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4)
2023(9805)
2022(8217)
2021(7521)
2020(5875)
2019(13280)
2018(13363)
2017(23468)
2016(13221)
2015(15242)
2014(15750)
2013(14944)
2012(14260)
2011(13079)
2010(13570)
2009(12100)
2008(11969)
2007(11227)
2006(10185)
2005(9556)
作者
(40210)
(33078)
(32908)
(31323)
(21038)
(15892)
(15193)
(12946)
(12771)
(12309)
(11277)
(11167)
(11051)
(10536)
(10522)
(10035)
(9967)
(9790)
(9748)
(9418)
(8654)
(8295)
(8094)
(7892)
(7757)
(7498)
(7425)
(7283)
(6939)
(6832)
学科
(51558)
经济(51484)
管理(33225)
(29605)
(22204)
企业(22204)
中国(20416)
地方(19569)
(16921)
业经(14308)
理论(12468)
教学(12279)
(12258)
(11787)
(11594)
银行(11573)
农业(11445)
(11286)
(11220)
金融(11213)
方法(11161)
(11156)
地方经济(10654)
(10437)
教育(10174)
(9500)
贸易(9487)
(9021)
(9006)
环境(8567)
机构
学院(186425)
大学(180237)
研究(68942)
(66512)
经济(64521)
管理(59954)
中国(53207)
理学(48392)
理学院(47683)
管理学(46523)
管理学院(46168)
科学(43232)
(41246)
(36564)
(33740)
(33726)
(33629)
研究所(32419)
中心(31962)
(30033)
师范(29568)
(27422)
北京(27077)
技术(26994)
业大(26274)
农业(25977)
(25286)
(25176)
财经(24448)
师范大学(22938)
基金
项目(111381)
研究(88045)
科学(83790)
基金(71333)
(61939)
国家(61262)
科学基金(50544)
社会(49549)
(48572)
社会科(46536)
社会科学(46530)
教育(42577)
编号(39490)
(39219)
基金项目(36791)
成果(34144)
课题(30550)
自然(30254)
(30201)
自然科(29465)
自然科学(29456)
资助(29103)
自然科学基金(28871)
(25956)
重点(25947)
发展(24246)
(23791)
(23177)
项目编号(23027)
(22493)
期刊
(92463)
经济(92463)
研究(62246)
中国(54503)
教育(40926)
(33250)
学报(29052)
管理(27215)
(27153)
科学(25332)
农业(22535)
技术(22289)
大学(22039)
(21312)
金融(21312)
学学(19987)
业经(17700)
经济研究(13868)
职业(12912)
图书(12320)
财经(11837)
(11606)
问题(11236)
(10967)
论坛(10967)
(10376)
(9259)
(9148)
书馆(9100)
图书馆(9100)
共检索到319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何明明   姚显春   李宁   徐春杰  
快速准确获取岩体力学参数是各类岩体工程加固设计与安全防护的关键问题,为满足岩体工程智能化的科教要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际创新能力,该文研制了一台可自动连续监测钻孔过程的岩体现场旋切触探教学实验平台,平台由电气控制系统、液压系统、油泵传动系统、随钻监测系统和人机互动等多个系统组成。对25个岩石开展现场旋切触探试验,准确获得了扭矩、转速、钻速和压力等参数,以及扭矩、压力与每转钻进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曲线,证明该设备能有效解决岩体性能原位测试难题,也为岩体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勘察手段。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敬南  韩静  李南虬  
为改善实验条件,开发了一套船舶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保护虚拟实验教学平台。该实验平台利用NIVeriStand实现LabVIEW与MATLAB/Simulink的动态链接,利用LabVIEW实现数据库访问功能。结合Simulink的快速仿真建模设计、VeriStand对仿真模型的在线管理以及LabVIEW的图形显示,实现了对船舶电力系统的工况模拟、在线监测、故障诊断与保护等多个功能,缩短了仿真实验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以双机单桨且发电机整流输出侧短路故障工况为例,说明了虚拟实验平台的实验教学应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常广晖  苏攀  张亚超  刘树勇  
传统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实验平台价格昂贵,实验开展过程容易受场地、学生数量和气候等条件的限制,该矛盾在我校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中尤为突出。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半物理仿真的四旋翼虚拟实验平台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关键技术,包括四旋翼物理模型建立、自定义目标软硬件实现,以及虚拟四旋翼与嵌入式目标之间的通信方法等。通过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可开展飞行器建模和飞行姿态控制等综合性实验,让学生掌握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此外,该虚拟实仿真验平台也能够达到寓教于乐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方可  王永锟  周玉臣  
为了让本科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直观地感受自己设计的控制律在实物上运作的效果,以及完成在飞行测试之前的地面实验,开发了一套基于双旋翼天平的多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解决了倾角识别、电机调速、控制律验证等方面的问题,采用基于Mega8L单片机、SCA60C倾角传感器、2212无刷马达以及PID控制律的系统架构,保证了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温凯  陈缪  
针对无人机培训教学的需求,研制了一款适用于无人机教学的全尺寸四旋翼无人机教学平台,并开发了配套的课程。该平台实现了将无人机带入课堂,并真实飞行,增加了无人机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配套课程能够通过与无人机互动实现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该平台建立了逼真的飞行操作环境,具备教学和实时显示功能,可完成无人机的各种训练操作程序,既满足培训要求,又节约费用、降低风险,可以大大提高无人机培训效率,缩短培训时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闫桂杭  郝正航  陈卓  徐玉韬  张宏宇  
针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教学需求开发创新性实验,以实时仿真器联合开放变流系统设计了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实验平台。利用实际光伏并网发生局部遮挡实验,例证了该实验平台的正确性。该实验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接入实际物理设备构成完整的闭环系统,具有开放程度高、通用性和实时性良好、开发和扩展灵活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和开发者独立思考、创新研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建良  占百春  屠晓东  严志峰  顾晓庆  
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是近几年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汽车应用领域的最新成果,技术含量高,维修难度大,概念抽象,难教难学。为了破解教学难题,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紧紧围绕课程,系统研发了汽车车载网络教学平台。教学平台包含实物平台和配套资源两大部分,技术先进,能实现车载网络可视化,多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汽车专业课程教学、竞赛训练和社会培训,对学生掌握关键职业技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占玉林  许江辉  何畏  蒋雅君  富海鹰  蒲黔辉  
为适应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满足经济社会对智能建造人才的需求,该文提出以优势学科科研团队促进教学。通过融合工程数据信息和虚拟仿真技术,城市智能建造虚拟仿真中心建立“一个平台、四个板块、八大系统”的实验资源体系和“一条主线、两个阶段、三类课堂”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加强整合校际、校企合作以及军民融合的虚拟实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弥补智能建造专业在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为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体系与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吴丽丽  
结合钢结构实验课开展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发新型钢结构教学创新实验平台的构想,即根据不同教学实验需求,设计多功能钢结构实验平台和网络虚拟仿真实验室,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通过这个创新钢结构教学实验平台解决一直困扰学生开展钢结构实验课的系列难题,训练学生对钢构件和钢结构连接的实验技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郎振红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技能的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了一个自主式实验教学体系。借助云平台、虚拟化、资源共享、数据关联性挖掘等技术,进行自主式实验教学平台的架构设计,实现实验教学过程的虚实结合,且实验活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自主式实验教学体系促进了学生专业技术、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廖希  余翔  廖莎莎  李强  明艳  
设计了一套基于二次变频方式的C波段卫星通信实验平台。通过基于该平台建设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卫星信号传输过程与信号处理理论,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卫星通信实验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易红  熊宏齐  郑家茂  
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养数 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 人才,是新时期赋予高校的使命。而实践教学对 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东南大学自上世 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承担了教育部高等教育面 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 “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 革的研究与实践”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工程项目“理工科教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研 究与实践”,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 整体优化的具有立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特色的 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为培养高素质 创新人才营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永良  俞慧峰  
提出了一种多俘能原理波力发电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主要由2节浮体、悬摆板、带浮球系泊系统、液压缸、水轮机、发电机、外电路所组成,是拦截和衰减型波力发电系统的混合体,是2种波浪俘能原理集一起的装置。开发该平台可增进理解海洋波浪、水流、波浪-装置结构相互作用机理、振子、液压系统、水轮机、发电机和电路方面的知识,强化所牵涉到的水动力学、动力学、机械学、电学等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理解,提高海洋波力发电的实验教学质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东毅  陈建国  李玉榕  
基于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和谱峭度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红外探测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应用改进的人体移动特征频率提取新方法,能对红外检测区域内的人体移动输出正确的报警信息。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表明:相比普通被动红外传感器,该平台提高了识别人体移动的准确率,具有较好的外部环境抗干扰能力。该平台的教学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开放式实验教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林日亿  杨正大  王新伟  姜烨  
针对高温、高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蒸气相态转变问题,设计并搭建了一套氮气/蒸汽混合气体特性研究实验平台,探究了混合气体温度、压力(总压和分压)等对水蒸气状态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光学窗口实现了气液相态转变的可视化,结合理论计算获得了混合气体的分压规律。该实验平台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灵活、实验精度高和安全性好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将科研实验和教学实验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蒸汽性质、混合气体分压定律、气液相平衡等内容的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