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6)
- 2023(6023)
- 2022(5024)
- 2021(4530)
- 2020(3780)
- 2019(8286)
- 2018(7946)
- 2017(15176)
- 2016(8313)
- 2015(8621)
- 2014(8184)
- 2013(8051)
- 2012(7308)
- 2011(6499)
- 2010(6279)
- 2009(5638)
- 2008(5422)
- 2007(4583)
- 2006(3833)
- 2005(3216)
- 学科
- 济(32585)
- 经济(32555)
- 业(22986)
- 管理(22545)
- 企(17986)
- 企业(17986)
- 方法(15724)
- 数学(14331)
- 数学方法(14227)
- 财(9281)
- 农(9204)
- 学(8256)
- 中国(8075)
- 贸(7749)
- 贸易(7748)
- 易(7571)
- 业经(7137)
- 产业(6603)
- 制(6351)
- 农业(6335)
- 务(5948)
- 财务(5945)
- 财务管理(5938)
- 地方(5884)
- 结构(5776)
- 企业财务(5713)
- 技术(5277)
- 环境(5144)
- 体(4830)
- 银(4708)
- 机构
- 大学(118223)
- 学院(117506)
- 济(48628)
- 经济(47922)
- 管理(44155)
- 研究(42579)
- 理学(39871)
- 理学院(39354)
- 管理学(38606)
- 管理学院(38411)
- 农(30512)
- 科学(29961)
- 中国(29659)
- 农业(24716)
- 业大(24552)
- 京(23906)
- 所(23017)
- 研究所(21806)
- 财(19703)
- 中心(18412)
- 财经(16724)
- 农业大学(16632)
- 江(16133)
- 经济学(15501)
- 经(15436)
- 院(15408)
- 经济学院(14313)
- 北京(14255)
- 科学院(13866)
- 省(13848)
- 基金
- 项目(90499)
- 科学(70592)
- 基金(67740)
- 家(63451)
- 国家(62960)
- 研究(56105)
- 科学基金(52636)
- 社会(37991)
- 自然(37057)
- 基金项目(36857)
- 社会科(36247)
- 自然科(36246)
- 社会科学(36238)
- 自然科学(36227)
- 自然科学基金(35640)
- 省(35617)
- 划(30508)
- 资助(26750)
- 教育(24857)
- 重点(20939)
- 计划(19805)
- 部(19449)
- 编号(19208)
- 发(19178)
- 创(19157)
- 科研(18249)
- 创新(18031)
- 科技(17936)
- 业(17630)
- 国家社会(16683)
共检索到154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立 李纪元 倪穗 陈越 范正琪 李辛雷 应震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对分布于我国浙江和山东的8个山茶种群共24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0条引物扩增得到210条清晰条带,其中184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7.62%。经POPGENE1.32软件分析,山茶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8.9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56 9,Shannon信息指数(H)为0.377 9,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基因分化系数Gst=0.182 9,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个体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具有显著相关性(r=0.856 7,P<0.05),岛屿地理隔离对山茶种群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承忠 李佳蔓 员涛 纵丹 周安佩 欧光龙 尹五元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我国西南3个藏族地区山杨9个居群13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到多态性条带(AP)99条,多态性条带百分比(PPB)为59.28%。采用POPGENE软件分析,山杨9个居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3.8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130 9和0.213 7,较东北地区山杨具有偏低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系数Gst=0.325 5,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个体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具有弱相关关系(r=0.349,P=94.5%),山脉阻隔效应是导致西南藏族地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晓雯 张华伟 余海 彭欣 张永普
采用COⅠ、16S rRNA两种分子标记对中国浙江南部沿海岛屿岩相潮间带日本花棘石鳖(Liolophura japonica)13个群体遗传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COⅠ基因片段长度为675 bp,16S rRNA基因长度为517 bp,A+T比例分别为62.5%和64.9%。COⅠ基因总多态位点数为41个,单倍型多样性指数0.847,核苷酸多态性指数为0.006 01,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4.057 8;16S rRNA基因的总多态位点数为9个,单倍型多样性指数0.665,核苷酸多态性指数为0.001 69,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0.871 2。以Acanthopleura brevispinosa和A.granulata为外群构建了ML和BI系统发育树,其拓扑结构显示,基于COⅠ基因的日本花棘石鳖形成2个分支;基于16S rRNA基因的日本花棘石鳖群体仅聚合为一支。不同地理群体单倍型散乱分布,没有出现明显的地理结构和遗传谱系结构,表明各岛屿的日本花棘石鳖为近期分化并存在基因交流。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坤 刘福利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丁昌玲 梁洲瑞 马兴宇
应用RAPD技术,对自然分布于山东半岛莱州湾、小石岛、俚岛、楮岛和汇泉湾的5个大叶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研究结果对山东半岛大叶藻种群保护和移植修复提出了建议。实验用10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42条条带,多态条带39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2.86%。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大叶藻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遗传分化;AMOVA分析显示5个种群99.68%的变异来源于种群内部,而0.32%的变异来源于种群间;Mantel测试表明5种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相关性;遗传多样性最低的是莱州湾种群,应该得到优先保护;遗传多样性较高的是俚岛种群和汇泉湾种群,可以作为山东半岛海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伟 常洪 廖信军 角田健司 杨章平 关伟军 马月辉
【目的】探讨蒙古羊系统内部分品种间的遗传分化关系,揭示蒙古羊系统内主要不同生态型地方绵羊品种形成的地理距离隔离机制。【方法】以中国蒙古羊系统内5个地方绵羊品种,湖羊、同羊、小尾寒羊、滩羊和洼地绵羊为研究对象,以多座位电泳法检测5个地方绵羊品种的20个结构基因座(包括Al、Gc、Tf、Cp、Alp、Ary-Es、Lap、Hb-α、Hb-β、Xp、CA、Dia-I、Dia-Ⅱ、MDH、GPI、EsD、α2-M、Cat、Ly和Ke)的变异。【结果】5个绵羊群体间的系统发生关系不满足距离隔离模式,绵羊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关系的远近与其地理分布并未表现出紧密的线性相关。【结论】5个绵羊品种分别起源于不同时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佳杰 徐兆礼
以往研究认为,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可划分为3个种群,其中在东黄海,浙江的岱衢洋大黄鱼和福建的官井洋大黄鱼被认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种群。本研究根据中国大陆10多个主要渔业公司1971 1982年间的大黄鱼捕捞统计资料,从地理隔离、数量动态和海洋水文方面,重新审视了东黄海大黄鱼种群划分问题,为大黄鱼种群划分和大黄鱼资源兴衰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东海北部外海和东海南部近海是大黄鱼主要的两个越冬场,其中闽东温台水域的大黄鱼产量在东海南部近海产量占主导地位。东海南部近海大黄鱼地理分布表明,从温台渔场到闽东渔场大黄鱼的越冬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连续性,而官井洋大黄鱼正是闽东渔...
关键词:
大黄鱼 种群划分 东黄海 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程文 罗军武 施兆鹏 龚志华 唐和平 刘富知 黄意欢
利用 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安化云台山种茶树原产地的 2 7个有性单株以及槠叶齐、湘波绿、湘安 2 8等 3个无性系品种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分析 .采用 12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 ,共筛选出能产生多态性标记的 RAPD引物 2 1个 ,扩增出 15 0个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 119个 ,占 79.33% .单个引物获得的 RAPD片段数在3~ 10个之间 ,平均为 7.14个 .基于遗传距离分析 ,30个样本的遗传距离从 0 .12 5 2 (YTS9和 YTS12 )到 0 .4 6 16(湘波绿与 YTS14 ) .根据 U PGMA聚类分析 ,安化云台山种 2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睿 鲜小林 秦帆 万斌
为加强山茶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对保存的51份种质资源的11个质量性状与11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叶长,其次是雄蕊长度、花瓣长和叶柄长度;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花柄长度,其次是果径和叶柄长度,最小的为花瓣数量。基于各种资源形态性状的遗传差异,把51份山茶聚类并划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为花色艳丽、大花的亲本材料,第Ⅱ类为香花或小花型山茶的亲本材料,第Ⅲ类为黄色花或花、叶某一部分具有奇特观赏性状的亲本材料。22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9.891%,第1主成分反映花的观赏性,第2主成分反映叶的观赏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文斌 贺快快 狄皓 钮世辉 马彦广 张子杰 李悦
【目的】分析油松种源区的遗传结构能够为油松起源探索和引种地人工林种群溯源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山西油松5个山脉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和地理系统。试验方法分别用了8对多态性较高引物和4对卡方检测差异显著性引物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关帝山遗传变异最丰富,中条山遗传变异最低;8对引物分析显示5个山脉地理种群分化较小(FST=0.032 8),4对引物分析显示5个山脉种群存在中等程度分化(FST=0.051 9);5个山脉种群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存在显著相关性;遗传多样性参数与1月均温有负相关趋势,年均降水与1月均温比值和遗传多样性参数有正相关趋势。【结论】研究发现山西省主要山脉油松地理种群间有相对较小的遗传分化和种群内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SR标记可以有效显示各种群的遗传结构特点,而筛选得到的有限差异显著标记能更有效的用于油松的种群遗传分析;生境气象因子的水热相对水平对种群遗传多样性有主导影响,相对较高的水热比利于种群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峻德 赵良杰 刘其根
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较了千岛湖水库共栖的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和黄尾鲴(X.davidi)的遗传资源状况。结果显示,在532 bp的一致序列中,黄尾鲴碱基T、C、A、G平均含量分别为27.3%、18.0%、28.7%、26.0%;细鳞鲴分别为25.2%、19.6%、29.3%、25.9%。黄尾鲴种群的变异位点为5个,细鳞鲴种群变异位点为3个。多样性分析显示,黄尾鲴的遗传多样性高于细鳞鲴。在两个物种中各发现4个单倍型,黄尾鲴4个单倍型中,有3个是共享单倍型,而细鳞鲴中仅1个共享单倍型,黄尾鲴富文和临岐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分化(Fst=0.048 09),细鳞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寒苗 吴彪 刘志鸿 杨爱国 周丽青 孙秀俊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国山东胶南、长岛、蓬莱、荣成和韩国统营5个地理群体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样本的COⅠ、12S rRNA、18S rRNA和2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魁蚶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经测序拼接、剪接后,分别获得67条776 bp的COⅠ序列、72条443 bp的12S rRNA序列、75条909 bp的18S rRNA序列和75条894 bp的28S rR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75个个体的COⅠ序列中共检测到466个多态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刚标 郭小丹
空间遗传结构是保护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正确解释植物种群遗传特征,探讨植物适应、物种的形成与进化等因素交互作用,揭示珍稀植物濒危的种群遗传学原因的前提。森林片断化,是全球森林保护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直接影响植物种群空间遗传结构。本文综述了森林片断化对植物空间遗传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植物种群空间遗传结构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对植物空间遗传结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熊美华 闫书祥 邵科 朱滨
通过对向家坝坝上坝下不同地点和不同年龄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样本的遗传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从时空两个维度上评估向家坝水电站对圆口铜鱼种群所造成的影响。从10个采样点共获得254尾铜鱼,年龄分别在1~7龄,依据各年龄组样本数,将其分为5个世代群体。用于分析的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片段序列为944 bp,在254个序列中,共检测出变异位点40个,单倍型62种,共享单倍型比例较高,为37.1%(23/62)。254个个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947 09和0.004 89,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10个地理群体间的分化指数(Fst值)、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嵬 张柱亭 类成平 董辉 钱海涛 丛斌
应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对10个地理种群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ure)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68条序列样本中,共发现了14个变异位点,定义了15种单倍型。总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462,种群内单倍型多样度在0.125~0.625范围之内。总群体的Fst为0.0812,Gst为0.0991,Nm为4.55,表明黄胫小车蝗各地理种群之间存在着较为充分的基因交流。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黄胫小车蝗的遗传差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部,占方差比率的91.53%。单倍型中介网络图及系统树显示,各种群中的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女 王丹 高亚卉 郝晓杰 王祎玲
利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七里峪1200~2000m8个海拔梯度茶条槭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11条引物共得到78个重复性好的位点,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78个,多态百分率为100%。在8个茶条槭种群中,总遗传多样性指数I(Shannon多样性指数)、HB(Bayesian指数)分别为0.507和0.368,表现出高的遗传多样性。8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大的趋势。AMOVA分析表明,74.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茶条槭种群内,25.7%存在于种群间(ΦST=0.257,P<0.001)。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茶条槭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