗组(P0.05);8L︰16D组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8L︰16D是脊尾白虾亲虾促熟和工厂化养殖较为适宜的光照周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克俭  张饮江  郑东勇  
本文对海鳗性腺的形态与组织结构及发育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海鳗卵巢由许多紧密排列的卵巢叶片构成,精巢则由许多精巢叶片构成。整条卵巢或精巢的外部无被膜包裹。组织学观察表明,卵巢在5月下旬后陆续发育成熟,精巢在4月下旬陆续发育成熟。5月下旬进入繁殖期,6月~7月为繁殖盛期。随后,产过卵的个体进入恢复期并重新发育。组织学与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海鳗的精子头部呈镰刀形,有一较短的尾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史军义  周成理  
观察了人工气候箱中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下美凤蝶幼虫生长发育。结果表明: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幼虫发育历期影响明显;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光周期下幼虫历期差异明显;在20℃12~14 h、25℃11~15 h、30℃11~15h光照下,历期分别为39.3~48.5、25.4~36、19.6~29 d,最长和最短历期分别相差9.2、10.6、9.6 d。随着温度升高,在相同光照下,幼虫发育历期缩短;在12.0、12.5、13.0、13.5、14.0 h光照下,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6、13.3、9.2、12.2、7.5℃,有效积温分别为332.7、340.5、372.1、350.9、475.4日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巫旗生  文宇  曾志南  王晓清  宁岳  祁剑飞  罗娟  贾圆圆  
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采用组织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对钝缀锦蛤(Tapes conspersus)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肥满度、胚胎和幼虫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钝缀锦蛤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繁殖期在每年10月至翌年3月,繁殖盛期为3月、10月和11月(水温20.324.6℃),分批产卵。8月肥满度最高,为33.43%;4月最低,为18.31%。钝缀锦蛤卵径为7080μm;在水温2426℃、盐度2832条件下,受精卵经16 h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张征  李大鹏  蓝泽桥  王正凯  答和庆  
供实验用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为野生亲本人工繁殖的第 1代人工养殖群体。对 0~ 4龄鲟性腺发育定期活体取样监测观察 ,发现雌鲟在 3龄 ,肉眼可以观察到卵巢中直径为 0 .2~ 0 .3mm的白色卵粒 ,处于卵巢发育的第Ⅱ期。 4龄雌鲟卵径达 0 .5~ 0 .8mm ,卵黄生长期开始 ,卵核位于卵母细胞的中央。推测养殖雌性施氏鲟在5~ 6龄可以达到性成熟产卵。 3龄雄性养殖施氏鲟精巢宽 0 .9~ 1.5cm ,重 9.1~ 15 .6 g ,呈粉白色。 4龄雄鲟已完全达到性成熟 ,精巢宽度达 3.5~ 5 .7cm ,重 2 6 0~ 5 0 4g ,通过注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吕权  朱道弘  
对小悍蟋若虫发育的光周期反应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5℃条件下,小悍蟋若虫发育明显受光周期的影响,长日条件下的若虫发育明显快于短日条件下的若虫发育.当若虫先于LD 12∶12 h条件下发育后转移至LD 14∶10 h、LD 16∶8 h,能够显著促进若虫发育,反方向的转移则会抑制若虫发育.但LD 14∶10 h与LD 16∶8 h之间的光周期变化对小悍蟋若虫发育几乎不起影响.变化光周期对小悍蟋若虫发育的影响与光周期变化的时间、变化方向及低龄若虫感受的光周期类型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