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1)
2023(8412)
2022(6997)
2021(6528)
2020(5042)
2019(11418)
2018(10778)
2017(20509)
2016(11068)
2015(12006)
2014(11725)
2013(11416)
2012(10628)
2011(9684)
2010(10003)
2009(8977)
2008(8928)
2007(8237)
2006(7492)
2005(6858)
作者
(30209)
(25372)
(25205)
(24169)
(16273)
(12000)
(11390)
(9707)
(9553)
(9255)
(8619)
(8418)
(8197)
(8110)
(8090)
(7919)
(7573)
(7415)
(7414)
(7265)
(6343)
(6140)
(6125)
(5826)
(5809)
(5698)
(5542)
(5531)
(5114)
(5012)
学科
(46628)
经济(46569)
(32676)
管理(32068)
(24252)
企业(24252)
(17110)
地方(15200)
方法(14813)
中国(13845)
数学(12812)
数学方法(12619)
农业(12287)
(11880)
业经(10821)
(10405)
地方经济(9102)
(9029)
(8650)
贸易(8643)
(8379)
环境(8009)
(7619)
(7609)
银行(7605)
(7479)
(7446)
金融(7444)
理论(7392)
(7372)
机构
学院(154834)
大学(150505)
(66845)
经济(65356)
管理(58756)
研究(54635)
理学(50067)
理学院(49473)
管理学(48755)
管理学院(48420)
中国(41857)
(32000)
(31025)
科学(30900)
(26339)
(25284)
中心(25235)
财经(24408)
研究所(23651)
(22268)
(22120)
师范(22110)
(22081)
(20608)
经济学(20308)
(20240)
北京(19551)
业大(18644)
经济学院(18299)
财经大学(17826)
基金
项目(101436)
科学(81292)
研究(79934)
基金(72513)
(62111)
国家(61524)
科学基金(53257)
社会(51352)
社会科(48759)
社会科学(48752)
(40332)
教育(37358)
基金项目(37181)
编号(33602)
(33520)
自然(31624)
自然科(30864)
自然科学(30857)
自然科学基金(30304)
资助(28857)
成果(27933)
课题(24264)
(23980)
重点(23329)
(22546)
国家社会(21544)
(21482)
(20657)
(20305)
发展(20117)
期刊
(78574)
经济(78574)
研究(49621)
中国(33286)
管理(23408)
(22885)
教育(22763)
(21185)
科学(19490)
学报(18185)
(17820)
金融(17820)
技术(15130)
大学(14641)
农业(14441)
学学(13575)
业经(13527)
经济研究(12688)
财经(11704)
(10154)
问题(10009)
(8975)
职业(8148)
(8100)
论坛(8100)
国际(7851)
现代(7460)
技术经济(7337)
(7248)
图书(7124)
共检索到241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恒秋  赵丛礼  
贫困与生态是全球社会十分关注的两大问题,而消除岩溶(也称喀斯特)地区的贫困则又是世界性的一大难题。岩漠化(即石山化)不亚于沙漠化的危害。本文所表述的岩溶贫困区域,主要是指我国西南部一个连片的岩溶贫困区,其范围大致东起湖南省的怀化、湘西,西至云南省的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红艳  周金星  唐夫凯  卢琦  雷荣刚  
以贵州省关岭县板贵乡三家寨村为例,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与贫困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反贫困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对农户的技术帮扶应大于经济帮扶;思想的转变是关键,但同时也是最难发生改变的。以人为本,带动其致富的积极性才是脱贫的根本。针对岩溶石漠化地区的贫困问题,本文建议:①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②控制人口出生率,提高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③政府部门应因地制宜地调整扶贫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朋  
金融扶贫是我国反贫困战略的主导力量,在舒缓农村连片贫困地区的经济贫困领域功效显著,但在实践中却面临诸多问题。研究阐述金融扶贫策略的内涵及其价值;从金融制度、金融业务及金融风险控制等角度探讨我国农村贫困地区金融扶贫体系建构的若干问题;并给出农村贫困地区扶贫金融的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及风险控制管理创新等策略,以有效优化农村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农村地区扶贫事业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晓琦  
在中国的反贫困战略中,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效率导向原则,也就是政府在反贫困这一公共行动仅仅定位为“扶贫开发”的微观的、局部的政策,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在反贫困中起着重要作用。微观经济学在机能不健全的土地、劳动以及信用市场上的作用,以及非正式的网络和机构在应付市场失灵等方面,可以起到较好的理论指导作用。微观政策在消除长期贫困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消除长期贫困的微观政策主要包括扶贫的目标瞄准机制、卫生、教育、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小额信贷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建华  张小雨  
[目的/意义]深入到贫困地区村图书室开展农村儿童阅读服务实验研究,有利于发现促进基层图书馆建设的有效策略。[方法/过程]研究者以志愿者身份,利用寒假,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村图书室为返乡过春节的中小学生开展作业辅导和系列阅读活动。[结果/结论]志愿者介入能够有效激活基层服务点,建议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1)因地制宜建设基层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乡镇分馆的专业化建设、管理和运行,引进专业人才指导全县的阅读服务;(2)设置相对独立的阅读空间,以利于管理和运行;(3)为村图书室配置符合农村儿童需要的阅读资源;(4)组织高校学生在寒暑假期间担任乡镇分馆和村图书室的阅读服务志愿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军岐  员晓哲  
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反贫困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贫困人口集中,贫困程度更加严重;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生态脆弱,环境恶劣,灾害频繁;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等方面缺失并存,形成了贫困地区发展中难以突破的恶性循环。创造机遇、促进赋权、增强安全保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使其社会经济走出“低水平均衡陷阱”,推广以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劳动扶贫模式等是新阶段的反贫困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志霞  
以旅游度假服务游客为宗旨,以生态无破坏、人文无干扰为前提,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村野游居为旅游形式是乡村旅游业能够在现代城市中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几年,不断有相关新概念与新理论提出,充实乡村旅游内容与形式,使其能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吸引更多游客,为周边乡旅提供更大的经济效益。对旅游业发展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旅游发展模式对其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区域生态补偿模式下贫困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总结其发展必要性、探求相应现实策略,以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肖起清  
本文分析了社会贫困及贫困链的基本成因 ,指出教育贫困是社会贫困的最重要的根源。要缓解社会贫困 ,在城市与农村进行反贫困行动 ,应制定以发展教育为根本途径 ,将教育作为反贫困的根本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钋  金红昊  刘海骅  
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提供支持性的制度环境,学生资助体系是其中关键一环。在"后扶贫时代","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依托于对学生贫困状态的准确判断,但是学界缺乏对相对贫困学生群体的科学识别。基于相对贫困理论与可负担性原则,对研究型大学贫困生常用认定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并采用"全国高校学生教育支出调查"数据比较上述识别方法的效果。研究发现收入法、支出法、收入-支出双指标差值法和比值法在高校贫困生认定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模拟分析表明,通过调整相对贫困线标准,有望提升双指标比值法的识别精度,从而更为科学地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相对贫困学生群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芳  
一、中国城市贫困、失业与能力剥夺(一)城市贫困化速度快、规模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城市贫困人口比例很低,主要是传统意义上的“三无人员”,贫困人口的数量相对稳定,贫困发生率低于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福利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实施以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配合国家扶贫战略规划,不断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财政扶贫资金整合统筹机制,突出扶贫开发各项工作重点,创新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大力支持开展专项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增博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消灭贫困的斗争史。建党10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把保障基本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反贫困的终极目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凝聚型扶贫"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恢复生产保障生存救济式扶贫",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区域扶贫综合开发"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中国已实现从普遍贫困到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建党100年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着力推动反贫困制度体系创新,走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中国减贫事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经验,改变了世界贫困版图,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站在新的起点,要不断贯彻"三新"理念,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不断缩小差距、维护公平,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增博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消灭贫困的斗争史。建党10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把保障基本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反贫困的终极目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凝聚型扶贫"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恢复生产保障生存救济式扶贫",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区域扶贫综合开发"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中国已实现从普遍贫困到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建党100年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着力推动反贫困制度体系创新,走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中国减贫事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经验,改变了世界贫困版图,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站在新的起点,要不断贯彻"三新"理念,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不断缩小差距、维护公平,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戴军  
从毕节信贷扶贫实践谈反贫困战略调整戴军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北部,下辖7县1市,国家级贫困县有5个(纳雍、威宁、赫章、大方、织金)。以县(市)为单位,贫困面达62.5%,1995年末,全区总人口为626万人,贫困人口为167.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6.7...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僻,距中心城市较远,长期以来其经济社会运转呈现边缘化倾向。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体之间明显存在正相关,贫困的大面积存在及其消极影响是贫困地区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根本原因。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研究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策,将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